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湿止痛膏是较常用的祛风湿和活血止痛的外用贴剂,系由生草乌、生川乌、乳香等十余种中草药经乙醇提取制成的中成药。祖国传统的中医理论认为,伤湿止痛膏中所含药物成分通过渗透皮肤,可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化淤止痛、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的功效,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肌肉痛、扭挫伤等外科疾病的治疗。近来研究发现,伤湿止痛膏还可用于治疗多种常见病,疗效也不错。
※除虫刺:皮肤被刺毛虫蜇刺后疼痛难忍,可将伤湿止痛膏紧贴于被刺部位,然后稍用力揭去,刺毛即可拔除。
※治皮肤皲裂:先用热水浸泡皲裂皮肤10分钟,用刀片轻轻刮去泡软的硬皮(勿刮出血),然后贴上伤湿止痛膏,每日换药1次,2~3日后即可治愈。
※治寻常疣:剪取比寻常疣略大的伤湿止痛膏贴于患处,1日揭换几次,连续使用,一般经10~15日,即可使寻常疣软化脱落。
※治早期小疖肿:把伤湿止痛膏剪成比疖肿稍大一些的圆形,用75%酒精将疖肿部清洗干净,待干后,再把它贴在疖肿部位上,每天换贴一次,3日即可治好。疖肿较大或化脓者不宜采用。
※治鸡眼:热水浸泡鸡眼局部10分钟拭干,剪取伤湿止痛膏贴于鸡眼上,早、晚各贴1次,揭去胶布后,适当剪去已软化无活性的胼胝层,治愈率高。
※治慢性咽炎:用温水洗净患者颈前皮肤,将伤湿止痛膏贴在天突穴(喉结下方凹陷处),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贴药3次为一个疗程。若患者局部有刺痒感或皮肤发红,可停用1日。3~5个疗程见效。
※治急性咽炎:以患者喉结为中心,敷上伤湿止痛膏,自行按摩喉结两旁。无明显效果者6小时换药一次,炎症消退即止。用药期间,患者禁食油腻肥甘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治流行性腮腺炎:用伤湿止痛膏贴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直至痊愈止。因为伤湿止痛膏具有良好的活血止痛及清热化湿作用,故根据患者病情,伤湿止痛膏也可用作腮腺炎的辅助治疗。
※治咳嗽:将1/4伤湿止痛膏贴于患者脖子上的天突穴(喉结下方凹陷处),第二天及第三天上午各换药一次。仅用3/4片伤湿止痛膏即可治愈痰少、不发热、不流涕的咳嗽患者。但伤湿止痛膏不适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伴有咳嗽发热症状的患者。
※治牙痛:初发病时将伤湿止痛膏外贴在两腮痛处(上下齿用力咬紧,嚼肌突起处),3~4小时即可止痛消肿。如睡前贴用,次日早晨应揭掉,一般连贴3次便可痊愈。
※治高血压性头痛:可在患者的曲池穴(位于患者屈肘内侧)和足底的涌泉穴各贴1/4贴的伤湿止痛膏,能有效辅助降压、止痛。
※治支气管炎:用半贴伤湿止痛膏,贴于患者背部的大椎(位于背部相对于第一胸椎处)和颈前天突穴(位于颈前正中的胸骨上窝处),能止咳、平喘。
※治痛经:女性患者可于月经来潮的前3天,于腹部中极穴(位于腹部正中、脐下4寸)处贴伤湿止痛膏l贴,能有效缓解经期小腹疼痛。
※止胃痛:将伤湿止痛膏2贴贴于疼痛处,大约15分钟后胃痛便能减轻或消失。
※治气喘:将伤湿止痛膏贴于患者背部的肺俞穴(位于脊椎双侧),可有效止喘。 治头痛将伤湿止痛膏裁成2厘米大小,贴于双侧太阳穴上,可有效止痛。
※治感冒发烧:当患感冒发烧时,可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双侧曲池穴上,半小时后即能退烧。
※治心绞痛:将伤湿止痛膏贴于患者左胸心前区即能立即缓解。
※治消化不良:若有单纯性腹泻、腹胀等症状时,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小腿的足三里穴处,可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尽管伤湿止痛膏具有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且具有显效迅速、直接、极少副作用等特点,但是伤湿止痛膏对于上述疾病的治疗仅起辅助作用,且患者在使用前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症状、病因进行贴敷、调理和治疗。此外,患者的局部皮肤若出现糜烂、化脓,或是患者对伤湿止痛膏皮肤过敏的则不宜使用。孕妇忌贴腹部。伤湿止痛膏出现质变时禁止使用。若患者在使用伤湿止痛膏前正在服用其他药物,须事先咨询医生,万不可擅自用药,以免出现其他问题。
(地址: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
※除虫刺:皮肤被刺毛虫蜇刺后疼痛难忍,可将伤湿止痛膏紧贴于被刺部位,然后稍用力揭去,刺毛即可拔除。
※治皮肤皲裂:先用热水浸泡皲裂皮肤10分钟,用刀片轻轻刮去泡软的硬皮(勿刮出血),然后贴上伤湿止痛膏,每日换药1次,2~3日后即可治愈。
※治寻常疣:剪取比寻常疣略大的伤湿止痛膏贴于患处,1日揭换几次,连续使用,一般经10~15日,即可使寻常疣软化脱落。
※治早期小疖肿:把伤湿止痛膏剪成比疖肿稍大一些的圆形,用75%酒精将疖肿部清洗干净,待干后,再把它贴在疖肿部位上,每天换贴一次,3日即可治好。疖肿较大或化脓者不宜采用。
※治鸡眼:热水浸泡鸡眼局部10分钟拭干,剪取伤湿止痛膏贴于鸡眼上,早、晚各贴1次,揭去胶布后,适当剪去已软化无活性的胼胝层,治愈率高。
※治慢性咽炎:用温水洗净患者颈前皮肤,将伤湿止痛膏贴在天突穴(喉结下方凹陷处),每日或隔日换药一次,贴药3次为一个疗程。若患者局部有刺痒感或皮肤发红,可停用1日。3~5个疗程见效。
※治急性咽炎:以患者喉结为中心,敷上伤湿止痛膏,自行按摩喉结两旁。无明显效果者6小时换药一次,炎症消退即止。用药期间,患者禁食油腻肥甘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治流行性腮腺炎:用伤湿止痛膏贴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直至痊愈止。因为伤湿止痛膏具有良好的活血止痛及清热化湿作用,故根据患者病情,伤湿止痛膏也可用作腮腺炎的辅助治疗。
※治咳嗽:将1/4伤湿止痛膏贴于患者脖子上的天突穴(喉结下方凹陷处),第二天及第三天上午各换药一次。仅用3/4片伤湿止痛膏即可治愈痰少、不发热、不流涕的咳嗽患者。但伤湿止痛膏不适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伴有咳嗽发热症状的患者。
※治牙痛:初发病时将伤湿止痛膏外贴在两腮痛处(上下齿用力咬紧,嚼肌突起处),3~4小时即可止痛消肿。如睡前贴用,次日早晨应揭掉,一般连贴3次便可痊愈。
※治高血压性头痛:可在患者的曲池穴(位于患者屈肘内侧)和足底的涌泉穴各贴1/4贴的伤湿止痛膏,能有效辅助降压、止痛。
※治支气管炎:用半贴伤湿止痛膏,贴于患者背部的大椎(位于背部相对于第一胸椎处)和颈前天突穴(位于颈前正中的胸骨上窝处),能止咳、平喘。
※治痛经:女性患者可于月经来潮的前3天,于腹部中极穴(位于腹部正中、脐下4寸)处贴伤湿止痛膏l贴,能有效缓解经期小腹疼痛。
※止胃痛:将伤湿止痛膏2贴贴于疼痛处,大约15分钟后胃痛便能减轻或消失。
※治气喘:将伤湿止痛膏贴于患者背部的肺俞穴(位于脊椎双侧),可有效止喘。 治头痛将伤湿止痛膏裁成2厘米大小,贴于双侧太阳穴上,可有效止痛。
※治感冒发烧:当患感冒发烧时,可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双侧曲池穴上,半小时后即能退烧。
※治心绞痛:将伤湿止痛膏贴于患者左胸心前区即能立即缓解。
※治消化不良:若有单纯性腹泻、腹胀等症状时,将伤湿止痛膏贴于小腿的足三里穴处,可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尽管伤湿止痛膏具有使用方便,适用范围广,且具有显效迅速、直接、极少副作用等特点,但是伤湿止痛膏对于上述疾病的治疗仅起辅助作用,且患者在使用前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不同症状、病因进行贴敷、调理和治疗。此外,患者的局部皮肤若出现糜烂、化脓,或是患者对伤湿止痛膏皮肤过敏的则不宜使用。孕妇忌贴腹部。伤湿止痛膏出现质变时禁止使用。若患者在使用伤湿止痛膏前正在服用其他药物,须事先咨询医生,万不可擅自用药,以免出现其他问题。
(地址:464000 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