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体现作者仁者情怀的经典之作,然学界并未切实把握到它的精妙细微之处。其中“彻”当释为结束;“广厦”乃国家朝廷的象征;“安得”则暗示了对国家中兴以及英豪志士的呼唤和期待,而这均需要结合着“风雨飘摇”的文化意义和时代背景来加以理解。作者的屋漏难眠与“安史之乱”下的国家动荡局势何其相似,所以他由一己之痛苦联想到千万家之痛苦,进而愤声疾呼国家的再度强大以庇护天下苍生。
关键词:“彻” “广厦” “风雨飘摇” 仁者
学界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61)的解读多无异议,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该诗典型体现了作者推己及人的仁者秉性和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然在笔者看来,古往今来对该诗的解读大多未切实搔到痒处。
真正把握该诗思想意蕴和情感内涵的关键处在于“自经丧乱少睡眠”至最后几句。前面一大段交代了自己茅屋在秋天傍晚经历的一次“天灾人祸”:风高吹落茅草又被顽童抱走。而这场意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屋漏难眠。在此情境下,杜甫由一家一己之痛苦联想到千万寒士之家的痛苦,进而发自肺腑地呼唤国家的中兴强大以庇护如己一般的天下寒士。
一、关键性词意之新解
先看“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其中“彻”字又是为大家所忽略和误解的重点,一般释为“彻晓”,表示天亮意。如清仇兆鳌云:“彻乃彻晓,即达旦之意。”后世学者几乎相沿成习。然而此说不足成立。其一,诗人一夜未眠并不在于“长夜”,而是由于茅屋漏雨。天亮对于改善诗人一家无法安寝局面的意义不大。其二,“何由”乃“由何”的倒装句式,表示通过某种途径、手段之意。因此,将“彻”训为“彻晓”,则于情理不通。
《汉语大字典》中“彻”的其中一个义项为:“尽;终了。”且即以杜诗此句为例。那么,诗人热切期盼的看来就是因“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而导致的“沾湿”处境的尽早结束。其中“屋漏”才是根本原因,所以诗人此诗最担忧的不是秋雨连绵,而是茅屋被风雨所毁坏以致不能庇护家人安身。显然,“长夜”只是“沾湿”的修饰成分,表示“沾湿”处境的时间之长和严重程度!如此一来,下文紧接着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热烈呼喊也就顺理成章了。
再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句。“广厦”,一般释为宽广的大房子。这种字面意思的简单说明,流于肤浅。如果诗人真的希望出现千万间大房子来庇护天下寒士,那岂非痴心妄想般天真和幼稚吗?其实,“广厦”本具有国家和朝廷的象征意义《韩诗外传》卷五有云:“天子居广厦之下,帷帐之内,旃茵之上……莽然而知天下者,以其贤左右也。”于是,“广厦”因与天子的天然联系,也就渐渐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而“栋梁之材”的比拟称谓即自此而来。如《册府元龟·帝王部·任贤》:“夫致千里者,必资乎绝足;构广厦者,必择乎宏材。”唐薛据《怀哉行》亦云:“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杜甫同样也看到了国家这座大厦的构建离不开栋梁之材:“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同时,又因为“广厦”在此作为漏雨茅屋的对立面出现,所以显然具体象征了诗人内心期待中的再度强大、中兴的大唐王朝。这种意义指向在“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句中也得到了印证和强调。“安如山”当为“安如泰山”的简称。“安如泰(太)山”出自汉焦赣《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屡臻。虽有豺虎,不致危身。”一般用来形容个人政治地位或国家政权的坚固与稳定。又如《战国策·秦五》:“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读者不难推知,必然是诗人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使其更加深刻、痛徹地领悟到了国泰才能民安的朴素道理。
那么,“风雨”一词自然也就不能简单坐实为自然界的秋风秋雨了,而当结合“风雨飘摇”来理解。“风雨飘摇”出自《诗经·豳风·鸱号》:“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如高亨先生所云,此诗中“‘室家’比周国”。后来“风雨飘摇”就成为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的代名词。具体到该诗,“风雨”乃特指“安史之乱”带来的内忧外患。
至此,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广厦”“风雨”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就已有了明显提示。该句不仅概括了诗人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少睡眠的普遍情况,而且也点明了“丧乱”与“少睡眠”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后一句“长夜沾湿”所描述的因潮湿而通宵难眠自然就是此普遍情况之一种;于是,“沾湿”也就与“丧乱”具有了必然的内在联系。不仅表面上指诗人所处的秋雨绵绵屋漏难安的处境,且深层次地象征了国家因为“安史之乱”而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以及带来的百姓流离失所的苦楚。这样一来,“何由彻”三字就不单是诗人对结束“沾湿”窘境之途径和方法的追问,自然也暗含了对如何扭转“丧乱”之政治局势的呼唤。而这种呼唤在后文关于“安得广厦千万间”且“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热切期待中得到了积极的观照与回应!
我们可以想象,长夜漫漫中诗人身居陋室,面对着雨脚如麻的尴尬处境而束手无策,但诗人作为仁人君子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能够推己及人,由一己之痛苦联想到天下千千万万个寒士的痛苦,遂如此充满激情的热切呼唤和期盼着国家的中兴与强大,一如泰山般稳固,只有这样方能抵御各种外忧内患以庇护天下苍生安居乐业。
二、“安得”一句的多重意蕴
由上可以大体了解了杜甫该诗的基本情感线索和思想价值,然而其中有些地方仍需我们去深入挖掘和阐释。
首先,“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安得”一词具有更加丰富的意义,值得注意。“安得”在此表示如何得到,是对于如何实现国家中兴之途径和手段的追问,由上述已知可与前面“长夜沾湿何由彻”中“何由”一词结合起来理解。诗人虽未明说,但以“广厦”作为国家、朝廷象征的表达,就已经暗示了他对栋梁之材的期盼心理。因为,“构广厦者,必择乎宏材”(见上)乃古来之共识。《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一节对此表现得极为突出,可参看。饱受离乱之苦的诗人对英豪人才的渴望自然也是如渴思浆。这在他“安史之乱”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集中,比如《北征》(757):“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赞颂陈玄礼的除奸功绩;《洗兵马》(758)有云:“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其中提及的“诸将”“豪俊”有成王李俶、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蜀相》(760)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和痛惜之隋;《恨别》(760)则希望李光弼能够乘胜追击尽快平乱:“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戏作花卿歌》(761)则着重刻画花敬定的勇猛:“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杜甫这种关于人才与国家治乱关系的反思一直持续到晚年,比如在夔州时所作的《壮游》《八哀诗》《诸将五首》等诗篇中都有所体现。可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句背后同样暗含着诗人对英豪人才的热切呼唤和企盼。自然的,这也就同时回答了“长夜沾湿何由彻”的追问:只有忠烈之英豪才能力挽狂澜重振大唐声威,结束风雨飘摇的局面!
关键词:“彻” “广厦” “风雨飘摇” 仁者
学界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61)的解读多无异议,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该诗典型体现了作者推己及人的仁者秉性和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然在笔者看来,古往今来对该诗的解读大多未切实搔到痒处。
真正把握该诗思想意蕴和情感内涵的关键处在于“自经丧乱少睡眠”至最后几句。前面一大段交代了自己茅屋在秋天傍晚经历的一次“天灾人祸”:风高吹落茅草又被顽童抱走。而这场意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屋漏难眠。在此情境下,杜甫由一家一己之痛苦联想到千万寒士之家的痛苦,进而发自肺腑地呼唤国家的中兴强大以庇护如己一般的天下寒士。
一、关键性词意之新解
先看“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其中“彻”字又是为大家所忽略和误解的重点,一般释为“彻晓”,表示天亮意。如清仇兆鳌云:“彻乃彻晓,即达旦之意。”后世学者几乎相沿成习。然而此说不足成立。其一,诗人一夜未眠并不在于“长夜”,而是由于茅屋漏雨。天亮对于改善诗人一家无法安寝局面的意义不大。其二,“何由”乃“由何”的倒装句式,表示通过某种途径、手段之意。因此,将“彻”训为“彻晓”,则于情理不通。
《汉语大字典》中“彻”的其中一个义项为:“尽;终了。”且即以杜诗此句为例。那么,诗人热切期盼的看来就是因“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而导致的“沾湿”处境的尽早结束。其中“屋漏”才是根本原因,所以诗人此诗最担忧的不是秋雨连绵,而是茅屋被风雨所毁坏以致不能庇护家人安身。显然,“长夜”只是“沾湿”的修饰成分,表示“沾湿”处境的时间之长和严重程度!如此一来,下文紧接着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热烈呼喊也就顺理成章了。
再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句。“广厦”,一般释为宽广的大房子。这种字面意思的简单说明,流于肤浅。如果诗人真的希望出现千万间大房子来庇护天下寒士,那岂非痴心妄想般天真和幼稚吗?其实,“广厦”本具有国家和朝廷的象征意义《韩诗外传》卷五有云:“天子居广厦之下,帷帐之内,旃茵之上……莽然而知天下者,以其贤左右也。”于是,“广厦”因与天子的天然联系,也就渐渐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而“栋梁之材”的比拟称谓即自此而来。如《册府元龟·帝王部·任贤》:“夫致千里者,必资乎绝足;构广厦者,必择乎宏材。”唐薛据《怀哉行》亦云:“明时无废人,广厦无弃材。”杜甫同样也看到了国家这座大厦的构建离不开栋梁之材:“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同时,又因为“广厦”在此作为漏雨茅屋的对立面出现,所以显然具体象征了诗人内心期待中的再度强大、中兴的大唐王朝。这种意义指向在“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句中也得到了印证和强调。“安如山”当为“安如泰山”的简称。“安如泰(太)山”出自汉焦赣《易林·坤之中孚》:“安如太山,福禧屡臻。虽有豺虎,不致危身。”一般用来形容个人政治地位或国家政权的坚固与稳定。又如《战国策·秦五》:“其宁于太山四维,必无危亡之患。”读者不难推知,必然是诗人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使其更加深刻、痛徹地领悟到了国泰才能民安的朴素道理。
那么,“风雨”一词自然也就不能简单坐实为自然界的秋风秋雨了,而当结合“风雨飘摇”来理解。“风雨飘摇”出自《诗经·豳风·鸱号》:“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如高亨先生所云,此诗中“‘室家’比周国”。后来“风雨飘摇”就成为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的代名词。具体到该诗,“风雨”乃特指“安史之乱”带来的内忧外患。
至此,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广厦”“风雨”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句中就已有了明显提示。该句不仅概括了诗人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少睡眠的普遍情况,而且也点明了“丧乱”与“少睡眠”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后一句“长夜沾湿”所描述的因潮湿而通宵难眠自然就是此普遍情况之一种;于是,“沾湿”也就与“丧乱”具有了必然的内在联系。不仅表面上指诗人所处的秋雨绵绵屋漏难安的处境,且深层次地象征了国家因为“安史之乱”而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以及带来的百姓流离失所的苦楚。这样一来,“何由彻”三字就不单是诗人对结束“沾湿”窘境之途径和方法的追问,自然也暗含了对如何扭转“丧乱”之政治局势的呼唤。而这种呼唤在后文关于“安得广厦千万间”且“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热切期待中得到了积极的观照与回应!
我们可以想象,长夜漫漫中诗人身居陋室,面对着雨脚如麻的尴尬处境而束手无策,但诗人作为仁人君子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能够推己及人,由一己之痛苦联想到天下千千万万个寒士的痛苦,遂如此充满激情的热切呼唤和期盼着国家的中兴与强大,一如泰山般稳固,只有这样方能抵御各种外忧内患以庇护天下苍生安居乐业。
二、“安得”一句的多重意蕴
由上可以大体了解了杜甫该诗的基本情感线索和思想价值,然而其中有些地方仍需我们去深入挖掘和阐释。
首先,“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安得”一词具有更加丰富的意义,值得注意。“安得”在此表示如何得到,是对于如何实现国家中兴之途径和手段的追问,由上述已知可与前面“长夜沾湿何由彻”中“何由”一词结合起来理解。诗人虽未明说,但以“广厦”作为国家、朝廷象征的表达,就已经暗示了他对栋梁之材的期盼心理。因为,“构广厦者,必择乎宏材”(见上)乃古来之共识。《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一节对此表现得极为突出,可参看。饱受离乱之苦的诗人对英豪人才的渴望自然也是如渴思浆。这在他“安史之乱”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得最为集中,比如《北征》(757):“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赞颂陈玄礼的除奸功绩;《洗兵马》(758)有云:“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其中提及的“诸将”“豪俊”有成王李俶、郭子仪、李光弼等人;《蜀相》(760)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来表达对诸葛亮的敬仰和痛惜之隋;《恨别》(760)则希望李光弼能够乘胜追击尽快平乱:“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戏作花卿歌》(761)则着重刻画花敬定的勇猛:“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既称绝世无,天子何不唤取守京都。”杜甫这种关于人才与国家治乱关系的反思一直持续到晚年,比如在夔州时所作的《壮游》《八哀诗》《诸将五首》等诗篇中都有所体现。可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句背后同样暗含着诗人对英豪人才的热切呼唤和企盼。自然的,这也就同时回答了“长夜沾湿何由彻”的追问:只有忠烈之英豪才能力挽狂澜重振大唐声威,结束风雨飘摇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