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21世纪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乡村建设中如何从空洞的四壁中寻找文化记忆以及保护文化遗产,对遗产保护者来说也是新的一次挑战。牛皇村艺术遗产工作坊项目的策划与实施,即是从“乡土家园”的记忆入手,探索地方文化遗产的承续活化。
【关键词】文化记忆;个体记忆;空间记忆;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3-095-03
【本文著录格式】段治兰.记忆的瓦叠——牛皇村艺术遗产工作坊参与式观察的发现与反思[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3):95-97.
乡村从近代起经历着一次次的改造与重建,当下的乡村建设中,村落同质化问题亟待解决,大部分地方只剩下生产的功能,乡村的文化传统渐渐消失,与城市建设的趋同化一样,村民丢弃老宅,建造全国一式的现代新房,它们只有空洞的四壁,其承载记忆的功能也渐渐消退。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有形的根就是乡村,无形的根就是老道理”。“乡村破坏”已经破坏到了这有形的和无形的根,“改造文化,民族自救”自然必须从乡村入手,乡村建设自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遗产是人们怀旧的对象和符号,本文欲以重庆市渝北区兴隆镇牛皇村艺术遗产工作坊为例,探寻牛皇村人的生命记忆里所呈现出的遗产价值。
一、承载着移民文化的牛皇村
重庆是一个移民的山地城市,历史上经历了从秦汉、三国、明清时期到“湖广填四川”再到抗战时期的移民,重庆文化与移民文化不断交织碰撞,产生了更多的新的多元化的文化形态。来到重庆的外地人,时常能感受到重庆的热情、开放、记忆藏在语言、行为背后的哥们义气,即所谓的重庆江湖义气。
笔者有幸参加了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颖老师带队的以重庆市渝北区兴隆镇牛皇村为研究基地的在地工作坊(2020年),在以牛皇村礼朝屋基为中心的多次田野考察中,通过参与式观察,对牛皇村的历史记忆的表述亦是再一次的呈现和巩固牛皇村的历史记忆,也引发了关于乡村重建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牛皇村名字的演变
(二)承载着移民文化的牛皇村
牛皇村是典型的西南山地“大杂居,小聚居”村落形态。根据村民口述和家谱资料(刘、汪、曾、王、叶、诸氏)显示,各姓家族多为清末民国后外地迁入,同姓血亲聚居,农耕为生,勤俭持家,艰苦创业。村内无祠堂,原有牛皇庙、苏家庙现均已拆除。现有牛皇庙、双凤桥、朝天马等口述传说,风俗信仰与重庆地区几无差别,也无传统特色手工艺。就文化资源而言,牛皇村呈现出典型的“神在”(传统精神)而“形散”(器物工艺)特点。如今前期“礼朝屋基”景区、“朝天马院落”打造,由于外来植入因素过多,“穿衣戴帽”现象较为普遍。随着牛皇村的文旅开发,民宿老板、艺术家等“外来人”和当地人民一起持续的重写当下牛皇村所建构的历史和记憶的意义。
历史是遗产表述的基本内容,是遗产存在和延续的根本样态,也是人们理解、认知遗产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人群聚集在这里,不同的文化在此处相遇、碰撞,形成了独属于牛皇村人的记忆,历史记忆在这群人中不断地传递,同时增强了当地人的身份认同。
二、作为个体记忆的牛皇村
文化记忆像是人从自身推演出的物的世界,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要从所有通过口述传承的内容中将文化回忆从日常回忆中剥离出来。笔者在田野考察期间发现在牛皇村生长的人,牛皇这个地方有了他们的记忆,同时这些记忆又构建了牛皇人的身份认同,他们是牛皇村的主体,在牛皇村生活的大半年中,不同年龄、职业、教育背景的人对牛皇村的记忆描述也各不相同。
(一)参与式交往中的牛皇印象
哈布瓦赫认为,一个在完全孤立的情况下长大的人是没有记忆的——人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才形成记忆,尽管“拥有”记忆的仍然是个人,但这种记忆是受集体影响的。笔者在参与到牛皇村艺术遗产工作坊的过程中,对牛皇村有着一种较为复杂的感情,牛皇村是我们工作坊的记录对象,但是同时又成为我们的个体记忆。
笔者初到牛皇村礼朝屋基的时候,当地人都称我为XX大学生,在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这段时间里,有一次二婆婆在李婆婆家里洗姜的时候聊到了我感冒的事儿:
二婆婆:段家妹儿啷个没有出来呢?
李婆婆:她感冒了,喊她去拿药不听欸。
她们对我的称谓从“XX大学生”变为“段家妹儿”,这个称谓为我提供了身份的认同感。“段家妹儿”这个称呼意味着她们对我的认同和认可,同时也是她们对我亲切和关心的语言。牛皇村的爷爷奶奶们对我的关爱,成为我难以忘怀的记忆。记忆是一种缘起于人际关系深厚,并帮助维护这种关系的责任,记忆特别与“关爱”相关,关爱是一种“朝后看”的感情,因为关爱是通过记忆来起作用的。礼朝屋基是我们团队的拍摄对象,同时也成为我们的记忆。牛皇村礼朝屋基没有著名的历史名胜古迹,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大乡村的缩影。但是当我们与当地人的情感、记忆和文化知识及体验相连接,牛皇村建立了关于我们独特的身份认同的回忆。
(二)原住民对牛皇村的记忆
对牛皇村的原住民来讲,牛皇村是承载着生活痕迹和生命印记的家,家是人们情感依存和归属的地方。虽然礼朝屋基经过打造后,在建筑的外观上已经找不到昔日的影子,但人们对之前生活屋子的记忆并未因为房屋的改迁而消失。在笔者和当地人的访谈中能感受到他们对过去的记忆仍旧是具体而新鲜的,在回忆的感概声中时常伴着复杂的思绪和情感。
李奶奶告诉我以前的礼朝屋基的“礼”字曾为姓氏“李”字,后来由于打造而更字为“礼”,她在访谈中说这个字不该这样改的(图2)。礼朝屋基是她大半辈子生长生活的地方,她为现在房屋的改造和环境的整洁而感到高兴,但是她对礼朝屋基的记忆并没有因建筑的改造而遗忘,“不该”是她对礼朝屋基复杂的情感表达。 同李奶奶一样对礼朝屋基复杂情感的人不只一个,王叔叔在访谈中聊到他对房屋改造后的看法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若是自己花钱装修房子他想一楼保持房屋的原貌,楼上几层则装修成他喜欢的花园洋房样式,他想保留土房子的居住记忆。他告诉我说那棵树是他幼时亲手种的,至今已有60年。然而在后期我们再次过去的时候,那棵树已经被推平了,我只记得他对我叹道:“没得了,推了。”这就是礼朝屋基的现状,那些属于当地人的记忆都在被重建,他们在被剥离自己成长空间时是带着淡淡的伤感的。
文化记忆常常会有一个可以被回忆所附着的“物”,该“物”可能是一种节日、祭祀、典礼、舞蹈、文本、仪式等,回忆会通过一种形式让群体能回忆过去并且加固群体的认同感。原住民的记忆可能会随着过去的记忆符号而消失或者混乱,如何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寻求新的载体重建原住民对过去的记忆与生活现状的联系,是遗产保护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城里人向往惬意的生活
“我们做这个民宿主要是有过那种向往的生活的情怀,还是有文艺青年梦在里头的。”这是牛皇村外来入住的民宿老板青春姐她们在访谈中提到的一句话。这家民宿是由4个女人合开的,她们是一群四五十岁有着文艺情怀的女人,这里可以找到她们幼时记忆的影子。“怀旧”“向往的生活”连接起了外地人和牛皇村的联系,“老屋织梦”村居艺术馆把编织与当地人的旧物结合创作,意在利用这些老物件儿或者相似的东西引起人们对过去的联想和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怀旧的情怀愈发的明显,城里人带着城市生活的经验,试图通过怀旧来放慢生活的脚步,寻找和个人生活有关的记忆,牛皇村“老屋织梦”村居艺术馆也成为人们可以暂时逃离城市快节奏的一个空间(图3)。
对牛皇人、游客、遗产工作坊的人来说,牛皇村有着不同群体的记忆和情感,被附着了人们生活的印迹、情感、记忆和文化知识。
三、作为空间记忆的牛皇村
歌德认为把回忆固定在某一地点上不仅能有持久的延续而且还能证实回忆,个人的生活空间与属于这个空间、但已经不在场的那些人交织在一起,这个空间便是记忆的载体。
2018年,牛皇村在乡村振兴建设的改造中,主要利用砖石、土坯、茅草等材料元素,对22栋房屋外部进行重建,房屋内部保持原样。随着房屋环境整治逐步进行,越来越多的游客被翻修后的景观吸引。笔者曾在田野调查中,与当地人的访谈中了解到:礼朝屋基在着力打造“乡愁”的同时,紧扣“礼”做文章,欲恢复周礼的“礼”文化来吸引重庆主城以及全国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在聊及这个话题的时候当地人都是笑了笑,问我到:“啥子‘礼’嘛?”
由此观之,被打造的“礼”文化并未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同,村民记忆中对“礼”的理解与“礼朝屋基”中的礼存在差异。礼朝屋基的房屋建筑虽然被精心“打扮”了一番,但是仍有些许房屋是空置出来的无人居住,其中李奶奶空置的老屋因一直空置无人居住被改造为“老屋织梦”村居艺术馆。在田野考察期间问及李奶奶对老屋的记忆时,她说“房子就是屋啊,住人的塞,拿来做啥子嘛。”李奶奶在说话时透露着对过去居住空间的回忆,老屋是她生长生活的空间,虽现在搬离了却仍旧有着不舍的情感寄托。
当艺术家们把带有村民生活印记的物件融入到作品之中时,老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找到了自己生活的记忆(图4)。村居艺术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文化观念价值去创造性的营造地方感,成为牛皇人、艺术家等人有关的物的空间记忆符号,是人们文化记忆生生不息的象征。村民在村居艺术馆表现出对“被赋予”文化的认同的同时,在对记忆中的牛皇印象仍表现出认同与追忆。史密斯在《遗产利用》中提出了“遗产从本质上讲就是无形的,是我们参与的一系列价值观和意义的文化实践。可以发现,建构牛皇村的共时性记忆空间,在文化的交往和碰撞中不断形成身份认同,找寻牛皇村当地村民认同纽带变得尤为重要。
四、结语
记忆是属于群体的,不断地经历着重构并且组织着当下和未来的经验,人们通过文化记忆能够形成身份的区别和认同。笔者书写牛皇村的历史记忆是为了了解它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个体和集体间所共有的文化记忆。牛皇村作为承载历史记忆、个体记忆的一个空间,所有和记忆相联系的内容也因这一空间而加深。当它被打造为文旅景区的时候,笔者试图通过文化记忆理论来探寻牛皇村现有的文化遗产价值。
牛皇村的遺产价值是有内外之分的,对内体现在牛皇村的文化记忆也增加了人们之间的身份认同;对外体现在当牛皇村在文化的交织碰撞中提炼出了具有文化意义的符号时,逐渐形成了来到牛皇村的人共有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只有如此我们对牛皇村遗产价值的研究才能形成更为整体和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德]扬·阿斯曼著,金寿福、黄晓晨等译.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44-345.
[2]彭兆荣.遗产:反思与阐释[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12):177.
[3][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等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程振翼.文化遗产与记忆理论:对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4(2):39-43.
[5]王呈.文化记忆视角下重庆十八梯文化遗产价值研究[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18.
[6][澳]劳拉·简·史密斯著,苏小燕,张朝枝译.遗产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7]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613.
[8]陈雷.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新探[J].社会工作,2012(9):4-7 43.
[9][德]扬·阿斯曼著,金寿福、黄晓晨等译.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4.
[10][德]扬·阿斯曼著,金寿福、黄晓晨等译.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8.
[11]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作者简介:段治兰(1996-),女,重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
【关键词】文化记忆;个体记忆;空间记忆;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3-095-03
【本文著录格式】段治兰.记忆的瓦叠——牛皇村艺术遗产工作坊参与式观察的发现与反思[J].中国民族博览,2021,07(13):95-97.
乡村从近代起经历着一次次的改造与重建,当下的乡村建设中,村落同质化问题亟待解决,大部分地方只剩下生产的功能,乡村的文化传统渐渐消失,与城市建设的趋同化一样,村民丢弃老宅,建造全国一式的现代新房,它们只有空洞的四壁,其承载记忆的功能也渐渐消退。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有形的根就是乡村,无形的根就是老道理”。“乡村破坏”已经破坏到了这有形的和无形的根,“改造文化,民族自救”自然必须从乡村入手,乡村建设自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遗产是人们怀旧的对象和符号,本文欲以重庆市渝北区兴隆镇牛皇村艺术遗产工作坊为例,探寻牛皇村人的生命记忆里所呈现出的遗产价值。
一、承载着移民文化的牛皇村
重庆是一个移民的山地城市,历史上经历了从秦汉、三国、明清时期到“湖广填四川”再到抗战时期的移民,重庆文化与移民文化不断交织碰撞,产生了更多的新的多元化的文化形态。来到重庆的外地人,时常能感受到重庆的热情、开放、记忆藏在语言、行为背后的哥们义气,即所谓的重庆江湖义气。
笔者有幸参加了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颖老师带队的以重庆市渝北区兴隆镇牛皇村为研究基地的在地工作坊(2020年),在以牛皇村礼朝屋基为中心的多次田野考察中,通过参与式观察,对牛皇村的历史记忆的表述亦是再一次的呈现和巩固牛皇村的历史记忆,也引发了关于乡村重建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牛皇村名字的演变
(二)承载着移民文化的牛皇村
牛皇村是典型的西南山地“大杂居,小聚居”村落形态。根据村民口述和家谱资料(刘、汪、曾、王、叶、诸氏)显示,各姓家族多为清末民国后外地迁入,同姓血亲聚居,农耕为生,勤俭持家,艰苦创业。村内无祠堂,原有牛皇庙、苏家庙现均已拆除。现有牛皇庙、双凤桥、朝天马等口述传说,风俗信仰与重庆地区几无差别,也无传统特色手工艺。就文化资源而言,牛皇村呈现出典型的“神在”(传统精神)而“形散”(器物工艺)特点。如今前期“礼朝屋基”景区、“朝天马院落”打造,由于外来植入因素过多,“穿衣戴帽”现象较为普遍。随着牛皇村的文旅开发,民宿老板、艺术家等“外来人”和当地人民一起持续的重写当下牛皇村所建构的历史和记憶的意义。
历史是遗产表述的基本内容,是遗产存在和延续的根本样态,也是人们理解、认知遗产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的人群聚集在这里,不同的文化在此处相遇、碰撞,形成了独属于牛皇村人的记忆,历史记忆在这群人中不断地传递,同时增强了当地人的身份认同。
二、作为个体记忆的牛皇村
文化记忆像是人从自身推演出的物的世界,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要从所有通过口述传承的内容中将文化回忆从日常回忆中剥离出来。笔者在田野考察期间发现在牛皇村生长的人,牛皇这个地方有了他们的记忆,同时这些记忆又构建了牛皇人的身份认同,他们是牛皇村的主体,在牛皇村生活的大半年中,不同年龄、职业、教育背景的人对牛皇村的记忆描述也各不相同。
(一)参与式交往中的牛皇印象
哈布瓦赫认为,一个在完全孤立的情况下长大的人是没有记忆的——人在其社会化的过程中才形成记忆,尽管“拥有”记忆的仍然是个人,但这种记忆是受集体影响的。笔者在参与到牛皇村艺术遗产工作坊的过程中,对牛皇村有着一种较为复杂的感情,牛皇村是我们工作坊的记录对象,但是同时又成为我们的个体记忆。
笔者初到牛皇村礼朝屋基的时候,当地人都称我为XX大学生,在与当地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这段时间里,有一次二婆婆在李婆婆家里洗姜的时候聊到了我感冒的事儿:
二婆婆:段家妹儿啷个没有出来呢?
李婆婆:她感冒了,喊她去拿药不听欸。
她们对我的称谓从“XX大学生”变为“段家妹儿”,这个称谓为我提供了身份的认同感。“段家妹儿”这个称呼意味着她们对我的认同和认可,同时也是她们对我亲切和关心的语言。牛皇村的爷爷奶奶们对我的关爱,成为我难以忘怀的记忆。记忆是一种缘起于人际关系深厚,并帮助维护这种关系的责任,记忆特别与“关爱”相关,关爱是一种“朝后看”的感情,因为关爱是通过记忆来起作用的。礼朝屋基是我们团队的拍摄对象,同时也成为我们的记忆。牛皇村礼朝屋基没有著名的历史名胜古迹,是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大乡村的缩影。但是当我们与当地人的情感、记忆和文化知识及体验相连接,牛皇村建立了关于我们独特的身份认同的回忆。
(二)原住民对牛皇村的记忆
对牛皇村的原住民来讲,牛皇村是承载着生活痕迹和生命印记的家,家是人们情感依存和归属的地方。虽然礼朝屋基经过打造后,在建筑的外观上已经找不到昔日的影子,但人们对之前生活屋子的记忆并未因为房屋的改迁而消失。在笔者和当地人的访谈中能感受到他们对过去的记忆仍旧是具体而新鲜的,在回忆的感概声中时常伴着复杂的思绪和情感。
李奶奶告诉我以前的礼朝屋基的“礼”字曾为姓氏“李”字,后来由于打造而更字为“礼”,她在访谈中说这个字不该这样改的(图2)。礼朝屋基是她大半辈子生长生活的地方,她为现在房屋的改造和环境的整洁而感到高兴,但是她对礼朝屋基的记忆并没有因建筑的改造而遗忘,“不该”是她对礼朝屋基复杂的情感表达。 同李奶奶一样对礼朝屋基复杂情感的人不只一个,王叔叔在访谈中聊到他对房屋改造后的看法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若是自己花钱装修房子他想一楼保持房屋的原貌,楼上几层则装修成他喜欢的花园洋房样式,他想保留土房子的居住记忆。他告诉我说那棵树是他幼时亲手种的,至今已有60年。然而在后期我们再次过去的时候,那棵树已经被推平了,我只记得他对我叹道:“没得了,推了。”这就是礼朝屋基的现状,那些属于当地人的记忆都在被重建,他们在被剥离自己成长空间时是带着淡淡的伤感的。
文化记忆常常会有一个可以被回忆所附着的“物”,该“物”可能是一种节日、祭祀、典礼、舞蹈、文本、仪式等,回忆会通过一种形式让群体能回忆过去并且加固群体的认同感。原住民的记忆可能会随着过去的记忆符号而消失或者混乱,如何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寻求新的载体重建原住民对过去的记忆与生活现状的联系,是遗产保护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城里人向往惬意的生活
“我们做这个民宿主要是有过那种向往的生活的情怀,还是有文艺青年梦在里头的。”这是牛皇村外来入住的民宿老板青春姐她们在访谈中提到的一句话。这家民宿是由4个女人合开的,她们是一群四五十岁有着文艺情怀的女人,这里可以找到她们幼时记忆的影子。“怀旧”“向往的生活”连接起了外地人和牛皇村的联系,“老屋织梦”村居艺术馆把编织与当地人的旧物结合创作,意在利用这些老物件儿或者相似的东西引起人们对过去的联想和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怀旧的情怀愈发的明显,城里人带着城市生活的经验,试图通过怀旧来放慢生活的脚步,寻找和个人生活有关的记忆,牛皇村“老屋织梦”村居艺术馆也成为人们可以暂时逃离城市快节奏的一个空间(图3)。
对牛皇人、游客、遗产工作坊的人来说,牛皇村有着不同群体的记忆和情感,被附着了人们生活的印迹、情感、记忆和文化知识。
三、作为空间记忆的牛皇村
歌德认为把回忆固定在某一地点上不仅能有持久的延续而且还能证实回忆,个人的生活空间与属于这个空间、但已经不在场的那些人交织在一起,这个空间便是记忆的载体。
2018年,牛皇村在乡村振兴建设的改造中,主要利用砖石、土坯、茅草等材料元素,对22栋房屋外部进行重建,房屋内部保持原样。随着房屋环境整治逐步进行,越来越多的游客被翻修后的景观吸引。笔者曾在田野调查中,与当地人的访谈中了解到:礼朝屋基在着力打造“乡愁”的同时,紧扣“礼”做文章,欲恢复周礼的“礼”文化来吸引重庆主城以及全国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在聊及这个话题的时候当地人都是笑了笑,问我到:“啥子‘礼’嘛?”
由此观之,被打造的“礼”文化并未得到当地村民的认同,村民记忆中对“礼”的理解与“礼朝屋基”中的礼存在差异。礼朝屋基的房屋建筑虽然被精心“打扮”了一番,但是仍有些许房屋是空置出来的无人居住,其中李奶奶空置的老屋因一直空置无人居住被改造为“老屋织梦”村居艺术馆。在田野考察期间问及李奶奶对老屋的记忆时,她说“房子就是屋啊,住人的塞,拿来做啥子嘛。”李奶奶在说话时透露着对过去居住空间的回忆,老屋是她生长生活的空间,虽现在搬离了却仍旧有着不舍的情感寄托。
当艺术家们把带有村民生活印记的物件融入到作品之中时,老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她找到了自己生活的记忆(图4)。村居艺术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文化观念价值去创造性的营造地方感,成为牛皇人、艺术家等人有关的物的空间记忆符号,是人们文化记忆生生不息的象征。村民在村居艺术馆表现出对“被赋予”文化的认同的同时,在对记忆中的牛皇印象仍表现出认同与追忆。史密斯在《遗产利用》中提出了“遗产从本质上讲就是无形的,是我们参与的一系列价值观和意义的文化实践。可以发现,建构牛皇村的共时性记忆空间,在文化的交往和碰撞中不断形成身份认同,找寻牛皇村当地村民认同纽带变得尤为重要。
四、结语
记忆是属于群体的,不断地经历着重构并且组织着当下和未来的经验,人们通过文化记忆能够形成身份的区别和认同。笔者书写牛皇村的历史记忆是为了了解它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个体和集体间所共有的文化记忆。牛皇村作为承载历史记忆、个体记忆的一个空间,所有和记忆相联系的内容也因这一空间而加深。当它被打造为文旅景区的时候,笔者试图通过文化记忆理论来探寻牛皇村现有的文化遗产价值。
牛皇村的遺产价值是有内外之分的,对内体现在牛皇村的文化记忆也增加了人们之间的身份认同;对外体现在当牛皇村在文化的交织碰撞中提炼出了具有文化意义的符号时,逐渐形成了来到牛皇村的人共有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只有如此我们对牛皇村遗产价值的研究才能形成更为整体和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德]扬·阿斯曼著,金寿福、黄晓晨等译.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44-345.
[2]彭兆荣.遗产:反思与阐释[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12):177.
[3][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著,毕然、郭金华等译.论集体记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程振翼.文化遗产与记忆理论:对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4(2):39-43.
[5]王呈.文化记忆视角下重庆十八梯文化遗产价值研究[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18.
[6][澳]劳拉·简·史密斯著,苏小燕,张朝枝译.遗产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
[7]梁漱溟全集(第二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613.
[8]陈雷.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与实践新探[J].社会工作,2012(9):4-7 43.
[9][德]扬·阿斯曼著,金寿福、黄晓晨等译.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54.
[10][德]扬·阿斯曼著,金寿福、黄晓晨等译.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8.
[11]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作者简介:段治兰(1996-),女,重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