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科学评价,可以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专项资金利用效率。本文阐述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概念,分析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作用、内容以及方法和标准,最后对当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概述
(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作用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指使用专项资金的单位或者财政部门依据科学性、可比性以及重要性等原则,通过规范和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从资金使用管理和目标实现程度等方面开展的全面考评。首先,将上年度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依据,使专项资金项目年度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和合理;其次,有效避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分配不透明、不公平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更加合理有效地分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最后,通过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切实避免政府在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方面的失灵,提升相关部门决策的效率。
(二)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内容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目标的树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所采取的方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目标所产生的效果,是否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分为事前绩效评价、事中绩效评价以及事后绩效评价。事前绩效评价为分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审核项目所需资金的投入,对绩效不高的项目减少甚至不予投入,项目预算的分配要综合考虑资金投入到项目所产生的预期效益;事中绩效评价为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跟踪评价项目阶段目标的进展情况和项目实施进度,综合控制专项资金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本,对其成本控制效率开展评价工作,增强专项资金利用率;事后绩效评价为项目的最终盘点阶段,关注项目支出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避免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弊端,总结项目经验,为顺利实施以后项目提供良好借鉴。
(三)事业单位专項资金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主要采用综合评议法、成本效益法、关键绩效指标法、目标管理法等。综合评议法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对事物现存的特性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分析,预测事物未来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法是通过技术方法,分析某段时期收益和成本支出情况,最终评价绩效目标的有效性,该方法适用于收益和成本可准确计量的项目;关键绩效指标法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通过提炼归纳关键要素,确定关键指标,并作为关键业绩评价的程序方法与指标体系;目标管理法指通过项目预算指标和实际指标完成情况的对比,完成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程序方法。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行业标准、历史标准以及计划标准。
二、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意识薄弱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开展了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但现在的绩效评价工作所关注的是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专项资金执行过程中的合理、合规性,而对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专项资金支出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进行评价或评价不全面。传统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已执行了多年,对现存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途径产生了较强的依赖,一些事业单位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缺乏了解,忽视了绩效评价在专项资金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理念没有深入人心,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意识薄弱。
(二)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奖励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奖励监督机制存在弊端。一方面,没有建立起奖励机制,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好与坏差别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进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外部只有财政部门在实施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导致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公正性以及可靠性严重不足。事业单位在推进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过程之中,奖励监督机制不健全,影响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效果。
(三)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关于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收入、支出的资金使用率指标较少,一些单位专项资金明细科目出现超支情况,还有些单位结余的专项资金金额较大,以上情况很难反映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特性。一些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可比性较差,直接降低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效率。还有些事业单位没有依据国家评价工作规范制定本单位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案,导致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在评价标准和依据方面不规范,降低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效率。
(四)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开展评价的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参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专家不熟悉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欠缺,不具备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面所需要的执业资格,同时在敬业精神以及职业道德上也严重不足,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时往往敷衍了事,导致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只能够是流于表面。另外,一些事业单位确定绩效评价对象后,由主管单位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小组,对该项目开展针对性绩效评价工作,由于这样的绩效评价小组成员大多身兼数职,队伍成员之间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效果。
(五)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效果差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效果较差,对其结果的分析和运用还有待于提高。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有新的专项时,可以将之前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借鉴和参考;另一方面,在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时,可以将专项资金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基础档案资料录入进去。由于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前后年度的绩效评价结果未能有效结合,这就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出绩效评价的导向功能,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绩效评价的权威性,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三、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对策建议
(一)提高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意识
廣泛宣传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意义、方法及重要性等有关方面的知识。改变“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的陈旧管理理念,促进有关人员熟悉和掌握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不断强化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理念,切实提高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意识。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奖励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应当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与相关责任人紧密联系起来,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年终考评的内容之一,实现激励约束,外部监督可以采取财政部门加第三方中介机构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单一主体不全面、不公正的问题,从而确保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在整个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更加合理,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奖励监督机制,增加项目资金的利用率。
(三)完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完善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提升专项资金管理水平,增加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真实客观性,因此,事业单位应完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避免单位遭受损失。加强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收入、支出的资金使用率指标分析,严控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超支,强化对结余专项资金的管理,完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规范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规则与方案,增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效果。
(四)提升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事业单位进行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时,聘请的专家应熟悉该领域政策法规,具备丰富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经验,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客观、公正的进行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高等院校加大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人员的培养力度,培养不同层次的绩效评价方面的高才生。另外,政府部门应公开选拔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人才,组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专家库,颁发相应的聘任证书,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专家应有的职能。多措并举,切实提升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五)增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能力
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是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重点,通过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重视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导向作用,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预算与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有效结合,作为调整本年度预算和编制下年度预算的依据,加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对项目预算的指导作用。公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在部门官网进行公布,增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赵福军.发挥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作用加快推动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J].国际商务财会,2014(10).
[2]郑方辉,李文彬,卢扬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M].新华出版社,2012.
[3]郑方辉.中国政府绩效评价红皮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31-35.
[4]莫岚.事业单位财政专项绩效评价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
关键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
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概述
(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作用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指使用专项资金的单位或者财政部门依据科学性、可比性以及重要性等原则,通过规范和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从资金使用管理和目标实现程度等方面开展的全面考评。首先,将上年度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依据,使专项资金项目年度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和合理;其次,有效避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分配不透明、不公平以及资金短缺等问题,更加合理有效地分配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最后,通过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切实避免政府在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方面的失灵,提升相关部门决策的效率。
(二)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内容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目标的树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所采取的方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目标所产生的效果,是否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分为事前绩效评价、事中绩效评价以及事后绩效评价。事前绩效评价为分析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审核项目所需资金的投入,对绩效不高的项目减少甚至不予投入,项目预算的分配要综合考虑资金投入到项目所产生的预期效益;事中绩效评价为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跟踪评价项目阶段目标的进展情况和项目实施进度,综合控制专项资金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本,对其成本控制效率开展评价工作,增强专项资金利用率;事后绩效评价为项目的最终盘点阶段,关注项目支出所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避免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过程中的弊端,总结项目经验,为顺利实施以后项目提供良好借鉴。
(三)事业单位专項资金绩效评价的方法和标准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主要采用综合评议法、成本效益法、关键绩效指标法、目标管理法等。综合评议法是由相关领域的专家,通过对事物现存的特性进行定性或者定量的分析,预测事物未来的一种方法;成本效益法是通过技术方法,分析某段时期收益和成本支出情况,最终评价绩效目标的有效性,该方法适用于收益和成本可准确计量的项目;关键绩效指标法是指运用系统的方法,通过提炼归纳关键要素,确定关键指标,并作为关键业绩评价的程序方法与指标体系;目标管理法指通过项目预算指标和实际指标完成情况的对比,完成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程序方法。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行业标准、历史标准以及计划标准。
二、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意识薄弱
目前,一些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门的要求,开展了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但现在的绩效评价工作所关注的是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和专项资金执行过程中的合理、合规性,而对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专项资金支出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没有进行评价或评价不全面。传统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模式已执行了多年,对现存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途径产生了较强的依赖,一些事业单位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缺乏了解,忽视了绩效评价在专项资金管理中所起的作用,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理念没有深入人心,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意识薄弱。
(二)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奖励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奖励监督机制存在弊端。一方面,没有建立起奖励机制,绩效评价工作开展好与坏差别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进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外部只有财政部门在实施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导致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公正性以及可靠性严重不足。事业单位在推进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过程之中,奖励监督机制不健全,影响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效果。
(三)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关于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收入、支出的资金使用率指标较少,一些单位专项资金明细科目出现超支情况,还有些单位结余的专项资金金额较大,以上情况很难反映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特性。一些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可比性较差,直接降低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效率。还有些事业单位没有依据国家评价工作规范制定本单位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案,导致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在评价标准和依据方面不规范,降低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效率。
(四)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开展评价的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素养,参与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专家不熟悉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欠缺,不具备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方面所需要的执业资格,同时在敬业精神以及职业道德上也严重不足,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时往往敷衍了事,导致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只能够是流于表面。另外,一些事业单位确定绩效评价对象后,由主管单位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小组,对该项目开展针对性绩效评价工作,由于这样的绩效评价小组成员大多身兼数职,队伍成员之间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效果。
(五)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效果差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效果较差,对其结果的分析和运用还有待于提高。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有新的专项时,可以将之前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借鉴和参考;另一方面,在建立专项资金项目库时,可以将专项资金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基础档案资料录入进去。由于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前后年度的绩效评价结果未能有效结合,这就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出绩效评价的导向功能,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绩效评价的权威性,制约了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 三、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对策建议
(一)提高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意识
廣泛宣传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意义、方法及重要性等有关方面的知识。改变“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的陈旧管理理念,促进有关人员熟悉和掌握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加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重视程度,不断强化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理念,切实提高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意识。
(二)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奖励监督机制
事业单位应当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与相关责任人紧密联系起来,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年终考评的内容之一,实现激励约束,外部监督可以采取财政部门加第三方中介机构的模式,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单一主体不全面、不公正的问题,从而确保事业单位专项资金在整个资金管理的各个环节更加合理,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奖励监督机制,增加项目资金的利用率。
(三)完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
完善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可以提升专项资金管理水平,增加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真实客观性,因此,事业单位应完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避免单位遭受损失。加强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收入、支出的资金使用率指标分析,严控事业单位专项资金超支,强化对结余专项资金的管理,完善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规范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规则与方案,增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的效果。
(四)提升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事业单位进行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时,聘请的专家应熟悉该领域政策法规,具备丰富的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经验,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具备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客观、公正的进行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高等院校加大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人员的培养力度,培养不同层次的绩效评价方面的高才生。另外,政府部门应公开选拔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人才,组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专家库,颁发相应的聘任证书,充分发挥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专家应有的职能。多措并举,切实提升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五)增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能力
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是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重点,通过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运用,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项目顺利实施,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重视对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充分发挥评价结果的导向作用,将事业单位专项资金预算与绩效评价结果进行有效结合,作为调整本年度预算和编制下年度预算的依据,加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对项目预算的指导作用。公开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将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在部门官网进行公布,增强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绩效管理的透明度。
参考文献:
[1]赵福军.发挥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作用加快推动外经贸发展方式转变[J].国际商务财会,2014(10).
[2]郑方辉,李文彬,卢扬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M].新华出版社,2012.
[3]郑方辉.中国政府绩效评价红皮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31-35.
[4]莫岚.事业单位财政专项绩效评价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