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使学生获得自我成长。通过平等对话,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指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得到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践行理论观念,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德育工作;有效融合
一、注重引导尊重学生
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管理单元,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从育人角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教师应尊重小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通过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应树立生本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能够在班级活动中发挥特长,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结合这一目标,教师应在班级推行民主管理,使学生逐步形成主人翁精神,能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如在班干部任选方面,采取民主选举方式,由学生推选出最令人信服的班干部。在选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自我认识,并客观评价他人,学会汲取他人优点和克服自身缺点,从而实现自我改进。而对班干部来讲,这种方式也能使其获得较强的荣誉感,勇于承担责任,更加积极地为班级服务。在班规制定上,同样可以采取民主管理方式,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计划制订、落实、检查等各个环节,使班级凝聚力得到增强。而共同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能够为学生行为提供指南,促使学生融入班集体的同时,产生团结意识,实现自主德育。
二、深入交流平等对话
现代家庭中长辈对孩子较为宠溺,孩子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甚至错误地认为“上学是为了父母”。出现这些问题,与家长未能平等地将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有关,尽管家长常常顺从孩子的意愿,但实际并未真正与孩子进行内心交流,不了解也不关心孩子的所思所想。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通过深入交流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我和教师的小秘密”信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写字条的方式告诉教师,教师在负责保密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即将进入青春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惑,通过与教师开展平等对话,可以使学生学会主动寻求帮助,感受教师对自身的关爱,使师生距离不断拉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与家长联合开展德育工作,通过搭建家校共育平台,解决学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班级管理注入更多力量。
三、指导自治创设环境
从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角度开展工作,教师要创设良好环境,指导学生加强班级自治管理,从而形成良好品德与素养。教师要将班级打造成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采取班干部自荐模式,每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促进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增设学习部、心理部等多个部门扩充班级委员会,设置部长、部员等多个岗位,在班级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学生在参与自荐和竞选过程中,也能明确自身责任,尽自己所能处理班级事务,培养自信独立、积极向上的美好品格,同时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教师还可以确立“班委轮流”制度,使学生轮流承担班级管理责任,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做好纪律、卫生等各项管理工作安排。在实现班级自治的过程中,教师工作负担能够得到减轻,学生也逐渐形成了独立处理班级事务的能力,在推动班集体建设的同时,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不同于过去封闭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开放的环境中学生能够走进学校生活,获得丰富的社会道德情感体验,学会约束自身行为,从而得到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不断激发学生的管理效能,也能使学生得到情感、能力、意志等各方面的强化,在积极环境中健康成长。
四、规范日常树立榜样
在班级内树立榜样,通过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受到启迪、感染和鼓励,使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展现,也可以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升。在班级日常事务处理上,教师还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让学生感到温暖的同时,学会与他人相处。相较于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各种思想道德观念,教师的身體力行可以起到循循善诱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思想品质。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教师应在班级各项管理工作和活动中加强德育渗透,利用一切时间、途径引导学生形成规范行为。
五、组织活动综合发展
德育不能局限在理论层面,在与班级管理工作融合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实践。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践行理论的机会,也能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组织班会活动时,可以围绕“敬老”“环保”等不同主题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中秋节带领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送月饼,在国际环保日组织学生捡拾垃圾,在国庆节组织学生表演“爱国英雄”话剧,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爱国精神的感召力,并在践行优良思想观念过程中获得快乐,得到成长。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能够避免学生因为灌输式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将美好品德融入实际行动中,也能为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得到良好精神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
结束语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维持日常班级秩序,督促学生认真学习,还要担负起启蒙学生思想的使命,促使学生成长为健全的“人”。教师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的有效融合路径,在班级管理中有效落实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小学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J].中华少年,2017,{4}(07):245-246.
[2]吕丕春,孙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4}(02):157.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德育工作;有效融合
一、注重引导尊重学生
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管理单元,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从育人角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教师应尊重小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求,通过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应树立生本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能够在班级活动中发挥特长,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结合这一目标,教师应在班级推行民主管理,使学生逐步形成主人翁精神,能够积极参与班级事务。如在班干部任选方面,采取民主选举方式,由学生推选出最令人信服的班干部。在选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自我认识,并客观评价他人,学会汲取他人优点和克服自身缺点,从而实现自我改进。而对班干部来讲,这种方式也能使其获得较强的荣誉感,勇于承担责任,更加积极地为班级服务。在班规制定上,同样可以采取民主管理方式,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计划制订、落实、检查等各个环节,使班级凝聚力得到增强。而共同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能够为学生行为提供指南,促使学生融入班集体的同时,产生团结意识,实现自主德育。
二、深入交流平等对话
现代家庭中长辈对孩子较为宠溺,孩子长期以自我为中心,甚至错误地认为“上学是为了父母”。出现这些问题,与家长未能平等地将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有关,尽管家长常常顺从孩子的意愿,但实际并未真正与孩子进行内心交流,不了解也不关心孩子的所思所想。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通过深入交流了解学生的切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我和教师的小秘密”信箱,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可以通过写字条的方式告诉教师,教师在负责保密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答疑解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生即将进入青春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困惑,通过与教师开展平等对话,可以使学生学会主动寻求帮助,感受教师对自身的关爱,使师生距离不断拉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与家长联合开展德育工作,通过搭建家校共育平台,解决学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班级管理注入更多力量。
三、指导自治创设环境
从班级管理与德育融合角度开展工作,教师要创设良好环境,指导学生加强班级自治管理,从而形成良好品德与素养。教师要将班级打造成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采取班干部自荐模式,每名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促进学生自治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增设学习部、心理部等多个部门扩充班级委员会,设置部长、部员等多个岗位,在班级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学生在参与自荐和竞选过程中,也能明确自身责任,尽自己所能处理班级事务,培养自信独立、积极向上的美好品格,同时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教师还可以确立“班委轮流”制度,使学生轮流承担班级管理责任,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做好纪律、卫生等各项管理工作安排。在实现班级自治的过程中,教师工作负担能够得到减轻,学生也逐渐形成了独立处理班级事务的能力,在推动班集体建设的同时,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不同于过去封闭的班级管理模式,在开放的环境中学生能够走进学校生活,获得丰富的社会道德情感体验,学会约束自身行为,从而得到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不断激发学生的管理效能,也能使学生得到情感、能力、意志等各方面的强化,在积极环境中健康成长。
四、规范日常树立榜样
在班级内树立榜样,通过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使学生受到启迪、感染和鼓励,使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展现,也可以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整体提升。在班级日常事务处理上,教师还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让学生感到温暖的同时,学会与他人相处。相较于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各种思想道德观念,教师的身體力行可以起到循循善诱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思想品质。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教师应在班级各项管理工作和活动中加强德育渗透,利用一切时间、途径引导学生形成规范行为。
五、组织活动综合发展
德育不能局限在理论层面,在与班级管理工作融合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实践。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践行理论的机会,也能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例如,在组织班会活动时,可以围绕“敬老”“环保”等不同主题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在中秋节带领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送月饼,在国际环保日组织学生捡拾垃圾,在国庆节组织学生表演“爱国英雄”话剧,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爱国精神的感召力,并在践行优良思想观念过程中获得快乐,得到成长。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能够避免学生因为灌输式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将美好品德融入实际行动中,也能为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得到良好精神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
结束语
在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维持日常班级秩序,督促学生认真学习,还要担负起启蒙学生思想的使命,促使学生成长为健全的“人”。教师要明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小学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的有效融合路径,在班级管理中有效落实德育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小学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J].中华少年,2017,{4}(07):245-246.
[2]吕丕春,孙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4}(0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