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中药名情书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tang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名医李时珍不仅医术精湛,而且颇有文才。
  有一年,李时珍外出寻访名师,在外面生活了五个月。在这期間,李时珍的夫人曾经给他写了一封别致的中药情书:“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草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
  在这封情书中,槟榔、半夏、当归、使君子、寄生草、芍药、天南星、忍冬藤、白芷、黄连、豆蔻、丁香都是中药。李时珍的夫人采用了连缀写法,把中药的名字串联起来,表达了自己对夫君李时珍的思念之情。
  李时珍看了夫人的情书,感慨万千,心中也油然生起对夫人的思念之情,他立刻回信写道:“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菀。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从容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曰苍耳子。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至时有金相赠也。”
  李时珍的情书中写的红娘子、桂枝、菊花、紫菀、常山、滑石、从容、急性子、苍耳子、红花、马勃、杜仲也是中药。李时珍的回信写得文辞纤巧,语意缠绵,倾吐了夫妻间纯真深切的相思之情。有趣的是,李时珍在信中写的“红娘子”这种中药与“妻子”双关,非常别致。
  李时珍和夫人的两封情书巧用了二十四味中药名串联成篇,毫不牵强,妙趣天成,读来情趣无限。
其他文献
成语铁石心肠亦做铁肠石心、铁打心肠或心如铁石。如今,人们常将其作为贬义,比喻心肠硬得像铁和石头一样,冷酷无情或无情无义。唐代皮日休的《桃花赋序》中说:“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其实,这是一种明显的誤读误解。“心如铁石”的原意本为“心如铁石坚”,是一个褒义词。  这个成语出自苏武牧羊的故事。苏武是汉武帝时的中郎将,被派出使匈奴。抵达后,原降匈奴的汉人虞常等人欲劫持单于母亲阏
期刊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法律制度十分完善的时期,律令格式的法律体系涵盖了民事、刑事、经济等各方面的规定,同时也包含了交通管理方面的内容。从现存的唐代文献看,唐代关于交通管理方面的立法还是十分完备的,如唐太宗贞观年间制定的“右侧通行”的陆路交通规则,唐律中规定的“上泝避下泝”的海上交通规则,以及对交通肇事罪适用保辜制度的审判程序等,都反映中国古代的交通立法已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其中的某些规定,对于现阶段我国
期刊
有位青年来信言道,自读大学起,因老想着做“最有意义”的事,又老念着要成就“伟大”的事,因此,总无法“把心好好搁在一事上”,总不断地“怀疑自己做的事没有意义”,最后,满脑子都是各式各样的想法;而这些想法,彼此又相互抵触、相互辩驳。结果,就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非常烦乱”。  回信给他时,我要他把“意义”“伟大”这些词儿都先暂时放下。这些词儿未必不好,却常常会把人困住。先搁着吧!事实上,中国人不太谈“
期刊
“言语”是孔门四科之一,指外交之辞令,学术之辨说。《论语·宪问》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这里“命”即指外交辞令。孔子说,郑国制定外交辞令,由裨谌起草,世叔研究,外交官子羽修改,东里的子产在文字上加工润色。一份外交辞令的制定,经过四道程序,高层把关,可见春秋各国对言语的重视。《论语·先进》:“言语——宰我、子贡。”孔子把言语置于德行之后,意在强调能言必
期刊
傅大士是中國早期禅学者中留下文字作品最多的一位,其中最重要的一篇是《心王铭》,而广为人知的则是两首短小的偈诗。我们先看其中的一首: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傅大士告诉人们:佛性是在天地尚未形成之前就已存在的,它没有具体的外形可以让人们看见与触摸,却无所不包容;它不生不灭,万古长存,既是永恒的空寂,也是无时无刻不在刹那间生生灭灭的万事万物的本体。  你若是读过《老子
期刊
媒体褒扬先进的时候,常常会有这样的桥段——在关键时刻,××长期卧病在床的父亲(母亲)去世了,但为了工作,××没有回家看望亲人,他毅然擦去泪水,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国人价值观之转变,此为一典型例证。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为了公共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舍小家为大家”,常常被认为是道德高尚的表现,特别是为了某项意义重大的事业而舍弃骨肉亲情,会被树为“大公无私”的典范。  但在中国传统社会,同样的行为
期刊
从茹毛饮血开始,直到火的发现以后,人类才开始进入熟食阶段,而盐作为一种调味品进入人类的生活,实际是较晚的事情。直至中国夏朝,盐还是一种仅限于贵族享受的奢侈品。到了商代,盐才为人们所了解,人们甚至用盐来治疗疾病,“以咸养脉”。周之后,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无盐则肿”。食盐作为烹饪的核心原料,《汉书》则称之为“食者之将”。  在传统农业社会,虽然大部分生产和生活资料都能自给自足,但盐却必须从外
期刊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部中国古代史无不浸透着这一潜规则。“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分分合合之中演绎出了多姿多彩的辉煌。  分则乱,合则统,分分合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大,虽说“乱”与“统”各有千秋,但中国文化的总体发展势头却是一直向前的。仅就春秋战国而言,尽管“乱悠悠”,却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况
期刊
“开卷有益”源于《渑水燕谈录》——宋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说的是宋朝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命文臣李昉等人编写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太平总类》。这部书分类归成五十五门,全书共一千卷。对于这么一部巨著,宋太宗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两三卷,一年内全部看完,遂更名为《太平御览》。当宋太宗下定决心花精力翻阅这部巨著时,曾有人觉得皇帝每天要处理那么多
期刊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是唐人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這首诗很好读,不标明唐诗人韩愈,还以为是杜甫的。韩愈诗很少清新,不知哪场春雨,把韩诗人浇迷糊或是浇开心改了诗性,写下回归常态后令自己惊讶的好诗。又曾经以为诗中景色在蜀都,再查,却在十三朝皇都的长安。足见当年八水绕长安地界有多滋润多丰腴,不似眼下西安,用水需从秦岭蜿蜒调来。一个“调”字显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