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和高度的关注,“一带一路”的背景、内容、动机和影响成为了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研究的焦点。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以下简称《愿景和行动》)的颁布和实施,进一步加深了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全面了解,积极评价和强烈响应与日俱增。诸多国家达成共识,表示愿意融入“一带一路”所倡导的“共同体”,以“合作、共赢、互利”为目标,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稳定。在21世纪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时代,中国“新丝绸之路”从最初的构想到实施,标志着这个东方大国正以文明和谐的姿态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近年来,“一带一路”的推进在硬连接和软连接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国际社会对新时代中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表示欣赏,对其文化软实力的崛起表示理解和认同。美国知名的中国与亚洲事务权威专家David Shambaug指出,文化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支柱,丝路文化的软实力应得到充分发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Tim Winter呼吁作为“一带一路”五大目标之一的“民心相通”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丝路文化的连接与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文明桥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旅游组织(UNWTO)则强调,旅游业在传承和弘扬丝路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促进交流、建立信任、友好合作的重要载体。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在“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中,旅游具有先联先通的天然优势,旅游合作共识最多,基础最扎实。由此,笔者认为在“一带一路”共建和发展的过程中,(1)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已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新动力;(2)新一轮旅游业国际化合作发展将成为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保障。
一、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已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
美国政治学家Joseph S. Nye, Jr.于1990年提出软实力概念,即为依靠文化和价值的吸引力而塑造出来的所期望能力。他将文化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比量齐观,认为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之一。美国历史学家Alfred Andrea教授在评论丝绸之路时指出,尽管丝绸之路是一条商业贸易路线,但其深刻的价值在于这条路线所承载的人类的思想和文化。而丝绸之路文化正是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对接建设的基石。
国际上,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体现在学术交流、品牌创建、跨国文化互动等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1988年启动了“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汇集各国智慧,成功推动了东西方交往中对人类共同遗产的多元认同以及文化互动。199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了文化线路科学委员会(IICC), 标志着以“交流和对话”为特征的跨地区或跨国家的文化路线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界所认同。丝绸之路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品牌。同时,丝路文化品牌的建立也推动了丝路旅游的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挥了关键作用。1993年,该组织提出丝绸之路旅游的构想,旨在号召和团结相关利益者,推动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建立以及沿路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保护。自2009年以来,世界旅游组织每年出台丝绸之路行动计划(Silk Road Action Plan),从营销和推广、目的地管理和能力建设、旅游便利化三个维度给予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以政策指导,促进丝绸之路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丝绸之路最具持久性的作用之一就是将国家和文化交汇在一起,并以此促进一系列政治和经济的联系和发展。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共同发起“丝绸之路遗产走廊”旅游战略项目,以文化为依托,继续支持丝路沿线国家旅游的紧密合作,建立安全、可靠、无缝对接的旅游体系。2015年,中国“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明确提出与丝路沿线国家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申请及保护工作,进一步深化国际旅游合作,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路线和旅游产品。Tim Winter 发现,“一带一路”所提出的多边合作格局与世界丝绸之路项目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一带一路”强调文化合作与交流是深化多边合作的民意基础,是丝绸之路和平合作精神的具体体现。截至2016年,丝路沿线已有33个成员国家参与了世界丝绸之路建设项目,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16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申遗成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段列入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遗产,开启了“一带一路”文化合作的大门,也为跨国旅游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丝路文化已经成为了沿线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旗帜。
截至2016年,丝绸之路汇集了80%的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发展丝路旅游的先决条件,同時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达成了较多共识。丝绸之路千百年来的文化碰撞和互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丝路文化旅游具备了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和多样性之魅力。而在“一带一路”共建过程中,如何借助丝绸之路的文化品牌,发扬合作共赢的精神,成功打造丝路文化跨国旅游圈,提升民族文化识别和认同,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是国际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挑战。文化软实力建设,如跨国文化互动、人才交流、学术往来的科技合作等,都将成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
二、新一轮的旅游业国际化合作发展将成为丝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保障
旅游是世界经济的一个多层面的关键发展参数,是世界经济最有前途的增长领域之一。旅游促进了新时代休闲消费观念的形成,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地方经济多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旅游也是有效的外交途径,推动了人文交流,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的引领下,丝路文化已成为文化旅游标志性品牌之一,丝路沿线国家已经意识到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但各国政策和文化差异、经济实力差距以及中亚地区安全性问题导致了该区域国际旅游业发展进程缓慢。目的地基础设施短缺、可进入性差、安全和卫生得不到保障和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成为了游客进行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阻碍因素,而共建“一带一路”所倡议的国际旅游发展与合作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药。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认为,沿线各国应通过旅游平台进行文化的深入连接,建立信任,共商发展对策,共建发展道路,共享文化资源,推动丝路国际旅游全方位的合作与发展,打造丝路黄金旅游之路,重新唤起文明古道往日风采。目前,中国与俄罗斯、东盟和欧盟建立了双多边旅游合作机制,为丝路文化品牌的宣传、发展及合作搭建了新平台。上合组织(SCO)也将致力于联合更多的丝路沿线国家,共同制定旅游合作发展规划,提升各国文化软实力,为全方位的合作共赢发展提供保障。中国丝路沿线省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明确的旅游合作项目,中国与沿线相关国家积极举办“旅游年”、旅游周、旅游月等各类推广宣传活动,并积极与沿线国家提高签证便利水平。与此同时,各国对国际旅游合作也给予了积极回应。政策连接方面,马来西亚、突尼斯、泰国、乌克兰、印尼都对中国游客实施了免签、落地签以及签证费减免等政策,阿联酋、塞尔维亚、菲律宾也拟给中国游客免签;基础设施连接方面,中国-尼泊尔开通了首列中南亚班列,已开通的“义新欧”班列拟加挂客车车厢以带动沿线旅游发展;旅游服务方面,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际机场推出中文版网站并举办“中国日”欢迎中国游客,印度开通了免费24小时中文游客救助热线。除了丝路沿线国家,新西兰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澳洲将首次对中国发放10年旅游签证以及中澳旅游年的圆满落幕都显示出了亚太地区旅游合作的增长潜力,也有利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在南太平洋区域的自然延伸,凸显“一带一路”的包容性。这些旅游合作互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之间的信任,也为丝路文化软实力的对接提供了多方位渠道,从而带动了各国旅游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中国与世界旅游组织在北京共同举办首届世界旅游大会,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Taleb Rifai表示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表示赞赏和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打破了过去沿线各国与世界相关组织的单一合作,以丝路文化为依托,鼓励各国建立信任,团结合作,掀起了旅游业国际化发展新浪潮。各国旅游业的深入对接与合作将为丝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多方位保障。
三、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我国旅游業发展的启示
中国作为丝绸之路的起源大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国际入境目的地和全球最大的旅游客源国。中国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领军者。我国旅游业已全面进入国家战略体系,新丝绸之路的改革与发展浪潮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与合作指明了方向。华盛顿特区反思研究所研究员Vladmir Fedorenko在评论中亚各国丝绸之路倡议时认为,中国在丝绸之路上的做法是非常务实的。中国将秉承和发扬这种务实的态度,借助“一带一路”政治和经济合作之力,继续推进丝路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国际旅游合作与发展不仅要发展硬连接,如实施旅游外援计划,帮助丝路沿线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可进入性和提高安全和卫生保障,同时,还应重视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通过与更多的国家建立旅游合作机制,搭建更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深入开展丝路文化互动活动,积极推动跨国科研和科技项目合作,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负责任推动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与合作,以提升丝路文化软实力,扩大丝路文化品牌影响力,为国际游客打造无障碍丝路旅游体验。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已成为“一带一路”向前推进的新标杆,我国旅游业国际化发展与合作将为丝路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添砖加瓦。
(第一作者系该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第二作者系该院讲师,第三作者系该校孔子旅游学院副院长;收稿日期:2017-04-16)
近年来,“一带一路”的推进在硬连接和软连接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国际社会对新时代中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表示欣赏,对其文化软实力的崛起表示理解和认同。美国知名的中国与亚洲事务权威专家David Shambaug指出,文化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支柱,丝路文化的软实力应得到充分发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Tim Winter呼吁作为“一带一路”五大目标之一的“民心相通”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丝路文化的连接与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文明桥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旅游组织(UNWTO)则强调,旅游业在传承和弘扬丝路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促进交流、建立信任、友好合作的重要载体。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在“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中,旅游具有先联先通的天然优势,旅游合作共识最多,基础最扎实。由此,笔者认为在“一带一路”共建和发展的过程中,(1)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已成为国际旅游发展的新动力;(2)新一轮旅游业国际化合作发展将成为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保障。
一、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已成为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
美国政治学家Joseph S. Nye, Jr.于1990年提出软实力概念,即为依靠文化和价值的吸引力而塑造出来的所期望能力。他将文化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比量齐观,认为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之一。美国历史学家Alfred Andrea教授在评论丝绸之路时指出,尽管丝绸之路是一条商业贸易路线,但其深刻的价值在于这条路线所承载的人类的思想和文化。而丝绸之路文化正是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对接建设的基石。
国际上,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体现在学术交流、品牌创建、跨国文化互动等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1988年启动了“对话之路:丝绸之路整体性研究”项目,汇集各国智慧,成功推动了东西方交往中对人类共同遗产的多元认同以及文化互动。1998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了文化线路科学委员会(IICC), 标志着以“交流和对话”为特征的跨地区或跨国家的文化路线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界所认同。丝绸之路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品牌。同时,丝路文化品牌的建立也推动了丝路旅游的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世界旅游组织(UNWTO)发挥了关键作用。1993年,该组织提出丝绸之路旅游的构想,旨在号召和团结相关利益者,推动丝绸之路旅游品牌的建立以及沿路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保护。自2009年以来,世界旅游组织每年出台丝绸之路行动计划(Silk Road Action Plan),从营销和推广、目的地管理和能力建设、旅游便利化三个维度给予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以政策指导,促进丝绸之路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丝绸之路最具持久性的作用之一就是将国家和文化交汇在一起,并以此促进一系列政治和经济的联系和发展。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共同发起“丝绸之路遗产走廊”旅游战略项目,以文化为依托,继续支持丝路沿线国家旅游的紧密合作,建立安全、可靠、无缝对接的旅游体系。2015年,中国“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明确提出与丝路沿线国家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申请及保护工作,进一步深化国际旅游合作,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路线和旅游产品。Tim Winter 发现,“一带一路”所提出的多边合作格局与世界丝绸之路项目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一带一路”强调文化合作与交流是深化多边合作的民意基础,是丝绸之路和平合作精神的具体体现。截至2016年,丝路沿线已有33个成员国家参与了世界丝绸之路建设项目,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2016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跨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申遗成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段列入遗产名录的丝绸之路遗产,开启了“一带一路”文化合作的大门,也为跨国旅游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丝路文化已经成为了沿线国家旅游业发展的旗帜。
截至2016年,丝绸之路汇集了80%的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发展丝路旅游的先决条件,同時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达成了较多共识。丝绸之路千百年来的文化碰撞和互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丝路文化旅游具备了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和多样性之魅力。而在“一带一路”共建过程中,如何借助丝绸之路的文化品牌,发扬合作共赢的精神,成功打造丝路文化跨国旅游圈,提升民族文化识别和认同,推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将是国际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新挑战。文化软实力建设,如跨国文化互动、人才交流、学术往来的科技合作等,都将成国际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力。
二、新一轮的旅游业国际化合作发展将成为丝路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保障
旅游是世界经济的一个多层面的关键发展参数,是世界经济最有前途的增长领域之一。旅游促进了新时代休闲消费观念的形成,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了地方经济多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旅游也是有效的外交途径,推动了人文交流,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了贡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的引领下,丝路文化已成为文化旅游标志性品牌之一,丝路沿线国家已经意识到旅游业对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但各国政策和文化差异、经济实力差距以及中亚地区安全性问题导致了该区域国际旅游业发展进程缓慢。目的地基础设施短缺、可进入性差、安全和卫生得不到保障和服务水平低等问题成为了游客进行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阻碍因素,而共建“一带一路”所倡议的国际旅游发展与合作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药。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认为,沿线各国应通过旅游平台进行文化的深入连接,建立信任,共商发展对策,共建发展道路,共享文化资源,推动丝路国际旅游全方位的合作与发展,打造丝路黄金旅游之路,重新唤起文明古道往日风采。目前,中国与俄罗斯、东盟和欧盟建立了双多边旅游合作机制,为丝路文化品牌的宣传、发展及合作搭建了新平台。上合组织(SCO)也将致力于联合更多的丝路沿线国家,共同制定旅游合作发展规划,提升各国文化软实力,为全方位的合作共赢发展提供保障。中国丝路沿线省份已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明确的旅游合作项目,中国与沿线相关国家积极举办“旅游年”、旅游周、旅游月等各类推广宣传活动,并积极与沿线国家提高签证便利水平。与此同时,各国对国际旅游合作也给予了积极回应。政策连接方面,马来西亚、突尼斯、泰国、乌克兰、印尼都对中国游客实施了免签、落地签以及签证费减免等政策,阿联酋、塞尔维亚、菲律宾也拟给中国游客免签;基础设施连接方面,中国-尼泊尔开通了首列中南亚班列,已开通的“义新欧”班列拟加挂客车车厢以带动沿线旅游发展;旅游服务方面,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际机场推出中文版网站并举办“中国日”欢迎中国游客,印度开通了免费24小时中文游客救助热线。除了丝路沿线国家,新西兰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澳洲将首次对中国发放10年旅游签证以及中澳旅游年的圆满落幕都显示出了亚太地区旅游合作的增长潜力,也有利于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在南太平洋区域的自然延伸,凸显“一带一路”的包容性。这些旅游合作互动不仅增进了各国之间的信任,也为丝路文化软实力的对接提供了多方位渠道,从而带动了各国旅游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16年,中国与世界旅游组织在北京共同举办首届世界旅游大会,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Taleb Rifai表示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表示赞赏和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打破了过去沿线各国与世界相关组织的单一合作,以丝路文化为依托,鼓励各国建立信任,团结合作,掀起了旅游业国际化发展新浪潮。各国旅游业的深入对接与合作将为丝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多方位保障。
三、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对我国旅游業发展的启示
中国作为丝绸之路的起源大国,现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国际入境目的地和全球最大的旅游客源国。中国旅游业已成为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领军者。我国旅游业已全面进入国家战略体系,新丝绸之路的改革与发展浪潮为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与合作指明了方向。华盛顿特区反思研究所研究员Vladmir Fedorenko在评论中亚各国丝绸之路倡议时认为,中国在丝绸之路上的做法是非常务实的。中国将秉承和发扬这种务实的态度,借助“一带一路”政治和经济合作之力,继续推进丝路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国际旅游合作与发展不仅要发展硬连接,如实施旅游外援计划,帮助丝路沿线国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可进入性和提高安全和卫生保障,同时,还应重视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通过与更多的国家建立旅游合作机制,搭建更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深入开展丝路文化互动活动,积极推动跨国科研和科技项目合作,加大旅游人才培养力度,负责任推动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与合作,以提升丝路文化软实力,扩大丝路文化品牌影响力,为国际游客打造无障碍丝路旅游体验。丝路文化软实力建设已成为“一带一路”向前推进的新标杆,我国旅游业国际化发展与合作将为丝路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添砖加瓦。
(第一作者系该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第二作者系该院讲师,第三作者系该校孔子旅游学院副院长;收稿日期:2017-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