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的要素禀赋已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实事求是地重塑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策略,中国的“双循环”新发展模式也因此应运而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双循环”新模式担负着新的期待,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不同外媒和外企人士眼中,“双循环”有着不同的内涵。《中国日报》调研的大部分外企认为其蕴含着巨大机遇,却有外媒质疑其效果,还有别有用心者对其进行了误读。围绕“双循环”发展模式涉及的经济方针政策、企业故事和实施中的难点问题,建议外宣记者可以本着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和客观理性的原则,设置更多国际读者易于理解的议题,更多利用借嘴说话和生动叙事的方式,讲好宏观和微观“双循环”发展故事,对外解疑释惑,引导国际舆论预期,争取国际社会商界和学界的进一步理解和支持,最终促进“双循环”模式发挥预期中的效果。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国际传播 国际舆情 外企调研 议题设置
一、关于“双循环”出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202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上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使人耳目一新。党中央相机决策,开准药方,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既重视挖掘国内需求潜力,也要进一步高水平对外开放,最终实现两条腿走路。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双循环”发展模式立足内需,很像日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拓国际市场受阻后采用的自我消化策略。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产业分工受到极大挑战的今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背景是我国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面临深刻挑战,必须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构建新的发展模式,重塑经济发展动能。
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加剧了“逆全球化”的趋势。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进一步抬头,我国经济面对的外部需求大幅度萎缩。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性,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难以完全依托外部供给实现安全可控发展。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可见需求和供给均依赖外部环境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旧格局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内部看,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要素禀赋已发生深刻变化,必须重塑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策略。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增长放缓,中国以往以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的模式的弊端正在逐步显现,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需要相应的发展模式调整。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市场资源的优势日渐凸显,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巨大。在此背景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调充分利用我国巨大的市场资源,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依托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塑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正如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副总裁朱民公开指出的:立足国内需求,以内循环为主是一个国家或经济体走向高收入阶段、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必要条件。
目前,外企商界人士、经济学家和境外媒体都发表了很多关于“双循环”的研究报告和新闻报道。我们研究了一些典型的外媒报道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观点,并结合在高端外企人士中开展的一次较深入的采访调研,力争获得海内外高端人士对于“双循环”内涵的基本理解和态度,尝试找到对外报道中的读者关注点,以便为记者编辑提供工作参考。
二、 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境外舆情分析
(一)境外媒体高度关注“双循环”,部分外媒客观积极报道
2020年中央正式提出“双循环”发展模式后,境外媒体高度关注。中国日报社国际传播研究室统计了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初境外主流英文媒体就“双循环”模式发表的解读评论报道400余篇,并做了分类研究,大概分为客观积极、中性和理解存在偏差三类。部分外媒客观准确报道“双循环”发展模式并予以积极评论,称其将会帮助中国为世界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英国路透社2020年8月24日报道称,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领导人主动求变,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英文杂志《思想中国》(Think China)2020年12月28日刊文稱,中国“双循环”模式旨在应对国内外经济挑战并按时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在“双循环”体系下,内外循环相互连通并以内循环为重点,将帮助中国在经济效率和安全之间取得平衡,实现稳定增长。文章指出,中国通过进一步发展国内市场,将增加进口需求,甚至从最大出口国转型为最大进口国。同时中国不放弃对外开放和全球化,将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通过进一步开放为世界经济做出贡献。
英国路透社另外一篇报道称,中国的改革派希望新发展格局能够带来加快改革的机遇,刺激国内需求并解决结构性难题。报道称中国的经济学家和智库正提出各种改革,包括土地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学者认为这些改革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并且建立长期增长动力,至关重要。报道援引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的观点称,中国如果想要实现内循环,必须推行改革,释放增长潜力。
(二)部分外媒对“双循环”存在误读,质疑“双循环”前景
1. 有些外媒曲解“双循环”为“闭关锁国”,对美“脱钩”
美国彭博社2020年7月30日报道称,“双循环”的含义用直白的英文表达出来就是“国内市场优先”,旨在强化中国对于供应链的掌控并减少对外部供给的依赖。彭博社报道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描述为“更加自力更生的国内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而来自外国科技和投资将成为补充”。美国《华尔街日报》2020年8月13日报道称,有外企担心“内循环”政策模式预示着中国将进一步与世界“脱钩”,在中国深耕多年的外企,以及打算开拓中国市场的外国创业者可能受到波及。新加坡《联合早报》2020年8月13日报道称,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若转向“内循环”,就是变相的“闭关锁国”。中国与欧美国家关系紧张,以及更多的内向型的经济政策可能让外资企业感到不受欢迎,并放弃在华业务。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2020年9月1日发表文章称,“双循环”政策具有更深的政治含义,旨在应对华盛顿推动美国及其盟国与中国经济脱钩,北京试图通过“双循环”政策,按照自己的步伐与美国进行“脱钩”。 2. 部分外媒报道称中国科技领域不具备自立自强条件,放弃对外科技合作会带来更多经济成本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经济多数领域还不具备构建内循环的条件,依然在供需链上两头受制于人。以高端产业链为例,一边原材料和关键技术受人所控,另一边国内市场还没有能力消化这些产品,仍需依靠出口打开销路。美国彭博社2020年7月31日报道称,中国在掌握其发展急需的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半导体、飞机到人工智能,尽管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官方计划,但是一些专家表示中国在诸如高端计算机芯片等方面要赶上美国仍需要十多年的时间,尤其是在美国政府收紧供应之后。
(三)部分外媒报道中性,客观上为“双循环”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有部分财经类外媒报道称低消费、贫富差距加大是中国经济的长期结构性问题。美国彭博社2021年4月17日报道称,中国长期专注于刺激外部需求的政策,加之疫情的影响,导致去年经常项目顺差扩大。报道引用美国财政部官员观点称,在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的影响下,中国私人需求低迷,令人担心如果没有官方对家庭消费的更大支持,中国的增长将无法持续。报道建议中国应采取果断措施,通过实施结构性改革以减少国家干预、加强社会安全网、增加医疗保障和失业救济支出,并允许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市场开放。英国广播公司(BBC)2020年8月10日报道称,消费内循环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消费市场来容纳。中国的统一大市场,被“城乡二元结构”鸿沟一分为二。报道援引分析人士观点认为,中国高收入阶层房、车需求越来越接近“天花板”,其他消费增长潜力并不大;而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提不上来,消费需求未能充分释放。这一难题的解决方案只有继续通过城市化,才能使中国经济走出低谷。报道中多位学者认为,解决这一难题非常复杂,需要更多政策出台,并解决可能伴随这些政策的负面效应。中国外向型经济结构形成长期高储蓄、高出口、低消费的状况,要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就需要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同时抑制房价。前者可能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商品价格上扬,对消费有抑制作用,后者本身就是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方面,抑制房价会伤害关联产业。美国《纽约时报》2020年9月8日报道称,为了扩大内需,中国政府需要通过将财富重新分配给普通家庭来明显地缩小不平等,但这样做需要进行艰巨的社会和经济改革。“美国之音”2020年8月4日报道称,中国最近提出国内国外“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为经济寻找出路,但这个模式需要改变困扰经济的矛盾,同时实现国富和民富,避免重回“铁公基”的老路。英国《金融时报》2020年8月25日刊登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评论称,中国要建立强大的国内市场,提振消费,工人们必须从他们生产的产品中获得更多份额的回报,而这会提高企业成本,降低出口价格竞争力,损害“外循环”,要实现内外循环相互促进,这一矛盾需要解决。
三、跨国企业高端人士对于“双循环”模式的理解与态度
研究了部分外媒对“双循环”的解读报道,尤其是其中的负面消极报道,我们不禁疑惑在中国投资兴业的跨国公司,是否真的像某些报道所称的,对“双循环”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在中国深耕多年的外企,以及打算开拓中国市场的外国创业者,是否可能受到负面波及?通过针对在华主流外企的实际调查调研,我们找到的答案是: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模式是国际社会,尤其是广大跨国公司的广泛期待。
之所以说“双循环”是国际社会的广泛期待,是因为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他国家需要的不再是更多的中国商品,而是中国巨大的投资和消费市场。这一点在我们对全球企业的问卷调研中,便可以看出。2020年底至2021年初,中国日报社经济部围绕“双循环”发展模式开展的外企采访调研,涉及数十家知名企业,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一)跨国企业基本态度:普遍看好中国中高端消费市场的潜力,尤其高端消费类企业更是把中国市场作为新的增长点
对于我们提出的“如何看待中国拓展国内市场需求,同时积极进一步开放本地市场的双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欧莱雅北亞区总裁兼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表示,在后疫情时代,“双循环”发展模式对于拉动内需和提升产业链十分关键。欧莱雅十分看好消费驱动下中国经济内循环的前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就业率稳定,人民收入增加,消费意愿和能力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新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直是中国首要的政策目标。但中国政府也同时承诺重视需求侧管理,以进一步加强新发展模式。虽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全球经济持续下滑,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改变,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然不变。甚至中国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得前所未有地强烈,并导致了“消费升级”的蓬勃趋势——消费者希望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通过消费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
空中客车的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徐岗明确表示:“中国对于空客是战略性的重要市场。缘于中国国内航空市场复苏的积极信号和中国直升机市场的潜力,我们对于空客在中国的发展很有信心。”关于如何看待中国新发展格局的话题,深谙政府关系事务的徐岗认为,中国的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它将推动一个综合的、多层次的、角度丰富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尼尔森中国区总裁贾斯汀?萨金特认为,中国的“双循环”本质不是“闭关”,而是进一步“开放”。中国通过释放国内消费潜力、保护知识产权、改善营商环境、放宽外商投资准入等综合措施,完全可以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到国内发展业务,共享消费市场。
亚美亚大中华区总裁富莉莉认为,“双循环”政策对外企是一个机会。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扩大内需和放宽市场准入,这就意味着包括亚美亚在内的在华企业将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二)在实体经济领域,尤其是涉及“一带一路”、大湾区等重大项目,国际企业巨头表达了积极参与的态度,提出了中肯建议 对于在中国的投资和合作机遇,徐岗表示,中国是国际航空产业链的关键一环,空客愿意与中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领域加强合作。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高管表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将继续对外开放,促进和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和投资。中国与其他14个国家联合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渣打认为中国和外国合作伙伴完全有能力连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一系列领域推进“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亿滋国际大中华区总裁范睿思表示,通过“双循环”策略,相信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将会创造一个更有效、更公平、更透明的营商环境。中国将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和产业链,这将增强像亿滋这样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长期投资的信心。
当然也有很多跨国公司对“双循环”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马士基的中国区高管指出,目前中国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相比其他国家仍较低,要想使中国经济发展变得更加平衡,需要进一步激发国内消费新的增长点。“中国的消费增长依然有空间,我们希望中国挖掘内需的努力能够奏效。(因为)这将带来更加平衡的国际贸易局面,将使得国际航运产业链更加高效运行。”
四、针对“双循环”的思考和对外报道建议
通过研究外媒不同角度的报道和对外企人士采访调研的内容,我们对外界对于“双循环”发展模式的大致态度和理解,有了初步的认识。更可贵的是,我们得到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到了一些外界的疑惑,抑或是质疑。围绕这些疑问和质疑,外宣媒体的一线记者似乎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采访和调研,通过获取权威公开信息和第一手的企业调研资料,更好地对外诠释解读我们的“双循环”新模式和新格局。
(一)继续持续大力报道中国“内循环”的巨大消费和投资潜力,突出这种潜力和机遇对于全球企业和创业者的商机
鉴于提振消费对于“内循环”的重要意义,以及跨国企业对于消费升级的重要性,继续吸引和留住外企显然是明智之选。在发掘市场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方面,中国政府和全球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双循环”模式在这方面的挖潜成果也将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多赢的局面。因此,继续在对外报道中持续突出中国“内循环”的巨大消费和投资潜力,以及-对于全球企业和创业者的实实在在的商机,十分客观和必要。
涉及跨国企业的对外报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借嘴说话,现身说法”。借外企外嘴说话的作用非常突出,能够起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及“四两拨千斤”的独特传播效果。即通过借“外嘴”讲述微观的生动故事和案例,客观如实报道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对全球企业实实在在的兴业机会。国内对外传播媒体经常采访在中国投资兴业的有行业代表性的世界级企业,相关报道也体现出了外企人士对中国改革开放成绩和中国在脱贫攻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成就的高度评价,以及对中国坚持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进一步改革开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的赞赏,做到了借外嘴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和贡献论,有力反击了外资撤离论和其他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
以“外企谈中国经济韧性”系列采访为例,路易达孚集团全球副总裁周学军表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路易达孚看到了中国消费者对优质食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带来的商机,坚定认为中国市场将长期发展并带来巨大的商业机遇。
此类报道的叙事方式同样适合于“双循环”的相关深度报道策划。在华外企不仅在挖掘内需潜力方面与中国政府的目标一致,很多时候还是中国内外两大循环的连接点。这是跨国企业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即抓住不同市场的独特机遇,利用自身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配能力,追求效益最大化。
除了跨国企业,建议一线记者更加重视对私营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报道。在针对“双循环”的境外媒体报道中,有一项负面的舆情,就是诟病“双循环”模式未来的实际效果。原因是中国的“双循环”可能过度依赖国有企业,对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并不友好。作为贡献税收和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的发展事关“双循环”的成败。目前,各类财经媒体对民营中小企业报道的数量远不如对国企和大型创新企业的报道,已有的报道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议进一步挖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积极转型升级、谋求更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故事。同时在报道中实事求是地反映经济学家和行业专家学者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建议,对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税收等困难进行客观理性报道,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营造更好的舆论氛围,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二)对于“双循环”的对外报道应专业客观、理性平和,尊重规律,直面问题
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客观发展规律。财经报道也应该首先尊重和遵循这些规律,尽量做到专业客观、平和理性、严谨叙事。某些对外财经报道,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不够尊重经济学理论和客观规律,有时以偏概全,甚至为了说明一些问题而夸大其词,显得不够专业,甚至可能产生副作用。涉及“双循环”的某些关于自力更生进行科技创新研发方面的报道,盲目乐观和激进,甚至授人以柄,把一些友好的国际合作伙伴推走。根据斯图亚特?霍尔的受众解码分析理论,建议设置与受众背景相似的议题,同时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平和理性地说理陈情,最大程度地在国际受众中引起同情共理心,争取国际商界和学界的最大理解支持。
当然,对于我们在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阶段成果,我们完全可以客观报道,因为这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合作中降低成本,争取更多的正当权益。在这点上,秉持市场化原则,在商言商,是中国企业和媒体都应该坚持的客观原则。
客观理性平和的原则,也适用于对“双循环”实施中的某些技术问题的报道。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必讳疾忌医,反而要尽可能地主动发声面对。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透明度决定公信力,越是客观透明,外界的质疑反而会越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陈玉宇教授撰文指出,“双循环”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是需求,包括国内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陈玉宇认为在促进消费需求方面,要提高政策的精准性,鼓励和支持人们消费。居民家庭单位的消费能力亟待提升,这也是财经界的共识。而制造业难做,干实业不如炒房,也是近年来几乎每个人的真实切身感受。我们针对“双循环”的报道,不应对这些明显的問题视而不见。这些新模式实施中的问题,甚至是难题,更需要我们去面对和着力解决,也需要一线记者客观理性专业地分析解读,引起业内的关注和讨论。
总之,针对“双循环”新概念的报道,尤其是宏观层面的报道,处理不好很容易陷入宏大叙事的误区,或者写得过于专业化,让读者敬而生畏或一头雾水。建议在解读报道好大量相关政策的同时,进一步鼓励宏观微观结合的小切口故事报道,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达到“以小见大,润物无声”和“借嘴说话,现身说法”的对外传播效果。
同时,对“双循环”新发展模式的报道不仅要聚焦其光明的前景,同时也要兼顾技术问题的研讨,兼顾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实际感受,尽量以贴近财经类新闻读者的视角来生产和表现内容,直面问题,客观理性分析解读,尝试给出专业的解决问题之道,积极地对外解疑释惑,有效引导国内外的舆论,最终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模式的顺利落地实施,达到预期中的效果。
《中国日报》国际传播研究室对此文亦有贡献
王钰系中国日报社经济部副主任周兰序系中国日报社经济部记者
责编:李倩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国际传播 国际舆情 外企调研 议题设置
一、关于“双循环”出台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202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上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使人耳目一新。党中央相机决策,开准药方,提出国内国际“双循环”,既重视挖掘国内需求潜力,也要进一步高水平对外开放,最终实现两条腿走路。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双循环”发展模式立足内需,很像日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拓国际市场受阻后采用的自我消化策略。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产业分工受到极大挑战的今天,“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背景是我国以国际大循环为主导的发展模式面临深刻挑战,必须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构建新的发展模式,重塑经济发展动能。
从外部环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令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加剧了“逆全球化”的趋势。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进一步抬头,我国经济面对的外部需求大幅度萎缩。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性,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难以完全依托外部供给实现安全可控发展。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可见需求和供给均依赖外部环境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旧格局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内部看,经过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发展,中国经济的要素禀赋已发生深刻变化,必须重塑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策略。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增长放缓,中国以往以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的模式的弊端正在逐步显现,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需要相应的发展模式调整。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市场资源的优势日渐凸显,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巨大。在此背景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调充分利用我国巨大的市场资源,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依托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塑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为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正如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原副总裁朱民公开指出的:立足国内需求,以内循环为主是一个国家或经济体走向高收入阶段、完成工业化进程的必要条件。
目前,外企商界人士、经济学家和境外媒体都发表了很多关于“双循环”的研究报告和新闻报道。我们研究了一些典型的外媒报道和国内外专家学者观点,并结合在高端外企人士中开展的一次较深入的采访调研,力争获得海内外高端人士对于“双循环”内涵的基本理解和态度,尝试找到对外报道中的读者关注点,以便为记者编辑提供工作参考。
二、 关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境外舆情分析
(一)境外媒体高度关注“双循环”,部分外媒客观积极报道
2020年中央正式提出“双循环”发展模式后,境外媒体高度关注。中国日报社国际传播研究室统计了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初境外主流英文媒体就“双循环”模式发表的解读评论报道400余篇,并做了分类研究,大概分为客观积极、中性和理解存在偏差三类。部分外媒客观准确报道“双循环”发展模式并予以积极评论,称其将会帮助中国为世界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英国路透社2020年8月24日报道称,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领导人主动求变,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以深化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新加坡《联合早报》旗下英文杂志《思想中国》(Think China)2020年12月28日刊文稱,中国“双循环”模式旨在应对国内外经济挑战并按时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在“双循环”体系下,内外循环相互连通并以内循环为重点,将帮助中国在经济效率和安全之间取得平衡,实现稳定增长。文章指出,中国通过进一步发展国内市场,将增加进口需求,甚至从最大出口国转型为最大进口国。同时中国不放弃对外开放和全球化,将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通过进一步开放为世界经济做出贡献。
英国路透社另外一篇报道称,中国的改革派希望新发展格局能够带来加快改革的机遇,刺激国内需求并解决结构性难题。报道称中国的经济学家和智库正提出各种改革,包括土地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学者认为这些改革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并且建立长期增长动力,至关重要。报道援引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的观点称,中国如果想要实现内循环,必须推行改革,释放增长潜力。
(二)部分外媒对“双循环”存在误读,质疑“双循环”前景
1. 有些外媒曲解“双循环”为“闭关锁国”,对美“脱钩”
美国彭博社2020年7月30日报道称,“双循环”的含义用直白的英文表达出来就是“国内市场优先”,旨在强化中国对于供应链的掌控并减少对外部供给的依赖。彭博社报道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描述为“更加自力更生的国内经济将成为经济增长主引擎,而来自外国科技和投资将成为补充”。美国《华尔街日报》2020年8月13日报道称,有外企担心“内循环”政策模式预示着中国将进一步与世界“脱钩”,在中国深耕多年的外企,以及打算开拓中国市场的外国创业者可能受到波及。新加坡《联合早报》2020年8月13日报道称,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若转向“内循环”,就是变相的“闭关锁国”。中国与欧美国家关系紧张,以及更多的内向型的经济政策可能让外资企业感到不受欢迎,并放弃在华业务。澳大利亚洛伊研究所2020年9月1日发表文章称,“双循环”政策具有更深的政治含义,旨在应对华盛顿推动美国及其盟国与中国经济脱钩,北京试图通过“双循环”政策,按照自己的步伐与美国进行“脱钩”。 2. 部分外媒报道称中国科技领域不具备自立自强条件,放弃对外科技合作会带来更多经济成本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中国经济多数领域还不具备构建内循环的条件,依然在供需链上两头受制于人。以高端产业链为例,一边原材料和关键技术受人所控,另一边国内市场还没有能力消化这些产品,仍需依靠出口打开销路。美国彭博社2020年7月31日报道称,中国在掌握其发展急需的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半导体、飞机到人工智能,尽管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官方计划,但是一些专家表示中国在诸如高端计算机芯片等方面要赶上美国仍需要十多年的时间,尤其是在美国政府收紧供应之后。
(三)部分外媒报道中性,客观上为“双循环”的实施提出了建议
有部分财经类外媒报道称低消费、贫富差距加大是中国经济的长期结构性问题。美国彭博社2021年4月17日报道称,中国长期专注于刺激外部需求的政策,加之疫情的影响,导致去年经常项目顺差扩大。报道引用美国财政部官员观点称,在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的影响下,中国私人需求低迷,令人担心如果没有官方对家庭消费的更大支持,中国的增长将无法持续。报道建议中国应采取果断措施,通过实施结构性改革以减少国家干预、加强社会安全网、增加医疗保障和失业救济支出,并允许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市场开放。英国广播公司(BBC)2020年8月10日报道称,消费内循环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消费市场来容纳。中国的统一大市场,被“城乡二元结构”鸿沟一分为二。报道援引分析人士观点认为,中国高收入阶层房、车需求越来越接近“天花板”,其他消费增长潜力并不大;而低收入阶层收入水平提不上来,消费需求未能充分释放。这一难题的解决方案只有继续通过城市化,才能使中国经济走出低谷。报道中多位学者认为,解决这一难题非常复杂,需要更多政策出台,并解决可能伴随这些政策的负面效应。中国外向型经济结构形成长期高储蓄、高出口、低消费的状况,要提高消费意愿和能力,就需要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同时抑制房价。前者可能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商品价格上扬,对消费有抑制作用,后者本身就是经济内循环的重要方面,抑制房价会伤害关联产业。美国《纽约时报》2020年9月8日报道称,为了扩大内需,中国政府需要通过将财富重新分配给普通家庭来明显地缩小不平等,但这样做需要进行艰巨的社会和经济改革。“美国之音”2020年8月4日报道称,中国最近提出国内国外“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为经济寻找出路,但这个模式需要改变困扰经济的矛盾,同时实现国富和民富,避免重回“铁公基”的老路。英国《金融时报》2020年8月25日刊登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评论称,中国要建立强大的国内市场,提振消费,工人们必须从他们生产的产品中获得更多份额的回报,而这会提高企业成本,降低出口价格竞争力,损害“外循环”,要实现内外循环相互促进,这一矛盾需要解决。
三、跨国企业高端人士对于“双循环”模式的理解与态度
研究了部分外媒对“双循环”的解读报道,尤其是其中的负面消极报道,我们不禁疑惑在中国投资兴业的跨国公司,是否真的像某些报道所称的,对“双循环”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在中国深耕多年的外企,以及打算开拓中国市场的外国创业者,是否可能受到负面波及?通过针对在华主流外企的实际调查调研,我们找到的答案是:中国的“双循环”发展模式是国际社会,尤其是广大跨国公司的广泛期待。
之所以说“双循环”是国际社会的广泛期待,是因为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他国家需要的不再是更多的中国商品,而是中国巨大的投资和消费市场。这一点在我们对全球企业的问卷调研中,便可以看出。2020年底至2021年初,中国日报社经济部围绕“双循环”发展模式开展的外企采访调研,涉及数十家知名企业,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一)跨国企业基本态度:普遍看好中国中高端消费市场的潜力,尤其高端消费类企业更是把中国市场作为新的增长点
对于我们提出的“如何看待中国拓展国内市场需求,同时积极进一步开放本地市场的双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欧莱雅北亞区总裁兼欧莱雅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表示,在后疫情时代,“双循环”发展模式对于拉动内需和提升产业链十分关键。欧莱雅十分看好消费驱动下中国经济内循环的前景。中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就业率稳定,人民收入增加,消费意愿和能力增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增强,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在新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直是中国首要的政策目标。但中国政府也同时承诺重视需求侧管理,以进一步加强新发展模式。虽然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全球经济持续下滑,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改变,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然不变。甚至中国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得前所未有地强烈,并导致了“消费升级”的蓬勃趋势——消费者希望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通过消费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并渴望与自然和谐共处。
空中客车的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徐岗明确表示:“中国对于空客是战略性的重要市场。缘于中国国内航空市场复苏的积极信号和中国直升机市场的潜力,我们对于空客在中国的发展很有信心。”关于如何看待中国新发展格局的话题,深谙政府关系事务的徐岗认为,中国的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它将推动一个综合的、多层次的、角度丰富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尼尔森中国区总裁贾斯汀?萨金特认为,中国的“双循环”本质不是“闭关”,而是进一步“开放”。中国通过释放国内消费潜力、保护知识产权、改善营商环境、放宽外商投资准入等综合措施,完全可以吸引更多跨国公司到国内发展业务,共享消费市场。
亚美亚大中华区总裁富莉莉认为,“双循环”政策对外企是一个机会。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扩大内需和放宽市场准入,这就意味着包括亚美亚在内的在华企业将拥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二)在实体经济领域,尤其是涉及“一带一路”、大湾区等重大项目,国际企业巨头表达了积极参与的态度,提出了中肯建议 对于在中国的投资和合作机遇,徐岗表示,中国是国际航空产业链的关键一环,空客愿意与中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领域加强合作。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高管表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将继续对外开放,促进和加强同世界各国的贸易和投资。中国与其他14个国家联合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渣打认为中国和外国合作伙伴完全有能力连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一系列领域推进“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亿滋国际大中华区总裁范睿思表示,通过“双循环”策略,相信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将会创造一个更有效、更公平、更透明的营商环境。中国将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和产业链,这将增强像亿滋这样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长期投资的信心。
当然也有很多跨国公司对“双循环”提出了中肯的建议。马士基的中国区高管指出,目前中国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相比其他国家仍较低,要想使中国经济发展变得更加平衡,需要进一步激发国内消费新的增长点。“中国的消费增长依然有空间,我们希望中国挖掘内需的努力能够奏效。(因为)这将带来更加平衡的国际贸易局面,将使得国际航运产业链更加高效运行。”
四、针对“双循环”的思考和对外报道建议
通过研究外媒不同角度的报道和对外企人士采访调研的内容,我们对外界对于“双循环”发展模式的大致态度和理解,有了初步的认识。更可贵的是,我们得到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到了一些外界的疑惑,抑或是质疑。围绕这些疑问和质疑,外宣媒体的一线记者似乎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开展采访和调研,通过获取权威公开信息和第一手的企业调研资料,更好地对外诠释解读我们的“双循环”新模式和新格局。
(一)继续持续大力报道中国“内循环”的巨大消费和投资潜力,突出这种潜力和机遇对于全球企业和创业者的商机
鉴于提振消费对于“内循环”的重要意义,以及跨国企业对于消费升级的重要性,继续吸引和留住外企显然是明智之选。在发掘市场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方面,中国政府和全球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双循环”模式在这方面的挖潜成果也将是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多赢的局面。因此,继续在对外报道中持续突出中国“内循环”的巨大消费和投资潜力,以及-对于全球企业和创业者的实实在在的商机,十分客观和必要。
涉及跨国企业的对外报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借嘴说话,现身说法”。借外企外嘴说话的作用非常突出,能够起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以及“四两拨千斤”的独特传播效果。即通过借“外嘴”讲述微观的生动故事和案例,客观如实报道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对全球企业实实在在的兴业机会。国内对外传播媒体经常采访在中国投资兴业的有行业代表性的世界级企业,相关报道也体现出了外企人士对中国改革开放成绩和中国在脱贫攻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成就的高度评价,以及对中国坚持维护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进一步改革开放、不断改善营商环境的赞赏,做到了借外嘴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和贡献论,有力反击了外资撤离论和其他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
以“外企谈中国经济韧性”系列采访为例,路易达孚集团全球副总裁周学军表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经济更具活力和韧性。路易达孚看到了中国消费者对优质食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带来的商机,坚定认为中国市场将长期发展并带来巨大的商业机遇。
此类报道的叙事方式同样适合于“双循环”的相关深度报道策划。在华外企不仅在挖掘内需潜力方面与中国政府的目标一致,很多时候还是中国内外两大循环的连接点。这是跨国企业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即抓住不同市场的独特机遇,利用自身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配能力,追求效益最大化。
除了跨国企业,建议一线记者更加重视对私营企业和初创企业的报道。在针对“双循环”的境外媒体报道中,有一项负面的舆情,就是诟病“双循环”模式未来的实际效果。原因是中国的“双循环”可能过度依赖国有企业,对私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并不友好。作为贡献税收和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中小企业的发展事关“双循环”的成败。目前,各类财经媒体对民营中小企业报道的数量远不如对国企和大型创新企业的报道,已有的报道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议进一步挖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积极转型升级、谋求更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案例故事。同时在报道中实事求是地反映经济学家和行业专家学者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发展建议,对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税收等困难进行客观理性报道,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营造更好的舆论氛围,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二)对于“双循环”的对外报道应专业客观、理性平和,尊重规律,直面问题
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客观发展规律。财经报道也应该首先尊重和遵循这些规律,尽量做到专业客观、平和理性、严谨叙事。某些对外财经报道,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不够尊重经济学理论和客观规律,有时以偏概全,甚至为了说明一些问题而夸大其词,显得不够专业,甚至可能产生副作用。涉及“双循环”的某些关于自力更生进行科技创新研发方面的报道,盲目乐观和激进,甚至授人以柄,把一些友好的国际合作伙伴推走。根据斯图亚特?霍尔的受众解码分析理论,建议设置与受众背景相似的议题,同时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平和理性地说理陈情,最大程度地在国际受众中引起同情共理心,争取国际商界和学界的最大理解支持。
当然,对于我们在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中的阶段成果,我们完全可以客观报道,因为这有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合作中降低成本,争取更多的正当权益。在这点上,秉持市场化原则,在商言商,是中国企业和媒体都应该坚持的客观原则。
客观理性平和的原则,也适用于对“双循环”实施中的某些技术问题的报道。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不必讳疾忌医,反而要尽可能地主动发声面对。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透明度决定公信力,越是客观透明,外界的质疑反而会越少。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陈玉宇教授撰文指出,“双循环”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是需求,包括国内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陈玉宇认为在促进消费需求方面,要提高政策的精准性,鼓励和支持人们消费。居民家庭单位的消费能力亟待提升,这也是财经界的共识。而制造业难做,干实业不如炒房,也是近年来几乎每个人的真实切身感受。我们针对“双循环”的报道,不应对这些明显的問题视而不见。这些新模式实施中的问题,甚至是难题,更需要我们去面对和着力解决,也需要一线记者客观理性专业地分析解读,引起业内的关注和讨论。
总之,针对“双循环”新概念的报道,尤其是宏观层面的报道,处理不好很容易陷入宏大叙事的误区,或者写得过于专业化,让读者敬而生畏或一头雾水。建议在解读报道好大量相关政策的同时,进一步鼓励宏观微观结合的小切口故事报道,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达到“以小见大,润物无声”和“借嘴说话,现身说法”的对外传播效果。
同时,对“双循环”新发展模式的报道不仅要聚焦其光明的前景,同时也要兼顾技术问题的研讨,兼顾经济活动参与者的实际感受,尽量以贴近财经类新闻读者的视角来生产和表现内容,直面问题,客观理性分析解读,尝试给出专业的解决问题之道,积极地对外解疑释惑,有效引导国内外的舆论,最终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模式的顺利落地实施,达到预期中的效果。
《中国日报》国际传播研究室对此文亦有贡献
王钰系中国日报社经济部副主任周兰序系中国日报社经济部记者
责编: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