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际区域碳减排差异问题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ajba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一大挑战。2009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计划,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国际气候谈判进展如何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宏观层面明确的碳减排目标最终需要在区域层次上具体落实。中国城镇化正处于战略转型的重要阶段,城镇化的推进需要探索均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低碳发展和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本文着重对省际区域碳排放核算方法、省际区域碳排放的区域格局及转移、省际区域碳排放的动因、排放绩效和省际区域碳排放目标分解设定进行回顾和述评。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地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本文客观分析和评价了以上四个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中国省际区域碳减排差异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政策研究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为了建立科学合理可行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差异化区域碳减排政策,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关注深化研究的主题包括:①省际区域碳排放核算方法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从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承担责任的视角核算省际区域碳排放是未来的研究方向。②从微观角度考虑企业决策导致的东中西部区域间产业转移与碳排放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难点和重点。③中国碳减排目标总量地区分解属于命令与控制的行政手段控制碳排放的政策工具。区域碳减排目标的设定需要考虑对改变地方官员和企业决策方式的促进作用。总量目标的有效设定是总量控制与交易的前提。④不同行业、不同区域设定“共同但有区别”的碳减排目标需要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的同时体现行业和区域特点。中国幅员辽阔,合理的政策设计需要体现行业和区域特点,不同行业和地区需要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推进策略。省际区域碳减排差异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都面临着所需有效数据的可获得性的制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的挑战。
  关键词省际区域;碳减排;碳核算;碳排放目标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2-0135-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5.02.018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发展的一大挑战,能源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内的重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13年9月发布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事实和趋势的最新评估结论显示,人类活动的影响极有可能是导致20世纪中叶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1]。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正式提出了温室气体减排计划,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至45%。虽然随着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已经宣布退出或不参加《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使“自上而下”全球层面的强制碳减排框架目标渐行渐远,但伴随着大规模城镇化带来的能源消费总量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全球CO2排放大国的中国已经明确表示:节能减排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无论谈判进展如何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很多省市地区已经有了低碳转型试点的实践,2010年、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批共42个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
  国家宏观层面明确的碳减排的目标最终需要在区域层次上具体落实。中国城镇化正处于战略转型的重要阶段,目前仍然面临着发展“不均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城镇化与工业化,各个区域之间都存在着长期不同步、不协调的不平衡态势。城镇化的推进需要探索均衡、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低碳发展和区域均衡协调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此背景下,关于中国省际区域碳减排的研究日益增加,成为研究热点问题。关于省际区域碳减排的研究主要来自国内的学者,本文尝试通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总结和评述,主要内容包括:首先介绍分析省际区域碳排放的核算方法研究现状,然后是省际区域碳排放的区域格局及转移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省际区域碳排放的动因和排放绩效差异进行研究和述评。第四部分对省际区域碳排放目标设定与分解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关注的重点问题及研究趋向。
  1省际区域碳排放核算方法
  对省际区域碳排放量进行准确的评估,是进行省际区域碳排放相关研究和建立有效的碳减排措施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目前中国还没有官方公布的省级碳排放数据,也没有统一的省级碳排放核算方法。学者们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采用了不同的数据来源和核算方法。省际区域碳排放的核算包括多种尺度、多种角度的不同计算方法,不同方法模式之间的精确度存在较大差异,对于衡量不同省份区域的碳排放水平具有重要的影响。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国外和国内公布的两类。①国外数据来源:定期公布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的国外机构包括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二氧化碳信息分析中心( CDIAC)、国际能源署(IEA)、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局(EIA)、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等。这些机构公布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主要以全球为尺度,对于衡量、比较和分析研究世界各国和地区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影响。关于各个国家内部子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相对较少,或时间序列较短。②国内数据来源:中国目前还没有官方发布的碳排放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国家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新中国统计60年和各省地方统计年鉴公布的能源消费量数据是国内碳排放核算的基础数据来源。这些分地区的能源消费基础数据不完整,如上海、宁夏等个别年份没有能源平衡表,或者由于行政区划调整导致历史数据无法衔接如重庆。另外,同其他官方公布的数据相似,能源消费量的历史数据会根据统计方法修正、口径调整对历史数据进行修订。因此各地区的能源分行业消费总量及结构、分品种能源消费量数据会存在衔接不上的问题。这一问题在较早历史年份的数据上体现的更为突出,随着中国政府不断加强能源统计核算体系建设,最近年份的数据质量已经有了明显提高,因此关于省际区域碳排放的研究时间序列通常相对较短。   核算方法上,我国政府层面组织的省级温室气体排放估算源于2007年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编制工作。方案编制单位(主要为国家级研究机构)根据省级统计年鉴等统计资料粗略估算了全社会或部分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和吸收。2010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启动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气候[2010]2350号),要求各地制定工作计划和编制方案,组织好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相关课题的支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组织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中科院大气所、中国农科院环发所、中国林科院生态所、中国环科院气候影响中心等单位的专家编写了《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旨在加强省级清单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编制方法科学、数据透明、格式一致、结果可比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提供有益指导,并于2011年3月下发到各省市区。并在广东、湖北、辽宁、云南、浙江、陕西、天津七个省市试点编制。各试点地区按照国家部署和各地低碳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及统计核算体系建设。目前各试点省市均提前完成2005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工作,部分还安排专项资金,加强统计核算体系建设和能力培训。
  由于只有少数省市开展了2005年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并且没有官方公布,所以实际研究中,学者们多数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基于能源表观消费量计算的简化CO2排放估算方法。能源表观消费量计算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公式:
  ECO2=i(Ei×Vi×Fi×Oi)×4412(1)
  其中ECO2为能源消费产生的CO2排放总量,Ei为第i种能源的表观消费量,Vi为第i种能源的低位热值,Fi为第i种能源的碳排放因子,Oi为第i种能源的氧化率。
  具体的计算步骤: ①计算能源标准量数据:将各省能源平衡表中各种一次能源消费标准量转化为标准量,实物量转化为标准量的系数采用能源统计年鉴中各种能源实物量转化为标准量的系数; ②计算碳排放总量:将各种能源消费标准量转化为碳排放量,各种能源碳排放系数主要来源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公布的数据,也有学者采用IEA的数据估计[2]或者根据数据调研及专家经验判断[3]。化石能源种类有的采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3类,多数学者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的能源消费品种统计分为7大类或8大类,少数学者根据能源平衡表的所有能源分类包括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型煤、焦炭、焦炉煤气、其他煤气、其他焦化产品、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其他石油制品和天然气,共17个品种核算。由于中国能源统计体系和国际能源统计体系的差异,因此需要用能源平衡表对能源消费数据进行修正。刘竹等在核算碳排放时终端能源消费量中加上发电与供热的能源损失,同时减去非燃料用途的能源消费[4]。周丽等根据地区本地的非化石电力生产量以及主要地区之间可再生电力输送关系( 主要是风电和水电),核算各省碳排放时还加入了各地区实际的非化石电力消费量[3]。除了计算能源消费带来的碳排放以外,还有学者在核算省级碳排放核算时考虑了水泥工业生产过程中碳酸钙分解产生的碳排放[5]。
  2省际区域碳排放的区域格局及转移分析
  采用简化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可以对省际区域碳排放的区域格局和转移分析进行一定的判断。对于省际区域碳排放的区域格局,通常根据碳排放的时空分布特点,选取特定研究方法如面板数据计量分析方法、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对区域碳排放格局进行划分。对于省际区域碳排放转移,区域之间的商品贸易和要素流动对区域内部各地区和整体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不同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联系还缺乏深入的研究。理论上投入产出表是刻画区域经济联系的有效工具,但是一方面目前缺乏权威的省区的投入产出模型,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每五年编制一次的投入产出表的时效性较低且侧重于比较静态分析对于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受到省际间区域投入产出连续数据缺乏的限制,省际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涂正革等[6]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碳排放特点,选取与碳排放量直接相关的四大相对指标构建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方法,将30个省市划分为能源重型化、能源较重型化、高能源强度和较高能源强度四个碳排放区域。能源重型化地区包括浙江、广东和广西共三个省市地区,能源较重型化地区包括江苏、福建和海南共三个省市地区,高能源强度地区包括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甘肃、青海和宁夏共七个省市地区,较高能源强度地区包括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和新疆共十七个省市地区。王秋贤等[7]综合考虑碳排放的生态、公平和效率前提下构建了碳排放区域差异的3E模型体系,通过对比新建模型与传统方法对我国碳排放省域差异的描述结果发现:山东、河北、内蒙古、江苏、山西、辽宁、河南、浙江、广东、湖北、四川、黑龙江和安徽的碳排放总量都比较大,但其中有些省份如广东、湖北、四川、黑龙江、山东、江苏、山西和河北从生态、公平、效率的角度来说应该得到不同程度的减少相应的碳排放权或者增大其减排额,从而使得其碳排与生态、公平和效率相适应。林伯强等[8]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梯度发展模式下的中国区域空间排放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碳排放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和空间收敛特征,而且由于现有梯度发展模式强化了空间集聚效应,导致中国区域碳排放呈现“俱乐部收敛”的特征。进一步我们分析了未来中国区域碳排放份额的变化趋势,指出政府在下一步减排政策的制定中应把握区域碳排放的演化趋势,通过建立碳交易市场或碳税等区域碳排放平衡机制,才能更加公平有效地实现中国碳减排目标,同时更好地促进中国区域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张子龙等[9]基于分形理论,利用R/S分析方法,分析了各地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演变趋势的规律性特征并划分了不同的类型区。从排放总量和强度演变趋势Hurst指数的空间分布来看,安徽省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弱脱钩”现象最为明显,内蒙古、黑龙江、河南、广西、贵州、湖北和辽宁的碳减排压力较大,特别对内蒙古自治区而言,碳排放压力最大。天津、北京和宁夏的排放总量的压力较小,上海市的碳排放总量增大趋势具有较弱的持续性,但排放强度降低趋势表现出较弱的反持续性。仅有青海一个地区,排放总量增加和强度降低趋势均出现了较弱的反持续性,其他大部分地区(53.33%)的碳排放总量增加和强度降低趋势均表现出了较强的持续性。张为付等[10]在测度中国各省份1990-2011年CO2排放规模基础上,比较了各省份历年CO2排放规模、排放增长速度、排放强度等指标,发现CO2排放规模和强度存在着省际转移现象,并表现出不同的区域与阶段特征。同时还测算了各省份2020年前的CO2减排规模和强度值,并以此为外部约束指标。提出了中国不同省份的节能减排任务。肖雁飞等[11]利用2002年、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投考察区域产业转移带来的“碳排放转移”和“碳泄漏”效应,并进一步探讨产业转移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问题。所得结论是,通过东部沿海产业转移,西北和东北等地区成为碳排放转入和碳泄漏重灾区,京津和北部沿海等地区则表现出产业转移碳减排效应,因而产业转移对不同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表现出西北、东北等地区影响较大而东部沿海、京津等地区影响较小。   以上研究显示,东部地区省份仍然属于高碳排放地区,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通过产业转移和利用先进技术减排潜力巨大。中西部地区碳减排压力日益加大,在东部沿海产业在向内陆地区转移过程中逐渐成为未来减排重点区域。传统地理上按照东、中、西三大区域划分已经不能满足建立差异化区域减排政策的需要,需要建立促进碳减排和区域平衡发展的区域碳排放格局体系。
  3省际区域碳排放的动因和排放绩效差异
  省际区域碳排放的动因差异研究分析是省际区域减排的研究热点。目前碳减排文献的研究主要从国家宏观行业层面上如何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中观角度研究省际区域碳排放的差异问题也日益增加。省际区域碳排放的差异研究可以从省际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和省际碳排放约束的绿色生产率与效率研究两个方面来分析。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技术进步、能源强度、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等方面被认为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比较这些因素对省际碳排放的作用贡献和排放绩效差异,进而得出省际碳排放的减排路径和措施。
  3.1省际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自B.W.Ang2000年发表碳排放强度分解领域的经典文献[12-13]以来,关于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的分解研究逐渐走向成熟。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城市化、人均GDP、技术进步、能源强度、能源结构、进出口贸易,产业结构等方面被认为是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关于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的分解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结构分解法(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SDA) 和指数分解法( 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IDA) 。结构分解法(SDA)以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难以进行连续的时间序列比较分析。只能进行加法分解,分解结果偏差大。指数分解法( IDA)主要有Laspeyres指数分解法、Paasche指数分解法,算术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 AMDI)、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 LMDI)、Shapley 值分解法等。其中LMDI 和、Shapley 值分解法由于理论基础成熟,对数据能进行有效简便的技术处理而成为近年来这一研究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的技术分析工具。采用国家及行业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的经典分解方法,学者们对省际区域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解研究。张雷等[14]通过产业-能源关联和能源-碳排放关联两个基本评价模型,解析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的原因。认为加快产业结构演进速率以逐步减缓地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以及最大限度地改善各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供应结构,是有效控制区域碳排放增长的关键。许广月[15],张为付[16]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础上,选用1990-2007 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不同地区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研究结果都表明中国及其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并非都存在人均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邹秀萍[17]、仲云云[18]、雷厉[19]、齐亚伟[20]等运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对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各地区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碳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制定差异化的区域碳减排政策建议。周杰琦[21]、陈继勇[22]等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考察贸易开放度FDI对不同地区碳排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王佳[5]运用Shapley值分解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的成因。认为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和能源结构可以解释70%左右的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其中各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是形成地区CO2排放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3.2省际碳排放约束的绿色生产率与效率研究
  在碳排放约束日益凸出的背景下,以往的粗放的增长模式难以维系,提高绿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碳排放绩效因为衡量了碳排放约束下的经济发展水平,考虑了碳排放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和反馈作用,有利于深入探索促进低碳发展的政策路径而被学者们广泛深入研究。评价碳排放绩效可以采用“单要素”指标和“全要素”指标体系评价。单要素指标包括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碳生产率和各种人均碳排放指标等。全要素指标评价分为参数方法: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估计和非参数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轨迹。环境方向性距离函数由于合理处置了碳排放环境污染变量的经济学特征而成为衡量碳排放绩效分析的最为广泛采用的理论框架。潘家华等[23]利用聚类分析、泰尔指数、脱钩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区域碳生产率的差异性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减排对策。发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碳生产率各项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碳生产率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于地区内差异,地区内差异又主要来自于东部地区内差异,但地区间差异贡献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王群伟等[24]利用含有非期望产出的DEA 模型构建了可用于研究CO2排放绩效动态变化的Malmquist指数,以此为基础,测度了1996-2007 年我国28 个省区市CO2的排放绩效,并借助收敛理论和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陈诗一[25]基于SBM-DDF-AAM 低碳经济分析理论机制,构建了低碳转型进程的动态评估指数,并对改革以来中国各省级地区的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进行评估和预测。根据评估结果,各地区低碳转型进程有很大不同且很多省市区尚处于不稳定的初期转型阶段,各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经济和环境政策来持续促进低碳经济大转型进程。刘明磊等[26]利用非参数距离函数方法研究了能源消费结构约束下的我国省级地区碳排放绩效水平和CO2边际减排成本。
  4省际区域碳排放目标分解设定
  对省际区域碳排放核算、碳排放时空分布及其转移分析,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碳排放绩效评价最终都是为了建立差异化的区域碳减排政策。建立差异化的区域碳减排政策,需要对碳排放进行合理的空间分配,为不同区域设定不同的碳排放目标。不同的分配方案和目标将对中国的区域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迄今为止,国际社会已提出许多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总量分配方法。在地区层面上,尽管早在2009 年底中国已经在国家层面明确了碳减排的目标,但今还没有将这一指标分配到不同区域。借鉴国际碳排放权的分配原则和方法[27-30],中国碳排放目标地区分解总量减排分配研究方法已经有了一定进展。这些研究为地方层次落实国家承诺、实现国家提出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如表1所示。刘春兰等[31]对碳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方法进行了述评,目前制约中国区域目标分解未来的研究重点是碳减排目标区域分解的理论依据。学者们在提出国内区域碳减排总量分配方法时,会对地方政府如何进行区域内部碳减排目标总量分配方法做简单介绍,都是按行业分配[32-34]。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碳减排总量地区分解的关键和核心问题包括:分配的总量目标和分配模型。多数研究分配的总量减排目标采用国家已经明确承诺的相对强度目标、部分研究通过换算将强度目标换算成绝对量减排目标。基于不同的分配目标、分配原则和分配标准,学者们开发和应用了在不同范围层次上的分配模型。这些模型的依据原则和参数指标选择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GDP,人口、人均GDP、行业能耗数据和碳排放强度等,在借鉴不同范围层次上的模型具体形式上有较大差别。   中国碳减排目标总量地区分解属于命令与控制的行政手段控制碳排放的政策工具。不同于碳权国际分配中考虑国家利益更加强调公平性原则[27, 29-30],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决定了中国碳减排目标地区分解在强调公平性的同时也要考虑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效率性原则。中国碳减排目标总量地区分解是一个政治决策过程,中央政府通过免费分配的方式将总量目标分解给各省市。合理的总量减排目标决定了最终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分配模型方法决定了最终分配结果的合理可靠性。中央政府根据各个行业排放确定的总量目标最后通过分配模型分解到各省市依靠各级地区省市行政单位执行实现。不同的总量目标换算方法和不同的分配模型会导致差异很大的不同分解结果难以比较。2011年10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总量目标的有效设定是碳排放交易的前提。综上,省际区域碳排放目标分解设定目前的分配方法虽然依据了公平和效率的分配原则,但是缺乏对不同区域碳减排责任和促进区域优化均衡发展的深入分析。同时这些研究也较少关注区域内部按行政区划的碳权分配方法和碳排放目标实现的量化考核方案。目前研究文献主要只基于行业的碳减排目标分配不能满足在不同区域层次上建立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责任制的要求。
  5结论与讨论
  区域碳减排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域碳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35]
  “ 十二五” 全国CO2总排放额度为436.4亿 t
  各省地区基本排放额度=( 各省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全国地区排放额度)十按人均GDP设定的调节因子
  李陶等[36]
  根据碳强度下降40%的目标计算出目标碳排放。
  以全国总减排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基于非线性规划的减排配额分配模型估计各省市的边际减排成本,确定各省市的CO2减排量
  孙根年等[37]
  到2020年单位产值碳减排40%的目标
  根据各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建立了各省区碳排放环境学习曲线,分析各省区碳减排目标及在国家减排目标中的贡献与分担率
  王金南等[38]
  中国控制2020 年CO2 相对2005 年增加排放34.91 亿t增排量做为分配目标
  借鉴国际上包括Triptych 在内的主流模型的思想和方法,构建基于GIS平台的中国区域CO2排放分解模型CRBDM确定各省市的排放额度
  刘晓[39]
  假定在2010到2050年国际分配到中国的总配额量为75GtC
  WenJing Yi[40]
  到2020年单位产值碳减排45%的目标
  从考虑历史责任和根据未来需求两方面获得不同原则下各省市自治区的碳排放权配额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各省市自治区的碳排放权配额,Ri =WAAi+WBBi+WCCi ,Ai 是各省市人均GDP占全国人均GDP的比。Bi 各省市与全国累积碳排量的比,Ci是各省市与全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比值,WA,WB,WC 是权重因子
  杨源等[41]
  假定全国的碳强度减排目标是45%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将各地区按照经济能力、排放水平、减排潜力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分析了按照公平或效率原则的分解结果及其政策含义
  郑立群[42]
  以“2015 年使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下降17%”为整体碳减排目标
  基于分配效率视角,探讨了在分配总量固定的条件下,利用投入导向的零和收益DEA(ZSG-DEA)模型进行碳减排责任分摊的可行性
  Wang Ke等[43]
  基于2010年各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数据计算
  以FCAM 模型为基础,以人均趋同的公平原则为限制条件,提出DEA-CEA模型将CO2排放配额分配问题视为一种总量受控的资源配置问题,以效率优先为目标,人均公平为约束,将国家排放总量分配给各省
  苗壮等[44]
  “十二五”时期碳排放强度约束指标
  基于“零和收益”思想的环境生产技术( ZSG 环境生产技术) 的碳排放分配模型,将“十二·五”时期省级碳强度约束指标进行效率分配
  宋德勇等[45]
  2020年我国碳排放总量132亿t
  基于人均历史累计碳排放的视角,重新定义了碳排放公平中的碳洛伦兹曲线和碳基尼系数,对我国各地区2020年碳排放量进行了空间分配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文献整理。
  排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环境经济学、能源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学者们采用学科内各种研究方法对区域碳减排问题从多种不同视角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但是目前的研究还不能满足建立有效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差异化碳减排政策的需要,未来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补充和完善。
  (1)关于省际区域碳排放核算方法的研究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采用的IPCC基于能源表观消费量计算的简化CO2排放估算方法主要考虑了区域内生产者责任的碳排放,对于由于消费者责任产生的不同范围的间接排放没有考虑。学者们根据研究需要对IPCC基于能源表观消费量计算的简化CO2排放估算方法进行的各种修正方法缺少成熟的理论基础,相互之间差异较大无法比较。
  (2)关于省际区域碳排放的格局、转移及动因绩效差异研究,主要从宏观的角度考虑,缺少基于企业的微观经济研究。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由东南沿海向中西部纵深推进,中西部地区相对低廉的生产要素价格和优越的资源禀赋承接了大量从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产业,省际碳排放的时空分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西部地区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应争取成为东部地区投资的承接地而不是碳排放污染产业转移地。关于区域碳排放的区域格局和转移分析研究对于我国区域结构调整,全国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区域间产业转移与碳排放之间相互关系研究是未来的研究的难点和重点。   (3)关于省际区域碳排放目标设定的研究,随着环境污染总体形势的日益严峻,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生态效益等指标的权重将提升。如何建立考核机制激励地方官员,改变其决策方式,促进地区间总量控制与交易是中国碳减排目标的总量地区分解未来研究和实践重点。
  (4)不同行业、不同区域设定“共同但有区别”碳减排目标需要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的同时体现行业和区域特点。中国垂直行政管理体制特点决定了不同行业、不同区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由上级行政单位设定,属于被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碳减排目标要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另外中国幅员辽阔,不同行业和区域之间资源禀赋差异极大,所以不存在统一适用于所有行业和区域的低碳发展模式。合理的政策设计需要体现行业和区域特点,不同行业和地区需要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推进策略。鼓励和支持不同行业和地区从当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不同行业和地区在发展道路与模式方面的地区差异,使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因地制宜的选择各具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
  省际区域碳减排差异研究几个关键问题还都面临所需数据、行业标准等有效数据可获得性的局限性。所需有效数据的可获得性是目前制定有效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差异化节能减排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数据质量是能否构建效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差异化节能减排政策体系的关键,数据的连续可得性是制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关键因素。除了数据质量以外,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构建效促进区域均衡协调可持续的差异化节能减排政策体系还需要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巨大挑战。
  (编辑:刘呈庆)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IPCC WGI AR5 2013. Working Group I Contribution to the IPCC Fifth Assessment Report Climate Change 2013: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Twelfth Session of Working Group[EB/OL].[2013-09-30]. http://www.climatechange2013.org/images/uploads/WGIAR5-SPM_Approved27Sep2013.pdf.
  [2]王铮, 刘晓, 黄蕊, 等. 平稳增长条件下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排放需求估算[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1):85-93. [Wang Zheng, Liu Xiao, Huangrui,et al.Estim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Requirements under Balance Growth in the Chinese Provinces[J]. Bulletin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3, (1): 85-93.]
  [3]周丽, 罗小虎, 张希良, 等. 2005-2008年中国各省CO2排放现状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S2):15-20.[Zhou Li, Luo Xiaohu, Zhang Xiliang, et al. Status and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CO2 Emission in Provinces of China: 2005-2008[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 (S2): 15-20.]
  [4]刘竹, 耿涌, 薛冰, 等. 中国低碳试点省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J]. 资源科学, 2011,(4):620-625.[Liu Zhu Geng Yong, Xue Bing, et 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CO2 Emissions for Low Carbon Pilot Provincesin China [J]. Resources Science, 2011, (4): 620-625.]
  [5]王佳, 杨俊. 中国地区碳排放强度差异成因研究: 基于Shapley值分解方法[J]. 资源科学, 2014,(3):557-566. [Wang Jia, Yang Jun. Regional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Disparities in China: Based on the Decomposition Method of Shapley Value [J]. Resources Science, 2014, (3): 557-566.]
  [6]涂正革, 谌仁俊. 中国碳排放区域划分与减排路径: 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2(6):7-13.[Tu Zhengge,ChenRenjun, China’s Emissions Zone Division and Emissions Path: Based on MultiIndex of Panel Data Clustering Analysis [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2, 12 (6): 7-13.]
  [7]王秋贤, 高志强, 宁吉才. 基于公平的中国省域碳排放差异模型构建探讨[J]. 资源科学, 2014,(5):998-1004.[Wang Qiuxian, Gao Zhiqiang, Ning Jicai. Model Building Discussions on the Provincial Difference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Based On Fairness for 2010 [J]. Resources Science, 2014, (5): 998-1004.]   [8]林伯强, 黄光晓. 梯度发展模式下中国区域碳排放的演化趋势: 基于空间分析的视角[J]. 金融研究, 2011,(12):35-46.[Lin Boqiang, Huang Guangxiao. The Regional Carbon Emission Tren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hina’s Tiered Development Model: An Analysis from a Spatial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 2011, (12): 35-46.]
  [9]张子龙, 刘竹, 陈兴鹏, 等. 基于R/S的中国碳排放演变趋势及其空间差异分析[J]. 经济地理, 2013,(8):20-25.[Zhang Zilong, Liu Zhu, Chen Xingpeng, et al. The Evolutionary Trend of CO2 Emissions and It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China: Based on the R/S Method [J]. Economic Geography, 2013, (8): 20- 25.]
  [10]张为付, 李逢春, 胡雅. 中国CO2排放的省际转移与减排责任度量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4,(3):57-69.[Zhang Weifu Li Fengchun, Hu Ya. The Study of Provincial Transfers and Reduction Responsibilities of China’s CO2[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14, (3): 57-69.]
  [11]肖雁飞, 万子捷, 刘红光.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碳排放转移”及“碳泄漏”实证研究: 基于2002年、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 财经研究, 2014,(2):75-84.[Xiao Yanfei, Wan Zijie, Liu Honggua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Carbon Emission Transfer and Carbon Leakage in Regional Industrial Transfer in China: Analysis Based on Interregional Inputoutput Model in 2002 and 2007 [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4, (2): 75-84.]
  [12]Ang B W, Zhang F Q. A Survey of Index Decomposition Analysi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J]. Energy, 2000, 25(12):1149-1176.
  [13]Ang B W. Decomposition Analysis for Policymaking in Energy: Which Is the Preferred Method? [J]. Energy Policy, 2004, 32(9):1131-1139.
  [14]张雷, 黄园淅, 李艳梅, 等. 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 资源科学, 2010,(2):211-217. [Zhang Lei, Huang Yuanxi Li Yanmei, et al. An Investigation on Spatial Changing Pattern of CO2Emissions in China [J]. Resources Science, 2010, (2): 211-217.]
  [15]许广月, 宋德勇. 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 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5):37-47.[Xu Guangyue, Song Deyong.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2010, (5): 37-47.]
  [16]张为付, 周长富. 我国碳排放轨迹呈现库兹涅茨倒U型吗? 基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关系分析[J]. 经济管理, 2011,(6):14-23.[Zhang Weifu, Zhou Changfu. Does the Carbon Emissions Trajectory of Our Country Present Kuznets Inverted U Curve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arbon Emission[J]. Economic Management, 2011, (6): 14 -23.]
  [17]邹秀萍, 宋敦江.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分解分析[J]. 生态经济, 2013,(1):52-55.[Zou Xiuping, Song Duijiang. Analysis on the Regional Gaps of the Carbon Emissions and Its Impact Factors in China [J]. Ecological Economy, 2013, (1): 52-55.]   [18]仲云云, 仲伟周. 我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分析: 基于脱钩和三层完全分解模型的实证研究[J]. 财经研究, 2012,(2):123-133.[Zhong Yunyun, Zhong Weizhou.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Decoupling and LMDI Models[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2012, (2):123-133.]
  [19]雷厉, 仲云云, 袁晓玲. 中国区域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 当代经济科学, 2011,(5):59-65.[Leili, Zhong Yunyun, Yuan Xiaoling. Decomposition Model and Empirical Study of Regional CarbonEmissions for China[J]. Modern Economic Science, 2011, (5): 59-65.]
  [20]齐亚伟. 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J]. 工业技术经济, 2014,(3):77-81. [Qi Yawei. Regional Decomposi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 [J]. 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 2014, (3): 77-81.]
  [21]周杰琦, 汪同三. 贸易开放提高了二氧化碳排放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 财贸研究, 2013,(2):12-19.[ZhouJieqi, Wang Tongsan. Does Trade Openness Increas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Evidence from China [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Trade Research, 2013, (2): 12-19.]
  [22]陈继勇, 彭巍, 胡艺. 中国碳强度的影响因素:基于各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经济管理, 2011,(5):1-6.[Chen Jiyong, Peng Wei, Hu Yi. Study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hina’s Carbon Intensity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J]. Economic Management, 2011, (5): 1-6.]
  [23]潘家华, 张丽峰. 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1,(5):47-57.[Pan Jiahua, Zhang Lifeng. Research on the Regional Variation of Carbon Productivity in China[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1, (5): 47-57.]
  [24]王群伟, 周鹏, 周德群.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 中国工业经济, 2010,(1):45-54.[Wang Qunwei, Zhou Peng,Zhou Dequn. Research on Dynamic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Performance, Regional Disparity and Affecting Factors in China[J]. 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 2010, (1): 45-54.]
  [25]陈诗一. 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J]. 经济研究, 2012,(8):32-44.[Chen Shiyi. Evaluation of Low Carbon Transformation process for Chinese Provinces[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2, (8): 32-44.]
  [26]刘明磊, 朱磊, 范英. 我国省级碳排放绩效评价及边际减排成本估计:基于非参数距离函数方法[J]. 中国软科学, 2011,(3):106-114.[Liu Minglei, Zhu Lei, Fan Ying. Evaluation of Carbon Emission Performance and Estimation of Marginal CO2 Abatement Costs for Provinces of China: A Nonparametric Distance Function Approach[J]. China Soft Science, 2011, (3): 106-114.]
  [27]陈文颖, 吴宗鑫, 何建坤. 全球未来碳排放权“两个趋同”的分配方法[J].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5,(6):850-853.[Chen Wenying, Wu Zongxin, He Jiankun. Twoconvergence Approach for Future Global Carbon Permit Allocation[J]. Journ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 2005, (6): 850-853.]   [28]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 经济研究, 2009,(3):4-13. [Project Team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ducti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Global Solution [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9, (3): 4-13.]
  [29]潘家华, 陈迎. 碳预算方案:一个公平、可持续的国际气候制度框架[J]. 中国社会科学, 2009,(5):83-98.[Pan Jiahua, Chen Ying. Carbon Budget Proposal: A Fair and Sustainable Framework Of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Regime [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 (5): 83-98.]
  [30]丁仲礼, 段晓男, 葛全胜, 等. 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评估及中国长期排放权讨论[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12):1659-1671.[Ding Zhongli, Duan Xiaonan, Ge Quansheng, et al.On the Major Proposals for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some Related Issues[J]. Science in China (D: Earth Sciences), 2009, (12): 1659-1671.]
  [31]刘春兰, 蔡博峰, 陈操操, 等. 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方法研究述评[J]. 地理科学, 2013,(9):1089-1096.[LiuChunlan, Cai Bofeng, Chen Caocao, et al.Review of Carbon Mitigation Target Allocation in China[J]. 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3,(9):1089-1096.]
  [32]袁永娜, 石敏俊, 李娜. 碳排放许可的初始分配与区域协调发展: 基于多区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J]. 管理评论, 2013,(2):43-50.[Yuan Yongna Shi Minjun, Li Na. Analysis of Regional Assignment of Carbon Emissions Permits and Its Impact on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Based on a Multiregional Computable Equilibrium Model[J]. Management Review, 2013, (2): 43-50.]
  [33]袁永娜, 石敏俊, 李娜, 等. 碳排放许可的强度分配标准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基于30省区CGE模型的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1):60-67.[Yuan Yongna Shi Minjun, Li Na,et al. Intensity Allocation Criteria of Carbon Emission Permits and China Regional DevelopmentBased on a 30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 Computable Equilibrium Model Analysis[J]. Progressus Inquisitiones DE Mutatione Climatis, 2012,(1):60-67.]
  [34]李泉宝. 基于欧盟ETS借鉴的中国碳排放权分配机制探索[J]. 海峡科学, 2011,(6):118-119.[Li Quanbao. Study on China’s Carbon Emission Rights Allocation Mechanism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EU ETS [J]. Strait Science, 2011, (6): 118-119.]
  [35]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国内温室气体减排:基本框架设计[J]. 管理世界, 2011,(10):1-9.[Project Team of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of China.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Reducti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China Solution[J]. Management World, 2011,(10):1-9.]
  [36]李陶, 陈林菊, 范英. 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我国省区碳强度减排配额研究[J]. 管理评论, 2010,(6):54-60.[Li Tao Chen Linju, Fan Ying. Empirical Study for CO2 Abatement Allocation among Provinces in China: Based on a Nonlinear Programming Model[J]. Management Review, 2010, (6): 54-60.]
  [37]孙根年, 李静, 魏艳旭. 环境学习曲线与我国碳减排目标的地区分解[J]. 环境科学研究,2011, (10):1194-1202.[Sun Gennian, Li Jing, Wei Yanxu. Environmental Learning Curve and the Allocation of Carbon Mitigation Targets among Different Provinces in China.[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 (10):1194-1202.]   [38]王金南, 蔡博峰, 曹东, 等. 中国CO2排放总量控制区域分解方案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4):680-685.[Wang Jinnan, Cai Bofeng, Cao Dong, et al. Scenario Study on Regional Allocation of CO2Emissions Allowance in China[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11, (4): 680-685.]
  [39]刘晓. 中国区域碳排放配额控制政策的建模和系统开发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2.[Liu xiao. China’s Regional Carbon Emissions Quota Control Policy Modeling and System Development Research [D]. 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2012.]
  [40]Wei Y M, Zou L, Guo J, et al. How Can China Reach Its CO2 Intensity Reduction Targets by 2020? A Regional Allocation Based on Equity and Development[J]. Energy Policy, 2011, 39(5):2407-2415.
  [41]杨源, 蔡闻佳, 王灿, 等. 基于聚类分析的碳强度目标分解研究[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4):278-284.[Yang Yuan, Cai Wenjia,et al. Regional Allocation of CO2 Intensity Reduction Targets Based on Cluster Analysis[J]. Progressus Inquisitiones DE Mutatione Climatis, 2012, (4): 278-284.]
  [42]郑立群. 中国各省区碳减排责任分摊[J]. 资源科学, 2012,(11):2087-2096[Zheng Liqun. Sharing the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Provinces[J]. Resources Science, 2012, (11): 2087-2096.]
  [43]Wang K, Zhang X, Wei Y M, et al. Regional Allocation of CO2Emissions Allowance over Provinces in China by 2020[J]. Energy Policy, 2013, (54):214-229.
  [44]苗壮, 周鹏, 李向民. 借鉴欧盟分配原则的我国碳排放额度分配研究: 基于 ZSG 环境生产技术[J]. 经济学动态, 2013,(4):89-98.[Miao Zhuang, Zhou Peng, Li Xiangmin. China’s Carbon Emission Rights Allocation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European Union’s Distribution Principle: Based On ZSG 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Technology [J]. Economic Perspectives, 2013, (4): 89-98.]
  [45]宋德勇, 刘习平. 中国省际碳排放空间分配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5):7-13.
其他文献
摘要  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评价是农村居民点整理方案制定及分区调控的基础。本研究以扬州市区106个行政村为对象,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调查,从整理政策、人际交往、生活习惯、经济压力等方面评价农户意愿大小,结合经济、社会及区位等因素构建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根据适宜性大小划定农村居民点整理适宜性分区,并制定分区管制措施。研究发现:农户整理意愿区域差异明显,研究区域北部和东部由于经
期刊
摘要 耕地资源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其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在我国整个生态系统的维护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耕地资源的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调动耕地保护主体的积极性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补偿款的确定是构建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的关键环节。本文以耕地生态承载力供需关系为切入点,采用生态足迹模型,并结合耕地保护经济补偿优先序,将我国31个省
期刊
摘要  当下中国的环境抗议呈现一系列“中国特色”,表现在:当其他地区的环境问题形成以市场攫取为主要根源时,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与政府行为密切相关;当其他地区的环境抗议以市场为主要对象的时候,中国的环境抗议以国家为主要对象;当其他地区的环境抗议表现为以社会组织为主体独立表达诉求的时候,中国的环境抗议表现为向政府呼吁环境诉求;当其他地区表现为以积极主动的进取型抗议进行环境问题协调的时候,中国的环境抗
期刊
摘要  本文利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基于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的环境效率概念,构建了工业环境效率评价模型,分析了中国286个地级城市在2005-2010年间的工业环境效率的变化轨迹,基于此,利用变异系数和面板数据估计模型,分别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环境效率的空间差异的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 2005-2010年间,中国工业环境效率总体上有所降低,且基本呈现东
期刊
摘要大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现状不容乐观,大量受污染的场地需要及时治理,目前主要依靠国家专项治理项目的形式应对,缺乏持久而稳定的资金保障是难以有效治理的主要瓶颈。台湾地区成立了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成效显著,污染场地的调查和修复工作完成率已分别达到48.50%和44.58%,并带动了环保产业发展、提升了社会经济效益,其经验和特点可总结为:一是,依法律形式明确,基于“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成立,收
期刊
摘要  随着环境管理日益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环境治理效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政策性问题。本文基于2001-2010年我国制造业行业有关环境治理的数据,通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别从制造业总体层面和制造业细分行业层面探讨了制造业产值和环境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总体产值和环境治理效率之间呈现倒N型曲线关系,即环境治理效率随着制造业产出水平的提高呈现出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对于细分行业
期刊
摘要土地资源有限性与建设用地需求增长的矛盾加剧,建设用地增量控制亟需向总量管控转变,而合理分配区域间建设用地总量是实现其总量管控的前提。本文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资源禀赋供给约束两方面,筛选出常住人口、GDP、建设用地可拓展空间、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等影响建设用地总量分配的主要指标,兼顾效率与公平,构建基于基尼系数的建设用地总量分配模型,以综合基尼系数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多约束的线性规划求解方程,
期刊
摘要本文以基于优先权的资源配置的特征——对资源的竞争性为视角,提出了资源偏好结构的一致性和差异性的概念,并用一致性优先权取代先前文献所用的(非)循环优先权的定义,研究了在环形优先权和一致性优先权结构下,偏好结构的一致性对配置绩效及配置结果的影响。有限的资源数量与一致性的偏好是资源竞争的原因。在完全信息环境中,在偏好一致性的条件下,基于优先权基础的资源配置问题的配置结果取决于优先权结构,一致性的优先
期刊
摘要  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环境税效应研究改变了早期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基础的分析,通过引进不完全竞争市场因素而取得了重要进展,使得理论研究进一步贴近经济运行的现实状况,并为各国环境税改革实践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政策建议。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环境税效应研究文献可分为不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不完全信息市场下环境税效应研究三个方面。本文从环境税双重红利概念出发,系统梳理了上述三
期刊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特别是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对城市环境质量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环境效益反映了基础设施投入与所产生的城市环境有益成果之间的对比关系,是衡量运营效果的重要指标。本文运用基于二次目标函数的DEA交叉效率模型,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环境效益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35个大中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