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既是在进行数学知识的积累,也是在对探索精神进行培养。
一、发散思维,培养探索精神
小学数学知识性的学习都是从探索开始的。学生往往只会看教师演示,以及教材上所教授的探索方法及过程,这些方法只是数学学习的冰山一角,远没有数学领域的全貌那样广阔。学生重点学习的应该是方法,其次才是知识,而学生却重在学习知识,把方法或自主探索的思想放在了一边,少了自己的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在的学生正是少了自己的思考,不愿去思考,不愿去探索,不愿去归纳总结。其实在每天的学习之中,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即使这种想法是错的,也值得去尝试,去探索,这样我们才可以发现知识的新领域,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二、探索拓宽数学学习的领域
在数学学习中如何去探索?需要学生多发现疑点,多尝试新的思路。比如,在六年级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对数学运算定律的运用有些局限。
由加法我们可以联想到乘法:a÷(b÷c)可不可以等于a÷b×c?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验证。36÷(18÷3),我们用正常计算方法来计算是:36÷(18÷3)=36÷6=6。我们用另一种方法:36÷(18÷3)=36÷18×3=2×3=6。所以通过验证,它也是成立的。从中我们可以想到,加减法和乘除法虽然意义不同,但算理相通。
数学中的很多运算定律都是通用的,需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求证。
三、探索的方法
探索的方法有这几个步骤:抓基础,勤思考,多论证,归纳总结。
首先,抓基础。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关键,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运用基本技能探索学习,进入更高层次。例如前面的例题,如果学生连运算定律都不知道,何谈运用、探索呢!
其次,勤思考。学生的思想是很活跃的,如果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一定会另有一番景象。但是现实中的学生往往不愿意思考,不愿动脑。即使有新的思路,也懒得去求证。这应该是一个普遍现象,就如同我们经常发现,科学家的某项发明,大家看了过程或原理都觉得很简单,甚至有很多人都曾经想过,但我们和成功人士的区别就是别人行动了,我们只停留在思考阶段。
再次,多求证。我们对自己的思考,要明白,有些是正确的,有些不一定正确,这就要求大家多求证,即使我们的思路不正确,也能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新的理解。求证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最后,归纳总结。对自己的发现要及时归纳、总结,研究它的可行性及可行领域。例如:在除法运算中,零不能做除数。这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论证结果,我们在发现一些问题时也要研究,它是否适用于各种情况,有没有特例或限制。
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够做到这几点,不只对现在的数学理论学习有帮助,将来搞科研,这也会是成功的关键。
四、探索与良好学习习惯的结合
探索会增加我们学习的兴趣,提高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但要提高学习成绩,还需要我们多学习,多积累。很多知识,前人已经帮我们作出了研究论证,我们只需要记住结果就行。例如:圆周率已经被前人验证了上千年,我们没必要再去研究,只需要理解记忆就行。
所以我们要提高成绩,还要多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上课注意听讲,多读,多听,多背,多记。可以准备一些记录本,如纠错本、采集本等。
纠错本用来记录平时做错的题型,因为错题都出现在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地方,学生容易再次出错,让他们记录下来,方便今后复习、巩固。
采集本记录一些好的题型,方便回头学习。我曾经有一个学生,特别听话,二年级时还不是很聪明,但很勤奋,四年级时开始天天在家做题,不会的题抄到采集本上,拿到学校问我。六年级时我改教其他班,她还经常找我问问题,拿来的本经常抄得满满的。采集本上的题目难度不断增加,最后的问题连我都难以解决。最后她考入了当地重点中学,在后来的阶段统考中经常名列第一。所以,合理的记录在学习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前些年,曾有考生高价收购学长学姐的笔记本,这也是学生发现做好记录十分重要的体现。
在这里请大家参考一下考入清华、北大五百名学生总结的五大学习法宝:
都有一个错题本;都有一个口袋本;新课一定先预习;先复习后做作业;做作业要计时。(选自网络《快乐目标学习法》)
这些要求虽然很简单,但真正坚持做下去就很难了。
探索是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的金钥匙,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绩的重要保障,这两者既相互融合,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如果運用得当,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发散思维,培养探索精神
小学数学知识性的学习都是从探索开始的。学生往往只会看教师演示,以及教材上所教授的探索方法及过程,这些方法只是数学学习的冰山一角,远没有数学领域的全貌那样广阔。学生重点学习的应该是方法,其次才是知识,而学生却重在学习知识,把方法或自主探索的思想放在了一边,少了自己的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在的学生正是少了自己的思考,不愿去思考,不愿去探索,不愿去归纳总结。其实在每天的学习之中,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即使这种想法是错的,也值得去尝试,去探索,这样我们才可以发现知识的新领域,把知识理解得更透彻。
二、探索拓宽数学学习的领域
在数学学习中如何去探索?需要学生多发现疑点,多尝试新的思路。比如,在六年级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对数学运算定律的运用有些局限。
由加法我们可以联想到乘法:a÷(b÷c)可不可以等于a÷b×c?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验证。36÷(18÷3),我们用正常计算方法来计算是:36÷(18÷3)=36÷6=6。我们用另一种方法:36÷(18÷3)=36÷18×3=2×3=6。所以通过验证,它也是成立的。从中我们可以想到,加减法和乘除法虽然意义不同,但算理相通。
数学中的很多运算定律都是通用的,需要大家大胆想象,细心求证。
三、探索的方法
探索的方法有这几个步骤:抓基础,勤思考,多论证,归纳总结。
首先,抓基础。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是关键,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运用基本技能探索学习,进入更高层次。例如前面的例题,如果学生连运算定律都不知道,何谈运用、探索呢!
其次,勤思考。学生的思想是很活跃的,如果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一定会另有一番景象。但是现实中的学生往往不愿意思考,不愿动脑。即使有新的思路,也懒得去求证。这应该是一个普遍现象,就如同我们经常发现,科学家的某项发明,大家看了过程或原理都觉得很简单,甚至有很多人都曾经想过,但我们和成功人士的区别就是别人行动了,我们只停留在思考阶段。
再次,多求证。我们对自己的思考,要明白,有些是正确的,有些不一定正确,这就要求大家多求证,即使我们的思路不正确,也能对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新的理解。求证的过程,就是我们成长的过程。
最后,归纳总结。对自己的发现要及时归纳、总结,研究它的可行性及可行领域。例如:在除法运算中,零不能做除数。这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论证结果,我们在发现一些问题时也要研究,它是否适用于各种情况,有没有特例或限制。
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够做到这几点,不只对现在的数学理论学习有帮助,将来搞科研,这也会是成功的关键。
四、探索与良好学习习惯的结合
探索会增加我们学习的兴趣,提高我们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但要提高学习成绩,还需要我们多学习,多积累。很多知识,前人已经帮我们作出了研究论证,我们只需要记住结果就行。例如:圆周率已经被前人验证了上千年,我们没必要再去研究,只需要理解记忆就行。
所以我们要提高成绩,还要多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预习,上课注意听讲,多读,多听,多背,多记。可以准备一些记录本,如纠错本、采集本等。
纠错本用来记录平时做错的题型,因为错题都出现在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地方,学生容易再次出错,让他们记录下来,方便今后复习、巩固。
采集本记录一些好的题型,方便回头学习。我曾经有一个学生,特别听话,二年级时还不是很聪明,但很勤奋,四年级时开始天天在家做题,不会的题抄到采集本上,拿到学校问我。六年级时我改教其他班,她还经常找我问问题,拿来的本经常抄得满满的。采集本上的题目难度不断增加,最后的问题连我都难以解决。最后她考入了当地重点中学,在后来的阶段统考中经常名列第一。所以,合理的记录在学习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前些年,曾有考生高价收购学长学姐的笔记本,这也是学生发现做好记录十分重要的体现。
在这里请大家参考一下考入清华、北大五百名学生总结的五大学习法宝:
都有一个错题本;都有一个口袋本;新课一定先预习;先复习后做作业;做作业要计时。(选自网络《快乐目标学习法》)
这些要求虽然很简单,但真正坚持做下去就很难了。
探索是学习知识、理解知识的金钥匙,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绩的重要保障,这两者既相互融合,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如果運用得当,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