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父母金婚年,母亲80岁,父亲86岁。每天在吵吵闹闹中不知不觉就走过了60年。
母亲幼年丧父,裹着小脚的外婆没有改嫁,孤儿寡母,受尽白眼。历尽千辛万苦,才把母亲姐妹二人养大。直到母亲的姐姐嫁人后,母亲才在姐夫的资助下读了初中及师范,成为一名小学老师。
父亲出生于南京的富裕家庭,我爷爷在当时的国民中央政府财政厅任职。1937年抗日战争暴发,国民中央政府部分机构被迫南迁,于是年幼的父亲跟随我爷爷奶奶,从南京到香港,坐了汽车坐轮船,从滇越铁路坐火车,一路辗转来到昆明。
父亲的童年,过着无忧无虑的少爷生活。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就读于“云南王”龙云创办的私立学校“南箐中学”,接受了当时最优质的教育。
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和人开玩笑,父亲18岁那年,爷爷奶奶被下放进了劳改农场改造,一夜之间,父亲的命运被改写。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式,父亲果断与旧家庭断绝来往,主动报名来到云南大山深处,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当了一名中学教师。之后,遇见母亲,从此牵手。
父亲长的相貌堂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母亲相貌平平,没什么才艺,还脾气火爆,负能量满满。
父亲当初之所以选择母亲,却是不得已而为之。他的家庭背景、阶级成分决定了他能选择的对象不多,而出身贫下中农的母亲是最合适的。
就这样,两个家庭背景迥异、受教育程度截然不同的人,在那个特殊年代结成了夫妻。成长环境差异如此巨大,在每天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子里,自然导致婚后的生活摩擦不断,纷争百出。
经济上,父亲从小备受宠爱,从没缺过钱,因此花钱没节制,常常月头阔绰,月尾拮据。而母亲从小过惯了苦日子,不舍得花钱,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父亲总是被指责不会过日子。但也正是得益于母亲的精打细算,才让我们这个家走过了那些物质贫乏的困难岁月。
待人接物上,父亲对谁都和和气气,笑容满面,与人为善;而母亲由于从小遭遇的经历,对别人总是抱有敌意。
父亲从不打骂我们,总是耐心温和的讲道理;母亲往往一言不合就开骂,哥哥们常常在外与同龄的男孩们打闹,被对方家长告状上门后,少不了又被母亲一顿暴打。
对于母亲,我们是惧怕的。从小被没文化的外婆打骂着长大,因此,母亲对我们的教育方式依然是粗暴的管教与打骂。她表达爱的方式就是责骂,她的严厉使我们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坚强。
父亲会在下班回家路上,买下老人不太新鲜的蔬菜,回来自然免不了又被母亲一顿数落指责,但他仍然笑意满满,下次依然我行我素。他到省城出差,会给母亲两姐妹买回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可是母亲不仅自己舍不得穿,连姨妈那件也被她压在箱底,不肯给她的亲姐姐。我知道,母亲是小时候穷怕了,当时穷到两姐妹只有一条裤子,只能谁出门谁穿。长此以往,形成了穷人思维,总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东西。
特殊年代,父亲被列入挨批挨斗的知识分子行列,经常被抓去“坦白错误”、“写悔过书”,可他依然乐观开朗,而悲观的母亲则夜夜抱着哥哥哭泣。时至今日,在路上偶遇当时的“造反派”,父亲仍然平和的打招呼,而母亲则横眉冷对,回家后又要数落父亲一顿。可父亲说:“当时的形势,人家也是不得已啊。”
尽管母亲对父亲有诸多不满,时常感叹自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在不停地抱怨、不停地唠叨中,她却把家里大小事情张罗得井井有条。因为她有一股子贫下中农式的争强好胜:努力把自家日子过好的一口气。
父亲性格温和敦厚,在那个年代免不了常常被人欺负,而母亲泼辣暴躁,这样的性格却又或多或少地为保全我们这个家起到一些作用。想欺负父亲的人,会看在母亲不好惹的面子上,手下留情三分。
在母亲40多岁时,她已经像极了张爱玲笔下刻薄的曹七巧。20世纪80年代,一个外乡的木匠来到小县城,由于手艺好,单位大院里每家每户都轮流请他来打家具。木匠到我家打了一张书桌。临走时,木匠对母亲说:“你好福气啊,有这么多儿子,四个啊。”口气中满满的羡慕,而母亲愣在原地。原来,木匠把父亲当成了母亲的大儿子。那年,母亲才43岁,而快50岁的父亲仍英俊帅气,看上去比母亲年轻很多。
敏感的我从小就冷眼旁观着父母终日不休的争吵。
每一次争吵,都以父亲低头认错告终。我常常为父亲鸣不平,可父亲总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你们要看到你妈的优点。”
当我看完电视连续剧《父母爱情》后,我才理解,在个人感情需求可以忽略不计的那个年代,父母那一辈人的爱情:择一人终老,遇一人白首。
在这段婚姻中,父亲用温和克制,来化解母亲的暴脾气;父亲用他的乐观、宽容来面对母亲的悲观和狭隘;父亲用他的善良来救赎母亲的刻薄。
如今,看着老年的父母,父亲脸上的沟壑、褶子的纹路都是向上的,显得一脸平和慈祥;而母亲脸上的皱纹全是向下的,显得一脸悲苦相。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目睹父母这60年来的相处模式,惊叹于那个年代的婚姻,历经沧桑,竟是如此牢固。同时,我也深深明白了这句话:先有好丈夫,才会有好妻子;先有好男人,才会有好婚姻。
这才是人世间无数夫妻婚姻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实中哪来文学作品中那么多的卿卿我我、情投意合、恩爱有加、举案齐眉?这才是所有人真实平凡走过的一生。
这样的两个人能携手相伴60年,这一辈子,生儿育女,吵着、闹着、笑着,为了生活为了家人,相互扶持着,走过了漫长的歲月。
钱钟书先生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
在磕磕绊绊的婚姻生活中,想要过得更好,只能逼着自己学会相互妥协。
婚姻是长久的忍让,包容,接受彼此的长短。好的婚姻,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相互妥协!只有妥协,才能长相厮守,共度余生。
电视剧《金婚》中有句台词:“什么是爱情?年轻人讲爱情是没有用的。时间长了,就看出来了。爱情就是相守,一起经历风雨,两棵树在一起时间长了,还会缠绕在一起,更何况人呢?”那么,婚姻算不算爱情?60年的风雨,一甲子的婚姻,沧海变成桑田,这是把爱情升华成了相守,还是把爱情淡化成了习惯?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只不过,茫茫人海世事沧桑,人们走的走,散的散,亡的亡。幸运的是,我的父母没有走散。两个人在一次次的相互妥协中成长,守候着彼此,也呵护着我们的家。
最好的婚姻,有人陪黄昏;最好的相处,问你粥可温。或许,对于平凡人生,这大概就是最实在的幸福。
责任编辑:李 夏
母亲幼年丧父,裹着小脚的外婆没有改嫁,孤儿寡母,受尽白眼。历尽千辛万苦,才把母亲姐妹二人养大。直到母亲的姐姐嫁人后,母亲才在姐夫的资助下读了初中及师范,成为一名小学老师。
父亲出生于南京的富裕家庭,我爷爷在当时的国民中央政府财政厅任职。1937年抗日战争暴发,国民中央政府部分机构被迫南迁,于是年幼的父亲跟随我爷爷奶奶,从南京到香港,坐了汽车坐轮船,从滇越铁路坐火车,一路辗转来到昆明。
父亲的童年,过着无忧无虑的少爷生活。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就读于“云南王”龙云创办的私立学校“南箐中学”,接受了当时最优质的教育。
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和人开玩笑,父亲18岁那年,爷爷奶奶被下放进了劳改农场改造,一夜之间,父亲的命运被改写。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式,父亲果断与旧家庭断绝来往,主动报名来到云南大山深处,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当了一名中学教师。之后,遇见母亲,从此牵手。
父亲长的相貌堂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母亲相貌平平,没什么才艺,还脾气火爆,负能量满满。
父亲当初之所以选择母亲,却是不得已而为之。他的家庭背景、阶级成分决定了他能选择的对象不多,而出身贫下中农的母亲是最合适的。
就这样,两个家庭背景迥异、受教育程度截然不同的人,在那个特殊年代结成了夫妻。成长环境差异如此巨大,在每天柴米油盐的琐碎日子里,自然导致婚后的生活摩擦不断,纷争百出。
经济上,父亲从小备受宠爱,从没缺过钱,因此花钱没节制,常常月头阔绰,月尾拮据。而母亲从小过惯了苦日子,不舍得花钱,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父亲总是被指责不会过日子。但也正是得益于母亲的精打细算,才让我们这个家走过了那些物质贫乏的困难岁月。
待人接物上,父亲对谁都和和气气,笑容满面,与人为善;而母亲由于从小遭遇的经历,对别人总是抱有敌意。
父亲从不打骂我们,总是耐心温和的讲道理;母亲往往一言不合就开骂,哥哥们常常在外与同龄的男孩们打闹,被对方家长告状上门后,少不了又被母亲一顿暴打。
对于母亲,我们是惧怕的。从小被没文化的外婆打骂着长大,因此,母亲对我们的教育方式依然是粗暴的管教与打骂。她表达爱的方式就是责骂,她的严厉使我们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坚强。
父亲会在下班回家路上,买下老人不太新鲜的蔬菜,回来自然免不了又被母亲一顿数落指责,但他仍然笑意满满,下次依然我行我素。他到省城出差,会给母亲两姐妹买回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可是母亲不仅自己舍不得穿,连姨妈那件也被她压在箱底,不肯给她的亲姐姐。我知道,母亲是小时候穷怕了,当时穷到两姐妹只有一条裤子,只能谁出门谁穿。长此以往,形成了穷人思维,总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东西。
特殊年代,父亲被列入挨批挨斗的知识分子行列,经常被抓去“坦白错误”、“写悔过书”,可他依然乐观开朗,而悲观的母亲则夜夜抱着哥哥哭泣。时至今日,在路上偶遇当时的“造反派”,父亲仍然平和的打招呼,而母亲则横眉冷对,回家后又要数落父亲一顿。可父亲说:“当时的形势,人家也是不得已啊。”
尽管母亲对父亲有诸多不满,时常感叹自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但在不停地抱怨、不停地唠叨中,她却把家里大小事情张罗得井井有条。因为她有一股子贫下中农式的争强好胜:努力把自家日子过好的一口气。
父亲性格温和敦厚,在那个年代免不了常常被人欺负,而母亲泼辣暴躁,这样的性格却又或多或少地为保全我们这个家起到一些作用。想欺负父亲的人,会看在母亲不好惹的面子上,手下留情三分。
在母亲40多岁时,她已经像极了张爱玲笔下刻薄的曹七巧。20世纪80年代,一个外乡的木匠来到小县城,由于手艺好,单位大院里每家每户都轮流请他来打家具。木匠到我家打了一张书桌。临走时,木匠对母亲说:“你好福气啊,有这么多儿子,四个啊。”口气中满满的羡慕,而母亲愣在原地。原来,木匠把父亲当成了母亲的大儿子。那年,母亲才43岁,而快50岁的父亲仍英俊帅气,看上去比母亲年轻很多。
敏感的我从小就冷眼旁观着父母终日不休的争吵。
每一次争吵,都以父亲低头认错告终。我常常为父亲鸣不平,可父亲总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你们要看到你妈的优点。”
当我看完电视连续剧《父母爱情》后,我才理解,在个人感情需求可以忽略不计的那个年代,父母那一辈人的爱情:择一人终老,遇一人白首。
在这段婚姻中,父亲用温和克制,来化解母亲的暴脾气;父亲用他的乐观、宽容来面对母亲的悲观和狭隘;父亲用他的善良来救赎母亲的刻薄。
如今,看着老年的父母,父亲脸上的沟壑、褶子的纹路都是向上的,显得一脸平和慈祥;而母亲脸上的皱纹全是向下的,显得一脸悲苦相。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目睹父母这60年来的相处模式,惊叹于那个年代的婚姻,历经沧桑,竟是如此牢固。同时,我也深深明白了这句话:先有好丈夫,才会有好妻子;先有好男人,才会有好婚姻。
这才是人世间无数夫妻婚姻生活的真实写照。现实中哪来文学作品中那么多的卿卿我我、情投意合、恩爱有加、举案齐眉?这才是所有人真实平凡走过的一生。
这样的两个人能携手相伴60年,这一辈子,生儿育女,吵着、闹着、笑着,为了生活为了家人,相互扶持着,走过了漫长的歲月。
钱钟书先生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
在磕磕绊绊的婚姻生活中,想要过得更好,只能逼着自己学会相互妥协。
婚姻是长久的忍让,包容,接受彼此的长短。好的婚姻,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相互妥协!只有妥协,才能长相厮守,共度余生。
电视剧《金婚》中有句台词:“什么是爱情?年轻人讲爱情是没有用的。时间长了,就看出来了。爱情就是相守,一起经历风雨,两棵树在一起时间长了,还会缠绕在一起,更何况人呢?”那么,婚姻算不算爱情?60年的风雨,一甲子的婚姻,沧海变成桑田,这是把爱情升华成了相守,还是把爱情淡化成了习惯?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只不过,茫茫人海世事沧桑,人们走的走,散的散,亡的亡。幸运的是,我的父母没有走散。两个人在一次次的相互妥协中成长,守候着彼此,也呵护着我们的家。
最好的婚姻,有人陪黄昏;最好的相处,问你粥可温。或许,对于平凡人生,这大概就是最实在的幸福。
责任编辑:李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