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运用示意图,意味着本节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和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时间(昼夜、冬夏)和空间尺度(城郊、海陆、山谷)绘制和运用示意图说明原理;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原理,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由于太阳辐射差异造成地表冷热不均,进而引起气流垂直运动,导致气压水平差异,引起空气水平运动的原理。同时,能够将这一原理迁移应用,达到能够解释相关现象(如城郊、海陆、山谷)的目的。
[教材分析]
本节为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内容,在讲述了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受热过程之后,提到了大气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热力环流。本节教材主要呈现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以及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两部分知识内容。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对“热力环流示意图”的解读,充分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渗透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并使学生具备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地理事象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本节教材首先以孔明灯和现代载人热气球平稳升空作为真实情境,并设置探究问题:载人热气球能平稳升空的原因是什么?由此要求学生推测生活中“点蜡烛切洋葱,不流泪”这一小窍门是否可行,并解释原因。这两个探究问题依托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情境中蕴含着能够深入探讨的学科内容,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并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的意识。
随后,教材引入“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这一重点内容,先解释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差異分布,造成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并导致水平气压方向的气压差,从而形成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在解释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时,教材通过图3-17“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分步图解阐述“当地面不受热时”的气压分布状况,以及当地面A、B、C三点受热不均时空气的对流运动特征,进而得出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的变化和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最终形成热力环流)。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是本节教材的难点内容,对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此,教材在示意图的绘制上采用了分步逐层推进的方式,旨在使学生充分理解热力环流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为随后运用示意图解释自然界中相关热力环流的现象做理论铺垫。
当学生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后,教材内容递进到“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这一内容,可谓是用一把热力环流原理的“钥匙”打开了包罗万象的热力环流现象之“门”。教材的这部分内容,首先是一篇关于山谷风的阅读材料,详细解释了山谷风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图3-18“山谷风示意”帮助学生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理解山谷风的形成过程。随后,教材设置海陆风的主题探究活动,问题1考查学生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绘制3-19“海陆风示意”并解释原因,落脚于地理原理解读。问题2要求学生运用海陆风的形成原理分析海南岛白天多雨、夜间多晴朗的原因。问题3则要求学生赴出现“海陆风”或“江陆风”之地考察,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最后,教材设置“城市热岛环流”主题探究活动,呈现图3-20“城市热带环流示意”,问题1要求学生运用该示意图简述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紧扣课标“运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问题2要求学生模拟城市规划者,探讨在考虑城市热岛条件下,如何布局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问题3则要求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思考当热岛环流被淹没或不明显时,布局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还应考虑哪些因素,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大气运动与人类活动的交互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
[教学目标]
1.运用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动态和系统地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形成综合思维。
2.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内的热力环流状况,感悟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3.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与热力环流相关的地理现象,具备运用模拟实验等方式研究热力环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从教材内容结构上看,大气热力环流原理是大气运动规律的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的大气环流,都可以用热力环流原理来解释。热力环流原理同其他地理原理一样,是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释一些现象的发生过程,增强对生活中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作用。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涉及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等学科,是跨学科的综合知识体系,而本节内容概念性强,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在知识的建构上缺乏理论支撑点,如大气压的概念,空气垂直运动对同一水平面气压造成的影响,以及等压面弯曲的地理含义等,学生在学习热力环流的过程中往往对这些知识点存在“留白”现象 ,难以深刻理解。其次,热力环流中涉及的气温、气压等地理要素的变化呈现多时空交互耦合,如教材阅读部分中提到的北京北部山区与平原之间“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山谷风效应等。高一学生还未建立地理时空观,综合思维能力薄弱,理解这些问题还存在较大难度。第三,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是走入“田野”的教学,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教学。在这之前,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缺少地理意义的思考,如对教材中提到的“点蜡烛切洋葱,不流泪”“湖陆风的周期性变化”“海南白天多雨,夜间晴朗”等现象,学生无切身体验,易出现置身其中不知其理的现象。最后,对热力环流原理的分析理解需要借助模拟实验、地理视频、虚拟现实技术,这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及周边的自然条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恰当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能加深巩固他们已经习得的地理原理。因此,难点是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 ①对气压的概念、空气的热胀冷缩、空气的对流运动等基础物理知识有一定的认识; ②对热力环流的生活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能力基础 学生初步具备的能力:读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倾向 ①有兴趣参与动手实验,较关注实验探究的现象,对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感兴趣; ②对于生活化的地理知识和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知识感兴趣。
[教学方法]
1、问题解决教学法:通过解决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逐步分析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2、地图法:通过绘制《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山谷风示意图》,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图像进行记忆。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做有针对性的探究;
4、实验法:利用“巧切洋葱”的实验,鼓励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知识。
[设计思路]
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注重与实际相结合,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引进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组织教学,力求实现地理原理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提出问题→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观察、推理、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运用示意图,意味着本节要求能够熟练运用和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时间(昼夜、冬夏)和空间尺度(城郊、海陆、山谷)绘制和运用示意图说明原理;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原理,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由于太阳辐射差异造成地表冷热不均,进而引起气流垂直运动,导致气压水平差异,引起空气水平运动的原理。同时,能够将这一原理迁移应用,达到能够解释相关现象(如城郊、海陆、山谷)的目的。
[教材分析]
本节为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内容,在讲述了大气的组成、大气的受热过程之后,提到了大气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热力环流。本节教材主要呈现了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以及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两部分知识内容。本节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对“热力环流示意图”的解读,充分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渗透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并使学生具备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地理事象的意识和能力。为此,本节教材首先以孔明灯和现代载人热气球平稳升空作为真实情境,并设置探究问题:载人热气球能平稳升空的原因是什么?由此要求学生推测生活中“点蜡烛切洋葱,不流泪”这一小窍门是否可行,并解释原因。这两个探究问题依托于真实的生活情境,情境中蕴含着能够深入探讨的学科内容,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空间,并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的意识。
随后,教材引入“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这一重点内容,先解释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差異分布,造成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并导致水平气压方向的气压差,从而形成大气运动。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在解释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时,教材通过图3-17“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示意”,分步图解阐述“当地面不受热时”的气压分布状况,以及当地面A、B、C三点受热不均时空气的对流运动特征,进而得出近地面和高空气压的变化和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最终形成热力环流)。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是本节教材的难点内容,对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此,教材在示意图的绘制上采用了分步逐层推进的方式,旨在使学生充分理解热力环流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为随后运用示意图解释自然界中相关热力环流的现象做理论铺垫。
当学生理解热力环流原理后,教材内容递进到“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这一内容,可谓是用一把热力环流原理的“钥匙”打开了包罗万象的热力环流现象之“门”。教材的这部分内容,首先是一篇关于山谷风的阅读材料,详细解释了山谷风的形成过程,并通过图3-18“山谷风示意”帮助学生运用热力环流原理理解山谷风的形成过程。随后,教材设置海陆风的主题探究活动,问题1考查学生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绘制3-19“海陆风示意”并解释原因,落脚于地理原理解读。问题2要求学生运用海陆风的形成原理分析海南岛白天多雨、夜间多晴朗的原因。问题3则要求学生赴出现“海陆风”或“江陆风”之地考察,验证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最后,教材设置“城市热岛环流”主题探究活动,呈现图3-20“城市热带环流示意”,问题1要求学生运用该示意图简述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紧扣课标“运用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问题2要求学生模拟城市规划者,探讨在考虑城市热岛条件下,如何布局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问题3则要求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思考当热岛环流被淹没或不明显时,布局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还应考虑哪些因素,以此帮助学生了解大气运动与人类活动的交互关系,树立人地协调观。
[教学目标]
1.运用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动态和系统地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形成综合思维。
2.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内的热力环流状况,感悟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3.能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或其他地理工具,观察、识别、描述与热力环流相关的地理现象,具备运用模拟实验等方式研究热力环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从教材内容结构上看,大气热力环流原理是大气运动规律的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的大气环流,都可以用热力环流原理来解释。热力环流原理同其他地理原理一样,是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解释一些现象的发生过程,增强对生活中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是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作用。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涉及物理学、地理学、气象学等学科,是跨学科的综合知识体系,而本节内容概念性强,对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在知识的建构上缺乏理论支撑点,如大气压的概念,空气垂直运动对同一水平面气压造成的影响,以及等压面弯曲的地理含义等,学生在学习热力环流的过程中往往对这些知识点存在“留白”现象 ,难以深刻理解。其次,热力环流中涉及的气温、气压等地理要素的变化呈现多时空交互耦合,如教材阅读部分中提到的北京北部山区与平原之间“白天风向北转南,夜间风向南转北”的山谷风效应等。高一学生还未建立地理时空观,综合思维能力薄弱,理解这些问题还存在较大难度。第三,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是走入“田野”的教学,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教学。在这之前,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真实复杂的现实情境缺少地理意义的思考,如对教材中提到的“点蜡烛切洋葱,不流泪”“湖陆风的周期性变化”“海南白天多雨,夜间晴朗”等现象,学生无切身体验,易出现置身其中不知其理的现象。最后,对热力环流原理的分析理解需要借助模拟实验、地理视频、虚拟现实技术,这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及周边的自然条件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恰当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能加深巩固他们已经习得的地理原理。因此,难点是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学情分析]
1、认知基础 ①对气压的概念、空气的热胀冷缩、空气的对流运动等基础物理知识有一定的认识; ②对热力环流的生活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能力基础 学生初步具备的能力:读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倾向 ①有兴趣参与动手实验,较关注实验探究的现象,对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感兴趣; ②对于生活化的地理知识和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地理知识感兴趣。
[教学方法]
1、问题解决教学法:通过解决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逐步分析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2、地图法:通过绘制《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山谷风示意图》,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图像进行记忆。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做有针对性的探究;
4、实验法:利用“巧切洋葱”的实验,鼓励学生提取信息,归纳总结知识。
[设计思路]
高中地理课程要求“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注重与实际相结合,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引进学生生活体验的情境组织教学,力求实现地理原理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提出问题→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观察、推理、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