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电力公司海门市供电公司
【摘 要】预算管理是国际上通用的企业管理模式之一,而电力企业也在上世纪末开始全面实行预算管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电力企业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体制中一些问题的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成本预算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用电量的增加,导致电力企业已经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因此为了缓解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供需矛盾,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实现电力企业更顺利的进行成本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完善相关的制度政策,为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企业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大环境下,我国的电力企业的建设工作已经成为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进一步缓解我国人口压力下的电力供需矛盾,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1]。
就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来说,在企业成本预算的管理工作上,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渐激化,市场对于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的管理要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且电力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多少,对其生产运行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2]。而企业管理工作本身就具有系统化特点,火力发电的人性化和复杂化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火力发电系统的质量管理工作和火力发电系统生产运行效率管理工作之间的矛盾,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抓好成本预算的管理工作,对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各项管理要点进行全面的评估,从根本上实现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全方位落实。
二、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都采用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来控制预算编制,简单来说就是结合各个阶段中的变动因素,在之前预算执行实际数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进而编制出当期预算[3]。这种方法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并且承认上期预算实际数的合理性,造成编制出的预算无法实现该有的作用。
(二)对预算执行的结果缺乏有效分析
现有的对预算执行结果分析通常是预算和执行结果之间进行比价,在结算差额和比率等方面未能进一步分析出产生差额的原因,缺乏总体的评价和分析,进而导致无法快速的找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不够明确
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时,通常把工作重点放在预算编制上,而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工作却不够重视,导致预算控制工作无法起到事前控制和过程控制的作用,基本上成了事后控制。
三、提高预算成本管理效率的措施和建议
(一)夯实基础,实现预算编制定额化
1.建立以成本费用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电力企业在实行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选择以销量为中心、以利润为中心和以现金流量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由于电力企业具有一定垄断特征,所以其销售价格总体上相对稳定,而成本费用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控制[4]。所以从这点来说,以成本费用为企业控制的重点,建立以成本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才是电力行业预算管理模式的正确选择。只有在电力企业实现了预算编制的定额化之后,才能真正保证企业能始终抓住降低成本的费用和提高企业效益等关键因素,从而使得预算管理的方向更加明确。
2.将电力企业的成本费用细化。以成本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是核定电力企业成本费用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目前一些电力企业对于核定定额成本费用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和指示,造成了在具體的工作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对此,电力企业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流程以及成本费用的基本性质与特点,对具体环节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确定各项工作的资源耗费项目。
3.核定成本费用的定额标准。首先要坚持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制定成本费用的定额标准之前,要进行实地考察,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和分析,对后期工作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和预算,成立应对风险事故的方案机制,对所有费用定额的标准进行全面、深入的核定之后,电力企业才可满足相关预算控制的需要。其次是要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电力企业要保持成本费用支出的普遍性、经常性和规律性,对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考虑。此外,电力企业对成本费用的定额标准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既不可轻易获得,又不可艰难获得,对不同企业中相同的资源耗费,电力企业要按照全网先进水平进行确定。
(二)强化手段,实行预算管理信息化
电力企业要在核定成本费用定额的基础上,与预算编制定额化相配合,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充分利用信息化软件管理系统,为预算管理的高校运行提供保障[5]。具体来说,预算管理系统应具备预算编制功能、预算控制功能、预算指标分解功能和预警功能。
四、加强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编制的实际意义
(一)以定额为依据进行编制预算,提高了企业预算的准确度
电力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造成预算指标与预期相差较大,使得预算不能起到目标导向的作用。而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的具体分析,以定额为依据进行编制预算,可明显提高电力企业预算的准确度。
(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水平,带动企业的经济效益
电力企业在实践中制定成本费用的定额化标准,使得成本费用管理和控制有了明确的依据和判断准则,促进了成本费用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成本预算管理系统的确立,不仅促进了电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而且形成了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方式,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效率[6]。在具体的工作实践过程中,企业员工共同参与进来,增强了企业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个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团队合作的默契和意识在不经意间得到了锻炼,长时间下来员工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激发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企业的管理水平对着相关制度的制定而不断得到提高,有效地促进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结语
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使得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要对企业的相关制度和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成本预算管理体制无疑使其中的关键,因为成本预算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电力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遇到发展瓶颈的电力企业来说,要想在市场变革的强大冲击下获得长久发展,完善成本预算管理体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赖劲松.关于深化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02(08):38-39.
[2]王艳.当前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07(10):66-67.
[3]谢华.浅谈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4,09(04):85-86.
[4]袁远如.关于完善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14):195-196.
[5]刘巍,孙明.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初浅探讨[J].消费导刊,2012,01(15):124-125.
[6]史富莲.试论电力企业预算管理[D].华北电力(北京)大学,2012.
【摘 要】预算管理是国际上通用的企业管理模式之一,而电力企业也在上世纪末开始全面实行预算管理,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电力企业成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对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体制中一些问题的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成本预算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体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用电量的增加,导致电力企业已经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因此为了缓解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供需矛盾,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实现电力企业更顺利的进行成本预算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完善相关的制度政策,为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一、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企业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的大环境下,我国的电力企业的建设工作已经成为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进一步缓解我国人口压力下的电力供需矛盾,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1]。
就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来说,在企业成本预算的管理工作上,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日渐激化,市场对于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的管理要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且电力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多少,对其生产运行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2]。而企业管理工作本身就具有系统化特点,火力发电的人性化和复杂化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火力发电系统的质量管理工作和火力发电系统生产运行效率管理工作之间的矛盾,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抓好成本预算的管理工作,对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中涉及的各项管理要点进行全面的评估,从根本上实现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的全方位落实。
二、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都采用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来控制预算编制,简单来说就是结合各个阶段中的变动因素,在之前预算执行实际数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进而编制出当期预算[3]。这种方法判断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并且承认上期预算实际数的合理性,造成编制出的预算无法实现该有的作用。
(二)对预算执行的结果缺乏有效分析
现有的对预算执行结果分析通常是预算和执行结果之间进行比价,在结算差额和比率等方面未能进一步分析出产生差额的原因,缺乏总体的评价和分析,进而导致无法快速的找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不够明确
电力企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预算管理工作时,通常把工作重点放在预算编制上,而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和考核工作却不够重视,导致预算控制工作无法起到事前控制和过程控制的作用,基本上成了事后控制。
三、提高预算成本管理效率的措施和建议
(一)夯实基础,实现预算编制定额化
1.建立以成本费用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电力企业在实行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可选择以销量为中心、以利润为中心和以现金流量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由于电力企业具有一定垄断特征,所以其销售价格总体上相对稳定,而成本费用相对而言比较容易控制[4]。所以从这点来说,以成本费用为企业控制的重点,建立以成本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才是电力行业预算管理模式的正确选择。只有在电力企业实现了预算编制的定额化之后,才能真正保证企业能始终抓住降低成本的费用和提高企业效益等关键因素,从而使得预算管理的方向更加明确。
2.将电力企业的成本费用细化。以成本为中心的预算管理模式是核定电力企业成本费用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目前一些电力企业对于核定定额成本费用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十分明确的规定和指示,造成了在具體的工作过程中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对此,电力企业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流程以及成本费用的基本性质与特点,对具体环节进行具体分析,从而确定各项工作的资源耗费项目。
3.核定成本费用的定额标准。首先要坚持一切以事实为依据的原则,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制定成本费用的定额标准之前,要进行实地考察,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和分析,对后期工作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和预算,成立应对风险事故的方案机制,对所有费用定额的标准进行全面、深入的核定之后,电力企业才可满足相关预算控制的需要。其次是要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电力企业要保持成本费用支出的普遍性、经常性和规律性,对其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考虑。此外,电力企业对成本费用的定额标准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既不可轻易获得,又不可艰难获得,对不同企业中相同的资源耗费,电力企业要按照全网先进水平进行确定。
(二)强化手段,实行预算管理信息化
电力企业要在核定成本费用定额的基础上,与预算编制定额化相配合,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充分利用信息化软件管理系统,为预算管理的高校运行提供保障[5]。具体来说,预算管理系统应具备预算编制功能、预算控制功能、预算指标分解功能和预警功能。
四、加强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编制的实际意义
(一)以定额为依据进行编制预算,提高了企业预算的准确度
电力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造成预算指标与预期相差较大,使得预算不能起到目标导向的作用。而通过对实际工作过程的具体分析,以定额为依据进行编制预算,可明显提高电力企业预算的准确度。
(二)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质量和水平,带动企业的经济效益
电力企业在实践中制定成本费用的定额化标准,使得成本费用管理和控制有了明确的依据和判断准则,促进了成本费用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成本预算管理系统的确立,不仅促进了电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而且形成了一套更加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方式,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效率[6]。在具体的工作实践过程中,企业员工共同参与进来,增强了企业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各个部门之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团队合作的默契和意识在不经意间得到了锻炼,长时间下来员工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激发了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企业的管理水平对着相关制度的制定而不断得到提高,有效地促进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结语
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使得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电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要对企业的相关制度和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成本预算管理体制无疑使其中的关键,因为成本预算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对电力企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遇到发展瓶颈的电力企业来说,要想在市场变革的强大冲击下获得长久发展,完善成本预算管理体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赖劲松.关于深化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3,02(08):38-39.
[2]王艳.当前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07(10):66-67.
[3]谢华.浅谈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4,09(04):85-86.
[4]袁远如.关于完善电力企业营销费用预算管理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14):195-196.
[5]刘巍,孙明.电力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初浅探讨[J].消费导刊,2012,01(15):124-125.
[6]史富莲.试论电力企业预算管理[D].华北电力(北京)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