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协助治疗早期破裂颅内多发动脉瘤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期颅内多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显微手术方法。

方法

选取23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经翼点开颅,均在发病72 h内手术,经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放出脑脊液后,急诊显微手术夹闭破裂的颅内动脉瘤49个,包裹2个。

结果

23例开颅手术患者共成功夹闭动脉瘤50个(其中一次夹闭3个动脉瘤2例,1次夹闭2个动脉瘤15例,1次夹闭1个动脉瘤加包裹1个动脉瘤1例,分次夹闭4个动脉瘤1例,分次夹闭2个动脉瘤4例)。

结论

颅内多发动脉瘤显微手术方法复杂,改良Paine点脑室穿刺放出脑脊液能有效减轻早期手术时的急性脑肿胀,利于通过早期手术处理所有动脉瘤,但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单线圈和双线圈除颤电极在植入埋藏式转复除颤器(ICD)患者中的除颤有效性。方法通过MEDLIN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关于植入埋藏式转复除颤器应用单、双线圈除颤电极比较为主要内容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对纳入的研究应用Revman5.1软件荟萃分析除颤安全性指标:除颤阈值(DFT)、DFT>15 J比率和高压阻抗。结果检索截止2016年4月文献80篇,经严格筛选,3个随机
目的评估食管癌胸腔镜根治术食管胃颈部吻合方式对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175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部吻合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包套式手工吻合组(55例)、单层手工吻合组(59例)和机械吻合组(61例),比较各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反流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期、肿瘤部位及体质量
目的探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下呼吸道多药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140例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对其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观察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及特点、培养出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分布、所占比例前三顺位病原菌耐药性。结果140例患者均出现咳嗽、咳痰与气喘,发生率均为100%;其次,干、湿啰音发生率为98.57%;革兰阴性杆菌96株(60.00%
目的比较肛管内主管挂线联合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或旷置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方法对65例行肛管内主管挂线联合肛门外瘘管切除缝合术与62例行肛管内主管挂线联合肛门外瘘管旷置术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缝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0.77%,显著高于旷置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缝合处愈合时间和Wexner评分显著低于旷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复发率(1.54%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静的临床效果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36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8例。对照组泵注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组泵注右美托咪定。观察两组患者镇静效果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Ramsay评分、MMSE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Ramsay评分与治疗前比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内固定取出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胸腰椎内固定取出患者39例,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显露22例(肌间隙组),传统后正中入路显露17例(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VAS评分。结果肌间隙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VAS评分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胸腰椎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开腹根治性手术86例,成功实施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2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236.7±35.7)min]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174.5±29.6)min](P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清P选择素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另选体检的正常人40例。抽取静脉血,离心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MMP-9、IL-6、P选择素的水平,比较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MMP-9、IL-6、P选择素的水平分别为
目的探讨急性肾绞痛患者采用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等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肾绞痛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间苯三酚注射液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注射液、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VAS评分、腹痛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目的探讨基于卡培他滨的放疗方案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行放射治疗的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以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放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卡培他滨用药。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1年期、3年期生存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5.0%和85.0%,均高于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