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云神话已被揭穿

来源 :计算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充分利用云计算的能力不要因为一些误解而受到影响。我们应该将以下列出的7个云神话抛进垃圾堆里。
  关于古代神灵和英雄壮举的神话都十分有趣和引人入胜。然而,如果神话妨碍了IT或企业取得成功,那我们就不应再以娱乐的心态看待它们。
  一些顽固的错误观念可能会延迟或阻碍具有生产力的云服务的部署。银行控股公司Capital One云计算战略副总裁Bernard Golden表示:“我们目前仍然处于云计算革命的早期阶段。只看到早期采用者通过迁移到云计算所取得的成果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不能认识到这场革命的影响,那么不仅会导致IT运行效率低下,而且还会对那些坚持在数字时代仍以老方法做事的公司构成致命威胁。”
  企业是否充分利用了云计算?如果没有,那么以下这7个神话可能就是阻碍云计算成功实施的因素。
  1.迁移到云端可以自动节省资金
  通常情况下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前题是仔细规划。美国金融和商业咨询机构安永公司的金融服务负责人Paul Sussex称:“由于具有弹性,云计算更具成本效益,但是云迁移和基于云计算的业务需要升级并为企业的应用程序和基础计算机工作所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节约优势。”
  Sussex认为,过渡到云端就像是从一个水费费用固定的旧房子搬到一个根据用水量收费的新房子一样。“从本质上讲,转向任何采用按需付费模式的服务,无论是水还是云计算,都意味着你要为使用的服务支付费用。如果你了解自己的消费模式,并调整自己的习惯,在不使用时关闭,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成本效益。”
  在考虑云计算时,成本只是需要考虑的维度之一。IT咨询公司Kelser的首席技术官兼首席运营官Jonathan Stone建议,“查看整个业务战略的背景也很重要。例如,如果能够实现业务目标,那么在云端上运行工作负载的成本增加了是值得的。如果主要目标是业务增长,并且业务增长取决于是否能够迅速扩大规模,那么即使云计算比本地数据中心成本要高,那也是值得的,因为它们是业务增长的赋能器,并且可以作为投资而获得正当性。”
  2.云端存儲数据仍然不安全
  这是云神话中最大且最顽固的一个。IT和商业咨询公司埃森哲的全球董事总经理兼云战略负责人Siki Giunta称:“云提供商非常重视安全性,他们必须如此,否则他们就没有生意可做了。” 他还指出,云提供商受到了无数监管机构和合规性要求的约束。“他们采用了许多不同的安全框架和控制,比传统企业在自己的设施中采取的措施要多得多。”事实上,云端上的数据可能比一般企业的数据中心更安全。
  云存储提供商ClearSky Data的首席技术官Laz Vekiarides表示,信誉良好的服务提供商会加密所有数据,包括传输中和空闲中的数据,只有客户可以访问加密密钥。“很少有企业在传统的本地系统中将数据加密到这个程度。”此外,不通过公共互联网而是通过专线连接到云端不仅可以提高性能,还可以提高安全性。
  埃森哲云平台(Accenture Cloud Platform,一种混合多云管理服务)全球总经理Michael Liebow认为,云管理平台还应基于一系列安全标准和安全最佳实践,包括创建安全环境所需的全部控制。他说:“在符合PCI和HIPAA标准的蓝图的助力下,企业可以部署完整的环境,并通过PCI或HIPAA审核。”Liebow还建议企业将关键的安全活动实现自动化部署。“这些包括身份和访问管理、身份验证、Web应用程序防火墙、安全配置监控以及威胁和漏洞管理。”
  3.云计算可以叠加在在未经修改的IT基础设施上
  Golden表示,云计算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平台转变,其在敏捷性、功能性、可扩展性和成本方面都极大地改变了应用程序的能力。“因此,如果不能将整个IT基础设施迁移到云端,那么就有可能落后于那些致力于在数字时代取得成功的竞争对手,”他解释道。
  Golden还指出,向云计算迁移类似于制造业从手工到装配线的过渡。“没有迁移到新制造模式的制造商会发现自己无法在生产力和价格方面进行竞争,大多数制造商发现自己很快就会被淘汰出局。”同样,不向云计算迁移可能意味着要维护过时的IT实践,从而使企业处于竞争劣势。
  4.向云端迁移非常便捷
  快速全面地转向云计算而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仔细构建云战略是低效且有风险的。无论是否已经在使用云计算,或者只是准备开始向云端迁移,企业都需要考虑为云计算的部署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伦多管理和技术咨询公司West Monroe Partners的高级主管Chuck Kirchner指出,云转型战略应该包括指导原则、所需技能、必要的组织变革、监督职责以及便于实现高效转型和成功运营的技术架构。“如果系统没有成功迁移和运行,那么云计算的成本控制和更快响应的基础设施的优势就无法实现,”他解释道。 “如果有正确的计划,并建立了合适的基础,那么你将能够根据企业的情况展开云迁移和运营工作。”
  5.云计算难以审计
  一个最常见的误解是,云数据无法像物理服务器那样有效地进行审计,例如将其抓取并标记或放入证据袋中。在2013年至2017年担任美国退伍军人事务部首席技术官的Marina Nitze称:“实际上,通过适当的工具,我们可以在基于云的环境中进行更好的审计。花些时间与那些日复一日进行实际审计工作的人进行沟通,并讨论他们是如何使用工具的……以及这些工具是如何减轻他们工作中的痛点的,这些有助于打破这个神话。”
  6.云计算是IT职场杀手
  当企业将本地服务转移到云端时,IT管理员并不会自动失业。在大多数情况下,云计算的使用只是将管理员的角色转变为受信任的顾问和技术解决方案推进者。安全与隐私合规评估机构Schellman
其他文献
纺织厂的设备操作、汽车制造流水线和手机制造流水线,这些以往工业革命带来的制造流程仍然还有大量重复性的日常工作。但是,由人工智能推动的此次变革,最明显的一个不同就是,人工智能将在几乎每个方面提升自动化水平,因此大量的重复性日常工作岗位需求将大幅度缩减。  与此对應的是,对数据科学工作岗位的需求增加,比如数据科学家、具备一般性数据科学能力的数据科学工程师等。这些岗位的数量将远远少于当前重复性日常工作岗
对于那些选择用IaaS替代在本地运行工作负载的公司来说,公有云正迅速成为一项战略性工具。IT领导者们在这里向那些为了推动创新、灵活性和营收增长而选择向公有云迁移的首席信息官们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建议。  公有云正逐步由降低成本技术发展成为了业务敏捷性的推动者。除了让数据中心停止运营外,公有云还可让首席信息官们能够专注于更具战略性的项目,即数字化转型。  无论是创建移动应用还是通过分析数据加强客户参与
尽管区块链的优势看起来简单明了,但是由于在网络中添加业务合作伙伴、将它们与遗留系统集成、在模糊的监管领域内开展活动等方面存在的细微差别,让它们的前途充满了不确定性。  虽然区块链在一些行业中已经不再是试点项目和概念验证测试,但是企业仍然难以证明其开发支出的合理性,并一直对其安全性、互操作性、带宽和监管的不确定性充满疑虑。  本月早些时候,市场研究机构IDC公布了其半年度区块链支出指南。该指南显示,
21%有招聘计划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在未来12个月内寻找有这类技能的人。  虽然移动革命已經发生多年,但对于IT领导及其公司而言,移动仍然是当务之急:移动应用和移动设备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仍然是10大IT技能之一。3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在2017年增加移动应用的支出,使得移动成为这一年排在第2位的优先开支。  Reltio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数据管理公司,它没有部署自己的移动应用程序。担任
26%有招聘计划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将在未来12个月内寻找有这类技能的人。  作为北卡罗来纳州医疗保健系统Mission Health的数据分析经理,Arun Murugesan看到他的团队在短短几年内就从2人增长到35人。他预计未来几年还会招聘15到20人,因为他的公司希望从采集的数据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专职发掘数据潜力的从业者数量已经出现猛增,”他表示。医疗卫生企业已经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商务智
域名解析系统(DNS)仍在不断受到攻击,而且威胁变得越来越复杂,势头丝毫也未减弱。  IDC报告称,过去一年,全球82%的企业都面临着DNS攻击。IDC最近发布了其第五期年度《全球DNS威胁报告》,该报告是基于IDC代表DNS安全供应商EfficientIP在2019年上半年对全球904家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得出的。  据IDC的研究,与一年前相比,DNS攻击造成的平均成本上升了49%。在美国,DN
2018年8月27日,时逢20岁的VMware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启了一年一度的万人盛会VMworld 2018。  中国记者一行人对VMware首席执行官帕特·基辛格的采访,被安排在会议第三天的早晨七点半。三天的会议,满满的日程,倦意或多或少地表现在我们一行人的脸上。但是在见到基辛格的那一刻,一份敬意油然而生。面对我们一行人的“轮番轰炸”,基辛格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思路和饱满的状态。要知道,在此之前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财政部近日联合发布了《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以下简称“《评估办法》”),《评估办法》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评估办法》提出,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重点评估内容包括:云平台管理运营者(即“云服务商”)的征信、经营状况等基本情况;云服务商人员背景及稳定性;云平台技术、产品和服务供应链安全情况;云服务商安全管理能力及云平台安全防护情况
如果数据是现在的王道,那么深度分析即服务则正在迅速成为首席专家,在数据驱动的知识点、预测分析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做出业务决策。  毫无疑问,我们正处在一个以大数据和分析为标志的数字时代剧变之中,在新技术的驱动下,企业能够轻松、快速地收集各种来源的大量数据集。而正是过量数据造成的实际困境才让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变得有意义。  这正是“深度分析即服务(insights-as-a-service
“只有将不同的创意者、批评者和决策者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高浓度、高密度的场域,洞见才能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何通过创新推动软实力的增强,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表示。  关于创业、关于创新,《硅谷百年史》作者Piero Scaruffi(皮埃罗·斯加鲁菲)、著名财经作家、《腾讯传》作者吴晓波,这两位科技和商业领域的观察者如何看待?“百年硅谷”又可以给中国的科技创业企业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