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论理学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价值

来源 :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nm08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针对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伦理教育的薄弱环节进行研究,探讨艺术设计教育与设计伦理教育融合的必要性。艺术设计教育必须构建设计伦理教育的课程体系,并建立培育具有良好设计伦理价值观和设计道德意识的年轻一代设计毕业生的培养机制。
  关键词 设计伦理 艺术设计 教育
  
  现代的设计艺术从西方发展以来,其总体的、最基本的价值目标追求是在人与物的关系基础上进行思考的,这就造成现代设计艺术所奉行的评价标准依然是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随着设计艺术的变化和设计带来诸多的负面问题,原有评价标准应该发生改变,传统型的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已不能全面指代和解释设计的本质和存在价值。
  李砚祖在《从功利到伦理》文中谈及:艺术设计有三种境界,而伦理境界是最高境界,具有理想性特征,实存于功利和审美境界之中。设计伦理追求的是现代审美观和文化价值观的完美结合。对于现代社会转型期的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把设计伦理纳入设计教育体系已是大家的共识,所以有必要针对设计伦理的教育问题进行思索,建立具有良好设计伦理价值观和设计道德意识的年轻一代设计师的培养机制。
  一、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伦理教育比较薄弱
  艺术设计在中国发展的20多年里,我们的设计学科只是在建立自己的方法论,设计艺术教育主要还是以“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方法论”、“设计美学”以及与各个门类相关课程为主干的教育体系。专门针对“艺术设计伦理学”的课程并没有涵盖于其内,关于艺术设计伦理教育的体系框架更是没有。
  当前,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中,绝大部分还只是注重于艺术设计的技巧、方法与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也更着注于为学生讲解消费社会及经济发展背景下的设计原则,很少将设计与伦理道德范畴的有关内容相联系,更多地只讲设计理性和实用主义,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相对薄弱。这也造成学生的设计作品表现出只关注物质而忽视精神的表现和文化的探索,完全市场化的教育和设计最终目的仅仅是为了推动消费从而获利,设计的伦理道德意识几乎完全被忽视。如此教育模式培养下的艺术设计人员思想中伦理道德的意识缺失,许多设计师头脑中充斥着消费文化下的“金钱主义”,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抛弃尊严与道德,全然不顾设计出来的产品对社会、自然环境及人文的伤害。
  当然,随着艺术设计领域及教育的发展,在更多的专业课程中,教师常常会融入诸如“绿色设计”、“生态设计”、“无障碍设计”等一些理念于教学中,这固然是艺术设计教育朝着更为健康、人文的方向发展,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的设计伦理意识的引导,但这与真正意义上的艺术设计伦理教育还差之甚远。
  二、艺术设计教育需要设计伦理的回归
  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存质量,但是伦理缺失下的艺术设计只会无限刺激人类的“物质欲望”,无休止的物欲追求导致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最终与人的生存发展背道而驰,也导致人类整体道德水平的滑坡。
  当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不但要从就业的角度或者说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角度出发,还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培养具备鲜明的是非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的设计人才。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必须强调设计伦理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必要性与迫切性,有必要将设计伦理学的内容贯穿于艺术设计教育学科中,艺术设计教育需要设计伦理的回归。
  所以,设计伦理教育应成为艺术设计学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设计教育者的角色也应由过去单纯的知识和设计经验的传授者向信息资源的调配者和引导者转变。通过构建设计伦理学课程体系来平衡和协调人、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关系的价值标准,探讨和研究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只有将设计伦理学的内容列入艺术设计教育中,只有让设计伦理观念成为每个设计专业学生的自觉意识,把伦理性设计作为一种设计态度、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并在其指引下,寻求有效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未来的设计活动中彻底杜绝那种不负责任的、不道德的设计。学生在教育中一旦确立了牢固的信念,就会在今后的思维与行为中体现出来,进而影响到整个设计工作。
  三、设计伦理教育的发展
  目前,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设计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例如,美国一些艺术设计教育中已经开始实行有关伦理价值导向的专业伦理教育的新课程结构。设计伦理教学除了以专门的设计伦理课程开设外还应注重设计伦理的实践性。通过专业设计课实际案例的教学中,来增强学生的设计伦理意识。在实际教学中,结合设计中真实生动的典型案例展开分析,是将学习与设计现实、学生兴趣和思考判断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促成学生实践中的设计伦理意识。
  (一)设计伦理融为设计理念
  古人在造物时会把人论道理融到具体技艺传授中,最终使造物技艺达到“物以致用”的境界,这种融伦理观念与技艺传授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还是值得现代设计教育借鉴的。只有学生具备了设计伦理的理念,其在进行设计时才会关照到人与物、人与自然、物与物以及使用人的心理感受,从而使设计创造的过程成为社会责任传递的过程,使设计使用的过程成为社会责任感化教育的过程。
  (二)设计思维中具有设计伦理意识
  设计意识不仅是设计师对外界事物的感悟,更是其从心得发现向设计行动转化的心理活动。高校有必要将设计伦理意识纳入到设计教育中去,使每个未来设计师形成设计伦理的自律,让设计伦理意识真正成为他们设计工作中自觉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设计“技能”。只有强化学生的设计伦理意识,才有助于加深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通过心理内省发现社会问题,以设计行动引导人们行为与意识,达到自然、人、社会的和谐共生才是设计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设计伦理作为设计技能
  将设计伦理作为一种设计的“技能”并不是具体的设计章法,而是提升学生以设计伦理的眼光发现人、自然、社会等与人造物之间存在的不和谐问题,并以适宜手段进行合理设计处理的能力,不仅要顺应自然法则进行设计活动,而且要顺应人的社行为规范进行设计活动。
  
  作者介绍:徐晶,男,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因此,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使其经历一些挫折,受到一些磨练,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行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幼儿自信;意志力的培养;给幼儿适度的自由;鼓励幼儿积极交往。  关键词 幼儿 挫折 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就是在幼儿遇到挫折时,对其进行耐心的疏导工作,以防止幼儿消极心理状态的发生。  幼儿期阅
期刊
如果说语文学科要求学生口头表达的内容更形象、生动的话,那么数学学科要求学生说话更准确、精练。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需要准确无误,并且逻辑性强。而学生具有良好地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的理解能力,对数学的学习也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所以数学教师根据教材有计划地并严格要求训练学生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势在必行。   一、学会阅读数学,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
期刊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大重要教学手段,几乎贯穿了化学教学的每一课时。为之,人们把教学中的化学实验称之谓化学实验教学。毫无疑问,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与改革,同样是实施化学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化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与改革,在当今的一些学校依然是个薄弱环节。再加上一些学校存在教学设施简陋,环境条件差,教学用具缺乏等问题。这样就造成许多实验课都无法开展。著名化
期刊
摘 要 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儿童心理出发研究了小学音乐教育,首先要贴近儿童心理,还可以让同学们走进自然,让音乐教育走出课堂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关键词 小学音乐教育 自然生活 儿童心理    一、孔子说,要亲近自然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推举和赞扬这样一种教育方式:“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段话充
期刊
摘 要 音乐作为一门美育教育学科,长久以来一直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点学科,以其有效的音乐形式对学生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升华,但是,在现阶段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对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没得到充分重视,本文通过对目前高师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培养高师大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高师培养 音乐鉴赏 大学生素质 鉴赏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文明也在不断进步,大学
期刊
摘 要 在素质教学不断深入的大潮中,美术课堂应随时代发展的要求,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大胆变革,就一定会在美术新课程改革大潮中走在最前列,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从转变教学观念,确立学生主体;营造课堂氛围,激发浓厚兴趣;选择合适教法,提高学习效率等三方面探讨美术课堂之创新意识,并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学生主体 创新意识 变革课堂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期刊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是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知道作为教师本身他对于学生言行的评价——肯定或否定,支持或反对,表扬或批评,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造成重要的影响,所以科学的评价机制的建立,也是新课改乃至教育教学研究本身需要去探索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生理上的不成熟和知识上的欠缺导致他们在性格上的不成熟,他们往往比较重视教师对他们所做出的评价,不管评价客
期刊
摘 要 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参加体育运动的乐趣,是奠定学生终身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前提。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怎样才能让小学体育课程变得精彩展开论述,为以后在教学中更好的上好每节体育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小学生、体育课、经常、兴趣    评价一名小学体育教师的优秀有否,并不多看这么教师每节课讲了多少关于体育的知识,而是看这名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带动了多少小学生
期刊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就像淌过心灵的河流,在时间的长河里悠然流动,与心灵世界的情感共鸣,构成了动人的交响。她所呈现的风景取决于艺术本身,也取决于听觉的灵敏度,更源于内心情感体验的活跃程度。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给人情感的移入比其它艺术有力得多,能更直接更有力地进入人的情感世界。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又是音乐教育的首位目标。(《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从教育目标
期刊
摘 要 斯特拉文斯基是二十世纪享誉全球的音乐家。他不停变换自己的国籍,同时也不停变换音乐风格,从最初的《火鸟》到后来的《哀歌》,他的作品总让人感到惊奇。有人说他是改革者,因为在他的音乐中总是有许多让人感到新鲜的音乐元素,而他自己却认为自己的音乐是传承着传统的。本文从调性,织体,旋律、语言与音乐、配器等方面论述他的序列音乐中的传统因素。  关键词 斯特拉文斯基 序列音乐 传统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