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小古文”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小学生的语文课本上。“小古文”通常是以文言文形式表现的寓言故事或者是长篇古文中节选的一小部分,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品读”小古文”能够使学生从小开始就感受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深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为其将来今后学习长篇文言文打下夯实的深厚基础。但是古文对于小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懂的。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语文小古文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通过提升小古文的教学趣味性、优化小古文的教学方式、延伸古文教学几方面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使小学生更容易理解小古文的内涵、更好地消化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关键词】小古文;语文教师;学生;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重任,新课程标准中对此还做了明确的指示。“小古文”包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小古文的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小古文”毕竟是用古人的文字来表达的,其中很多的阅读、书写习惯与现代人们截然不同,其中不外乎“之乎者也”,对于语文素养还不够深厚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着一定的难度。因其晦涩难懂的特点,难以吸引小学生,小学语文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也比较多。因此,笔者主要从提升小古文教学的趣味性入手,激發小学生对于小古文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增强理解,实现“小古文”有效教学目标。以下将结合语文课堂上的一些教学实例对如何增强小古文教学的趣味性进行分析。
一、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小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使其形成对古文学习与探索的内在动机,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而进行有效激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儿童的认知。只有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站在儿童的视角上设计小古文教学活动才能达成有效激趣。
小学生正处在具体化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采用图文结合进行趣味“小古文”生僻字教正式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生僻字学生平日生活中接触的较少,单靠记忆很容易出现混淆、反复记忆等问题。“小古文”中的不少生僻字都是从象形字演化而来的。象形字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形象,是基于物体本身形态而形成的。因此,语文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对于小古文中的此类生僻字进行学习时,就可以基于其特点,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给学生视觉上更加直观的冲击,学生只需仔细观察就能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容易强化学生对字的记忆、同时增强理解。这相较于让学生反复记忆会有着更好的效果,小学生只需“猜一猜”,再加上对文章内容的大概理解,就很容易得到答案,语文教师不但教起来会感到轻松,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充满趣味,进而慢慢爱上学习小古文,不断增强对古文的学习欲望。再如,将小古文的故事内容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色彩丰富、生动形象的直观漫画图片可以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故事内容更加饱满,使小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小古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就会容易的多。
二、丰富小古文课堂教学方式,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以往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有很多教师习惯采取逐字逐句讲解古文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还会产生反作用,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对古文学习的反感心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给小学生更好的体验,如,创设教学场景、游戏教学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等方法都可以激活课堂。
(一)在小古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小古文的生动教学教学情境创设在语文教学中很常见,在“小古文”教学中学生古文激趣作用更是尤为突出。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根据古文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具体的教学场景,以增强古文教学的生动性,凸显古文内容的趣味性。例如,对于“鹬蚌相争”小古文的教学设计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赵王欲伐燕的历史故事引入,将说客苏代为劝阻赵王出兵讲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故事由此引出,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给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尝试思考处在战国时期的苏代会怎么讲这个故事给赵王听。
(二)读、演结合小古文教学
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张口说“古文”读与演相结合的方式,让小学生在角色体验以及与同伴的互动中深化对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理解,寓教于乐、体验深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小古文中的不少题材都适于这种方式,如,《两小儿辩日》,让两个小学生为一组,结合自身对文中人物的理解,通过肢体、语言,并借助道具,将原文内容重现。小学生只有在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特征,因此都会自发主动地对课文进行深入研究,在表演的过程中同时又不断增强理解,教学效果也因此得以提升。
(三)强化古文朗读
“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可以使学生体会小古文的韵味,深化对文章内容以及主旨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要特别强化对学生对小古文朗读的训练。例如进行模拟古人朗读训练,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如何停顿、调整语速,让学生尝试电视剧中常见的古人边摇头边朗读的方式,小学生通常都会兴趣较高,同时这也是让学生贴近古人生活、探索古人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激起学生对古文化的探索兴趣;指导学生默读古文、齐读、指明学生进示范朗读、让学生进行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对比朗读等等方式,并提出不同的导向性朗读目标,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从而逐步提升理解,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对文言文的运用以及表达能力。
三、对小古文进行延伸教学
小古文承载着大量传统语文知识,包含众多方面的知识内容、涉及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增强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使学生发散思维、不断丰富自身体验,教师应在古文教学中进行延伸。比如,在古文教学中插入古人的生活背景、古代文字形成过程等相关历史学科方面的内容;还可以对学生讲述古代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观点、言论。如,《学奕》文章背景与孟子的任性、道德的观点相关,语文教师可以将其相关内容引入这堂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意图的同时也扩展知识面,进而不断提升语文知识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古文的教学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再小古文教学方面上下足功夫,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古文学习热情,以丰富多彩的古文教学活动实现高效教学,并对古文教学进行扩展,使小学生在古文学习上进步。
参考文献:
[1]马香天.亦读亦辩,亦演亦仿——趣玩小古文教学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21):135-136.
[2]黄晶璟.知往鉴今,多维激趣——寻度统编版“小古文”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09):50-52.
[3]徐伟菲.巧用思维建模,赋能小古教学——以统编版教材三年级小古文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20(01):74-75.
[4]赵晓玮.站在儿童视角,让学生爱上小古文——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25):69-70.
【关键词】小古文;语文教师;学生;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重任,新课程标准中对此还做了明确的指示。“小古文”包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小古文的教学来培养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小古文”毕竟是用古人的文字来表达的,其中很多的阅读、书写习惯与现代人们截然不同,其中不外乎“之乎者也”,对于语文素养还不够深厚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着一定的难度。因其晦涩难懂的特点,难以吸引小学生,小学语文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也比较多。因此,笔者主要从提升小古文教学的趣味性入手,激發小学生对于小古文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增强理解,实现“小古文”有效教学目标。以下将结合语文课堂上的一些教学实例对如何增强小古文教学的趣味性进行分析。
一、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小学生对古文学习的兴趣,使其形成对古文学习与探索的内在动机,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关键。而进行有效激趣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儿童的认知。只有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站在儿童的视角上设计小古文教学活动才能达成有效激趣。
小学生正处在具体化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采用图文结合进行趣味“小古文”生僻字教正式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生僻字学生平日生活中接触的较少,单靠记忆很容易出现混淆、反复记忆等问题。“小古文”中的不少生僻字都是从象形字演化而来的。象形字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形象,是基于物体本身形态而形成的。因此,语文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对于小古文中的此类生僻字进行学习时,就可以基于其特点,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给学生视觉上更加直观的冲击,学生只需仔细观察就能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容易强化学生对字的记忆、同时增强理解。这相较于让学生反复记忆会有着更好的效果,小学生只需“猜一猜”,再加上对文章内容的大概理解,就很容易得到答案,语文教师不但教起来会感到轻松,学生学起来也会觉得充满趣味,进而慢慢爱上学习小古文,不断增强对古文的学习欲望。再如,将小古文的故事内容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色彩丰富、生动形象的直观漫画图片可以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故事内容更加饱满,使小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此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小古文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就会容易的多。
二、丰富小古文课堂教学方式,增强小学生的学习体验感
以往传统的语文课堂上有很多教师习惯采取逐字逐句讲解古文的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还会产生反作用,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对古文学习的反感心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给小学生更好的体验,如,创设教学场景、游戏教学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等方法都可以激活课堂。
(一)在小古文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实现小古文的生动教学教学情境创设在语文教学中很常见,在“小古文”教学中学生古文激趣作用更是尤为突出。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根据古文内容,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具体的教学场景,以增强古文教学的生动性,凸显古文内容的趣味性。例如,对于“鹬蚌相争”小古文的教学设计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赵王欲伐燕的历史故事引入,将说客苏代为劝阻赵王出兵讲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故事由此引出,通过历史故事的讲述给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尝试思考处在战国时期的苏代会怎么讲这个故事给赵王听。
(二)读、演结合小古文教学
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张口说“古文”读与演相结合的方式,让小学生在角色体验以及与同伴的互动中深化对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理解,寓教于乐、体验深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小古文中的不少题材都适于这种方式,如,《两小儿辩日》,让两个小学生为一组,结合自身对文中人物的理解,通过肢体、语言,并借助道具,将原文内容重现。小学生只有在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特征,因此都会自发主动地对课文进行深入研究,在表演的过程中同时又不断增强理解,教学效果也因此得以提升。
(三)强化古文朗读
“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可以使学生体会小古文的韵味,深化对文章内容以及主旨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师要特别强化对学生对小古文朗读的训练。例如进行模拟古人朗读训练,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中如何停顿、调整语速,让学生尝试电视剧中常见的古人边摇头边朗读的方式,小学生通常都会兴趣较高,同时这也是让学生贴近古人生活、探索古人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激起学生对古文化的探索兴趣;指导学生默读古文、齐读、指明学生进示范朗读、让学生进行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对比朗读等等方式,并提出不同的导向性朗读目标,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从而逐步提升理解,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对文言文的运用以及表达能力。
三、对小古文进行延伸教学
小古文承载着大量传统语文知识,包含众多方面的知识内容、涉及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增强学生对小古文的理解,使学生发散思维、不断丰富自身体验,教师应在古文教学中进行延伸。比如,在古文教学中插入古人的生活背景、古代文字形成过程等相关历史学科方面的内容;还可以对学生讲述古代一些著名思想家的观点、言论。如,《学奕》文章背景与孟子的任性、道德的观点相关,语文教师可以将其相关内容引入这堂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意图的同时也扩展知识面,进而不断提升语文知识素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古文的教学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知识素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鉴于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再小古文教学方面上下足功夫,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古文学习热情,以丰富多彩的古文教学活动实现高效教学,并对古文教学进行扩展,使小学生在古文学习上进步。
参考文献:
[1]马香天.亦读亦辩,亦演亦仿——趣玩小古文教学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21):135-136.
[2]黄晶璟.知往鉴今,多维激趣——寻度统编版“小古文”的教学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09):50-52.
[3]徐伟菲.巧用思维建模,赋能小古教学——以统编版教材三年级小古文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20(01):74-75.
[4]赵晓玮.站在儿童视角,让学生爱上小古文——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的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19(2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