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音乐教学发生了较大变化,加强情感体验是音乐改革的重要特征,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重点强调音乐鉴赏,体验音乐情感,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文将对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行分析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体验;措施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创作、音乐鉴赏和音乐表演都充满r情感。作品的产生是作者受到情感触动,在表演时,表演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情感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加深刻、感人。所以,音乐巾充满了情感。
一、了解音乐作品的背后
每首音乐作品的产生都是有依据的,都与社会环境、创作者的心境以及时代特征等有着密切关系,这些因素构成了音乐作品的情感基础。但是,大部分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巾,容易忽视音乐作品的背后内容,拿到音乐作品之后,直接进行音乐鉴赏,许多学生还未领悟到音乐创作的意图和情感,作者创作时的时代背景,作者创作的心境。如果全面了解这些信息,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领悟其他作品。
比如,《黄河大合唱》,学生在听这首歌曲时,都能感受到一种慷慨激昂的气势,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体验呢?很少有同学能说明原因。如果教师在鉴赏这首作品之前,简单地讲述作品创作背景,告诉学生这首作品是作家光末然在黄河岸边,看到八路奋勇抵抗敌人时所作的,这首作品表达了作家对八路军奋勇抗敌的钦佩和赞扬,充满了英雄主义光辉。当学生r解这些内容之后,才能对这首作品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二、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有效教学情景
虽然音乐是以听觉为主,但是也需要其他感观的配合,这样才能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如何在音乐课中完全调动学生的感观系统,是高巾音乐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科技的发展丰富的音乐教学方式,如在鉴赏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作品想要表达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所有感观。在鉴赏《脸谱》这首音乐作品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脸谱,学生不仪能够欣赏音乐,同时也能欣赏与脸谱相关的影像,从而深入了解这首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总之,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音乐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
三、反复聆听,产生情感共鸣
听是参与音乐教学的关键,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认识、了解音乐的内涵,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音乐美的本质是音乐教学进行的过程,也是情感和音乐要素变化的过程。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是心灵的语言。俗话说:“音乐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站在艺术形式的角度上看,音乐的本质是情感宣泄、情感撞击、情感审美和情感交流。通过反复聆听,感受音乐要素的变化。音乐情感和音乐情绪的体验不能停留在表层上,应该深入到内心的体验,寻找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让学生面对音乐,通过音乐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感共鸣。再比如,在进行《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时,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第一,先完整地聆听《c小调(革命)练习曲》,感受音乐情感。然后,教师向学生布置聆听任务:你认为这篇作品是什么类型的?是英雄主义还是战斗主义,或是悲剧主义?为什么?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思考。
第二,复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的整体氛围,并学唱该部分主题。学生聆听后,积极回答问题,教师再进行总结。
第二,复听第二部分,分析和研究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学生聆听后,可以相互讨论,然后进行总结。
第四,欣赏完整的马克西姆演奏的《革命练习曲》视频,听完后,谈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五,拓展欣赏朗朗演奏的英雄波兰舞曲》视频。
在上述步骤巾,第一步骤的设汁是通过聆听完整版本,简单r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并引发学生思考。第二、二步骤设计复听,要求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变化,关注作品的主题,体验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准确把握节奏和旋律。感知和体验音乐作品主题,促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当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主题情感有了基本了解后,可以对作品进行改编,再赏析完整的现代版视频,保证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个全面的r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当学生对肖邦音乐作品有了全面认识和把握后,再进行拓展教学,促使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特征,进一步认识作品,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巾,有的是感性上的直接情感体验,这种直接情感体验是源于日常的经验积累。有的情感体验可以从音乐外的文字因素中获得,促使倾听者对音乐情感有着更深入的理解。为了提高情感体验的准确性、细致性和深刻性,学生需要反复聆听,再结合以往经验以及创作者的个性特征等因素,深入感受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通过反复聆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情感共鸣,准确把握音乐作品情感。同时,反复聆听也是拓展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四、参与到音乐作品中
音乐虽然是以聆听为主,但是仪仪依靠聆听是无法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引导,启发学生思维,促使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巾,主动体验音乐教学过程。比如,鉴赏德彪西音乐,德彪西被人们称为个人流派,其音乐具有印象派特征,所以,德彪西音乐鉴赏没有标准答案,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和可扩展性。教师在进行讨论式教学时,可以选择德彪西音乐进行案例分析,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各组成员发表白己小组的见解。有的学生表示在音乐巾看到了大海,有的学生说看到作者在海边奔跑,有的学生说感受到了朦胧的气氛,这些都是印象派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教师在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后,组织学生再次聆听音乐,这次鉴赏应该比第一次鉴赏更加深入,促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音乐的本质。
五、总结
综上所述,情感是音乐的灵魂,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许多音乐教师都忽视了音乐情感体验,从而导致音乐教育没有发挥实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巾,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音乐背后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有效教学情景,反复聆听,产生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参与到音乐作品巾。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体验;措施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创作、音乐鉴赏和音乐表演都充满r情感。作品的产生是作者受到情感触动,在表演时,表演者将自己的情感与音乐情感结合在一起,从而更加深刻、感人。所以,音乐巾充满了情感。
一、了解音乐作品的背后
每首音乐作品的产生都是有依据的,都与社会环境、创作者的心境以及时代特征等有着密切关系,这些因素构成了音乐作品的情感基础。但是,大部分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巾,容易忽视音乐作品的背后内容,拿到音乐作品之后,直接进行音乐鉴赏,许多学生还未领悟到音乐创作的意图和情感,作者创作时的时代背景,作者创作的心境。如果全面了解这些信息,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更好地领悟其他作品。
比如,《黄河大合唱》,学生在听这首歌曲时,都能感受到一种慷慨激昂的气势,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体验呢?很少有同学能说明原因。如果教师在鉴赏这首作品之前,简单地讲述作品创作背景,告诉学生这首作品是作家光末然在黄河岸边,看到八路奋勇抵抗敌人时所作的,这首作品表达了作家对八路军奋勇抗敌的钦佩和赞扬,充满了英雄主义光辉。当学生r解这些内容之后,才能对这首作品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二、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有效教学情景
虽然音乐是以听觉为主,但是也需要其他感观的配合,这样才能对音乐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如何在音乐课中完全调动学生的感观系统,是高巾音乐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科技的发展丰富的音乐教学方式,如在鉴赏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作品想要表达的画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所有感观。在鉴赏《脸谱》这首音乐作品时,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脸谱,学生不仪能够欣赏音乐,同时也能欣赏与脸谱相关的影像,从而深入了解这首歌曲想要表达的情感。总之,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音乐情景,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
三、反复聆听,产生情感共鸣
听是参与音乐教学的关键,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能够认识、了解音乐的内涵,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音乐美的本质是音乐教学进行的过程,也是情感和音乐要素变化的过程。音乐是情感的载体,是心灵的语言。俗话说:“音乐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站在艺术形式的角度上看,音乐的本质是情感宣泄、情感撞击、情感审美和情感交流。通过反复聆听,感受音乐要素的变化。音乐情感和音乐情绪的体验不能停留在表层上,应该深入到内心的体验,寻找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让学生面对音乐,通过音乐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感共鸣。再比如,在进行《钢琴音乐的奇葩》教学时,可以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第一,先完整地聆听《c小调(革命)练习曲》,感受音乐情感。然后,教师向学生布置聆听任务:你认为这篇作品是什么类型的?是英雄主义还是战斗主义,或是悲剧主义?为什么?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思考。
第二,复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的整体氛围,并学唱该部分主题。学生聆听后,积极回答问题,教师再进行总结。
第二,复听第二部分,分析和研究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学生聆听后,可以相互讨论,然后进行总结。
第四,欣赏完整的马克西姆演奏的《革命练习曲》视频,听完后,谈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第五,拓展欣赏朗朗演奏的英雄波兰舞曲》视频。
在上述步骤巾,第一步骤的设汁是通过聆听完整版本,简单r解音乐作品的背景,并引发学生思考。第二、二步骤设计复听,要求学生关注音乐要素的变化,关注作品的主题,体验作品的情感和内涵,准确把握节奏和旋律。感知和体验音乐作品主题,促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当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主题情感有了基本了解后,可以对作品进行改编,再赏析完整的现代版视频,保证学生对音乐作品有个全面的r解,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当学生对肖邦音乐作品有了全面认识和把握后,再进行拓展教学,促使学生深入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特征,进一步认识作品,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巾,有的是感性上的直接情感体验,这种直接情感体验是源于日常的经验积累。有的情感体验可以从音乐外的文字因素中获得,促使倾听者对音乐情感有着更深入的理解。为了提高情感体验的准确性、细致性和深刻性,学生需要反复聆听,再结合以往经验以及创作者的个性特征等因素,深入感受音乐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因此,通过反复聆听,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情感共鸣,准确把握音乐作品情感。同时,反复聆听也是拓展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四、参与到音乐作品中
音乐虽然是以聆听为主,但是仪仪依靠聆听是无法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引导,启发学生思维,促使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巾,主动体验音乐教学过程。比如,鉴赏德彪西音乐,德彪西被人们称为个人流派,其音乐具有印象派特征,所以,德彪西音乐鉴赏没有标准答案,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和可扩展性。教师在进行讨论式教学时,可以选择德彪西音乐进行案例分析,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各组成员发表白己小组的见解。有的学生表示在音乐巾看到了大海,有的学生说看到作者在海边奔跑,有的学生说感受到了朦胧的气氛,这些都是印象派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教师在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后,组织学生再次聆听音乐,这次鉴赏应该比第一次鉴赏更加深入,促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音乐的本质。
五、总结
综上所述,情感是音乐的灵魂,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的目标。但是由于受到社会、经济、文化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许多音乐教师都忽视了音乐情感体验,从而导致音乐教育没有发挥实效。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巾,教师应该向学生介绍音乐背后的内容,通过各种手段创设有效教学情景,反复聆听,产生情感共鸣,促使学生参与到音乐作品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