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语言应当符合语言规范、形象生动、充满情感、富有创新。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意抑扬顿挫,风趣幽默,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和名言警句。
关键词:小学;课堂;语言;艺术
分类号:G622.4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利用语言作为信息传递工具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的艺术。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同时也是一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
1.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
1.1符合语言规范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学生具有示范性,所以符合汉语言的语法规范是一项重要要求。小学生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教师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规范、语法正确、逻辑清晰,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正确的语言表达。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受到态度、习惯等方面的影响。
1.2语言形象生动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教师要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数学课堂上的一些定理、法则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借用学生身边的实例进行讲解,让他们结合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学习。
1.3充满真挚情感
情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教学活动是一项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充满爱,那么学生就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这种情感体验是一种心理共鸣,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温暖。
1.4语言风格具有创新
创造性是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学语言艺术同样也应当具有创造性。教师在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时候,需要进一步口语化,做到语言流畅、形象生动。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在教育的时候要因材施教,对于懦弱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大胆创新,对于鲁莽的学生,教师要求他小心谨慎。
2.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
2.1课堂语言具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根据人的注意规律,变化的声音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用不同的腔调表现不同的内容,既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又可以引发学生的注意。高亢的声音可以表达群情激昂的情感;温柔轻快的语调可以表达愉悦的心情;低沉的声音则代表着悲哀和难过。声音变化要富有节律感,让学生能够受到思想上的共鸣。如果教师的教学节奏太快,学生就会跟不上节奏,不能完全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同样如果教师的教学节奏太慢,学生就会走神,同样也不利于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2.2教师语言中要富有感情
感情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师只有进入到角色之中,才能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中去。教师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眼神都可以辅助教师进行表达,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学习,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1]。教师对学生所投入的情感是在言谈举止中自然渗透的,是教师内心的真情流露,而不是矫揉造作。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当仅仅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在扩展延伸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
2.3恰当运用修辞提升语言魅力
修辞手法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它同样可以使教师的课堂语言更加生动。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用拟人的手法编一个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新课讲授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在总结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排比的方式把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出来。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教学语言妙趣横生,充满韵味。
2.4巧妙化用古诗名句提升语言文学性
名言警句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教师巧妙的化用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陶冶。中国古代有许多凝练的话语,比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教师在授课环节引用此句话可以激励学生励志勤学、刻苦练习。
2.5课堂教学幽默风趣吸引学生
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更容易发挥。幽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奋剂”,可以给沉闷的课堂增添亮色,给枯燥的学习增添动力。但是,幽默需要一个“度”,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上,不能为了表面的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基本任务。
3.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策略
3.1拥有一颗爱心,坚持不断学习
教师拥有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事业心,他在讲课的时候就会充满激情,将对学生的爱通过语言传递出去[2]。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达到艺术的高度,全身心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和哲理性,就应当长期坚持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授课语言,锤炼自己的每一句话,做到精益求精。
3.2深入研究教材,使課堂教学语言具有深度
教学语言要达到艺术的高度,就必须以渊博的知识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应当做到言之有理,富有启迪,而这一切都应当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之上。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然后再组织自己的教学语言。
3.3学习名家语言风格,积累语言素材
语言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要虚心学习,向名家学习。在学习型社会中,教师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专门的培训,还可以通过各种非正式途径进行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示范课、优质课、网络优秀教学视频等渠道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孙凤君.论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J].新课程学习,2010年03期
[2]陈玲.浅谈语文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新课程导学,2017年15期
项目基金:2019年驻马店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研究》,项目编号:ZJKYKT2019-088
关键词:小学;课堂;语言;艺术
分类号:G622.4
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利用语言作为信息传递工具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的艺术。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同时也是一门富有感染力的艺术。
1.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特征
1.1符合语言规范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对学生具有示范性,所以符合汉语言的语法规范是一项重要要求。小学生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时期,教师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规范、语法正确、逻辑清晰,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正确的语言表达。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思想的外在表现形式,学生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受到态度、习惯等方面的影响。
1.2语言形象生动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教师要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数学课堂上的一些定理、法则的内容,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可以借用学生身边的实例进行讲解,让他们结合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学习。
1.3充满真挚情感
情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润滑剂的作用。教学活动是一项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互动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对学生充满爱,那么学生就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这种情感体验是一种心理共鸣,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温暖。
1.4语言风格具有创新
创造性是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教学语言艺术同样也应当具有创造性。教师在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时候,需要进一步口语化,做到语言流畅、形象生动。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在教育的时候要因材施教,对于懦弱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大胆创新,对于鲁莽的学生,教师要求他小心谨慎。
2.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
2.1课堂语言具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根据人的注意规律,变化的声音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用不同的腔调表现不同的内容,既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情感,又可以引发学生的注意。高亢的声音可以表达群情激昂的情感;温柔轻快的语调可以表达愉悦的心情;低沉的声音则代表着悲哀和难过。声音变化要富有节律感,让学生能够受到思想上的共鸣。如果教师的教学节奏太快,学生就会跟不上节奏,不能完全理解教师的授课内容;同样如果教师的教学节奏太慢,学生就会走神,同样也不利于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2.2教师语言中要富有感情
感情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灵魂。教师只有进入到角色之中,才能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情境中去。教师的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眼神都可以辅助教师进行表达,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学习,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1]。教师对学生所投入的情感是在言谈举止中自然渗透的,是教师内心的真情流露,而不是矫揉造作。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当仅仅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在扩展延伸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
2.3恰当运用修辞提升语言魅力
修辞手法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它同样可以使教师的课堂语言更加生动。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用拟人的手法编一个小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在新课讲授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在总结环节,教师可以采用排比的方式把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出来。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教学语言妙趣横生,充满韵味。
2.4巧妙化用古诗名句提升语言文学性
名言警句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教师巧妙的化用可以让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陶冶。中国古代有许多凝练的话语,比如:“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教师在授课环节引用此句话可以激励学生励志勤学、刻苦练习。
2.5课堂教学幽默风趣吸引学生
教师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创造性更容易发挥。幽默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奋剂”,可以给沉闷的课堂增添亮色,给枯燥的学习增添动力。但是,幽默需要一个“度”,教师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内容上,不能为了表面的形式而忽略了教学的基本任务。
3.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提升策略
3.1拥有一颗爱心,坚持不断学习
教师拥有高尚的情操和强烈的事业心,他在讲课的时候就会充满激情,将对学生的爱通过语言传递出去[2]。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达到艺术的高度,全身心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具有艺术性和哲理性,就应当长期坚持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授课语言,锤炼自己的每一句话,做到精益求精。
3.2深入研究教材,使課堂教学语言具有深度
教学语言要达到艺术的高度,就必须以渊博的知识为基础。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应当做到言之有理,富有启迪,而这一切都应当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之上。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然后再组织自己的教学语言。
3.3学习名家语言风格,积累语言素材
语言风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要虚心学习,向名家学习。在学习型社会中,教师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专门的培训,还可以通过各种非正式途径进行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示范课、优质课、网络优秀教学视频等渠道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孙凤君.论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门艺术[J].新课程学习,2010年03期
[2]陈玲.浅谈语文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J].新课程导学,2017年15期
项目基金:2019年驻马店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研究》,项目编号:ZJKYKT2019-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