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马丁·帕尔》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sds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度引进版摄影图书)
  编著:(英)瓦尔·威廉姆斯
  译者:唐小佳
  版本:中国摄影出版社 2017-1
  【评委评语】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常生活的景观化就不再仅仅是满足物质占有的好奇心。马丁·帕尔的新纪实主义创作方法别开生面,生活形态的资本化构成影像的焦点。人的面孔、行为和环境的表象铺陈是人被物化的静观机制,弥散着消费主义日程的焦虑和迷茫,人们相互模仿的时空经验似乎是一种自欺的谎言,陌生化的写实和斑驳散乱的色块激发观众反观自身的自反性批评意识。该书囊括不同时期的作品、档案和评论,是值得珍藏并审视的生活奇观。
  —陈卫星




  接到这本书翻译任务的时候,马丁·帕尔(Martin Parr)时任玛格南图片社主席,直到本书出版的2017年,他在玛格南图片社的主席一职开始由年轻的托马斯·德沃扎克(Thomas Dworzak)接任。对于马丁·帕尔本人,之前对他的印象或者说是人们给他贴上的标签往往会包括:英国当代著名的摄影师,玛格南摄影师中的异类,喜欢讽刺戏谑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布列松的那句—“他是来自完全不同的星球的人”。而当我完成本书全部翻译之后,感觉用中国武侠小说中的“老顽童”这个人物来形容他也非常合适。因为他从不喜欢墨守成规,对世界一直抱有着旺盛的好奇心,同时也坚持着自己对于摄影的那份热爱。尽管年岁不断增长,但他的作品风格,甚至对于生活的观察依旧保持着活力,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
  本书的作者瓦尔·威廉姆斯(Val Williams)是伦敦艺术大学摄影是历史与文化专业的教授、伦敦艺术大学摄影系主任,她以时间顺序,十分完整地介绍了帕尔的职业生涯,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帕尔本人及其作品。


  在完成本书翻译工作之后,如果让我回想起本书当中的内容,有些片段或关于帕尔本人以及作品的描述令我印象最为深刻。
  1.收藏癖:众所周知,马丁·帕尔爱好收藏,他也曾多次来到中国搜寻相关的摄影画册。2017年他更是将其累积25年、逾12000本摄影书收藏,以半捐赠方式全数售予英国泰德美术馆(Tate),使泰德美术馆成为目前全世界最具规模的摄影藏书机构。而这一切的根源要追溯到他的童年时光,从最开始跟随父亲的观鸟游,从而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得以观察到不同种类的鸟类活动,以至于到后来着迷于收集自己乘坐过的火车编号,等等,包括研究火车的发动机等内容,这一切为他之后的收藏爱好发展埋下了珍贵的种子。


  2.善于把握机会,营销自己:对于帕尔早期职业生涯的描述,作者曾介绍道:不论从主要机构那里得到支持,还是选择得力的经销商来帮助自己销售作品,帕尔都十分了解自己的需求。而实际上,通过本书对于帕尔摄影作品的参展以及工作机遇的把握和选择,我们都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马丁·帕尔非常善于营销自己,令自己的作品被世界所熟知,同时不论是在视频拍摄还是其他的不同委托拍摄工作中,他都会努力寻找到拍摄自己独立作品的机会和可能。此外,接受媒体采访,帕尔游刃有余,对于媒体的敏感度也极高;他曾努力说服有品質的出版社出版自己的作品,甚至不惜花费近10年的时间。这一切都说明,作为一名摄影师,不仅仅要懂得拍照,同时,了解如何运用各种渠道营销自己,知晓媒体市场如何操作,努力推广自己的重要性。


  3.拓展自身,多重角色:马丁·帕尔对于自身的职业设定,绝不仅仅满足于摄影师一个名词,由于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力以及对于世界的好奇心,他也会尝试其他各种不同的工作或职业。从摄影师到摄影展策展人的变化,让他更好地能够了解摄影,磨炼编辑能力,尝试利用高科技手段展示摄影作品。由此,他驱使自己进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不易驾驭的新领域,也证明了他个人性格当中勇敢无畏的特性。
  4.网红博主:他是一个一直怀揣着一颗好奇心的老头,在《经营网络》这一章当中,作者对于帕尔如何开始个人博客以及撰写博文进行了详尽的描述。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他关于阿布依餐厅游记的描写,原本一个超级难预定的著名餐厅,但当你看过帕尔对于所提供的食物和餐厅用餐体验的描述后,真是会让你忍俊不禁,从中也看出帕尔文笔的真实与可爱。
  本书,对于不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专业摄影师而言,都是一部可以详尽了解马丁·帕尔职业生涯的优秀作品;同时,我也相信,对于想要从事摄影师职业的人们来说,从中也能够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包括如何运用各种渠道,令自己的作品为世人知晓等方面,能够得以借鉴。作为摄影师,要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以及对于观察世界的好奇心,坚持一直不断创作,就像帕尔老爷子说过的这句话一样:“我最佳的摄影作品是在我的身后,而不是眼前。”文/唐小佳

其他文献
(年度摄影集)  编者:金华  版本: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7-1  【评委评语】  这是一位跨越70年创作历程的摄影大师的“陈迹”。整本图册收录千余幅摄影作品和七位一流专家学者的文章。内容繁复,而编排得当。照片充满历史气息,珍贵耐看,文章角度不一而发掘深入。特别难得的是,所收照片无论大小,都印刷精准,层次把握微妙,称得上是精益求精。對专业摄影研究者,对普通的文化和图像爱好者来说,都是值得关注的一
期刊
2013年,一組名为《北京银矿》的作品获得了当年连州摄影年展的“新摄影年度大奖”,它的作者,更准确地说也是这些照片的收藏者法国人托马斯·苏文(Thomas Sauvin),一下成为了20世纪后期集体记忆的打捞者。这些老照片来自苏文2009年至2013年从北京废品回收工作者手中“抢救”出的,拍摄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的几十万张被遗弃的底片。它们经过挑选、洗印和数次展览,最终成功地推动了“怎
期刊
(年度摄影史论图书)  主编:冯克力  版本: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7  【评委评语】  《老照片》的官方网站上称,自1996年开始,《老照片》的成功出版,开启了中国出版业的“读图时代”。此言不虚!  合着世纪末市民阶层普遍的怀旧情绪节拍,依托画报社多年积累的经验手法与材料资源,《老照片》从画报宏大叙事与地方格局的双重表述危机中诞生,开始了系列化的以民间、家庭、个体为主要叙事对象的图文文本呈现与日
期刊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  人们直升天堂,人们直下地狱。  ——《双城记》  酒文化在中国历经千年,源远流长。先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再有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旷达。时间滑到当代,众多酒企,尤其是知名酒企在酒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逐渐承担起领军的角色。近年来,中
期刊
(年度摄影集)  编著:解放日报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 2017-6  【评委评语】  这是《解放·城市底片》丛书继第一册《开国那几年 (1949-1953)》之后出版的第二册摄影图文集。1954至1958年间,正是新中国建立之后逐渐完善制度、经济、外交、卫生、教育等的建设,也逐渐进行思想政治改造工作的重要历史阶段,在这样一个“意气风发”的年代,人的精神面貌展现着多元的风采及时代、制度的突出印记。
期刊
2018年1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摄影》和影上书房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摄影图书榜的评选在浙江嘉兴影上书房举行。本届图书榜自2017年7月启动以来,作者、译者及出版机构积极参与,图书榜工作小组在评选前对参评图书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核定,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共有来自中国大陆的130家出版机构及个人推荐的273种315册图书参与评选。  2017年1月,首届中国摄影图书榜从收到的102家出版机
期刊
(年度摄影集)  作者:赵丙元  版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17-3  【评委评语】  赵丙元以娴熟的手法及深沉的目光,展现了山河故乡的壮美与朴实。摄影风格是经典的黑白,用纪实的手法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影纹浑厚,细节毕现。重要的是他的视角,在拍摄太行山时,突出了山体的层叠与曲折,以及大山中普通人的顺应与谦卑。在拍摄黄河时,地平线是贯穿其中的主要因素,让天地划然两分,用以表现生活在平原上的人们
期刊
高品质成就明星学校  “生命中有数不清的挑战,面对挑战,只有敢于超越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这是西安科技商贸学院用以激励学生,也用以激励勇创办学高峰的话。  经过十三年的奋斗,西安科技商贸学院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也赢得了社会高度的赞誉,《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三秦都市报》、《西部开发报》、《消费者导报》等报刊先后都做过报道,也获得了上级主管部门多次嘉奖。1997年,学院被全国民办高教委评为
期刊
(年度摄影集)  编者: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  版本: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7-10  【评委评语】  近年来,摄影作为一种媒介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现象及其效果,日益为人瞩目。一方面,摄影以鲜明生动的视觉文本提供了多样化的解读路径;另一方面,这阡陌纵横的语义系统在传播中不断迭代更新,塑造了对象与时俱进的风貌品格。  因此,一个摄影项目,做得热闹好看,并不难;做到与对象高度匹配且独一无二,则要考验策划者
期刊
(年度摄影集)  作者:(美)伊娃·鲁宾斯坦  版本:浙江摄影出版社 2017-8  【评委评语】  一本出色的摄影集,并非仅由出色的照片构成,虽然这是一个前提和基础。摄影集是摄影师、图片编辑、设计师乃至一所专业化的印刷厂共同完成的作品,它是不同方向、不同层面以及不同领域的思想碰撞与智慧结晶。它既要忠实地体现影像本身的独特气质、完美地诠释表象之下的意蕴,也要对二者进行调适和突破,且宛如天成。这一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