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做心理咨询时,我常会遇到因为无法做出选择而前来咨询的来访者,他们往往已纠结了很长时间。
即将大学毕业,是参加工作、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谈恋爱了,一边是刻骨铭心的初恋在分开几年后来求复合,一边是谈了一年多恋爱、感情稳定的现任男朋友,选择哪一个?
这些人都有一个错觉,觉得全世界就数自己最纠结、最痛苦。因此,他们容易陷入自感无能和自我厌恶的泥潭中,但真相是——这些选择题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令其纠结痛苦。只是有的人纠结的时间长一些,有的人纠结的时间短一些;有的人厌恶正在纠结的自己,有的人则接纳正在纠结的自己。
做选择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人生又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那么,是什么阻碍了你迅速做出决定呢?
害怕和逃避选择
很多人无法做出选择的原因是逃避选择。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给我写信说:“又一次面临选择。我最讨厌做选择,所以常常選择逃避。”一个婚姻濒临破裂的女性来访者告诉我:“我的婚姻实在维持不下去了。我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但是我很害怕,一直在逃避。”选择是痛苦的,但逃避选择只能换来短暂的心理安慰,最终你还是要自食逃避选择的恶果。
有选择代表着一个人有自由,有自由就代表着有责任。一个人对选择的自由怀有恐惧,究其原因是害怕承担责任。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选择的勇气。
缺乏做出选择的能力
很多人从没有自己做过选择,所有选择都是父母替他们做的。
这是我们中国家庭教育的失败。很多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你什么都不要想、不要管,只要努力学习就好。你上什么兴趣班、念什么学校、在哪个城市求学、学习什么专业、毕业后做什么工作、在哪里工作和生活、和谁相亲结婚……我们都为你安排好了,你只要听我们的话就行。
这样的“教育”称不上是真正的教育,而是包办和控制。接受此种“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安排和选择生活的能力,也丧失了对生活和生命的热情及主动性。
做选择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够通过一次次的选择训练获得。从小被父母安排着长大的人,被剥夺了训练这种能力的机会,从而丧失了独立选择的能力。
追求一个完美的解
很多人无法做出选择的原因在于他们总想追求一个完美的解,希望自己的选择是万无一失的,但世界上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有得必有失,“是”的背面是“否”,这是选择的本质。
选择是失去和拥有并存的勇敢者的游戏。你站在选择的岔路口,面前有两条甚至更多的路,你选择其中一条的时候,就失去了走其他路的可能性,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害怕选错,害怕遗憾或后悔
当我们选择了道路A,放弃了道路B、C、D时,会担心和不安,因为我们不知道做了这个选择之后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会怀疑: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吗?如果选择B、C、D会不会更好呢?我会后悔吗?后悔了又该怎么办?
我们在两个选择之间徘徊犹豫,正说明这两个选择中没有哪一个是更好的,它们在本质上差不多,只是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苦与乐罢了。很多人会高估或者放大选错的后果,但大多数时候,你的人生不会被一次错误的选择毁掉,除非你在选错之后放弃努力,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没有哪一个选择是选了之后百分之百不会后悔的,而如果你不是很清楚、很坚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你怎么选都会后悔。其实,是否会后悔常常取决于你后来的生活如何,所以为了让自己不后悔,在做出选择之后,我们应当沿着自己选择的路,努力将生活过得更好。
被负面情绪淹没,
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
一位来访者,她跟丈夫是相亲认识的,异地恋,迫于父母的催婚压力,总共才见了三次面就结婚了。婚后,她辞了原来的工作来到丈夫所在的城市生活,很快怀孕,怀孕期间两个人经常争吵。
咨询过程中,她倾诉自己和丈夫如何不合适、丈夫对她如何不好、她的生活如何痛苦、她如何迫切地想离婚……最后她问我她要不要离婚。
我问她:“如果要离婚,你打算什么时候离婚?是等孩子生下来之后离婚吗?如果生下来后离婚,你要不要孩子的抚养权?你自己有存款吗?没有工作,离婚后你靠什么生活?你目前的婚姻状况是否和父母讨论过?你之前会迫于父母的压力结婚,如果现在你父母反对,你敢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离婚吗?”
这些问题她一个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她的负面情绪如洪水一般将她的理智淹没了,让她无法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
当你陷入负面情绪时,不要匆忙做决定,而是要纾解自己的情绪,让理智回归,再做选择。
不以自我为轴心生活,
到处问别人意见
有一个朋友说她现在的“选择困难”是受了她妈妈的影响。当她还是一个高中生时,她问妈妈自己该不该出国读书,她妈妈就把这个选择题拿去询问她认识的所有亲戚、老师、邻居,并打算,如果“大家都觉得出国读书好”,就让女儿出国;如果“大家都觉得出国读书不好”,就不让女儿出国。
等到她自己想生二胎时,她跟她妈妈当年一样,到处问别人意见,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她都问个遍:“要不要生二胎啊?你说生二胎好吗?”她还把问题发到朋友圈里,收集大家的意见,以便自己做决定。
如果一个人自己没有主见,那么集思广益的结果是什么呢?浪费时间,迟迟无法做出选择不说,也容易被别人左右,做出错误或者令自己后悔的选择。
很多人在做选择时常常会考虑别人的看法和意见,唯独不问问自己。
有很多事情只有自己才能判断,而且必须自己做主,因为你的感受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生活也是你自己在过。不关注自己的感受,不以自我为轴心生活,往往会导致自己更加痛苦、纠结。
每一个人都是在选择的左右为难中突围前进的,每一个人也都是在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纠结和拉扯中成长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你成长的契机,也是一个确立你是谁、你要如何活出你自己、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生命中的轻重缓急和利弊得失怎样排序的过程。
不去选择,就等于放弃了自我和仅有一次的人生。所以,请不要逃避选择,不要一直原地踏步地纠结,要勇敢地直面选择,直面选择的痛苦,然后带领自己去往一个更加自由、广阔的天地。
(摘自《读者·原创版》)
即将大学毕业,是参加工作、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谈恋爱了,一边是刻骨铭心的初恋在分开几年后来求复合,一边是谈了一年多恋爱、感情稳定的现任男朋友,选择哪一个?
这些人都有一个错觉,觉得全世界就数自己最纠结、最痛苦。因此,他们容易陷入自感无能和自我厌恶的泥潭中,但真相是——这些选择题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令其纠结痛苦。只是有的人纠结的时间长一些,有的人纠结的时间短一些;有的人厌恶正在纠结的自己,有的人则接纳正在纠结的自己。
做选择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人生又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那么,是什么阻碍了你迅速做出决定呢?
害怕和逃避选择
很多人无法做出选择的原因是逃避选择。一个即将大学毕业的学生给我写信说:“又一次面临选择。我最讨厌做选择,所以常常選择逃避。”一个婚姻濒临破裂的女性来访者告诉我:“我的婚姻实在维持不下去了。我知道自己必须做出选择,但是我很害怕,一直在逃避。”选择是痛苦的,但逃避选择只能换来短暂的心理安慰,最终你还是要自食逃避选择的恶果。
有选择代表着一个人有自由,有自由就代表着有责任。一个人对选择的自由怀有恐惧,究其原因是害怕承担责任。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选择的勇气。
缺乏做出选择的能力
很多人从没有自己做过选择,所有选择都是父母替他们做的。
这是我们中国家庭教育的失败。很多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你什么都不要想、不要管,只要努力学习就好。你上什么兴趣班、念什么学校、在哪个城市求学、学习什么专业、毕业后做什么工作、在哪里工作和生活、和谁相亲结婚……我们都为你安排好了,你只要听我们的话就行。
这样的“教育”称不上是真正的教育,而是包办和控制。接受此种“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缺乏独立思考、自主安排和选择生活的能力,也丧失了对生活和生命的热情及主动性。
做选择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能够通过一次次的选择训练获得。从小被父母安排着长大的人,被剥夺了训练这种能力的机会,从而丧失了独立选择的能力。
追求一个完美的解
很多人无法做出选择的原因在于他们总想追求一个完美的解,希望自己的选择是万无一失的,但世界上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有得必有失,“是”的背面是“否”,这是选择的本质。
选择是失去和拥有并存的勇敢者的游戏。你站在选择的岔路口,面前有两条甚至更多的路,你选择其中一条的时候,就失去了走其他路的可能性,这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害怕选错,害怕遗憾或后悔
当我们选择了道路A,放弃了道路B、C、D时,会担心和不安,因为我们不知道做了这个选择之后生活会有怎样的变化。我们会怀疑: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吗?如果选择B、C、D会不会更好呢?我会后悔吗?后悔了又该怎么办?
我们在两个选择之间徘徊犹豫,正说明这两个选择中没有哪一个是更好的,它们在本质上差不多,只是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同的苦与乐罢了。很多人会高估或者放大选错的后果,但大多数时候,你的人生不会被一次错误的选择毁掉,除非你在选错之后放弃努力,放弃了自己的人生。
没有哪一个选择是选了之后百分之百不会后悔的,而如果你不是很清楚、很坚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你怎么选都会后悔。其实,是否会后悔常常取决于你后来的生活如何,所以为了让自己不后悔,在做出选择之后,我们应当沿着自己选择的路,努力将生活过得更好。
被负面情绪淹没,
失去深度思考的能力
一位来访者,她跟丈夫是相亲认识的,异地恋,迫于父母的催婚压力,总共才见了三次面就结婚了。婚后,她辞了原来的工作来到丈夫所在的城市生活,很快怀孕,怀孕期间两个人经常争吵。
咨询过程中,她倾诉自己和丈夫如何不合适、丈夫对她如何不好、她的生活如何痛苦、她如何迫切地想离婚……最后她问我她要不要离婚。
我问她:“如果要离婚,你打算什么时候离婚?是等孩子生下来之后离婚吗?如果生下来后离婚,你要不要孩子的抚养权?你自己有存款吗?没有工作,离婚后你靠什么生活?你目前的婚姻状况是否和父母讨论过?你之前会迫于父母的压力结婚,如果现在你父母反对,你敢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离婚吗?”
这些问题她一个都没有认真思考过,她的负面情绪如洪水一般将她的理智淹没了,让她无法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
当你陷入负面情绪时,不要匆忙做决定,而是要纾解自己的情绪,让理智回归,再做选择。
不以自我为轴心生活,
到处问别人意见
有一个朋友说她现在的“选择困难”是受了她妈妈的影响。当她还是一个高中生时,她问妈妈自己该不该出国读书,她妈妈就把这个选择题拿去询问她认识的所有亲戚、老师、邻居,并打算,如果“大家都觉得出国读书好”,就让女儿出国;如果“大家都觉得出国读书不好”,就不让女儿出国。
等到她自己想生二胎时,她跟她妈妈当年一样,到处问别人意见,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她都问个遍:“要不要生二胎啊?你说生二胎好吗?”她还把问题发到朋友圈里,收集大家的意见,以便自己做决定。
如果一个人自己没有主见,那么集思广益的结果是什么呢?浪费时间,迟迟无法做出选择不说,也容易被别人左右,做出错误或者令自己后悔的选择。
很多人在做选择时常常会考虑别人的看法和意见,唯独不问问自己。
有很多事情只有自己才能判断,而且必须自己做主,因为你的感受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生活也是你自己在过。不关注自己的感受,不以自我为轴心生活,往往会导致自己更加痛苦、纠结。
每一个人都是在选择的左右为难中突围前进的,每一个人也都是在一次又一次选择的纠结和拉扯中成长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你成长的契机,也是一个确立你是谁、你要如何活出你自己、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生命中的轻重缓急和利弊得失怎样排序的过程。
不去选择,就等于放弃了自我和仅有一次的人生。所以,请不要逃避选择,不要一直原地踏步地纠结,要勇敢地直面选择,直面选择的痛苦,然后带领自己去往一个更加自由、广阔的天地。
(摘自《读者·原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