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凡事讲究效率。建筑上,修建桥梁、涵洞甚至高楼大厦,都要“预制”一些称为“集成块”的建筑板块,到时只要将它们吊装、拼合起来就行。而写作随着高考语文对其要求越来越高,评卷越来越严,一篇800字(有的省市甚至要求1000字)的作文,从审题立意到选材组材、谋篇布局,再到下笔成文,都集中在考场上完成,其难度可想而知。受建筑上搞“集成块”的启示,我想,假如我们的作文训练也能让学生“预制”一些“集成块”,到时应该能事半功倍。
带着这个想法,在进行“扩展语句”“句式仿用”复习指导的时候,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个有点异想天开的训练,效果非常理想。现将这个训练的过程和结果展示出来,以供受写作困扰的师生们参考。
首先,我让学生做一道“扩展语句”的试题:
以“执着”为话题,扩展成一段200字左右的话,要求有引用,有比喻,有排比,并遵循“自然→个人→社会”的写作思路。
经过教师不断启发、引导之后,师生共同得出了一个相对理想的答案:
执着。是野火烧不尽的小草,“春风吹又生”;是乱石堆上的翠竹,“咬定青山不放松”;是一泻千里的江河,“奔流到海不复回”。(自然)执着,是姜子牙的渭滨垂钓,不遇明主不收竿;是苏轼对亡故妻子的挚爱深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陶行知创办中国的现代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马克思40年如一日。为全世界无产者揭示资本的奥秘;是霍金用仅能稍微颤动一下的两个指头,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方向。(个人)执着,是人类抛弃结绳记事、刀耕火种,走向舞文弄墨、机械化大生产;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车轮,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都滚滚向前;是永远向前奔腾的社会洪流,带着人类的美好希望奔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社会)
学生将上述文字齐读之后,兴趣和热情被调动起来了。我趁热打铁,布置第二道“句式仿用”的练习题:
仿照这种格式。以“经历风雨”、“蔑视苦难”、“追求卓越”、“豁达”为话题各写一段文字。
为节约时间,我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每一组完成一个话题;为让训练能更理想地完成,我还适当降低要求,并鼓励大胆创新。经提示、启发和小组讨论,半节课后,各组都顺利完成了任务。又经研究、讨论,各组答案定稿如下:
第一组:“经历风雨”——经历风雨的小树,才有望一柱擎天,成为栋梁之材;经历风雨的岩石,才有望异峰突起,成为一道风景;经历风雨的生命,才可能阅尽沧桑,形式多姿多样。屈原经历了风雨,于是可以“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司马迁经历了风雨,最终完成“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邓小平经历了风雨,三起三落铸就了人生的辉煌、中国的辉煌、历史的辉煌。(正面)不经历风雨,小草不可能成为大地的衣裳;不经历风雨,大地不可能变得如此绚烂;不经历风雨,大海不可能如此激情澎湃、充满力量。(反面)那还怕什么?“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收束)
这个答案非常理想。思路基本是依照“自然→个人→社会”展开。修辞格的运用也都符合要求。创新上也很突出,如原句(“执着”句)的话题语(执着)在所有文句中都只作主语,而这里有作定语的,有作谓语的,变化显得多了、活了;又如原句只从正面展开话题,而此句先正后反;另外,此段文字还用上了韵脚,读来有一种音韵和谐之美,收束也很有力。
第二组:“蔑视苦难”——蔑视苦难的骆驼成为沙漠之舟,驮起了多少历史的重量;蔑视苦难的黄山松成为风景树,引发了多少壮志豪情;蔑视苦难的导航塔成为圣火,点燃了多少垂死者生存的希望!神农尝百草是蔑视苦难,李时珍跋山涉水是蔑视苦难,居里夫人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而潜心研究是蔑视苦难。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高唱战歌是蔑视苦难。(句式有所变化)没有这些人的蔑视苦难,我们也许还在茹毛饮血;没有这些人的蔑视苦难,我们也许都会百病缠身;没有这些人的蔑视苦难。我们也许能源已经耗尽;没有这些人的蔑视苦难,我们也许还得背负三座大山,找不到中国的希望,挺不直民族的脊梁。(照应上文议论)让我们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和信念,去蔑视学习上、生活里、工作中的一切苦难吧,相信没有跨不过去的坎,相信没有爬不过去的山,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苦难!
这个答案也非常理想。句式变化比第一组还多,话题语的呈现方式是作定语或宾语,举例很典型有力,而且能注意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读起来气势如虹、荡气回肠。
第三组:“追求卓越”——追求卓越,就是追求山的高耸,海的澎湃,天的高远辽阔。(形象化地下定义)追求卓越,就是追求“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境界。(引用强化定义,并使文化含量、思想含量、审美含量得以丰富)追求卓越,会让你才比子建、学富五车;追求卓越,会让你心胸博大、成绩斐然;追求卓越。你的生命之花会更加灿烂;追求卓越,会使你成为人类历史文化进步的一个支点。你追求卓越,他追求卓越,我们都追求卓越,那么,“英特纳雄奈尔”就是我们的明天!
这个答案虽不及前两个,但也有亮点(见文中括号处)。
第四组:“豁达”——山是豁达的,故能拥有丰富的矿藏;海是豁达的,故能承载竟秀之千帆;天空是豁达的,故能繁星点点气象万千。但是,“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可见。人的心灵才是最豁达的。(整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面对恶语相向莞尔一笑是豁达。面对生活重压挺直腰杆是豁达,面时平凡人生泰然处之是豁达。(有境界)豁达的西西弗斯即使服着苦役也唱着歌,豁达的李白被赶出京城也同样笑傲权贵,豁达的中国曾备受欺凌也能不计前嫌。(有文化修养)把手掌放宽了,获得的东西就多了;把视野放宽了,看到的世界就大了;把心胸放宽了,人生的路就平坦了。豁达会让你同时具有山的丰富、海的包容、天的深邃。(照应开头)
这几乎是一首完美的抒情诗了。学生读后,不禁为自己而感动!大家形成共识:只要老师能提出一定之规,“我们也可以写得高考满分作文那么好”!
经过这样的训练后,学生明白了许多写作道理,也接受了我的写作“集成块”理念。他们纷纷表示,课后一定按照这种模式,自己找话题进行创作,并建立自己的作文“集成块”仓库。当然,作为有20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我并不期盼学生能“毕其功于一役”,因为写作毕竟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要写好作文,还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
带着这个想法,在进行“扩展语句”“句式仿用”复习指导的时候,我对学生进行了一个有点异想天开的训练,效果非常理想。现将这个训练的过程和结果展示出来,以供受写作困扰的师生们参考。
首先,我让学生做一道“扩展语句”的试题:
以“执着”为话题,扩展成一段200字左右的话,要求有引用,有比喻,有排比,并遵循“自然→个人→社会”的写作思路。
经过教师不断启发、引导之后,师生共同得出了一个相对理想的答案:
执着。是野火烧不尽的小草,“春风吹又生”;是乱石堆上的翠竹,“咬定青山不放松”;是一泻千里的江河,“奔流到海不复回”。(自然)执着,是姜子牙的渭滨垂钓,不遇明主不收竿;是苏轼对亡故妻子的挚爱深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是陶行知创办中国的现代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马克思40年如一日。为全世界无产者揭示资本的奥秘;是霍金用仅能稍微颤动一下的两个指头,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方向。(个人)执着,是人类抛弃结绳记事、刀耕火种,走向舞文弄墨、机械化大生产;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车轮,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都滚滚向前;是永远向前奔腾的社会洪流,带着人类的美好希望奔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社会)
学生将上述文字齐读之后,兴趣和热情被调动起来了。我趁热打铁,布置第二道“句式仿用”的练习题:
仿照这种格式。以“经历风雨”、“蔑视苦难”、“追求卓越”、“豁达”为话题各写一段文字。
为节约时间,我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每一组完成一个话题;为让训练能更理想地完成,我还适当降低要求,并鼓励大胆创新。经提示、启发和小组讨论,半节课后,各组都顺利完成了任务。又经研究、讨论,各组答案定稿如下:
第一组:“经历风雨”——经历风雨的小树,才有望一柱擎天,成为栋梁之材;经历风雨的岩石,才有望异峰突起,成为一道风景;经历风雨的生命,才可能阅尽沧桑,形式多姿多样。屈原经历了风雨,于是可以“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司马迁经历了风雨,最终完成“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邓小平经历了风雨,三起三落铸就了人生的辉煌、中国的辉煌、历史的辉煌。(正面)不经历风雨,小草不可能成为大地的衣裳;不经历风雨,大地不可能变得如此绚烂;不经历风雨,大海不可能如此激情澎湃、充满力量。(反面)那还怕什么?“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收束)
这个答案非常理想。思路基本是依照“自然→个人→社会”展开。修辞格的运用也都符合要求。创新上也很突出,如原句(“执着”句)的话题语(执着)在所有文句中都只作主语,而这里有作定语的,有作谓语的,变化显得多了、活了;又如原句只从正面展开话题,而此句先正后反;另外,此段文字还用上了韵脚,读来有一种音韵和谐之美,收束也很有力。
第二组:“蔑视苦难”——蔑视苦难的骆驼成为沙漠之舟,驮起了多少历史的重量;蔑视苦难的黄山松成为风景树,引发了多少壮志豪情;蔑视苦难的导航塔成为圣火,点燃了多少垂死者生存的希望!神农尝百草是蔑视苦难,李时珍跋山涉水是蔑视苦难,居里夫人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而潜心研究是蔑视苦难。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高唱战歌是蔑视苦难。(句式有所变化)没有这些人的蔑视苦难,我们也许还在茹毛饮血;没有这些人的蔑视苦难,我们也许都会百病缠身;没有这些人的蔑视苦难。我们也许能源已经耗尽;没有这些人的蔑视苦难,我们也许还得背负三座大山,找不到中国的希望,挺不直民族的脊梁。(照应上文议论)让我们用自己的勇气、智慧和信念,去蔑视学习上、生活里、工作中的一切苦难吧,相信没有跨不过去的坎,相信没有爬不过去的山,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苦难!
这个答案也非常理想。句式变化比第一组还多,话题语的呈现方式是作定语或宾语,举例很典型有力,而且能注意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读起来气势如虹、荡气回肠。
第三组:“追求卓越”——追求卓越,就是追求山的高耸,海的澎湃,天的高远辽阔。(形象化地下定义)追求卓越,就是追求“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境界。(引用强化定义,并使文化含量、思想含量、审美含量得以丰富)追求卓越,会让你才比子建、学富五车;追求卓越,会让你心胸博大、成绩斐然;追求卓越。你的生命之花会更加灿烂;追求卓越,会使你成为人类历史文化进步的一个支点。你追求卓越,他追求卓越,我们都追求卓越,那么,“英特纳雄奈尔”就是我们的明天!
这个答案虽不及前两个,但也有亮点(见文中括号处)。
第四组:“豁达”——山是豁达的,故能拥有丰富的矿藏;海是豁达的,故能承载竟秀之千帆;天空是豁达的,故能繁星点点气象万千。但是,“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雨果)可见。人的心灵才是最豁达的。(整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面对恶语相向莞尔一笑是豁达。面对生活重压挺直腰杆是豁达,面时平凡人生泰然处之是豁达。(有境界)豁达的西西弗斯即使服着苦役也唱着歌,豁达的李白被赶出京城也同样笑傲权贵,豁达的中国曾备受欺凌也能不计前嫌。(有文化修养)把手掌放宽了,获得的东西就多了;把视野放宽了,看到的世界就大了;把心胸放宽了,人生的路就平坦了。豁达会让你同时具有山的丰富、海的包容、天的深邃。(照应开头)
这几乎是一首完美的抒情诗了。学生读后,不禁为自己而感动!大家形成共识:只要老师能提出一定之规,“我们也可以写得高考满分作文那么好”!
经过这样的训练后,学生明白了许多写作道理,也接受了我的写作“集成块”理念。他们纷纷表示,课后一定按照这种模式,自己找话题进行创作,并建立自己的作文“集成块”仓库。当然,作为有20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我并不期盼学生能“毕其功于一役”,因为写作毕竟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要写好作文,还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