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背景下园林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hen16885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是教学课程质量提升的必要条件,其中多学交叉新农科园林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改革尤为重要。该文以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为例,分析了前期大思政教育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薄弱环节,即存在多元联动协同的缺陷。据此制定了人才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策略,建立了以大思政为引导的“联动双核心”的多元课程体系,实践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赛”“创新创业”和社会需求教学的模式,构建了课程生态体系,优化了培养方案,在学生竞赛、就业和教学研究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关键词:园林专业;双核心联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5-0148-06
  Abstract: The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training curriculum is the core of the research conten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undergraduate major of new agricultural landscape major is a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To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practice reform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are imperative.Taking the landscape major of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weakness in bi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linkage coordina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Based on this, the idea and strateg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verall talent curriculum system was formulated and the multidisciplinary crossed curriculum system of “Linkage Dual Core” was establish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bi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is course system practiced the “student-centered”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 implemented the model of the "matc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social demand teaching.Through hard works, the curriculum eco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the training plan has been optimized and corresponding teaching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in student competitions, employment and teaching research projects.
  Key words: Landscape major; Cross linkage; Talent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高校教育唱响了新农科建设“三部曲”,出台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提出了“四新”建设要求,本科教学要求“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双一万”“一流课程”的建设开展,特别是“北京指南”“北大仓行动”和“安吉宣言”,提出了“三條路径”,突出新农科质量的多科性融合发展、多元发展、协同发展新特色,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1]。这些都指明了新农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系统构建的方向。在国际上,高等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跨学科和跨专业融合性[2],在全球范围内的高等教育跨学科多样的培养方案已得到了实施[3]。国内学者认为,学科交叉、思维路线的交叉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4]。而且工程类专业的教育多地已经运用学科交叉、思维路线的交叉方法,也必将促进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5]。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以风景园林一级学科为核心,目前已经形成风景园林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和旅游管理学多学科交叉融合、五位一体的人居环境学科群[6]。目前,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面临风景园林一级学科下的思考,专业定位又基于林学和建筑学之下的复杂多重交叉,研究新农科园林多学科联动的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1 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1.1 大思政教育与新时代联动性欠缺 新时代,新理论、新技术日新月异,园林专业与生态文明关系密切,需要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目标的剖析,课后倡导学生关注新时期的发展理念、园林人才的历史使命等,促使学生建立生态文明理念和专业担当意识。可是,“三全教育”与专业课程内容教学联动融入不足,拔高园林专业的思想意识形态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践存在缺陷,形成了学生的专业信仰、专业精神和专业定位存在缺陷,致使部分毕业生对本专业的专注力不足,缺乏对专业尊重和信心[11]。   1.2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有待探索 当前,青年学生发生转变,部分学生存在跟风选择专业,急于求成。在教学中我们过于保护学生,在课程设置时,一度过于迁就学生,欠缺针对学生心理阶段和学习状况融合度的课程内容,教和学各自唱独角戏的状态也曾出现。例如,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在实验实践实习课程中缺乏主动思考动手的能力,跟随教师指导按部就班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或是只注重考试,缺乏实际专业应用的能力,“高分低能”现象频现,这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一致,也不利于将来就业及工作。
  1.3 专业培养方案的多科多元交叉联动有待优化 植物应用方向的纵向联动课程体系脱节,例如花卉学、园林树木学、课程内容基本处于认知的时期,缺乏植物基础理论应用理论与实践课程系统性问题。规划设计课程多层次交叉联动课程系统不明确,例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园林工程课程内容为基本通识教学,与设计初步、计算机制图、绿地系统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设计等前后期课程内容体系脱节,整体教学内容急需拔高,教学体系出现欠缺。另外,理论课内容和实践课程内容没有落到实处,课内大作业没有与实际项目衔接,与校外实习基地联动性教学欠缺,缺少“赛”“创新创业”与实践教学的联动,导致其与园林专业的匹配率较低。
  1.4 专业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协同联动有待完善 创建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旋转门”,推动建设每省“一校一所”联盟、农科教合作育人基地,推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对接融合、教育资源与科研资源紧密整合。举全国涉农高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之力,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汇聚起新时代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发展的磅礴力量。
  植物应用教学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内容没有贯穿教学,相对独立,实验实践内容陈旧,演示重复性内容偏多,缺乏具体空间认知教学,当“赛”“创新创业”和小型科研项目导入时,由于学生所学理论不扎实,实践能力没有真正得到提高,学生很难介入。另外,实习场所单一而不固定,综合性和连通性差,缺乏实训和实战训练场所,这就出现“赛”“创新创业”和小型科研项目教学没有达到目的,出现学生毕业后较慢融入行业工作和相关研究的问题。
  2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举措
  专业的发展和強起来要有其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要突出满足社会发展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项目组开展强化应用能力为导向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主旨是通过强化“联动双核心”的培养方案内容拔高学生专业素养和能力,以此为基础,推动教学资源、团队和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例如,“‘教-学-练’一体化的培养体系”的建立、“‘1-2-3-4’培养方案”的建立[8]以及优化了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级人才。
  2.1 建立思想性、科学性和时代性“联动双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建设[9] 以思政教育和专业品质为引导,在2017年和2019年培养方案修编中,强调“拔高建设园林专业一流课程内容体系,建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应用“双核心”培养方案内容,实现课程内容建设体系“纵向延展”与“横向延展”的融合度,形成符合“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标准的多层次多“课程生态网络链”式的培养方案。例如,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栽培和园林植物组织培养学是实现了林学学科的纵向延展,地理系新系统、城市设计和园林古建筑测绘是横向延展了建筑学学科。同时,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与物质资源,通过优质高效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就业信心,培养能够面向园林产业全过程的高级人才,以提高用人单位对所毕业生的认可程度,这一直是我们教学导向的研究内容。
  2.2 以学生为中心推动联动双核心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定 园林是应用型专业,教学不是简单理论验证,而是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因此,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进行“联动双核心”培养方案的教学目的设定,确立专业方向决定课程教学方法与内容的指导思想,将“赛”和“创新创业”等教学活动与培养方案教学紧密结合。例如,结合园林植物应用方向的插花艺术、水培和美术,以“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主导”,进行联动“园林植物和美学原理”教学,同时实现“联动双核心”培养方案。另外,也可以以作品评选的形式替代简单的成绩评定,作品经过优化,可参加安徽省和合肥市等地区和国家的插花大赛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以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景观生态学为主导课程,“联动双核心”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地理信息系统和城市设计等课程,最终以规划设计创新创业大作业为导引课程,进行综合实践训练;集合线上线下课程,以及虚拟仿真课程针对每个同学的作品进行师生共同评析和矫正,最终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展出,并参加相关国内外风景园林大赛、挑战杯、生态环境创新比赛和双百比赛等,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主导”进行“联动双核心”培养方案教学。所有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主导,实现“联动双核心”培养方案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理论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专业思想教育,着实落实参与意识,达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2.3 联动双核心实践多元化课程体系的建设
  2.3.1 构建以“联动双核心”培养方案为导向的科学合理的多元化教学新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新体系,调整教学内容,使前后衔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抓好理论课程内容、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倡线上线下和虚拟教学手段补充和应用。做好课程内容循序渐进衔接,减少内容和教学的重复性,以综合实践性课程实现“联动双核心”的培养方案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创新精神、理论实践应用能力。
  2.3.2 积极以“联动双核心”培养方案探索多元化实践教学形式 结合专业特点和目前硬、软件建设的实际情况,以强化专业应用能力为导向,将各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梳理、归并,从能力培养角度提炼出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2.3.2.1 将实战项目引入教学 近年来风景园林项目较多,以教授工作室落实“联动双核心”培养方案,探索多元化实践教学新模式。橫向项目都需满足市场要求,进行招投标程序、签订合同、设计施工(作业设计)和后期项目服务等阶段。在教学中通过学校的教授工作室的实际项目带动高年级学生,进行实战锻炼,熟悉行业市场的操作标准。同时,将“教授工作室”纵向项目研究引入教学,从申报书撰写、研究任务书的制定、外业调查、成果的评审、论文发表等让学生全程参与。这涉及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设计、景观生态学和园林生态学等多门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通过深入园林企业和研究教学单位,更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专业素养。
  2.3.2.2 “赛”和“创新创业”项目导引教学 教学内容通过“挑战杯”、行业学会年会论文投稿等作品大赛得以完成,以“学生为中心”联动专业课程内容,以“教师为主导”设定的要件发散性思维,学生“联动双核心”课程内容自行拟定方向,巩固了理论教学效果。以相关设计类的竞赛为抓手,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找出其优缺点,进而优化方案形成最终作品。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更可迸发青春的灵感,让学生学会“跳起来摘果子”。目前,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模型设计、水培技术、插花技术、生物标本大赛等课程已经按照该模式进行教学,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效果奖项。
  2.3.2.3 风景园林实境式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延展至生产和施工现场[10],结合优秀经典案例开展综合实习,让学生到生产一线体会真实的工作环境,注重学生的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实境式教学模式非常适合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实验项目,如园林专业综合劳动周、园林栽培学、园林树木学和花卉学课程进入苗圃进行实践操作,《风景园林工程》《风景园林工程》以实际工程项目和优秀经典案例进行测绘恢复进行教学,教学效果极佳,实现上岗的应用型人才的“零适应期”培养。
  2.3.2.4 社会需求导引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实践条件,以社会需求为导引,依托校外企业搭建教学基地,进行“联动双核心”培养方案教学,将以学生为中心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相结合,在校内外教师团队的指导下,构建由校外教学基地提供相应条件、设备及经费等支持的实战教学模式。这样可以优化教学资源,实现社会需求和学校教学的“双赢”。目前,园林专业已经建立虚拟教学和线上线下教学多元化教学形式,限于风景园林实际特点,一些大型建筑项目都已实施BIM体系,风景园林也在进行中,所以虚拟教学势在必行。由于5G的实施,很多网络课程以及很多优秀的施工现场都可以进行现场转播式施工教学。因此应综合优势资源,如个性化慕课和微课,结合优质高效资源,开展线上课程学习,有效结合自身学校“联动双核心”培养方案进行线下课程学习,进一步引领指导线上课程。园林建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和景观生态学等规划类课程优先突出,园林植物应用类课程《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遗传与育种》线上资源更为丰富,使得学生对园林“联动双核心”培养方案原理与过程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感性认识。
  3 “联动双核心”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成果
  2019年,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被安徽省教育的推荐申报国家“双一万”的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们修编了园林专业培养方案,通过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安徽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先后建设了“园林特色专业”[7]、“园林专业‘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园林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风景园林工程精品课程和线上线下园林花卉学等2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在安徽农业大学的培养计划中,突出了建设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应用为专业培养双核心培养方案设置,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本土行动、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新农科园林高级人才。从整体上为园林专业“联动双核心”培养方案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教师自觉形成以教学联动科研,建立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师为主导的“联动双核心”专业教育,以“赛”和“创新创新”作为专业能力培养质量评价重要依据,同时联动教师的成果也融入科研和论文中,凝练的成果得以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3.1 构建“联动双核心”基础和拔高课程并重的生态网络链结构体系 在培养方案中,改变过去摇摆的特色与重点,坚定制定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应用的“双核心”培养方案内容,实现课程内容建设体系的纵向延展与横向延展的融合发展。将专业内所有课程内容进行梳理,相同的内容加以合并,建立以“联动双核心”的通识教育平台-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主体“课程生态网络”(见图1)。实现针对低年级到高年级不同阶段的针对性“基础—拔高-创新”教学过程,从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应用双核心培养”的联动性的路线执行。增加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内容。
  3.2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优化培养方案运行 园林专业培养方案设有93门实验课程,其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向核心课程27门,园林植物应用方向核心课程24门,联动性课程11门(见图2),功能构建三平台联动两核心的一平台。另外,实践教学运行方式实现管理“四化同步”,即管理集约化(实行教、管分离,即管理事务采取院、系、学科组加督导、督教的“3+1”管理模式,确保实践教学时间、内容、质量和效果不缩水;教学事务由专业建设负责人牵头,系教学副主任和院实验教学中心协管,设置教学内容、拟定建设方案、筹建校内、外实习基地)、任务模块化(实验技术人员、实习指导教师、学生分别填写工作日志、教学日志及实习日志)、过程规范化(形成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即实习前动员会、指导教师配备、实习任务书编制,实习中过程质量控制、实习后总结与成果展示)、成果个性化(竞技竞赛、作品展示、课程论文、日志评选),健全教学运行体系(见图3)。
  3.3 以立体教学形式让联动课程内容建设成为人才培养的引泵 “联动双核心”培养方案利于促进学生的专业方向个性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2017年和2019年开始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修改为契机,各门课程根据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在课程建设中对课程内容增加、删改、浓缩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目前,现有的课程教学方法、手段、资源三大部分切合教学目标,进行科学性、时代性和创新性调整,一些课程“水分”大大减少,增加了基础性、创新性内容,学生在完成必做的课程任务后,可根据自己的课程方向特长、爱好选做其他课程联动学习。线上线下和虚拟课程教学形式可以使学生由“被动式”转变为“主动探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使培养方案真正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引泵。   3.4 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多个实训项目落地实训平台 结合安徽农业大学实训中心的建设,林学与园林学院立足专業需要,建立了农业园实训基地、皖北新农村实验站实训基地。结合课程设计,实训平台的运行采用项目入驻式,即通过各级各类项目将学生引入实训中心,以达到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提升的目的。目前,已有多个项目入驻实训中心,后期进一步整合凝练项目,提高实训平台的利用效率。在花卉学课程的基础上,遴选了面向企业的实战性项目,吸引了大批学生参与其中,从花卉扦插、修剪,以及进行市场商业运行等一系列的动手实践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而且使得学生直接面向企业,了解了行业动态,巩固了专业思想。为发挥农林院校林业精准扶贫的作用,学院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将全国大部分的牡丹玫瑰品种栽培在皖北新农村实验站基地,建立1个重要的牡丹玫瑰品种基地,在基地就能完成栽培、修剪、维护、采果以及后加工等工艺过程,这不仅为林学与园林学院在争取花卉推广应用产业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支撑,也为后期园林植物应用核心课的实践教学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3.5 考核模式改革稳步推进 根据“联动双核心”培养方案特点,结合任课教师意见和建议,积极改变传统考试模式,拟定了笔试以外的几种考试方式,分别为:理论课体系综述、提交作品式(园林模型制作、森林病虫害实验、树木学实验等)、师生共评式(将各类设计课程、美术课程的设计图纸、作业等集中展示,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加权计算)、课程论文式(概论类课程)、竞赛竞技式(教学活动与学生活动结合,以赛代评,如插花艺术、花卉学、规划类、模型制作类等)、工程项目式(假题真做或真题真做,如木材加工类、规划类等),目前已逐步推进实施。让任课教师结合所上课程,参考但不拘泥于此,积极改变传统考试模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6 以赛代训成果丰硕 精心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教学赛事活动,申报国家级大创9项和省级5项,先后获得中国花卉博览会展品类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第7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三等奖3项,安徽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等奖2项,2018年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1项,2019年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2项;孟艳琼老师指导安徽省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获三等奖1项,安徽省大学生生物标本制作大赛二等奖2项;在2016—2017年度第六届国际园林景观设计“艾景奖”大赛中,由李春涛老师指导的研究生获得铜奖和银奖各1项,2018年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大学生设计佳作奖1项;在第9届教学竞赛中,林学与园林学院教师表现突出,有4位教师顺利进入决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园林专业龚惠莉、邵壮等同学多次一等奖等。林学与园林学院教师和学生多次获奖也充分彰显了此次教学改革的成效显著。
  3.7 质量工程项目申报与产出丰富 严格按照项目书督促主持人高效完成已申报项目,确保不流于形式;同时,积极鼓励和组织教师申报各级各类教研项目,将项目申报与教学成果,同步推进(教材、教学论文及奖项),发挥对教学水平提升的探索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燕,旦艺豪,王春.“新农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园林专业建设路径探讨[J].黑河学院学报,2019(11):115-117.
  [2]MCMURTRY A.The complexities of interdisciplinarity:integrating two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education[J].Complic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lexity&education,2011,8(2):19-35.
  [3]SPELT E J H,LUNING P A.Constructively align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what do students perceive as contributing to the learning of interdisciplinary thinking?[J].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4,40(5):459-475.
  [4]张文范.学科交叉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3):10.
  [5]李涛,宗士增,徐建成,等.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实践平台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7):79-81.
  [6]张云路,李雄,石磊.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梁希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园林,2015(5):23-26.
  [7]陈永生.园林特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初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3):24,25-27.
  [8]王嘉楠,刘慧,李春涛,等.风景园林专业硕士“1-2-3-4”培养方案的探索——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17,05:178-180.
  [9]韩丽莹,王云才.本科工学与农学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培养方案比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76-79.
  [10]李春涛,郑宏兵.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风景园林综合实习”课程教学的优化——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0(38)1:66-69.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给淮北平原冬小麦抗旱和节水灌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选取1992—2013年淮北平原冬小麦土壤相对湿度旬值和逐月降水、气温数据,分析土壤相对湿度的年际变化特征,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不同土层土壤相对湿度与降水和气温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不同土层土壤相对湿度与降水和气温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淮北平原冬小麦平均土壤相对湿度以每年0.19%的速度下降,10、20、50cm土层下降速度分别为每年0.08
期刊
摘 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及全面建成小康都具有重大的意义。新一轮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大部分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呈现老龄化、妇幼化,农业人才不断流失,严重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该文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有文化、守诚信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形
期刊
摘 要:以方块形芽接法为嫁接方法,针对在不同时间点和不同植株上进行嫁接培植后嫁接苗的成活情况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方块形芽接法操作简便,适合新手操作,嫁接场地不限,嫁接的适用树种几乎没有限制,但对嫁接时段和嫁接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要求较高。由此可见,如将方块形芽接法应用于中小学实验教学中,对提高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效果将会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方块形芽接法;实验教学;操作;亲缘关系  中
期刊
摘 要:在当前乡村振兴、产业全面升级的背景下,农产品品牌培育已成为带动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乡村振兴,品牌先行”已经成为共识。中国果类产品虽然品牌众多,但能获得认可和溢价的品牌几乎没有。作为大型集群化的国企,广东农垦具有建立垦区公共品牌的先天优势。该文以建设“广垦果园”垦区公共品牌为例,从建设农作物区域公用品牌的意义、关键因素等方面分析入手,提出了建设农作物公共品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
期刊
摘 要:为了探索废弃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新途径,以河北省曲阳县某废弃矿山为例,通过地形测绘、野外调查、物探勘查等方法,对研究区内的现状环境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表明,当前主要的矿山环境问题是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大气污染以及地质灾害隐患等。通过台阶式降坡卸荷方式消除地灾隐患,再采取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复绿。研究成果可为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废弃矿山;治理
期刊
摘 要:以2020年淮南师范学院园林专业评估和新一轮OBE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深入剖析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从教、学、考、评等方面提出新时期基于应用型、地方性、创新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教改思路:调整课程开设时间、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增设多元化的实验项目、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等,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进而满足社会及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有的森林生态环境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力开展森林生态体验产品开发已成为时代需要。该文以广东省九连山林场为例,介绍了其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规划方案,对破解时代难题的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的规划编制方法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当下森林生态体验产品开发方案制定提供借鉴。  关键词:森林生态;示范园;规划;编制  中图分类号 S75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期刊
摘 要:细胞生物学是农学种植类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因其学科交叉强、知识更新快等特点,已成为双语教学实践的首选课程。开展细胞生物学的双语教学可以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更利于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该课程的建设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需求、结合种植类专业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强调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升级,努力提高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为后续种植类相关课程的开设奠定理论
期刊
摘 要:选取吴川市所辖3个乡镇共计71个村庄作为调查样本,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座谈等方式全面调研了村庄的人居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结果表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供给不足、使用效能低下、有效管理缺乏等问题,其根源在于政策资源分配不均、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管护队伍缺乏等主要影响因素,需要从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科学规划建设蓝图、积极提高村民参与意识、不断强化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村发展
期刊
摘 要:以喀什市为研究区,使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方法,从生态系统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支持服务、文旅服务等4个生态服务功能方面开展了基于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的荒漠绿洲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研究。结合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实施方案,将工程项目实施的生态效益价值量化,对比工程项目投资,评价项目实施方案的科学合理性。结果表明:(1)喀什市各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水域>湿地-草地>阔叶乔木-灌木林地>绿洲农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