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纯恩说:如果说上海是我的出生之地,那么香港是我表演的舞台,它给了我人生中所有的正面影响,如果要择一城而终老,我选择香港。
听李纯恩说自己喜欢黄永玉,我大乐,这个老不死的老头也是我的心头好,尤其喜欢他在《黄永玉八十》里面的一段“讨厌失礼放肆老少,尤其讨厌涎皮赖脸登门求画者,逢此辈必带其到险峻乱木山上乱爬,使其累成孙子,口吐白沫说不成话,直至狼狈逃窜,不见踪影。”这段白描,替换成我对李纯恩的第一印象,妥帖得很。
杜月笙时代的海派
我印象里的上海人,大多让人有距离感,像李纯恩这么爽朗,第一次见面就拍着你胳膊说话的,实属罕见。
他说自己真没读过书,小学二年级就赶上文化大革命,直到1979年离开上海,就没有考过试,这个学历认真算下来,就是小学二年级。
当年在上海的工作是模具钳工,后来混进工会,写标语做板报,算是清闲。来香港的第一份工。是电子厂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1979年用工荒的香港,人工是700一个月,一家四口住的房子要1200,遂人人出门打工。这样做了2年半,一脚踏进《香港周刊》,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和文字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且乐此不疲。
这个早期的娱记,说起第一次访问张艾嘉时的紧张,令我侧目。而今他谈笑风生的样子,和前额落下那缕招牌式白发,却是活得明白做得痛快的快意人生。
说起香港的海派文化,李纯恩称之早已消亡。凤三、萧思楼那一辈的上海文人,在铜锣湾东兴楼就着小曲写出一篇篇好文章的时代,一去不返。大家现在要么用广东话写稿,要么用普通话,互不冲突,互不相用。
如今香港的海派文化,除了生煎包、阳春面和上海人留下来的一些精致生活品味,其他已经了无踪迹。不仅香港,上海也没有真正的海派文化了,拿他的话来说是:“经过插队落户之后再无真正的海派。”
从民国初期的周瘦鸥、包天笑到四十年代苏青、张爱玲,部是大时代背景下的诞生物。历史造就的末世情结、颠沛流离、脂粉味的城市、外来世界的冲击,给了他们好素材。现在历史都消失了,哪里还有真正的海派文化?
如果一定要把他和海派扯上点关系的话,他笑称自己是杜月笙时代的流氓海派:草根、勤力、些些的江湖气。
择一城而终老
“香港是我的成长之地,我的事业、爱情、家庭、朋友都在这里,我不爱它爱哪里?如果说上海是我的出生之地,那么香港是我表演的舞台,它给了我人生中所有的正面影响,如果要择一城而终老。我选择香港。”
“香港人未必是最优秀的人种,但是香港是最有规矩、最有秩序的中国城市”。香港最让他怀念的,是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社会福利没有现在好,所以人人更加努力。如有些刚拿香港身份的年轻人,伸手就向福利署要援助,而他认识的一个老太太,宁愿在餐厅洗碗也不拿政府补助。这是真正的老香港精神,一代一代的,却后继无人了。
时代的车轮轰然前去,而人却停住了。所以四大天王在香港娱乐界,至今还算是小生。
那个“小家败气、连卖老鼠药都要实名登记”的上海,在1200公里之外,终于变成他乡。他说自己经常骂上海,也骂香港,可这个“骂”,总是因爱而来的。香港和上海是习性很近的两个城市,他选择了这里,剩下的乡情,留给他人去寻根。
优雅的老克腊
一个读者老太太,曾给他讲了一个故事:1949年她在上海,请鞋匠做了一个空心的鞋跟,塞进去两条小黄鱼,然后摸黑跟着深圳的蛇头一路颠簸到了上水。关于香港的岁月。便如此开始。
故事讲完后几年,李纯恩和她见面,她和一些年轻么孩子坐在一起,却光彩照人,那种老一辈的优雅,是青春也无法击败的岁月馈赠之礼。
他说人年轻时可以有很多活法,老了,却定要优雅,无论男人女人都一样。
作为“跨界媒体人”的李纯恩离开报刊之后,除了写文章,还认真做美食家、旅行者、摄影师……一本《吃在上海》成为工具书,卖了18000本;每年组团全世界乱跑,场场爆满;最新一场摄影展。5月24日开始在海港城展览……
我想,那个小学三年级就捧起相机的男孩子,知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变成什么样?
人必定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有历练后的沉静和坦然,我眼里的李纯恩,是个活得精彩的老克腊。
听李纯恩说自己喜欢黄永玉,我大乐,这个老不死的老头也是我的心头好,尤其喜欢他在《黄永玉八十》里面的一段“讨厌失礼放肆老少,尤其讨厌涎皮赖脸登门求画者,逢此辈必带其到险峻乱木山上乱爬,使其累成孙子,口吐白沫说不成话,直至狼狈逃窜,不见踪影。”这段白描,替换成我对李纯恩的第一印象,妥帖得很。
杜月笙时代的海派
我印象里的上海人,大多让人有距离感,像李纯恩这么爽朗,第一次见面就拍着你胳膊说话的,实属罕见。
他说自己真没读过书,小学二年级就赶上文化大革命,直到1979年离开上海,就没有考过试,这个学历认真算下来,就是小学二年级。
当年在上海的工作是模具钳工,后来混进工会,写标语做板报,算是清闲。来香港的第一份工。是电子厂工人,在流水线上作业。1979年用工荒的香港,人工是700一个月,一家四口住的房子要1200,遂人人出门打工。这样做了2年半,一脚踏进《香港周刊》,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和文字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且乐此不疲。
这个早期的娱记,说起第一次访问张艾嘉时的紧张,令我侧目。而今他谈笑风生的样子,和前额落下那缕招牌式白发,却是活得明白做得痛快的快意人生。
说起香港的海派文化,李纯恩称之早已消亡。凤三、萧思楼那一辈的上海文人,在铜锣湾东兴楼就着小曲写出一篇篇好文章的时代,一去不返。大家现在要么用广东话写稿,要么用普通话,互不冲突,互不相用。
如今香港的海派文化,除了生煎包、阳春面和上海人留下来的一些精致生活品味,其他已经了无踪迹。不仅香港,上海也没有真正的海派文化了,拿他的话来说是:“经过插队落户之后再无真正的海派。”
从民国初期的周瘦鸥、包天笑到四十年代苏青、张爱玲,部是大时代背景下的诞生物。历史造就的末世情结、颠沛流离、脂粉味的城市、外来世界的冲击,给了他们好素材。现在历史都消失了,哪里还有真正的海派文化?
如果一定要把他和海派扯上点关系的话,他笑称自己是杜月笙时代的流氓海派:草根、勤力、些些的江湖气。
择一城而终老
“香港是我的成长之地,我的事业、爱情、家庭、朋友都在这里,我不爱它爱哪里?如果说上海是我的出生之地,那么香港是我表演的舞台,它给了我人生中所有的正面影响,如果要择一城而终老。我选择香港。”
“香港人未必是最优秀的人种,但是香港是最有规矩、最有秩序的中国城市”。香港最让他怀念的,是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候社会福利没有现在好,所以人人更加努力。如有些刚拿香港身份的年轻人,伸手就向福利署要援助,而他认识的一个老太太,宁愿在餐厅洗碗也不拿政府补助。这是真正的老香港精神,一代一代的,却后继无人了。
时代的车轮轰然前去,而人却停住了。所以四大天王在香港娱乐界,至今还算是小生。
那个“小家败气、连卖老鼠药都要实名登记”的上海,在1200公里之外,终于变成他乡。他说自己经常骂上海,也骂香港,可这个“骂”,总是因爱而来的。香港和上海是习性很近的两个城市,他选择了这里,剩下的乡情,留给他人去寻根。
优雅的老克腊
一个读者老太太,曾给他讲了一个故事:1949年她在上海,请鞋匠做了一个空心的鞋跟,塞进去两条小黄鱼,然后摸黑跟着深圳的蛇头一路颠簸到了上水。关于香港的岁月。便如此开始。
故事讲完后几年,李纯恩和她见面,她和一些年轻么孩子坐在一起,却光彩照人,那种老一辈的优雅,是青春也无法击败的岁月馈赠之礼。
他说人年轻时可以有很多活法,老了,却定要优雅,无论男人女人都一样。
作为“跨界媒体人”的李纯恩离开报刊之后,除了写文章,还认真做美食家、旅行者、摄影师……一本《吃在上海》成为工具书,卖了18000本;每年组团全世界乱跑,场场爆满;最新一场摄影展。5月24日开始在海港城展览……
我想,那个小学三年级就捧起相机的男孩子,知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变成什么样?
人必定要经过长途跋涉,才能有历练后的沉静和坦然,我眼里的李纯恩,是个活得精彩的老克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