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借助情境教学法,对高中古诗词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力求能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方面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古诗词;核心素养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是“汤”,知识是“盐”,盐只有溶于汤才好入口,知识只有融入情境才好理解和消化。知识的情境化是知识活化并转化为素养的必经途径。下面以高中粤教版和人教版教材中的古诗词为例,阐述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巧设导语,诱发情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教师可通过导语,创造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诱发学生开掘情感的源流。如:我在教苏轼的《定风波》时设置了如下导语:
著名女作家方方曾说:“如果我生活在苏轼的时代,我一定想方设法嫁给他。”(生笑)为什么呢?因为苏轼太有魅力了,符合很多女生择偶的标准。一.会炒菜。跟着他可享受美味,杭州名菜东坡肉便是明证。二.有才华。他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文学家,诗词散文书法等样样都行。三.很豪气。一场“乌台诗案”将他贬到黄州,面对人生风雨,他却吟啸徐行,潇洒地说出了一句豪气万丈的话,这句话是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到他的《定风波》中去寻找答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入境动情”的导语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怀着一种期待,从而更快地与作品的情感相交融。
二.合作探究,创设情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效果。”【3】因此,在学习李清照的《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时,我选取了她南渡前后的诗词印发给学生,并布置如下课前预习任务:从材料中所提供的10首词作中,选其中一首与《鹧鸪天·桂花》进行对比鉴赏。要求:①找到对比点 ②以点带面,对词人李清照或其作品从深度或广度进行研究,写一个片段。③以6-8人为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并形成成果。通过创设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情境,使学生更能清楚领悟词人在词中所蕴涵的情感,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三.诗歌合一,美化情境
《尚书·尧典》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韵和声”,可见,诗与歌是并存
的艺术形式,借助相关音乐来学习古诗词,可优化教学情境。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我借助了茶师的《归园田居》,这首歌既有对原词内容的保留和扩写,又有诗
歌外的合理想象,聆听着“煮茗引来堂前燕/衔来春意困倦/小火粗熬/手剪一缕茶烟/息息庭
柯/冥冥前缘/示我生于山水间/走马南山过/ 山涧清且浅/濯尽尘世俗人眼/画船载酒 /泛泛
水中别有天/我欲乘风/与水光共潋滟”等优美的歌词和旋律,学生在赏析中很快领悟到了他
“采菊伴酒/邀朋入筵/醉歌对月/清风吹衣弄无弦/五柳当赋/侃侃诗篇/此心逍遥归园田”的
惬意和诗意。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描写琵琶演奏的绝佳作品,我借助了央视《经
典咏流传》中任嘉伦演唱的《琵琶行》,这首歌经新编词曲,加入RAP和舞蹈,将低吟浅
唱和动感活力融合,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问题导学,激活情境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或者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4】因此,我在教杜甫的《蜀相》时设计了如下题目:①“丞相祠堂”指什么地方?为什么题为《蜀相》?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的诗眼分别是什么?有什么意蕴?③为什么“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个问题,难度不一,我让基础较弱的学生来回答第一个,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第二、三个,如此让更多学生激起了求知欲,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五.改写诗词,还原情境
诗歌语言精练,抒情含蓄,在短小的篇幅中又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只依靠诗歌中已有的文字进行阅读,有些学生是难以准确理解诗意的。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古诗词改写成剧本、散文或现代诗等形式,通过有限的语言符号,发挥丰富合理的想象,设身处地,力求还原诗人创作时所处的情境,进而准确理解诗意。《孔雀东南飞》是一首很长的叙事诗,如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但如让学生选取其中的片段改写成剧本,通过课本剧创作与表演的形式来走进文本,学生会更易入情入境。又如在学习《静女》时,广州市第五中学的沈顺葵老师要学生适当想象,把它改写为一首现代诗,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写得非常精彩,其中一个同学改写的现代诗如下:夕阳斜照/城墙上映着红光/却久不见你的倩影/ 桃李纷飞/春风里散着幽香/却只有我脚步徘徊/夜夜思念/那管红箫在我身旁/悠悠芳香/那是留着你手温的荑草/青丝柳眉/杏眼娇唇/何时再能相见/愿成为你眼中的阳光/伴你一生喜怒哀乐。这样的改写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开展活动,优化情境
古诗词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优化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2017年12月,我们组织了“中附诗词大会”比赛活动,分为必答,无风险抢答、风险抢答、飞花令四个环节,学生情绪高涨。另外,还可举行“古诗词吟诵大会”、“古诗词默写大比拼”、“我最喜歡的一位古诗人/词人”作文竞赛、“古诗词手抄报”等活动,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来培养他们对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增强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自信心。
让情境教学走进高中古诗词,必将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7月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古诗词;核心素养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是“汤”,知识是“盐”,盐只有溶于汤才好入口,知识只有融入情境才好理解和消化。知识的情境化是知识活化并转化为素养的必经途径。下面以高中粤教版和人教版教材中的古诗词为例,阐述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巧设导语,诱发情境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教师可通过导语,创造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诱发学生开掘情感的源流。如:我在教苏轼的《定风波》时设置了如下导语:
著名女作家方方曾说:“如果我生活在苏轼的时代,我一定想方设法嫁给他。”(生笑)为什么呢?因为苏轼太有魅力了,符合很多女生择偶的标准。一.会炒菜。跟着他可享受美味,杭州名菜东坡肉便是明证。二.有才华。他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文学家,诗词散文书法等样样都行。三.很豪气。一场“乌台诗案”将他贬到黄州,面对人生风雨,他却吟啸徐行,潇洒地说出了一句豪气万丈的话,这句话是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到他的《定风波》中去寻找答案。
一石激起千层浪,“入境动情”的导语能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怀着一种期待,从而更快地与作品的情感相交融。
二.合作探究,创设情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应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习效果。”【3】因此,在学习李清照的《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时,我选取了她南渡前后的诗词印发给学生,并布置如下课前预习任务:从材料中所提供的10首词作中,选其中一首与《鹧鸪天·桂花》进行对比鉴赏。要求:①找到对比点 ②以点带面,对词人李清照或其作品从深度或广度进行研究,写一个片段。③以6-8人为学习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并形成成果。通过创设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情境,使学生更能清楚领悟词人在词中所蕴涵的情感,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三.诗歌合一,美化情境
《尚书·尧典》记:“诗言志,歌咏言,声依韵,韵和声”,可见,诗与歌是并存
的艺术形式,借助相关音乐来学习古诗词,可优化教学情境。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我借助了茶师的《归园田居》,这首歌既有对原词内容的保留和扩写,又有诗
歌外的合理想象,聆听着“煮茗引来堂前燕/衔来春意困倦/小火粗熬/手剪一缕茶烟/息息庭
柯/冥冥前缘/示我生于山水间/走马南山过/ 山涧清且浅/濯尽尘世俗人眼/画船载酒 /泛泛
水中别有天/我欲乘风/与水光共潋滟”等优美的歌词和旋律,学生在赏析中很快领悟到了他
“采菊伴酒/邀朋入筵/醉歌对月/清风吹衣弄无弦/五柳当赋/侃侃诗篇/此心逍遥归园田”的
惬意和诗意。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描写琵琶演奏的绝佳作品,我借助了央视《经
典咏流传》中任嘉伦演唱的《琵琶行》,这首歌经新编词曲,加入RAP和舞蹈,将低吟浅
唱和动感活力融合,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了学习兴趣。
四.问题导学,激活情境
现代教学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或者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习也就只能停留在表层和形式上。【4】因此,我在教杜甫的《蜀相》时设计了如下题目:①“丞相祠堂”指什么地方?为什么题为《蜀相》?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的诗眼分别是什么?有什么意蕴?③为什么“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三个问题,难度不一,我让基础较弱的学生来回答第一个,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第二、三个,如此让更多学生激起了求知欲,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五.改写诗词,还原情境
诗歌语言精练,抒情含蓄,在短小的篇幅中又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只依靠诗歌中已有的文字进行阅读,有些学生是难以准确理解诗意的。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古诗词改写成剧本、散文或现代诗等形式,通过有限的语言符号,发挥丰富合理的想象,设身处地,力求还原诗人创作时所处的情境,进而准确理解诗意。《孔雀东南飞》是一首很长的叙事诗,如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但如让学生选取其中的片段改写成剧本,通过课本剧创作与表演的形式来走进文本,学生会更易入情入境。又如在学习《静女》时,广州市第五中学的沈顺葵老师要学生适当想象,把它改写为一首现代诗,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写得非常精彩,其中一个同学改写的现代诗如下:夕阳斜照/城墙上映着红光/却久不见你的倩影/ 桃李纷飞/春风里散着幽香/却只有我脚步徘徊/夜夜思念/那管红箫在我身旁/悠悠芳香/那是留着你手温的荑草/青丝柳眉/杏眼娇唇/何时再能相见/愿成为你眼中的阳光/伴你一生喜怒哀乐。这样的改写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开展活动,优化情境
古诗词教学中,可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优化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如2017年12月,我们组织了“中附诗词大会”比赛活动,分为必答,无风险抢答、风险抢答、飞花令四个环节,学生情绪高涨。另外,还可举行“古诗词吟诵大会”、“古诗词默写大比拼”、“我最喜歡的一位古诗人/词人”作文竞赛、“古诗词手抄报”等活动,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来培养他们对诗词的兴趣,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增强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自信心。
让情境教学走进高中古诗词,必将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7月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