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是幼儿开始群体生活的地方,也是幼儿开始与更多陌生人进行交往的地方,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会形成一些“小团体”,这些“小团体”具有不同的特性,有的是脾气相投的,有的是爱好相同的,有的是目的相同的,等等。在教学中发现,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这些“小团体”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教育,往往就会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对幼儿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将来孩子走上歧途。因此,关注对幼儿“小团体”的引导教育,培养幼儿正确交往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值得每一位幼教工作者重视和研究,能够让每一位幼儿得到健康发展,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案例一】
小琪(化名)是在2000年入园的孩子,小琪的父母来县城打工,就带着孩子进城,将5岁的小琪送进了小班,在班里他是年龄最大的,再加上他个头高又结实,在班里是最有“实力”的。到了第二学期他就成为班里的“老大”,而且和几个男生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小琪有时会抢其他同学的好吃的,或者一些他喜欢的东西,由于他“人高马大”,很多被抢的孩子都不敢声张。在他的影响下,这个“小团体”的其他孩子逐渐出现类似小琪的行为,有时他们会集体行动,抢或威胁逼要其他孩子的东西。老师发现这种情况,与家长联系,经过教育虽然有所收敛,但由于小琪的父母打工比较忙,还是没能彻底改变小琪的行为。因而,小琪从小学到初中都会拉帮结派形成一个“小团体”,抢夺、威胁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到了初三,和另一帮“小团体”因为威胁他人要东西发生打群架事件。
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事例。原因是从小没有养成正确与人交往的习惯,而酿成了反面事件。由于幼儿天性好奇、好动,很容易和同龄人交往,形成一些“小团体”,因此,幼儿园教育教学注意班级、学校中的一些“小团体”是十分重要的,应该成为幼儿教育必须关注的内容。这些“小团体”往往会形成一定的势力,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引导教育,就会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危害性的团体,这会对幼儿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
【案例二】
小明(化名)喜欢画画,而且是班里画画最好的,曾经获得市、县各级幼儿绘画比赛奖励,也是班里其他喜欢绘画的孩子们的偶像,在他周围逐渐形成一个由喜欢绘画的孩子组成的“小团体”。有一次,班里的一位女孩子不小心碰倒了小明,虽然这位女孩给他道了歉,可是小明还是怀恨在心,上课时偷偷在这位女孩的衣服后背上画了一个“小猪”。下课后他告诉了小团体的人,这些孩子就跟在这个小女孩的后面喊“小猪”。自发生这件事后,班里孩子衣服后背上时不时被画上“小狗”、“小猪”、“小鸡”,有的孩子告诉了老师,经老师调查发现:这些都是这个“小团体”的孩子们干的。
这也是一个幼儿“小团体”案例。虽然这个“小团体”都是一些爱好绘画的孩子,本应该是一个有好作为的群体,可就是因为交往中的不正确作用使这个小团体做出了不正当的行为,给其他孩子造成了不应有的伤害,同时也危害了自身,如果这些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制止,就会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危害。
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交往中形成的“小团体”,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方面的教育工作:
1.及时发现和掌握“小团体”的活动,加强正面教育。幼教实践证明,幼儿形成“小团体”特征比较明显,经常聚集在一起活动是最大的特点,再加上幼儿智力相对较弱,不会出现很隐蔽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只要教师留心注意就可以发现、观察他们的行动和表现。平时教学或下课活动时间教师要多走进孩子中间,掌握班级中“小团体”的情况,特别是“小团体”中的核心人物,及时发现他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干什么,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和行为目的,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和教育,但要注意不能因为“小团体”行动有问题就大动干戈,粗暴施教,给幼儿心理造成创伤,丧失与同学之间正常交往的信心和能力。因此,要根据“小团体”的特点,正确引导他们,采取正面教育、耐心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自觉改正想法和行为,
2.发挥“小团体”的优势,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在班上,加入小团体的幼儿往往能通过自己的特殊兴趣和共同活动,成为班级中的积极分子。由于他们鉴别能力弱、自控能力差,可能会因为小团体的利益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甚至有可能引发其他不当行为。教师要根据“小团体”的特点,尽量让这些小团体能够在学习和班级工作中发挥优势,给予他们表现团体精神和实力的机会,教会他们正确交往,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意识和团队意识,让这些“小团体”成为班级和学校的亮点。幼儿教师要根据班级中“小团体”的特点,设计和制定适合他们活动和交往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3.掌握“小团体”的特点,正确引导转化。幼儿交往中会形成一些活动和行为具有一定危害性的“小团体”,对于这样的“小团体”,教师要了解掌握特点,制订行之有效的方案进行正确引导,让其向正确方向转化,从而使其成为一个积极有益的“小团体”。比如,我带的大班曾经有四个女孩子经常一起到单位或者私人家里偷偷折花,折来的花就插在教室准备好的瓶子里。我发现后,就对她们说:“教室里插的花的确很漂亮,你们让我们的教室变得很漂亮。可是你们想想,别人家被折的花树现在有多难看吗?”孩子们低着头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一位女孩怯怯地说:“老师,我们错了。”我说:“你们既然这么爱花,那我带你们到学校花园种花,你们看怎么样?”四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好啊!”之后,这四位女孩就成了园里出名的“种花使者”。因此,做好“小团体”的转化工作,是幼儿“小团体”教育的重要方法,必须做实做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成长。
【案例一】
小琪(化名)是在2000年入园的孩子,小琪的父母来县城打工,就带着孩子进城,将5岁的小琪送进了小班,在班里他是年龄最大的,再加上他个头高又结实,在班里是最有“实力”的。到了第二学期他就成为班里的“老大”,而且和几个男生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小琪有时会抢其他同学的好吃的,或者一些他喜欢的东西,由于他“人高马大”,很多被抢的孩子都不敢声张。在他的影响下,这个“小团体”的其他孩子逐渐出现类似小琪的行为,有时他们会集体行动,抢或威胁逼要其他孩子的东西。老师发现这种情况,与家长联系,经过教育虽然有所收敛,但由于小琪的父母打工比较忙,还是没能彻底改变小琪的行为。因而,小琪从小学到初中都会拉帮结派形成一个“小团体”,抢夺、威胁他人的情况时有发生。到了初三,和另一帮“小团体”因为威胁他人要东西发生打群架事件。
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典型事例。原因是从小没有养成正确与人交往的习惯,而酿成了反面事件。由于幼儿天性好奇、好动,很容易和同龄人交往,形成一些“小团体”,因此,幼儿园教育教学注意班级、学校中的一些“小团体”是十分重要的,应该成为幼儿教育必须关注的内容。这些“小团体”往往会形成一定的势力,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差,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引导教育,就会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危害性的团体,这会对幼儿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
【案例二】
小明(化名)喜欢画画,而且是班里画画最好的,曾经获得市、县各级幼儿绘画比赛奖励,也是班里其他喜欢绘画的孩子们的偶像,在他周围逐渐形成一个由喜欢绘画的孩子组成的“小团体”。有一次,班里的一位女孩子不小心碰倒了小明,虽然这位女孩给他道了歉,可是小明还是怀恨在心,上课时偷偷在这位女孩的衣服后背上画了一个“小猪”。下课后他告诉了小团体的人,这些孩子就跟在这个小女孩的后面喊“小猪”。自发生这件事后,班里孩子衣服后背上时不时被画上“小狗”、“小猪”、“小鸡”,有的孩子告诉了老师,经老师调查发现:这些都是这个“小团体”的孩子们干的。
这也是一个幼儿“小团体”案例。虽然这个“小团体”都是一些爱好绘画的孩子,本应该是一个有好作为的群体,可就是因为交往中的不正确作用使这个小团体做出了不正当的行为,给其他孩子造成了不应有的伤害,同时也危害了自身,如果这些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制止,就会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危害。
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交往中形成的“小团体”,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方面的教育工作:
1.及时发现和掌握“小团体”的活动,加强正面教育。幼教实践证明,幼儿形成“小团体”特征比较明显,经常聚集在一起活动是最大的特点,再加上幼儿智力相对较弱,不会出现很隐蔽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只要教师留心注意就可以发现、观察他们的行动和表现。平时教学或下课活动时间教师要多走进孩子中间,掌握班级中“小团体”的情况,特别是“小团体”中的核心人物,及时发现他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干什么,掌握他们的思想活动和行为目的,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和教育,但要注意不能因为“小团体”行动有问题就大动干戈,粗暴施教,给幼儿心理造成创伤,丧失与同学之间正常交往的信心和能力。因此,要根据“小团体”的特点,正确引导他们,采取正面教育、耐心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自觉改正想法和行为,
2.发挥“小团体”的优势,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在班上,加入小团体的幼儿往往能通过自己的特殊兴趣和共同活动,成为班级中的积极分子。由于他们鉴别能力弱、自控能力差,可能会因为小团体的利益与其他同学发生冲突,甚至有可能引发其他不当行为。教师要根据“小团体”的特点,尽量让这些小团体能够在学习和班级工作中发挥优势,给予他们表现团体精神和实力的机会,教会他们正确交往,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意识和团队意识,让这些“小团体”成为班级和学校的亮点。幼儿教师要根据班级中“小团体”的特点,设计和制定适合他们活动和交往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3.掌握“小团体”的特点,正确引导转化。幼儿交往中会形成一些活动和行为具有一定危害性的“小团体”,对于这样的“小团体”,教师要了解掌握特点,制订行之有效的方案进行正确引导,让其向正确方向转化,从而使其成为一个积极有益的“小团体”。比如,我带的大班曾经有四个女孩子经常一起到单位或者私人家里偷偷折花,折来的花就插在教室准备好的瓶子里。我发现后,就对她们说:“教室里插的花的确很漂亮,你们让我们的教室变得很漂亮。可是你们想想,别人家被折的花树现在有多难看吗?”孩子们低着头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一位女孩怯怯地说:“老师,我们错了。”我说:“你们既然这么爱花,那我带你们到学校花园种花,你们看怎么样?”四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说:“好啊!”之后,这四位女孩就成了园里出名的“种花使者”。因此,做好“小团体”的转化工作,是幼儿“小团体”教育的重要方法,必须做实做好,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