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良药——伤湿止痛膏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_rec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湿止痛膏是较常用的祛风湿和活血止痛的外用贴剂,系由生草乌、生川乌、乳香等十余种中草药经乙醇提取制成的中成药。祖国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伤湿止痛膏中所含药物成分通过渗透皮肤,可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化淤止痛、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的功效,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扭挫伤等外科疾病的治疗。近来研究发现,伤湿止痛膏还可用于治疗多种常见病,疗效也不错。
  
  ※除虫刺:皮肤被刺毛虫蜇刺后疼痛难忍,可将伤湿止痛膏紧贴于被刺部位,然后稍用力揭去,刺毛即可拔除。
  
  ※治皮肤皲裂:先用热水浸泡皲裂皮肤10分钟,用刀片轻轻刮去泡软的硬皮(勿刮出血),然后贴上伤湿止痛膏,每日换药1次,2~3日后即可治愈。
  
  ※治寻常疣:剪取比寻常疣略大的伤湿止痛膏贴于患处,1日揭换几次,连续使用,一般经10~15日,即可使寻常疣软化脱落。
  
  ※治早期小疖肿:把伤湿止痛膏剪成比疖肿稍大一些的圆形,用75%酒精将疖肿部清洗干净,待干后,再把它贴在疖肿部位上,每天换贴一次,3日即可治好。疖肿较大或化脓者不宜采用。
  
  ※治鸡眼:热水浸泡鸡眼局部10分钟拭干,剪取伤湿止痛膏贴于鸡眼上,早、晚各贴1次,揭去胶布后,适当剪去已软化无活性的胼胝层,治愈率高。
  
  ※治慢性咽炎:用温水洗净患者颈前皮肤,将伤湿止痛膏贴在天突穴(喉结下方凹陷处),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贴药3次为一个疗程。若患者局部有刺痒感或皮肤发红,可停用1日。3~5个疗程见效。
  
  ※治急性咽炎:以患者喉结为中心,敷上伤湿止痛膏,自行按摩喉结两旁。无明显效果者6小时换药一次,炎症消退即止。用药期间,患者禁食油腻肥甘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治流行性腮腺炎:用伤湿止痛膏贴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直至痊愈止。因为伤湿止痛膏具有良好的活血止痛及清热化湿作用,故根据患者病情,伤湿止痛膏也可用作腮腺炎的辅助治疗。
  
  ※治咳嗽:将1/4伤湿止痛膏贴于患者脖子上的天突穴(喉结下方凹陷处),第二天及第三天上午各换药一次。仅用3/4片伤湿止痛膏即可治愈痰少、不发热、不流涕的咳嗽患者。但伤湿止痛膏不适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伴有咳嗽发热症状的患者。
  
  ※治牙痛:初发病时将伤湿止痛膏外贴在两腮痛处(上下齿用力咬紧,嚼肌突起处),3~4小时即可止痛消肿。如睡前贴用,次日早晨应揭掉,一般连贴3次便可痊愈。
  
  ※治高血压性头痛:可在患者的曲池穴(位于患者屈肘内侧)和足底的涌泉穴各贴1/4贴的伤湿止痛膏,能有效辅助降压、止痛。
  
  ※治支气管炎:用半贴伤湿止痛膏,贴于患者背部的大椎(位于背部相对于第一胸椎处)和颈前天突穴(位于颈前正中的胸骨上窝处),能止咳、平喘。
  
  ※治痛经:女性患者可于月经来潮的前3天,于腹部中极穴(位于腹部正中、脐下4寸)处贴伤湿止痛膏l贴,能有效缓解经期小腹疼痛。
  
  ※止胃痛:将伤湿止痛膏2贴贴于疼痛处,大约15分钟后胃痛便能减轻或消失。
  
  ※治气喘:将伤湿止痛膏贴于患者背部的肺俞穴(位于脊椎双侧),可有效止喘。 治头痛将伤湿止痛膏裁成2厘米大小,贴于双侧太阳穴上,可有效止痛。
  
  ※治感冒发烧:当患感冒发烧时,可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双侧曲池穴上,半小时后即能退烧。
  
  ※治心绞痛:将伤湿止痛膏贴于患者左胸心前区即能立即缓解。
  
  ※治消化不良:若有单纯性腹泻、腹胀等症状时,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小腿的足三里穴处,可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尽管伤湿止痛膏具有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且具有显效迅速、直接、极少副作用等特点,但是伤湿止痛膏对于上述疾病的治疗仅起辅助作用,且患者在使用前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症状、病因进行贴敷、调理和治疗。此外,患者的局部皮肤若出现糜烂、化脓,或是患者对伤湿止痛膏皮肤过敏的则不宜使用。孕妇忌贴腹部。伤湿止痛膏出现质变时禁止使用。若患者在使用伤湿止痛膏前正在服用其他药物,须事先咨询医生,万不可擅自用药,以免出现其他问题。
  
  (地址: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联合乳酸清除率(LC)指导脓毒症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的效果。方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纳入脓毒症休克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诊断脓毒症休克后立即给予积极的对症处理,参照2008年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指南,并依据具体情况,尽早开始液体复苏。研究组使中心静脉压(CVP)≥8 mmHg(1 mmHg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中的功能连接方法,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杏仁核的功能连接改变及意义。方法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癫痫门诊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接诊的难治性癫痫患者19例,多模态神经影像学检查中颅内未发现明显致痫病灶,发作间期及发作期长程视频脑电图提示双侧大脑半球棘波及棘慢波;同期招募19名健康对照者。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后进行预处理,分别以左、右杏仁核为感兴趣区与全脑进行功能连
作者简介:  孙立彬,执业医师,十余年基层临床工作经验,期间悉心研究《黄帝内经》养生体系和《伤寒杂病论》治病体系,致力中医临床与养生保健实践与传播,提倡健康从生活习惯开始。目前参与“伤寒论方证”、“金匮要略方证”等中医药学术课题的研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市之声》特聘主讲养生嘉宾,中国网络电视台《健康早班车》养生嘉宾,北京大医堂养生机构养生顾问。    提到胆结石,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了,应该有不少人
期刊
期刊
脂肪肝是困扰现代人的一种常见慢性病。西医认为,脂肪肝是肝脏对脂肪不能正确处理,脂肪特别是甘油三酯在肝脏上堆积而导致的一种病症。脂肪肝会阻碍肝脏发挥正常的消化功能,增加肝脏的负担。研究发现,肝炎、酒精以及药物对肝脏造成的损伤,胰岛素分泌异常等内分泌疾病都可能导致脂肪肝。  脂肪肝的治疗根据患者转氨酶水平,可以分成两种情形。当患者的转氨酶超过正常水平时,病情很容易发展成为脂肪性肝炎,进而发展成为肝纤维
期刊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基因多态性与国人视神经脊髓炎(NMO)发病的遗传相关性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就诊的血清AQP4抗体(NMO-IgG)阳性的NMO患者111例及NMO谱系疾病(NMOSD)患者97例和健康对照204名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选择AQP4基因调控区的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进行基因分型;之后,通过关联分析SNP
在编委会成员、作者和读者的大力支持下,《转化医学杂志》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办刊质量逐年提高。2016年10月12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
把稿件存为txt的格式,在写邮件的时候点击“附件”按钮,这时会弹出一个“加入附件”的对话框,可以在这个窗口的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并在弹 The manuscript as txt format, wh
期刊
你是否经历过便秘的痛苦呢?有便却排不出的感觉可真叫人难受。也难怪,现代人饮食过于精细,成天山吃海喝,没有酒肉不成席,绿色蔬菜却备受冷落,由此很容易导致体内缺乏纤维质。随着川菜的大行其道,辛辣食品也成为人们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这就很容易导致“上火”。体内有热,肠道津液减少,排便不痛快也就不奇怪了。  大肠为“传导之官”,它除了“传化糟粕”外,还有一个功效,就是主津。何谓“津”呢?金代医学家李东垣
期刊
炙甘草汤,又叫复脉汤,是我使用的最早的经方了。  当时,我刚开始学习中医,很用功,结果非常劳累,加上其他的事儿,搞得自己患了一种病,叫早搏。我当时的心脏每跳动六七下,就要停止一下,感觉自己的胸中空了一下,或者是心脏空转了一下,很恐怖,甚至有的时候还有濒临死亡的感觉。  那个时候,才知道健康的重要。  没敢告诉父母,自己开始了治疗过程,去医院查了很多项目,用了很多设备,就是不知道是怎么引起的,吃药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