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并就党的建设的目标,总体布局和具体工作思路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企业党支部建设是确保企业经济平稳、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是党的建设十分重要的内容。因此,分析和查找企业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研究和探索切实可行的有效对策,才能有针对性地抓好企业党支部的建设,增强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1、基层党支部凝聚力、号召力不强。由于基层党建工作受制于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一些党支部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致使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党支部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2、基层党支部工作缺乏应有的创新。基层党支部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发展的要求。但一些党支部,特别是支部书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对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善于研究新情况,习惯于用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致使党支部工作缺乏新的思路和新的做法,工作处于一般化状态,效果不佳。
3、基层支部书记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在支部书记的任用上,大多为生产战线调整过来的行政干部,年龄结构偏大,党务理论水平偏低,对党支部工作不熟悉,对正常的支部建设工作抓得不够,个别支部工作制度难以落实,对做好党务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更谈不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内活动。
4、党课学习质量不高。作为企业党组织,很大一部分党员在一线从事生产和技术工作,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艰苦,有一些基层党支部没有完全按“三会一课”要求去落实,致使党员接受党的教育较少,知识面较窄,个别党员存在着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党的一些重大决策,重要理论问题,虽然能够坚定支持,但是还存在认识不够清晰的问题。
二、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对策分析
1、提高党支部书记的整体素质。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带头人,党支部建设的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书记的精神面貌和投入情况。只有支部书记的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了,才能为加强党支部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作为党支部书记,首先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熟悉掌握党务知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解决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正确处理好新事物、新情况和新问题,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流的成绩。其次企业党组织要加强指导,做到三个“定期”:定期召开支部工作例会,与支部书记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书记例会,对本月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步工作进行提前安排,帮助支部书记找出不足,指明方向;定期深入基层,对党支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学理论、学管理、学法律、学党务知识,提高其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拓宽党建工作思路。
2、坚持“一课三会”制度,建设学习型党支部。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党支部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从而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通过“三会一课”制度,可以使党员经常受到党性教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的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不忘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从而在各项工作中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密切联系群众,建设服务型党支部。支部工作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支部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对员工的身体状况和思想状况进行摸底,做到把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要为员工办实事,处处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不断提高党支部的亲和力。
4、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建设创新型党支部。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创新型党支部建设。一是支部活动要“具体化”,党支部活动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让职工群众看得见、摸的着、感觉得到。二是支部活动要“人性化”。党支部不能一味地要求党员奉献和付出,而对党员的困难漠不关心,视而不见,要关心党员的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三是支部活动要“多元化”。党支部不是以简单的开会读报、念文件、听汇报开展组织活动,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改变以往支部活动单调、枯燥的形式,采取多样化的支部活动形式,使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支部活动中来,从而保证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企业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企业党支部要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扩大党支部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把基层党支部建设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支部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建设。
(作者单位:山西兰花集团唐安煤矿)
一、党支部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1、基层党支部凝聚力、号召力不强。由于基层党建工作受制于单位领导的重视程度,一些党支部对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情况,致使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党支部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2、基层党支部工作缺乏应有的创新。基层党支部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发展的要求。但一些党支部,特别是支部书记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对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善于研究新情况,习惯于用老办法想问题做工作,致使党支部工作缺乏新的思路和新的做法,工作处于一般化状态,效果不佳。
3、基层支部书记的理论水平有待提高。在支部书记的任用上,大多为生产战线调整过来的行政干部,年龄结构偏大,党务理论水平偏低,对党支部工作不熟悉,对正常的支部建设工作抓得不够,个别支部工作制度难以落实,对做好党务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更谈不上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内活动。
4、党课学习质量不高。作为企业党组织,很大一部分党员在一线从事生产和技术工作,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艰苦,有一些基层党支部没有完全按“三会一课”要求去落实,致使党员接受党的教育较少,知识面较窄,个别党员存在着对党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党的一些重大决策,重要理论问题,虽然能够坚定支持,但是还存在认识不够清晰的问题。
二、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的对策分析
1、提高党支部书记的整体素质。支部书记是党支部的带头人,党支部建设的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书记的精神面貌和投入情况。只有支部书记的队伍素质整体提高了,才能为加强党支部建设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作为党支部书记,首先必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熟悉掌握党务知识,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才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解决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正确处理好新事物、新情况和新问题,才能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一流的成绩。其次企业党组织要加强指导,做到三个“定期”:定期召开支部工作例会,与支部书记进行沟通交流,通过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书记例会,对本月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下步工作进行提前安排,帮助支部书记找出不足,指明方向;定期深入基层,对党支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定期组织岗位培训,学理论、学管理、学法律、学党务知识,提高其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拓宽党建工作思路。
2、坚持“一课三会”制度,建设学习型党支部。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党支部要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从而适应新形势,更好地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任务。通过“三会一课”制度,可以使党员经常受到党性教育、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怎样做一个合格党员的教育,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不忘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从而在各项工作中自觉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3、密切联系群众,建设服务型党支部。支部工作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支部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对员工的身体状况和思想状况进行摸底,做到把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要为员工办实事,处处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信赖,不断提高党支部的亲和力。
4、创新支部活动内容,建设创新型党支部。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创新型党支部建设。一是支部活动要“具体化”,党支部活动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让职工群众看得见、摸的着、感觉得到。二是支部活动要“人性化”。党支部不能一味地要求党员奉献和付出,而对党员的困难漠不关心,视而不见,要关心党员的困难,解除其后顾之忧。三是支部活动要“多元化”。党支部不是以简单的开会读报、念文件、听汇报开展组织活动,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改变以往支部活动单调、枯燥的形式,采取多样化的支部活动形式,使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支部活动中来,从而保证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企业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企业党支部要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扩大党支部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把基层党支部建设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支部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建设。
(作者单位:山西兰花集团唐安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