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身贫寒的他,曾经很幸运地受到全家人的资助而顺利地读完大学,考了研究生。可是,参加工作后,他面临着偿还沉重的“亲情债”。这一笔笔“亲情债”,竟然接连吓跑了3任女友和老婆!更令37岁的他困惑的是,面对亲人有求必应的他,在家乡竟然成了大义灭亲的不孝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个回报家庭的孝子怎么会变得如此不堪重负?
双重还贷,举家供出的研究生感恩亲情
1970年3月,徐晓科出生于黑龙江省萝北县一个贫寒之家。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哥哥徐大海初中毕业后就跟父母在家务农。1989年夏天,徐晓科读高三的时候,妹妹徐红娇正在读初三。家里太穷,实在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经过再三思考,徐父决定让女儿徐红娇辍学,然后举全家之力供养二儿子徐晓科考重点大学! 1991年,复读了一年的徐晓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北京理工大学。1996年,他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该校的研究生。尽管家里并不富裕,但是徐家人还是勒紧裤带供徐晓科,并盼望他能出人头地,改变家里的贫穷面貌。1998年底,争气的徐晓科应聘到广州天河一家外资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月薪5000多元。从此,他便开始了漫长的“报恩之旅”。1999年春节前夕,哥哥徐大海结婚。徐晓科请假提前回到东北过春节。哥哥结婚的前一天,母亲就把徐晓科叫到一边,说:“晓科,你哥供你上学吃不了少苦,他结婚你一定要多表示一点啊!”徐晓科笑着说:“妈,我知道,您放心好了!”第二天,他便给哥嫂一个6000元的大红包,这令乡亲们羡慕不已。这次回家,徐晓科发现父母苍老了许多,而且都有病在身——60岁的父亲有高血压,每到冬天双手就发抖;59岁的母亲也患有严重的贫血和哮喘……徐晓科知道父母亲早年为供自己上大学,拼命干活,现在身体都不行了。因此,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心想:自己今后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亲!那时,尽管徐晓科月薪5000多元,但除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剩下也不足4000元钱。为了节约,他一直住在公司提供的集体宿舍,更不敢奢谈爱情。几年下来,徐晓科不仅每月寄给父母400元钱,而且积攒了8万元。为了让父母经常到广州来住,他于2001年5月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在海珠区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商品房。徐晓科的房子总价是35万元,首付两成,其余的打算分20年还清,每月付按揭2000多元钱。尽管压力很大,但他每天晚上下班回来看到父母做好的热饭热菜,心里也舒畅多了。父母似乎也感觉到了儿子的艰辛,便提议说:“你大哥和妹妹还没有来过你的新家,你看能不能叫他们到广州过春节,到时我们也好跟大海回东北去。”徐晓科觉得也有道理,便给哥哥、嫂子和妹妹打电话,叫他们都到广州过春节。很快,哥哥、嫂子抱着侄儿,妹妹携带新婚不久的妹夫都来到了广州。一家人在徐晓科那间只有6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过了一个团圆年,尽管拥挤不堪,但一家人也其乐融融。春节过后,除了妹妹和妹夫留在广州打工外,大哥一家人就要回东北老家了。可嫂子听说父母也要跟着回东北,便一脸不高兴地说:“爸妈,你们在这里养得白白胖胖的,还回那旮旯干啥呀?”见老人执意要回东北,她又挑唆丈夫徐大海找徐晓科要2万元钱,以便回老家后把老屋重新修一下。当时,徐晓科为了这次全家团聚,包括一家人来去的车费和给侄儿的压岁钱,共花了近1万元。而这几年来,他除了回报家庭外,还买房供楼,手头几乎没有什么积蓄了。因此,当哥哥大海向他开口借钱时,他只有一脸无奈据实相报。哥哥大海还表示理解,但嫂子却生气了,说他是“喝水忘了挖井人”。家里人走后的那天晚上,徐晓科的新家终于清静多了,可他却无法入眠,他孤独地站在27楼的阳台上,心想自己31岁了,有谁关心过自己的幸福呢?
竭力反哺,忠孝之心刺痛了四段美好爱情
2002年6月,徐晓科和一个名叫李珍的福建女孩恋爱了。李珍刚从中山大学毕业,在天河一家化妆品公司上班。那段时间,由于谈恋爱需要一定的花销,徐晓科便没有按时给家里寄钱。同年11月,徐晓科突然接到老家的电话,先是哥哥说父母又病了,后来嫂子一把抢过电话说:“晓科,做人要讲点良心啊!都半年多了,我们不见你寄一分钱回来,不说给两个老人治病,饭菜他们也总要吃吧?”徐晓科虽然当时心里不舒服,但听到哥嫂在电话里争吵了起来,便客客气气地说:“嫂子,你别生气,我马上寄钱回家!”当时,徐晓科还没有发工资。情急之下,他只好找李珍借了2000元寄回家。不久后,他突然接到一个要到东莞去打工的老乡的电话:“是强哥吗?我把你爸妈带过来了,我们现在广州火车站,你来接一下吧!”徐晓科满脑子狐疑,待他把父母接回来后才知道,原来哥嫂收到他的汇款后就对父母说:“晓科寄路费来了,要你们去广州居住,但他没时间来接,过完年你们就跟村里小张一路吧。”父母的突然到来,让已经和徐晓科同居了两个月的李珍很不自然。她说:“你接父母过来,怎么也不跟我商量一下?”徐晓科找不出别的理由,便实话实说了。李珍听了更加生气,说:“你哥还是人吗?再困难也不能让你一个人来承担啊!”气愤不过的李珍为这事与徐晓科大吵一架。最后,她害怕徐晓科今后会独自揽下父母养老的义务,便彻底与他分手了!
与刘芳分手后,徐晓科在朋友的介绍下又与一个名叫阿岚的湖南女孩相识了。两人感情也不错,可最后依然是由于受不了徐晓科永无止境的亲情债分手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徐晓科害怕谈恋爱,对爱情也没有激情了。直到2004年5月,34岁的他才认识24岁的辽宁女孩韦兰。可令徐晓科想不到的是,一向为自己婚事忧心忡忡的父母亲却死活不同意这门婚事,他们认为儿子好歹也是一个研究生,如果娶了一个农村姑娘,那还不叫人笑掉大牙!
尽管如此,徐晓科还是坚持与韦兰交往。见说服不了儿子,母亲又私下跟韦兰说:“你要嫁给徐晓科也可以,但我们得签个协议,你白纸黑字地保证让我们在这里吃住到老。”
韦兰听了心里非常生气,便找到徐晓科大发脾气:“你妈也太过分了吧?媳妇还没过门就要签‘赡养协议’!真是天大的笑话啊!再说,你们有3兄妹,赡养老人也不应该全由你一个人负责呀?如果真这样的话。我都不敢跟你结婚了!”徐晓科明知道是父母不对,但他轻描淡写地说:“爸妈都老了,你就别介意了!我一会跟他们说说,一家人还签什么协议呢?”
可当徐晓科跟母亲谈起“协议风波”时,母亲老泪纵横:“你要跟她结婚,我有什么办法呢?我看阿兰别有用心,说不定就是想要你的房子!这种农村女人我见多了,最会掐准自己的丈夫。以前,你哥对我们多好,可结婚后完全变了个样啊……”徐晓科终于明白了:父母对儿媳妇不满意,原来是害怕儿子结婚后不再赡养他们啊!于是,他向父母亲保证:“爸妈,你们尽管放心好了,就算哥哥和妹妹都不赡养你们,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养育之恩啊!”
悲痛结局,感恩图报成了乡村不孝之子
2005年9月,善良的韦兰终于原谅了婆婆,并与徐晓科在广州市海珠区民政局登记结婚了。2006年1月中旬,徐晓科的父亲因突发高血压晕倒了,被送进医院抢救,总共花了4.8万元钱。当时,徐晓科手头只有几千元钱,韦兰便主动将自己打工积攒的4万元钱拿出 来救急。
开始,韦兰心想:公公住院治病,费用应该由徐家兄妹3人平摊,就算徐晓科吃点亏,他的哥哥和妹妹也应该各出1.5万元钱!于是,在徐晓科的哥嫂及妹妹、妹夫赶到广州来看望父亲的时候,韦兰便将医药费挑明了。谁知,嫂子一听就亮起嗓门说:“我们哪有钱啊?这次来广州的路费都是找亲戚借的,我们还以为晓科会给我们车费呢!”妹妹徐红娇也抱着母亲大哭:“妈啊,我不是不出,我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都难保啊!孩子他爸这两年赌博又欠了人家几万元,出去躲了几个月都不敢回家呀!”
听了这些,韦兰的肺都气炸了。说:“这么多年来了,你们为父母出过一分钱吗?我好心好意把钱拿出来救急,你们竟然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还指望我们出路费?我看你们以前是指望惯了,从此没有这个事!”徐晓科的嫂子不甘示弱,也针锋相对:“我告诉你,这钱本来就该你出!我们家大海10多岁就老实巴交地为徐家做贡献,你呢?你不也是农村人,以为嫁给了我们晓科就变成了金凤凰了?!难怪婆婆一开始就不喜欢你,你真的是个铁母鸡呀!”
哥嫂和妹妹走了,可韦兰与婆婆之间的关系却进一步恶化了,动不动就吵嘴。两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可婆婆不理媳妇,媳妇也不叫婆婆。2006年8月17日,彻底失望的韦兰实在过不下去,只好在芳村附近租房住。徐晓科多次劝她回家,可韦兰说:“要么你把你的家人请走,要么我们离婚算了!”没办法,徐晓科只好找母亲商量:“妈,韦兰一直这样不回家也不行呀!你看……”没想到,他的话还没说完,母亲便生气地说:“你这个小兔崽子,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我凭什么要让着她?我养你这么大容易吗?我不活了,我明天和你爸就回东北。”说完,她呜呜地哭了。
2006年12月7日,徐晓科无奈之下,与韦兰离婚了。离完婚后,他的情绪非常低落,生气地把离婚证书甩在饭桌_上,对父母说:“现在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再这样搞下去,这个家我也不要了!你们谁想住就谁住!”闹到了这地步,徐母也似乎失望了,便和生病刚愈的丈夫一起回东北老家了。
父母走后,徐晓科感觉自己和家人的亲情彻底崩裂了,一度倍感内疚。不幸的是,2007年3月13日,他突然接到了父亲病逝的噩耗!更令他伤心的是,当他回家吊唁时,老家的乡亲们都对他议论纷纷:“真没想到徐家两个儿子都这样无情无义!你说大儿子穷得没办法还说得过去,可连城里有钱的二儿子都把他们赶回来了,这是啥世道啊!”
4月初,安葬完父亲后,徐晓科顶着乡俗的压力把年迈的母亲又接回广州。2007年6月底,笔者采访时,已满37岁的他显得十分无助:“我真没想到亲情会是这样。其实我是一个很注重亲情的人,但走到这一步,我发觉自己已经被生活抛弃了!我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吗?”
编后:
徐晓科的遭遇。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些贫困家庭为了供养一个大学生,全家举债,甚至牺牲其他孩子读书的权利来保证这个大学生的毕业。身负重望的大学生工作以后,就面临反哺家人的问题。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回报家人的付出在情理之中。但是,该怎样回报,该怎样接受回报,才能让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加和谐,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回报应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徐晓科超负荷的回报是悲剧的导火索,使亲情成了一种负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亲人。连妹夫的赌债也成了自己回报亲情的一部分,那悲剧的发生就不可避免了。
在回报亲情的过程中,应该与家人进行沟通,可以将自己的收入和现实处境坦诚告诉家人,只要你是真诚的,只要你尽力了心到了,相信亲人也是会理解的。
作为兄妹,也应体谅在城里生活的徐晓科的艰辛,自己能解决的事,每个人该尽的赡养义务,不能一推了事。过分地依赖,只会给亲情造成更大的负荷甚至伤害。相信徐晓科幸福了,一家人才会真正其乐融融地共同面对美好的明天。
双重还贷,举家供出的研究生感恩亲情
1970年3月,徐晓科出生于黑龙江省萝北县一个贫寒之家。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哥哥徐大海初中毕业后就跟父母在家务农。1989年夏天,徐晓科读高三的时候,妹妹徐红娇正在读初三。家里太穷,实在供不起两个孩子上学。经过再三思考,徐父决定让女儿徐红娇辍学,然后举全家之力供养二儿子徐晓科考重点大学! 1991年,复读了一年的徐晓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北京理工大学。1996年,他大学毕业后,又考上了该校的研究生。尽管家里并不富裕,但是徐家人还是勒紧裤带供徐晓科,并盼望他能出人头地,改变家里的贫穷面貌。1998年底,争气的徐晓科应聘到广州天河一家外资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月薪5000多元。从此,他便开始了漫长的“报恩之旅”。1999年春节前夕,哥哥徐大海结婚。徐晓科请假提前回到东北过春节。哥哥结婚的前一天,母亲就把徐晓科叫到一边,说:“晓科,你哥供你上学吃不了少苦,他结婚你一定要多表示一点啊!”徐晓科笑着说:“妈,我知道,您放心好了!”第二天,他便给哥嫂一个6000元的大红包,这令乡亲们羡慕不已。这次回家,徐晓科发现父母苍老了许多,而且都有病在身——60岁的父亲有高血压,每到冬天双手就发抖;59岁的母亲也患有严重的贫血和哮喘……徐晓科知道父母亲早年为供自己上大学,拼命干活,现在身体都不行了。因此,他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心想:自己今后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亲!那时,尽管徐晓科月薪5000多元,但除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剩下也不足4000元钱。为了节约,他一直住在公司提供的集体宿舍,更不敢奢谈爱情。几年下来,徐晓科不仅每月寄给父母400元钱,而且积攒了8万元。为了让父母经常到广州来住,他于2001年5月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在海珠区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商品房。徐晓科的房子总价是35万元,首付两成,其余的打算分20年还清,每月付按揭2000多元钱。尽管压力很大,但他每天晚上下班回来看到父母做好的热饭热菜,心里也舒畅多了。父母似乎也感觉到了儿子的艰辛,便提议说:“你大哥和妹妹还没有来过你的新家,你看能不能叫他们到广州过春节,到时我们也好跟大海回东北去。”徐晓科觉得也有道理,便给哥哥、嫂子和妹妹打电话,叫他们都到广州过春节。很快,哥哥、嫂子抱着侄儿,妹妹携带新婚不久的妹夫都来到了广州。一家人在徐晓科那间只有6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过了一个团圆年,尽管拥挤不堪,但一家人也其乐融融。春节过后,除了妹妹和妹夫留在广州打工外,大哥一家人就要回东北老家了。可嫂子听说父母也要跟着回东北,便一脸不高兴地说:“爸妈,你们在这里养得白白胖胖的,还回那旮旯干啥呀?”见老人执意要回东北,她又挑唆丈夫徐大海找徐晓科要2万元钱,以便回老家后把老屋重新修一下。当时,徐晓科为了这次全家团聚,包括一家人来去的车费和给侄儿的压岁钱,共花了近1万元。而这几年来,他除了回报家庭外,还买房供楼,手头几乎没有什么积蓄了。因此,当哥哥大海向他开口借钱时,他只有一脸无奈据实相报。哥哥大海还表示理解,但嫂子却生气了,说他是“喝水忘了挖井人”。家里人走后的那天晚上,徐晓科的新家终于清静多了,可他却无法入眠,他孤独地站在27楼的阳台上,心想自己31岁了,有谁关心过自己的幸福呢?
竭力反哺,忠孝之心刺痛了四段美好爱情
2002年6月,徐晓科和一个名叫李珍的福建女孩恋爱了。李珍刚从中山大学毕业,在天河一家化妆品公司上班。那段时间,由于谈恋爱需要一定的花销,徐晓科便没有按时给家里寄钱。同年11月,徐晓科突然接到老家的电话,先是哥哥说父母又病了,后来嫂子一把抢过电话说:“晓科,做人要讲点良心啊!都半年多了,我们不见你寄一分钱回来,不说给两个老人治病,饭菜他们也总要吃吧?”徐晓科虽然当时心里不舒服,但听到哥嫂在电话里争吵了起来,便客客气气地说:“嫂子,你别生气,我马上寄钱回家!”当时,徐晓科还没有发工资。情急之下,他只好找李珍借了2000元寄回家。不久后,他突然接到一个要到东莞去打工的老乡的电话:“是强哥吗?我把你爸妈带过来了,我们现在广州火车站,你来接一下吧!”徐晓科满脑子狐疑,待他把父母接回来后才知道,原来哥嫂收到他的汇款后就对父母说:“晓科寄路费来了,要你们去广州居住,但他没时间来接,过完年你们就跟村里小张一路吧。”父母的突然到来,让已经和徐晓科同居了两个月的李珍很不自然。她说:“你接父母过来,怎么也不跟我商量一下?”徐晓科找不出别的理由,便实话实说了。李珍听了更加生气,说:“你哥还是人吗?再困难也不能让你一个人来承担啊!”气愤不过的李珍为这事与徐晓科大吵一架。最后,她害怕徐晓科今后会独自揽下父母养老的义务,便彻底与他分手了!
与刘芳分手后,徐晓科在朋友的介绍下又与一个名叫阿岚的湖南女孩相识了。两人感情也不错,可最后依然是由于受不了徐晓科永无止境的亲情债分手了!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徐晓科害怕谈恋爱,对爱情也没有激情了。直到2004年5月,34岁的他才认识24岁的辽宁女孩韦兰。可令徐晓科想不到的是,一向为自己婚事忧心忡忡的父母亲却死活不同意这门婚事,他们认为儿子好歹也是一个研究生,如果娶了一个农村姑娘,那还不叫人笑掉大牙!
尽管如此,徐晓科还是坚持与韦兰交往。见说服不了儿子,母亲又私下跟韦兰说:“你要嫁给徐晓科也可以,但我们得签个协议,你白纸黑字地保证让我们在这里吃住到老。”
韦兰听了心里非常生气,便找到徐晓科大发脾气:“你妈也太过分了吧?媳妇还没过门就要签‘赡养协议’!真是天大的笑话啊!再说,你们有3兄妹,赡养老人也不应该全由你一个人负责呀?如果真这样的话。我都不敢跟你结婚了!”徐晓科明知道是父母不对,但他轻描淡写地说:“爸妈都老了,你就别介意了!我一会跟他们说说,一家人还签什么协议呢?”
可当徐晓科跟母亲谈起“协议风波”时,母亲老泪纵横:“你要跟她结婚,我有什么办法呢?我看阿兰别有用心,说不定就是想要你的房子!这种农村女人我见多了,最会掐准自己的丈夫。以前,你哥对我们多好,可结婚后完全变了个样啊……”徐晓科终于明白了:父母对儿媳妇不满意,原来是害怕儿子结婚后不再赡养他们啊!于是,他向父母亲保证:“爸妈,你们尽管放心好了,就算哥哥和妹妹都不赡养你们,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养育之恩啊!”
悲痛结局,感恩图报成了乡村不孝之子
2005年9月,善良的韦兰终于原谅了婆婆,并与徐晓科在广州市海珠区民政局登记结婚了。2006年1月中旬,徐晓科的父亲因突发高血压晕倒了,被送进医院抢救,总共花了4.8万元钱。当时,徐晓科手头只有几千元钱,韦兰便主动将自己打工积攒的4万元钱拿出 来救急。
开始,韦兰心想:公公住院治病,费用应该由徐家兄妹3人平摊,就算徐晓科吃点亏,他的哥哥和妹妹也应该各出1.5万元钱!于是,在徐晓科的哥嫂及妹妹、妹夫赶到广州来看望父亲的时候,韦兰便将医药费挑明了。谁知,嫂子一听就亮起嗓门说:“我们哪有钱啊?这次来广州的路费都是找亲戚借的,我们还以为晓科会给我们车费呢!”妹妹徐红娇也抱着母亲大哭:“妈啊,我不是不出,我现在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都难保啊!孩子他爸这两年赌博又欠了人家几万元,出去躲了几个月都不敢回家呀!”
听了这些,韦兰的肺都气炸了。说:“这么多年来了,你们为父母出过一分钱吗?我好心好意把钱拿出来救急,你们竟然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有,还指望我们出路费?我看你们以前是指望惯了,从此没有这个事!”徐晓科的嫂子不甘示弱,也针锋相对:“我告诉你,这钱本来就该你出!我们家大海10多岁就老实巴交地为徐家做贡献,你呢?你不也是农村人,以为嫁给了我们晓科就变成了金凤凰了?!难怪婆婆一开始就不喜欢你,你真的是个铁母鸡呀!”
哥嫂和妹妹走了,可韦兰与婆婆之间的关系却进一步恶化了,动不动就吵嘴。两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可婆婆不理媳妇,媳妇也不叫婆婆。2006年8月17日,彻底失望的韦兰实在过不下去,只好在芳村附近租房住。徐晓科多次劝她回家,可韦兰说:“要么你把你的家人请走,要么我们离婚算了!”没办法,徐晓科只好找母亲商量:“妈,韦兰一直这样不回家也不行呀!你看……”没想到,他的话还没说完,母亲便生气地说:“你这个小兔崽子,真是娶了媳妇忘了娘!我凭什么要让着她?我养你这么大容易吗?我不活了,我明天和你爸就回东北。”说完,她呜呜地哭了。
2006年12月7日,徐晓科无奈之下,与韦兰离婚了。离完婚后,他的情绪非常低落,生气地把离婚证书甩在饭桌_上,对父母说:“现在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再这样搞下去,这个家我也不要了!你们谁想住就谁住!”闹到了这地步,徐母也似乎失望了,便和生病刚愈的丈夫一起回东北老家了。
父母走后,徐晓科感觉自己和家人的亲情彻底崩裂了,一度倍感内疚。不幸的是,2007年3月13日,他突然接到了父亲病逝的噩耗!更令他伤心的是,当他回家吊唁时,老家的乡亲们都对他议论纷纷:“真没想到徐家两个儿子都这样无情无义!你说大儿子穷得没办法还说得过去,可连城里有钱的二儿子都把他们赶回来了,这是啥世道啊!”
4月初,安葬完父亲后,徐晓科顶着乡俗的压力把年迈的母亲又接回广州。2007年6月底,笔者采访时,已满37岁的他显得十分无助:“我真没想到亲情会是这样。其实我是一个很注重亲情的人,但走到这一步,我发觉自己已经被生活抛弃了!我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吗?”
编后:
徐晓科的遭遇。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些贫困家庭为了供养一个大学生,全家举债,甚至牺牲其他孩子读书的权利来保证这个大学生的毕业。身负重望的大学生工作以后,就面临反哺家人的问题。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回报家人的付出在情理之中。但是,该怎样回报,该怎样接受回报,才能让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加和谐,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回报应在自己能力范围以内。徐晓科超负荷的回报是悲剧的导火索,使亲情成了一种负担,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亲人。连妹夫的赌债也成了自己回报亲情的一部分,那悲剧的发生就不可避免了。
在回报亲情的过程中,应该与家人进行沟通,可以将自己的收入和现实处境坦诚告诉家人,只要你是真诚的,只要你尽力了心到了,相信亲人也是会理解的。
作为兄妹,也应体谅在城里生活的徐晓科的艰辛,自己能解决的事,每个人该尽的赡养义务,不能一推了事。过分地依赖,只会给亲情造成更大的负荷甚至伤害。相信徐晓科幸福了,一家人才会真正其乐融融地共同面对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