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筑工程预算是提高企业投资效益的重要保障,在现代的建筑行业中占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如何加强建设工程预算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是建设工程预算的首要任务。企业在项目建造前,对拟建项目主体工程及其附属工程所需要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事先加以计算,根据拟建建筑工程的设计图纸、建筑工程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即间接费定额)、建筑材料预算价格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有关规定等,预先计算和确定每个新建、扩建、改建和复建项目所需全部费用的技术经济文件,则称为建筑工程预算。根据设计阶段划分的不同、建筑工程预算可分为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统称基本建设预算或简称建设预算首先预算所提供的工作量和各项工料消耗成本是企业必须重视的参考指标之一,也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问题;措施
一、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预算管理缺乏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
我国很多施工单位目前缺乏专业化的预算管理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企业还将预算管理和生产经营看做同一体系,把预算管理重置于生产经营计划之中。把预算管理仅仅看作是一种控制成本的方式,预算管理意识淡薄,流于形式,重视程度不高,直接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预算管理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存在不科学和不切实际的问题,简单地为获取预算结果而编制预算,而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关注却较少,使得预算编制部门难以调动各个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预算,更没有条件对预算项目进行必要的调研、论证。预算管理还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不具备全过程管理的现代预算管理意识。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按期完成。这种缺乏动态性的预算管理意识和预算管理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2、工程预算管理定额落后于时代发展
建筑技术领域是不断发展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工艺日新月异。在编制预算时,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预算定额,导致了工程建设管理和造价管理的难以控制。由于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大多不是动态的管理方式,跟不上市场的脚步,定额单价还在从前材料、人工和机械的水平上,对于新材料、新机械等又不能及时地补充,补充也缺乏代表性,滞后于市场的变化。这种“以静制动”的定额方法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变化的需求。不同水平的承包商依据同一定额编制不同工程的价格,难以区别承包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上的价格差异。
3、工程预算管理方法的落后
我国工程预算管理方法缺乏动态的、全过程的控制,国内普遍采用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在新时期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制约着预算管理水平的发展。编制预算的手段和方法落后,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不足,对数形成的原因分析不透,造成误差较大;对预算的因素考虑不周,造成重大预算项目的遗漏;没有一套科学合理、逻辑性严密的预算表,预算编制粗放,执行起来误差较大,致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主要表现为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预算管理意识两个方面。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了预算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况。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具备工程预算管理的专业人才之外,很多中小型企业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普遍不高,专业水平能力低,对于工程的熟练程度不足,管理能力不强。大多是依靠定额进行工程预、结算的审核。其人员往往只具有从事概预算工作的资格。不能适应现代预算管理的要求。专业技术素质差,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投资预控能力差,大量的工作仍停留在事后处理阶段。也不能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而且现代预算管理观念意识不强,造成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二、提高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措施
1、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动态的预算管理
从工程设计阶段的图纸审查、人员管理、限额制定,到工程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设计变更、施工现场造价的控制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系统的建立,最后到工程款结算时的决算管理等等,要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全方位的动态管理方式。通过对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通过加强投资估算管理和推行限额设计,制定合理的工程静态投资,充分预测工程的动态投资,保证建设项目决策打足资金,不留缺口。
加强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要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还应请有关部门追究责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要全过程实时动态跟踪工程预算中“量”和“价”方面的变动,认真分析其变动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發挥工程预算管理的能动作用。
2、加强预算工作的统筹管理
预算工作的统筹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同一个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设计单位对工程预算的理解和运用是有区别的,甚至是矛盾的。在工程预算管理过程中,单纯片面地强调某一单位的利益不利于工程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施工建设单位要发挥自身在工程预算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具备统筹全局的意识和观念,改变不同参与单位的孤立性、对立性,切实加强各方面的统筹管理,还要将施工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及成本控制有机结合起来。
具体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加强限额设计和考核工作。限额设计有利于投资估算及设计概算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投资估算及设计概算的合理修正,有利于提高设计者的经济意识与责任意识。建设单位必须以限额设计为源头,做好投资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 其次要加强施工过程的投资控制。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重点是加强合同管理、设计变更的管理。规范并严格实行设计变更管理有利于合同造价的实现,这样有利于工程预算的有效控制。
最后是加强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施工企业是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主体单位,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加强人、材、机的成本分析、核算,以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这样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施工建设单位要从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益出发去分析和考核工程的成本,重视时间价值,重视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3、使用先进的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工程预算管理要采取现代化的先进方法,避免过去那种静态、呆滞的编制方法,是预算编制更加靠近市场的变化程度,价格贬值要更加体现动态性,贴近市场,切合实际,使价格编制充分市场化,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水平承包商价格的差异变化和各地区、各行业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避免实际工作中的编制误差与错误,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的可靠性、公正性以及时效性,使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要素的价格市场化程度和透明度提高。
其次是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与管理。强化造价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执业道德规范,进一步规范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注册管理和跟踪管理。
最后是加强工程预算编制的审核和考核制度。各个造价咨询单位应自觉加强工程预算编制的审核工作,提高工程预算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其造价咨询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4、加强工程预算定额的调整
由于建筑工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工程预算定额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建筑材料和设备材料的大幅度調整使过去那种静态的预算定额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所以要结合动态预算管理,合理调整预算定额,把由市场经济所引起的动态因素科学、合理地反映到工程造价中去,使之逐步市场化。
5、全面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建筑工程结构的复杂性,对于预算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就很高,工程预算需要一批具备先进的专业知识,也具备熟练实际经验的预算管理人员。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预算专业性很强,集专门性、知识性以及技术性于一体,不但需要预算人员具备先进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熟悉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工艺、建筑材料、人工、机械设备以及工程计算定额方面熟练掌握。要加强和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就必须要加强预算管理。所以,对预算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对提升工程预算管理水平是很有利的。重视预算人员的培训工作,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工程实践,补充学习全新的专业知识,将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中去。组织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的培训。多层次是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和技术水平的预算人员进行普遍的带有强制性的培训。多规格不仅是针对预算人员进行的培训,也是针对相关造价管理人员进行的业务培训,便于在实际工作中相互协调。多渠道就是指在工程实践中来指导学习,从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学习相关知识。
三、结语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和全方位的管理。在施工实践中,一定要准确把握工程造价,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方法,不断创新和完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顺利完成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于彦斌.浅谈建设单位工程预算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16).
【2】杜帅.加强工程预算管理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10).
【关键词】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问题;措施
一、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预算管理缺乏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
我国很多施工单位目前缺乏专业化的预算管理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些企业还将预算管理和生产经营看做同一体系,把预算管理重置于生产经营计划之中。把预算管理仅仅看作是一种控制成本的方式,预算管理意识淡薄,流于形式,重视程度不高,直接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预算管理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存在不科学和不切实际的问题,简单地为获取预算结果而编制预算,而对于预算执行情况的关注却较少,使得预算编制部门难以调动各个职能部门积极参与预算,更没有条件对预算项目进行必要的调研、论证。预算管理还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不具备全过程管理的现代预算管理意识。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按期完成。这种缺乏动态性的预算管理意识和预算管理可能会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2、工程预算管理定额落后于时代发展
建筑技术领域是不断发展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工艺日新月异。在编制预算时,没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合理的预算定额,导致了工程建设管理和造价管理的难以控制。由于我国预算管理体制大多不是动态的管理方式,跟不上市场的脚步,定额单价还在从前材料、人工和机械的水平上,对于新材料、新机械等又不能及时地补充,补充也缺乏代表性,滞后于市场的变化。这种“以静制动”的定额方法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变化的需求。不同水平的承包商依据同一定额编制不同工程的价格,难以区别承包单位在不同地点、不同工程上的价格差异。
3、工程预算管理方法的落后
我国工程预算管理方法缺乏动态的、全过程的控制,国内普遍采用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在新时期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制约着预算管理水平的发展。编制预算的手段和方法落后,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和研究不足,对数形成的原因分析不透,造成误差较大;对预算的因素考虑不周,造成重大预算项目的遗漏;没有一套科学合理、逻辑性严密的预算表,预算编制粗放,执行起来误差较大,致使预算管理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主要表现为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预算管理意识两个方面。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了预算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况。除了一些大型企业具备工程预算管理的专业人才之外,很多中小型企业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普遍不高,专业水平能力低,对于工程的熟练程度不足,管理能力不强。大多是依靠定额进行工程预、结算的审核。其人员往往只具有从事概预算工作的资格。不能适应现代预算管理的要求。专业技术素质差,不能独立果断地处理复杂的工程技术经济问题,投资预控能力差,大量的工作仍停留在事后处理阶段。也不能组织协调工程项目各主体间的关系。而且现代预算管理观念意识不强,造成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二、提高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措施
1、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动态的预算管理
从工程设计阶段的图纸审查、人员管理、限额制定,到工程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设计变更、施工现场造价的控制管理和全过程控制系统的建立,最后到工程款结算时的决算管理等等,要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全方位的动态管理方式。通过对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通过加强投资估算管理和推行限额设计,制定合理的工程静态投资,充分预测工程的动态投资,保证建设项目决策打足资金,不留缺口。
加强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要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还应请有关部门追究责任。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要全过程实时动态跟踪工程预算中“量”和“价”方面的变动,认真分析其变动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关的应对措施,發挥工程预算管理的能动作用。
2、加强预算工作的统筹管理
预算工作的统筹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对于同一个工程项目,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设计单位对工程预算的理解和运用是有区别的,甚至是矛盾的。在工程预算管理过程中,单纯片面地强调某一单位的利益不利于工程预算管理和项目管理。施工建设单位要发挥自身在工程预算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具备统筹全局的意识和观念,改变不同参与单位的孤立性、对立性,切实加强各方面的统筹管理,还要将施工设计阶段的限额设计和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及成本控制有机结合起来。
具体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加强限额设计和考核工作。限额设计有利于投资估算及设计概算的有效控制,有利于投资估算及设计概算的合理修正,有利于提高设计者的经济意识与责任意识。建设单位必须以限额设计为源头,做好投资管理和预算管理工作。 其次要加强施工过程的投资控制。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控制重点是加强合同管理、设计变更的管理。规范并严格实行设计变更管理有利于合同造价的实现,这样有利于工程预算的有效控制。
最后是加强成本分析和成本管理。施工企业是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主体单位,预算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加强人、材、机的成本分析、核算,以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获利能力。这样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施工建设单位要从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益出发去分析和考核工程的成本,重视时间价值,重视项目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3、使用先进的编制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工程预算管理要采取现代化的先进方法,避免过去那种静态、呆滞的编制方法,是预算编制更加靠近市场的变化程度,价格贬值要更加体现动态性,贴近市场,切合实际,使价格编制充分市场化,能够满足不同类型、不同水平承包商价格的差异变化和各地区、各行业的预算定额、取费基础、取费标准,避免实际工作中的编制误差与错误,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建设。加强工程造价信息的可靠性、公正性以及时效性,使工程的人工、材料、机械等要素的价格市场化程度和透明度提高。
其次是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与管理。强化造价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执业道德规范,进一步规范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的注册管理和跟踪管理。
最后是加强工程预算编制的审核和考核制度。各个造价咨询单位应自觉加强工程预算编制的审核工作,提高工程预算的准确性,进而提高其造价咨询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4、加强工程预算定额的调整
由于建筑工程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给工程预算定额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建筑材料和设备材料的大幅度調整使过去那种静态的预算定额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所以要结合动态预算管理,合理调整预算定额,把由市场经济所引起的动态因素科学、合理地反映到工程造价中去,使之逐步市场化。
5、全面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建筑工程结构的复杂性,对于预算管理人员的要求也就很高,工程预算需要一批具备先进的专业知识,也具备熟练实际经验的预算管理人员。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预算专业性很强,集专门性、知识性以及技术性于一体,不但需要预算人员具备先进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熟悉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工艺、建筑材料、人工、机械设备以及工程计算定额方面熟练掌握。要加强和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就必须要加强预算管理。所以,对预算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对提升工程预算管理水平是很有利的。重视预算人员的培训工作,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结合工程实践,补充学习全新的专业知识,将新的理论应用于实际中去。组织多层次、多规格、多渠道的培训。多层次是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和技术水平的预算人员进行普遍的带有强制性的培训。多规格不仅是针对预算人员进行的培训,也是针对相关造价管理人员进行的业务培训,便于在实际工作中相互协调。多渠道就是指在工程实践中来指导学习,从具体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学习相关知识。
三、结语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和全方位的管理。在施工实践中,一定要准确把握工程造价,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方法,不断创新和完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顺利完成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于彦斌.浅谈建设单位工程预算管理[J].经营管理者,2009(16).
【2】杜帅.加强工程预算管理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