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补充,无论对于中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还是思想发展都有着特别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农村中学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方法不当,对课外阅读缺乏明确的目标,大部分未能形成自觉的阅读习惯,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开展语文课外阅读,不仅开拓学生视野,陶冶情操,也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方法。经过两年来课外阅读指导尝试,我惊喜的发现学生有了很大的改变:午休时间,能看到学生捧着书籍在看,课间活动时间有学生拿着新书来跟我交流,每每看到这样的情景,我都甚感欣慰。以下浅谈一下我是怎样进行农村中学课外阅读指导的。
一、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也是不能持之以恒的,这就得在激发兴趣上下功夫。
首先,我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刚进初中,很多农村孩子未接触过课外书,我从他们都感兴趣的电视入手,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少儿节目,并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让学生上台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然后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并趁机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与教材有关的《城南旧事》、《朝花夕拾》、《西游记》等,学生自然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充分利用农村的乡土资源开展课外阅读。农村虽然相对城市落后,但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能充分利用,对课外阅读会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在我们增城有着丰富的乡土语言,还有农村的民间习俗、传说故事、诗歌等,均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绝佳素材。我在教学中,就曾利用我们当地名人崔与之创作的《水调歌头·题剑阁》、何仙姑等家喻户晓的诗歌和故事作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故事演讲比赛,挖掘本土文化,让学生对阅读更有兴趣。
二、创设阅读环境
英国当代著名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说:“阅读总是需要场所的。”阅读一本好书,不但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更能净化学生的心灵。作为老师,我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有书读,从而汲取书中的营养,我是这样操作的:
1、建立班级图书角。班级是学生每天活动的主阵地,图书角的书由学生从家中带来,没有的也可以买新的,每人至少一本,多多益善。由班委造册登记后派专人管理,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为借书还书时间。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在班上就可读到至少几十本书,然后这些书每学期更换一次。鼓励学生订阅报刊杂志,根据农村学生的经济状况,建议他们几个人合订一份报纸和杂志。尽量不要与班上其他同学订阅的相同,拿到报刊后交换看,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让他们能化最少的钱读最多的书。
2、家校配合。只有学校和家长配合,才能让学生有书可读,形成良好的阅读气氛。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学校,由于经济条件、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少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没有足够的认识。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大部分家长至今还只看成绩,甚至反对孩子看“闲书”,只准孩子看教科书和作文书,有的家长则将学生的学习放置一旁置之不理,更不要说是课外阅读和积累了。为此,我利用家长会、家访的机会反复向家长说明当今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要求,让他们明白课外书的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项重要途径,使家长在行动上对子女阅读课外书给予支持和肯定,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子女购买、订阅一些书报。
3、受农村条件的限制,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名家名作。我会向学生介绍推荐一些美文、名家作品,简短的美文,打印张贴,让学生抄录,还由学生轮流互相推荐。同时和学校领导商量与区图书馆联系,争取把图书流动车开到学校来,为学生阅读创造条件。
三、指导阅读方法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方法,就可以自己去选择健康的作品进行独立的阅读。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1、结合学生与教学实际,推荐阅读篇目。
农村中学生的阅读量相对偏少,且一个班级的学生,阅读能力因智力因素、能力水平等原因,也存在一定差异。老师应认真掌握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他们选择不同的读物。阅读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我推荐他们读《意林》、《读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指导他们选读篇幅较短或内容相对浅显的作品,如《童年》、《汤姆.索娅历险记》等等;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推荐他们读篇幅较长、历史背景复杂、内涵丰富隐含哲理的读物,如《儒林外史》、《三国演义》、《边城》等,这些读物的内容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特色,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根据学生的爱好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这样可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各有所获。
2、指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的积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光读书不做笔记,其效果远远比不上边读边记,初中生应学会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要写好读书笔记。对于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学生,我会指导他们边读书边思考边动笔的方法,学生在阅读时准备好笔,养成边阅读边思考边圈点的习惯。将重点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标示做记号,进而理解内容,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能力,加深印象。课内阅读,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当然,圈画书本仅限于自己的书籍,如果不是自己的书籍,要教导学生珍爱书本,采用摘录的方式进行积累。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进行阅读,我除每周安排一节课进行阅读训练外,还开展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课外阅读活动,力争每人每天课外阅读500个字左右的短文。为鼓励学生多阅读,我建议学生在自己的房间、宿舍、课室都设计书吧,让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也可以更好的利用零星时间阅读。
四、展示阅读活动
学生进行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们的认可和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树立读书的信心。于是,我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去展示课外阅读的情况和成果,活动的主题和形式都是多样的。
1、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把学生平时积累阅读书籍的内容、名言收集起来,每个月与同学分享。
2、好书分享台,学生把自己近期读的好书介绍推荐给大家,让大家去阅读。
3、提供平台“故事表演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中的故事内容和情节,把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改编,然后在表演会上进行表演。
4、“读书之星”,每半个学期根据学生的阅读量评选出阅读之星。
以上是我这两年来在农村中学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浅谈。读书是一件伴随我们终生的事,读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发掘自我、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我相信,初中生如果能长期坚持课外阅读,那么,在不远的将来,课外阅读这朵“灿烂之花”定会在农村广阔的田野上结下“丰硕之果”。
一、激发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也是不能持之以恒的,这就得在激发兴趣上下功夫。
首先,我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刚进初中,很多农村孩子未接触过课外书,我从他们都感兴趣的电视入手,鼓励他们看动画故事、少儿节目,并利用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让学生上台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然后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并趁机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如与教材有关的《城南旧事》、《朝花夕拾》、《西游记》等,学生自然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充分利用农村的乡土资源开展课外阅读。农村虽然相对城市落后,但同样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只要能充分利用,对课外阅读会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在我们增城有着丰富的乡土语言,还有农村的民间习俗、传说故事、诗歌等,均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绝佳素材。我在教学中,就曾利用我们当地名人崔与之创作的《水调歌头·题剑阁》、何仙姑等家喻户晓的诗歌和故事作为媒介,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和故事演讲比赛,挖掘本土文化,让学生对阅读更有兴趣。
二、创设阅读环境
英国当代著名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说:“阅读总是需要场所的。”阅读一本好书,不但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更能净化学生的心灵。作为老师,我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有书读,从而汲取书中的营养,我是这样操作的:
1、建立班级图书角。班级是学生每天活动的主阵地,图书角的书由学生从家中带来,没有的也可以买新的,每人至少一本,多多益善。由班委造册登记后派专人管理,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为借书还书时间。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在班上就可读到至少几十本书,然后这些书每学期更换一次。鼓励学生订阅报刊杂志,根据农村学生的经济状况,建议他们几个人合订一份报纸和杂志。尽量不要与班上其他同学订阅的相同,拿到报刊后交换看,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让他们能化最少的钱读最多的书。
2、家校配合。只有学校和家长配合,才能让学生有书可读,形成良好的阅读气氛。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学校,由于经济条件、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少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没有足够的认识。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农村中学,大部分家长至今还只看成绩,甚至反对孩子看“闲书”,只准孩子看教科书和作文书,有的家长则将学生的学习放置一旁置之不理,更不要说是课外阅读和积累了。为此,我利用家长会、家访的机会反复向家长说明当今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要求,让他们明白课外书的阅读是学生学好语文的一项重要途径,使家长在行动上对子女阅读课外书给予支持和肯定,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子女购买、订阅一些书报。
3、受农村条件的限制,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名家名作。我会向学生介绍推荐一些美文、名家作品,简短的美文,打印张贴,让学生抄录,还由学生轮流互相推荐。同时和学校领导商量与区图书馆联系,争取把图书流动车开到学校来,为学生阅读创造条件。
三、指导阅读方法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阅读的基本方法,就可以自己去选择健康的作品进行独立的阅读。科学的阅读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1、结合学生与教学实际,推荐阅读篇目。
农村中学生的阅读量相对偏少,且一个班级的学生,阅读能力因智力因素、能力水平等原因,也存在一定差异。老师应认真掌握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他们选择不同的读物。阅读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我推荐他们读《意林》、《读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指导他们选读篇幅较短或内容相对浅显的作品,如《童年》、《汤姆.索娅历险记》等等;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推荐他们读篇幅较长、历史背景复杂、内涵丰富隐含哲理的读物,如《儒林外史》、《三国演义》、《边城》等,这些读物的内容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艺术特色,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根据学生的爱好及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这样可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也各有所获。
2、指导学生做好课外阅读的积累。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个人光读书不做笔记,其效果远远比不上边读边记,初中生应学会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要写好读书笔记。对于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学生,我会指导他们边读书边思考边动笔的方法,学生在阅读时准备好笔,养成边阅读边思考边圈点的习惯。将重点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标示做记号,进而理解内容,提高学生对作品的感知能力,加深印象。课内阅读,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当然,圈画书本仅限于自己的书籍,如果不是自己的书籍,要教导学生珍爱书本,采用摘录的方式进行积累。为了让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进行阅读,我除每周安排一节课进行阅读训练外,还开展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课外阅读活动,力争每人每天课外阅读500个字左右的短文。为鼓励学生多阅读,我建议学生在自己的房间、宿舍、课室都设计书吧,让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阅读,也可以更好的利用零星时间阅读。
四、展示阅读活动
学生进行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得到老师、家长、同学们的认可和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树立读书的信心。于是,我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去展示课外阅读的情况和成果,活动的主题和形式都是多样的。
1、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把学生平时积累阅读书籍的内容、名言收集起来,每个月与同学分享。
2、好书分享台,学生把自己近期读的好书介绍推荐给大家,让大家去阅读。
3、提供平台“故事表演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本书中的故事内容和情节,把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改编,然后在表演会上进行表演。
4、“读书之星”,每半个学期根据学生的阅读量评选出阅读之星。
以上是我这两年来在农村中学开展课外阅读指导浅谈。读书是一件伴随我们终生的事,读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发掘自我、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我相信,初中生如果能长期坚持课外阅读,那么,在不远的将来,课外阅读这朵“灿烂之花”定会在农村广阔的田野上结下“丰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