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现浇大跨度连续梁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rde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建天津至秦皇岛客运专线洋河特大桥跨沿海高速公路(60+100+60)m连续梁采用碗扣支架进行三向预应力连续梁的现浇施工,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成熟技术,结合工程实际,针对本工程的难点、特点,确定施工方案、技术参数、施工标准。以此来指导施工,再根据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逐步完善、改进施工方案、技术参数、标准要求等内容。施工过程的控制从支架预压开始监测,对桥梁施工过程实施控制,确保在施工过程中桥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始终处于容许的安全范围,确保成桥状态符合设计要求,最终形成一套大跨度双线整孔连续梁支架现浇法施工工艺,本文从门洞支架搭设、模板支立、混凝土浇筑方面结合实际工程对施工工艺和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对此类较大跨度连续梁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支架搭设 模板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S605 文献标识码: A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 工程简介
  洋河特大桥跨沿海高速公路采用60m+100m+60m连续梁,连续梁全长221.5米,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高速公路宽31.5m,其中西侧路面宽12.5m,东侧路面宽17m,中央隔离带宽2m。公路与桥轴线交角为45.5°。公路两侧路基边坡尺寸为长6.5m *高4.0m,坡脚平台宽3.5m,平台外为顶宽3.5m排水沟。公路路面至连续梁梁底最小距离为8.4m。工程所处地段既有道路两侧为旱地,场地平整,梁部施工具备现浇条件。
  1.2 设计概况
  (1)梁体为单箱单室、直腹板、变高度、变截面结构。箱梁顶板宽12m,底宽6.8m。全联在端支点、中跨跨中及中支点处共设有5道横隔板。横隔板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2)中支点处梁高7.85m,跨中10m直线段,边跨15.75m直线段为4.85m,边支座中心线至梁端0.75m。
  (3)梁面设置顶宽3.1m的加高平台,距梁端1.45m铺设泡沫塑料板区域加高平台高15mm,其它区域加高平台高65mm。加高平台平整度应满足3mm/4m及2mm/1m的要求。在加高平台内设置ΦR9mm的冷轧带肋焊接网。在梁端1.45m范围内设塑料泡沫板地段的加高平台内不设钢筋网片,而是设Φ12加强钢筋。
  第二章 施工方案
  2.1 施工总体方案
  连续梁支架现浇施工,支架采用满堂红碗扣式脚手架,跨越高速公路采用门洞支架。跨公路门洞宽度为2-15m;跨公路西侧边坡门洞宽度为6m,跨公路东侧边坡门洞宽度为12m。门洞搭设与既有公路正交。(详见附图1)
  
  
  碗扣式脚手架及门洞支架搭设后全部进行预压。
  连续梁的模板均采用竹胶板;梁部浇注顺序为:先浇筑A0(918.3m3)、A2梁段(1105.3m3),再浇注A1、B1梁段(64.8m3),最后浇注B2梁段(715.2m3)。详见下图:
  2.2 支架方案
  2.2.1门洞支架方案
  门墩式支架自下而上分别为条形基础(38#路肩设挖孔桩)、φ630mm钢管立柱、连接横梁、贝雷片纵梁。(详见附图2)。
  
  
  2.2.1.1 支架基础
  根据既有公路现状,在公路中央隔离带处设长50m*宽2.0m*高1.5m条形基础,西侧路肩处设长44m*宽2.0m*高3.0m条形基础(条形基础下设直径1.25m长8m挖孔桩20颗,间距2m布置),东侧路面处设长48.5m*宽2.0m*高1.0m条形基础(條形基础与路面接触处采用土工布隔离,保护高速公路路面);坡脚处设2.0m高*1.8m宽条形基础。基础施工时顶部预埋立柱连接法兰。
  2.2.1.2钢立柱、连接横梁及贝雷梁
  立柱采用外径为630mm、壁厚9mm的钢管。钢管柱间距2.0m,共6排,合计97根。钢管柱底部焊接穿孔钢板,以便与基础连接。
  每排钢管柱顶设1道横梁,采用2根I32a工字钢并排布置,工字钢利用立柱顶部的限位板进行固定;贝雷片纵梁采用国产3.0×1.5×0.18m贝雷片,除6m跨间距0.45m外其余均为密排布置。贝雷片间用支撑架连接固定。
  2.3 支架预压方案
  根据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并为了确保现浇施工的安全进行,现浇支架需在混凝土施工之前进行模拟加载试验。以检验临时支架各部分的承载能力及受力变形情况。临时支架的下沉量及弹性、塑性变形采用水准仪测量。同时通过临时支架的挠度变形情况,对本支架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
  碗扣式脚手架及门洞支架,混凝土浇筑前全部按梁体重量的1.2倍预压。加载过程中支架按设计所承受的重量的120%一次加载。
  堆载材料使用成捆钢筋和砂袋,堆载高度根据荷载大小及分布情况及砂袋的容重实际计算
  2.4 模板施工方案
  底模、侧模、内模和端模均采用15mm厚竹胶板;侧模圆弧部分采用5cm宽木条拼接,外贴镀锌铁皮。
  底模标高根据取得弹性及非弹性变形值。根据此值计算得出连续梁梁底标高,具体计算公式:连续梁梁底标高=设计梁底标高+设计提供的预拱度+支架弹性变形值。
  底模安装完毕后进行外侧模板安装,内、外侧模板采用10×10cm方木作竖向肋条,间距0.3m布置,纵向采用两根钢管作水平背楞,间距0.6m;腹板用φ20mm的钢筋作对拉杆进行加固,并在底板处设置通长拉杆。(详见附图3)
  
  2.5 混凝土施工方案
  由于混凝土浇筑时间集中在4、5月份 ,为保证浇筑过程中受温度影响最小,A1、B1段浇筑混凝土选在夜间浇筑,浇筑时间在晚12点开始浇筑。A0、A2、B2选在白天进行浇筑。
  利用项目部一号搅拌站(配备120m3/h和90m3/h机组各一台)拌制梁体C55混凝土,8m3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砼(不少于20辆,一次运送量应在100m3以上)。
  混凝土泵送采用汽车泵。 A0、B2段浇筑使用汽车泵2台,A2段浇筑使用汽车泵3台,A1、B1段浇筑使用汽车泵2台。
  连续梁设计为C55高性能混凝土。连续梁浇筑采用水平分层,垂直分段的原则。B2段由两侧向跨中浇筑;A0段自桥墩中心向两侧进行浇筑;A2段采用两侧向跨中及跨中向两侧同时浇筑 。
  为便于腹板砼浇筑时,混凝土的送灰采用直径150mmPVC管做串筒,在腹板内模开振捣孔,尺寸为0.35m×0.25m。随浇筑随用堵孔塞堵严开孔,防止漏浆。
  
  第三章 施工方法及工艺
  3.1 门洞支架搭设
  3.1.1施工顺序
  
  
  
  
  
  图3.1 跨沿海高速路连续梁支架施工流程图
  3.1.1.1钢管柱与基础的连接采用钢管底部焊接穿孔的钢板,基础上预埋螺栓及法兰盘,预埋螺栓固定在加强钢筋网片上,然后灌注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φ14mm@200mm,架立筋采用直径8mm的圆钢@250mm。
  3.1.1.2安装钢管柱,当混凝土达到95%强度后,用汽车吊吊起钢管至基础面,然后与基础预埋的法兰盘连接。
  3.1.1.3吊装墩顶横梁,用汽车吊将已经焊接好的I32a工字钢吊到墩顶,与墩顶的圆钢板采用限位钢板焊接固定。
  3.1.1.4贝雷梁吊装前,先将贝雷片组装成15m跨度的纵梁,在贝雷梁底采用I36槽钢联结件联结5榀贝雷梁组成一组。吊装贝雷片时需封闭半幅道路。
  满堂红支架搭设施工流程图
  
  
  
  3.2底模及内外模支立
  3.2.1底模采用15mm厚竹胶板,底模在每一节最低处设置4个排污口,尺寸20cm见方,在浇筑混凝土前,用吹风机将底模上的木楔、焊渣清理干净,然后用竹胶板将排污口补齐。
  3.2.2 为防止内模上浮,在内模背楞处打眼,穿“U”型钢筋与底板钢筋焊接。
  3.2.3内模利用φ48mm钢管搭设脚手架,支架下方座于马凳筋支撑,钢管不得伸入底板砼范围。箱内脚手架立柱间距为90cm(横向)×60cm(纵向) ×60cm(竖向)。由于内模支撑在底板钢筋网片上,故要求底板底层网片砼垫块数量要加密到每平方米最少6个。
  3.2.4端模采用竹胶板,上面根据每块节段处钢筋及预应力管道打眼,设竖向方木固定。
  3.2.5底模安装前要检查支架的平整度,并用楔子调整标高到所要设置的标高,底模圆弧以折线过渡。
  3.3 混凝土施工
  3.3.1底板混凝土浇筑
  底板砼采用横断面上三个下料口下料,即在顶板中间开孔(A0、A2、B2梁段每5m设1个),配合两侧腹板下料。下料使用φ150mmPVC管做串筒,顶部设漏斗,灌注混凝土时边灌边拔。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a.串筒安装时,严禁串筒与波纹管定位筋相挂,同时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有专人负责测量串筒与混凝土面的距离,及时拆除串筒,避免造成串筒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被埋住发生无法拆除事故。
  b.串筒直接安装在腹板中间,为避免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混凝土外漏,污染顶板模板,在混凝土施工前要在顶板开口处下料口四周铺设钢板,并在泵管移动的范围铺竹胶板防止洒落混凝土污染顶板。
  混凝土分层灌注厚度控制在30~40cm,由于支座附近底板钢筋密集,开始浇筑时应适当调整砼粗骨料含量及粒径,并加强振捣。
  当底板混凝土灌注完成时,应等待1小时左右,以防继续灌注腹板时,混凝土从下口冒出。
  3.3.2 腹板混凝土施工
  腹板混凝土分层厚度为30cm,采用腹板模板预先开孔“边灌边关”的办法进行振捣,开孔位置竖向距离1.2m,纵向距离1.2m,最顶排开孔距顶板上倒角2.0m(详见附图4)。
  
  
  
  振动棒要垂直插入混凝土中,避免振捣模板、波纹管,同时要注意混凝土布料均匀,以保证混凝土表面水平。
  开孔处的模板用10*10cm方木头固定,用钢垫片、螺栓连接,浇到开孔处,封住开孔,拧紧螺栓。(详见附图5)
  
  
  3.3.3顶板混凝土浇注
  顶板由于纵、横、竖三向预应力管道密集,在混凝土入模时注意保护管道不被碰瘪。混凝土未振实前,切忌操作人员在混凝土上面走动,否则,可能会引起管道下垂,还会出现混凝土“搁空”、“假实”现象。
  混凝土灌注时首先将腹板承托处灌注平整,而后从顶板翼緣板两侧向桥轴线同时推进,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灌注完成后,停留一段时间(约2~3小时)收浆后,再予抹平拉毛。
  3.3.4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捣固采用Ф50插入式振捣器,腹板内每4米设置1台振捣器,底板共设置5台振捣器,顶板设置5台振捣器并配置Ф30振捣棒4个,对锚区及齿块钢筋密集处进行辅助振捣。
  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布置均匀,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振捣棒移动间距为400mm左右,振捣时间亦为10~30s,每次新的浇筑前复振,以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增强密实度,提高抗裂性。复振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
  第四章、结论
  洋河特大桥跨沿海高速公路60+100+60m连续梁按照此方法进行施工,地基变化、支架变形、模板尺寸误差、混凝土质量均能达到设计及验标的有关要求,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对以后施工此类连续梁时提供了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支架现浇接预制梁)
   跨度:60+100+60m 图号:叁桥通(2008)2337-II
  [2]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
  [3]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其他文献
摘要:简要分析了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处理及预防的技术措施及施工方法。   关键词:住宅工程产生的原因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电气化已经成为普遍化、普通化,居民用电量不断增加,对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如何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中减少各种质量通病
期刊
摘要:根据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吸收塔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现场机具吊装载荷要求,分析了吸收塔安装中的难点,提出了吸收塔分成几个部件在地面组合及吊装就位的全过程施工工艺。  关键词:吸收塔,组合,安装  中图分类号:S776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Based on the covers structural characters and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
期刊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的进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市政工程获得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我国的市政工程测量采用了先进的设备, 但是依然受到了作业条件的限制, GPS 技术在市政测量中的应用促进了测量工程的发展,但是这种技术依然处于应用的初级阶段,市政工程测量的技术潜力依然蕴藏在 RTP 技术的应用之下。本文主要对以 GPS RTK 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测绘技术在市政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的特点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逐渐增多,对建筑物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钻孔灌注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类桩基处理技术,它能够有效地控制桩基沉降,从而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对钻孔灌注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3文献标识码: A  一、钻孔灌注桩端后注浆的作用  在工程实践中,常规灌注桩的应用存在很多问题
期刊
摘要:从空间认知的角度,将历史街区的人、地、房从物质空间层面上分为建筑、院落、地块(街坊)以及街巷四个层次,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提出基于GIS历史街区保护设计新方法。比如利用历史街区资料建立一种基于GIS技术的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编制,日常保护和管理控制的方法,提高历史街区保护和规划的水平,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并为历史街区的保护和规划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关键词:历史街区;GIS;保护规划;管理控制  中图
期刊
摘要:钻孔灌注桩是工程建设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具有稳定性好、承载力大、施工快等优点。在工程建设中经常用作桩基的基础。要做好其质量,就要求施工队伍在施工技术措施上=落实,严格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技术监管,尽可能的将隐患消除在成桩之前。本文对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及监理控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控制  中图分类号:U443文献标识码: A  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特点  1、优点 
期刊
[摘要] GPS的英文全称是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 System简称GPS,有时也被称作NAVSTAR GPS,其意为“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或简称全球定位系统。GPS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最初由美国研发设计供军方使用,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工民建对全球定位系统的需要,全球定位系统开放民用功能并
期刊
摘要:球罐为大容量、承压的球形储存容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部门,它可以用来作为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液氧、液氨、液氮及其他介质的储存容器。参考规范GB50094-2010和GB12337-98的对球罐焊接工艺的要求,经过我们的探讨,得出更加合理,能有效的消除Q370R材质球罐焊接冷裂纹的方法。本文主要论述新的Q370R材质球罐焊接工艺及顺序,以达到消除Q370R材质球罐焊接冷裂纹目的。
期刊
【摘 要】21世纪是一 个科技的时代,各种高新技术层出不穷,而现代测控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高科技技术,在这个大的技术环境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它的原身是测控、电子等学科,同时结合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逐步向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和远程化发展。现代测控技术有别于传统的测控技术,很大程度上依赖与计算机处理技术。同时很强调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将实地测控到的数据录入电脑,结合现代数据分析技术,处理并得出许多
期刊
摘要:电气自动化系统自采用PLC 技术后,系统的继电器逻辑得到了简化,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系统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应用面广阔、集多方面优势于一身的PLC 技术必将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取得光明的发展前景。本文根据笔者的研究,对PLC 技术的原理、PLC 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优势、应用领域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PLC技术 电气自动化 系统 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