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关于法规实施的网络舆情研究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c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对新交规“闯黄灯”话题的新浪微博实证研究,探讨网络平台中的大众媒体、网民、政府三者在信源内容上的关联性,并借此思考微时代下的立法执法民主化。研究表明,政府是影响力最大的信息生产者;大众媒体的网络角色与社会角色变化不大,但更倾向个人化的表达方式;网民在网络平台中的角色更接近信息传播者而不是信息生产者。
  【关键词】法规 网络舆情 微话题
  随着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网络民主成了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现象。借助大众媒体的传播力量,国家立法的过程更加透明化、公开化。然而在传播过程趋向平等化的网络世界,官方、大众媒体、网民三者的信息并非呈现层级式传达,而是相互影响与制衡,并最终表现在现实的法律执行中。2013年元旦执行的新交规中“闯黄灯扣6分”话题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今年元旦执行新交规,到“深圳暂不处罚闯黄灯行为”,最后公安部发布“违反黄灯信号以教育为主暂不处罚”要闻,大众媒体、网民、各地执行部门的声音促成了这条规定的不断改善。本文通过对新浪微博中大众媒体、网民以及公安部官方网站发布的相关要闻进行内容分析,探析三者的信源、内容的关联性,并借此思考微时代下的立法执法民主化。
  一、研究设计与方法
  1、研究范围
  确定新浪微博为本文研究的网络平台。自2009年成立以来,微博已经迎来了它的第四个年头。新浪2012第三季财报显示,新浪微博用户已经突破4亿,其用户不仅包括明星,还吸引了很多普通网民的加入,也获得了大批大众媒体、政府、高校、企业的青睐,较为全面地反映社会之声的新浪微博能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网络舆论内容。
  以“黄灯”为搜索的关键词。新交规“闯黄灯”话题的后半程,网络舆情多为调侃或反思状态,“闯”字较少出现,虽然交通信号灯为普通的生活要素,但该时期“黄灯”的检索结果与此话题的相关性极高。故选择“黄灯”为本次研究搜索的关键词。
  确定2012年12月19日至2013年1月19日为研究抽样的时间范围。新交规于2013年元旦起推出的消息早在2012年11月便有传闻。但是关于本文的关注点——“闯黄灯将扣6分”,在百度的搜索结果中,最早出现的是2012年12月19日14:45分的汽车网的《闯黄灯、行车打电话均违法 新交规处罚力度加大》①这则消息。故此,本文将微博内容的搜索与抽样的时间范围限定在这则消息出现后的一个月内。同时根据新浪微博的微指数工具的分析,“黄灯”一词的热议期间大致为2012年12月25日至2013年1月10日②,也包含在调查时间范围内。
  2、研究样本
  根据新浪微博的“中国微脉搏”风云榜2012年年度点盘中的大众媒体影响力排行,选取前20位媒体③,在时间范围内搜索关于黄灯的微博,共计115条。
  经搜索,相关的网民微博总量高达9,358,240条。由于本研究的调查目的是网民对“闯黄灯”话题的态度与看法,加上人的情绪并非在瞬息之间变化,故使用新浪微博的“微博搜索”工具搜索用户微博,以两小时为一个时间单位,每个时间单位抽取一条网民微博,在时间范围内共取样384条。
  确定公安部官方网站的相关要闻。通过公安部官方网站的搜索功能,检索到相关要闻共5条。
  3、类目建构
  (1)媒体微博。关于“闯黄灯”话题的媒体微博分为信息源、微博态度、微博观点3个层次进行类目建立,其中信息源的类目包括1=媒体,2=政府,3=网民,4=其他非个人单位;微博态度的类目包括a=赞同,b=报道,c=解释、分析,d=中立,e=调侃、抱怨,f=建议;微博观点的类目包括A=交规立法,B=交规执行,C=交规的可行性,D=交规导致的问题,E=其他。
  (2)网民微博。关于“闯黄灯”话题的网民微博分为信息源、微博态度、博文观点3个层次进行类目建立,其中信息源的类目包括1=网民,2=媒体,3=政府,4=其他非个人单位;微博态度的类目包括a=赞同、接受,b=中立,c=反思、建议,d=抱怨、调侃,e=质疑;微博观点的类目包括A=交规立法,B=交规执行,C=交规的可行性,D=交规导致的问题,E=其他。
  二、数据分析
  1、话题热议度分析
  如图1所示,大众媒体关于“闯黄灯”话题的讨论在2012年12月29日已被慢慢预热,在2013年1月2日达到顶峰。此后7日,尽管话题慢慢回归至“零”议论,但曾在1月6日有个小高峰。网民微博的数量分布有两次攀顶,分别是在2013年1月2-3日和1月6日,与媒体微博数量的时间分布极为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二次热议袭来时,网民舆论的数量相对更多;直至2013年1月19日,相关的网民微博数量仍然较为可观。
  依据表1的内容可以发现,公安部官方网站的要闻发布日期很好地解释了大众媒体、网民的话题讨论的预热日(2012年12月29日)、第一次讨论顶峰(2013年1月2日)以及第二次讨论返潮(2013年1月6日)。
  可见,在对话题的关注度上,大众媒体与网民的关注度基本保持一致,但后者所保持的兴趣较高,关注的时间也更久。然而这也说明持久关注的网民议论似乎并不能影响大众媒体对话题的重新关注。政府官方的信息发布对大众媒体、网民的话题热议有极大的影响。
  2、信息源的影响关系分析
  如图2所示,65%的媒体微博的信息源为发文媒体本身或其他媒体,即网络平台上的大众媒体。这是大众媒体的社会角色在网络平台中的延伸。其次,作为媒体微博的信息源,网民占了20%,政府占了14%。均占到一定的比例,侧面反映了政府也在对此积极做出对应与决策。网民微博的信息源中,70%来自于网民,大众媒体占到信息源的16%,企业、网络媒体等其他非个人单位约占11%,政府仅占3%。这可以理解为微博的转发功能为信息传播带来很大的便利性,并且拓宽了传播渠道。企业、网络媒体等其他非个人单位的网络传播能力也不可小觑。   从图4可以看出,在话题热议度不高的前期,网民微博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政府、其他非个人单位获取话题信息,在话题预热至一定程度后,话题更多是在网民内部流动。反观图3,大众媒体对网民的信息引用较多出现在话题热议的时间。
  根据图示,可以认为大众媒体作为确切信息的来源,虽然为网民提供了可靠信息,但它的扩散仍然需要依靠网民的传播。网民微博的转发频率很高,话题讨论大多停留在网民内部。尽管大众媒体对网民微博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引用,但相比网民与网民之间的互动,网民与大众媒体之间的互动性不高。
  3、大众媒体与网民态度分析
  如图5所示,大众媒体对于“闯黄灯”话题有六成为报道、解释、分析,调侃抱怨与质疑建议各占16%,中立态度不到10%,没有表达过赞同态度。另一方面,网民微博的态度中,网民的调侃、抱怨的声音为46%,中立态度24%,质疑、反思等态度占到20%,同意态度仅为10%。可见,新交规在网络舆论中并没有获得较好评论,大众媒体作为信息报道者,也越来越倾向于个人化情绪的表达。同时,网民对交规产生质疑、进行反思、列举建议,不仅反映了网民对法规实施的关心程度,而且侧面反映出网络民众的主动思考。
  4、讨论热点分析
  通过内容分析发现,在话题热议前期媒体微博主要围绕着“闯黄灯”的界定与新交规的设立的话题。在热议高峰期,信号灯的设置问题、各地的处罚政策以及“闯黄灯”规定导致交通堵塞、追尾事故等成为热门话题点。热议后期,由“闯黄灯”话题引发的对国家立法、社会文明等反思性话题占到一定的比例,并且较多关注的是国家民主立法的问题。
  另一方面,元旦前夕,网民讨论的热点是新交规的设立,同时被热议的“闯黄灯扣6分”规定的界定以及其导致堵车、追尾等话题的生命力较强,在一个月内一直成为话题点。新交规实施后,实际驾驶时的不安、提前减速、红黄灯没有差别等网民感受成为焦点。热议后期,部分网民也开始对新交规所折射出的民主法治、社会文明等进行反思。
  可见,在短平快的网络平台中,大众媒体仍然能够以长微博、超链接、视频等多媒体的方式挖掘话题深度,为网络平台提供建设性思考。作为新交规的直接利益关系者,网民对新交规的体验更加细腻与深刻,相比较大众媒体对国家民主法治的质问与反思,网民在质疑民主立法的同时,也会较多反思自身的社会文明问题。另一方面,参照上述表2公安部发布的要闻内容,可以发现,政府部门时刻反映在媒体微博的内容之中;反过来,政府部门也时刻观察着网络舆情,并对此作出迅速的反应与对策。
  结语
  从法规实施的网络舆情来看,政府是影响力最大的信息生产者,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媒体微博与网民微博的讨论内容。大众媒体一方面在政府与网民之间充当信息传达者与信息确认者,另一方面继续保持其信息源角色,报道相关的新闻事件,如首起“闯黄灯”交规导致的追尾事故等。网民在网络平台中的角色更接近信息传播者。他们的内容生产绝大多数是对媒体信息的理解、反应与思考。企业、网络媒体等非个人单位的信息源角色的比重也不容小觑。
  从话题的传播深度来看,媒体微博的表达方式越来越个人化情绪化,这是因为140字的限制里,大众媒体的意见表达需要更为直观易懂。网民的意见虽然以消极为主,但在法规改善之后见好就收,对此的反思与建议仍为极少数。企业、网络媒体等非个人单位的作用更多只是停留在传播信息,而不是对信息内容的深化与提升。只有在个人、大众媒体、团队、政府共同建构的话语磁场中,民主才能够得以流动与融入。
  参考文献
  ①③《闯黄灯、行车打电话均违法 新交规处罚力度加大》,http://www.cnautonews.com/xw/201212/t20121219_168518.htm
  ②新浪微博的微指数工具:http://data.weibo.com/index/hotword
  (作者: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 要】县级台办深度报道栏目不象中央台有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新闻资源可供选择。本文以县级台深度报道栏目采编实践为例,分析如何在新闻实践中不断摸索,获取源源不断的题材,使县级台深度报道栏目走出“断炊”窘境。  【关键词】深度报道 县级台 采编实践  深度报道,作为一种系统反映重大新闻事件、社会问题,揭示其实质、追踪其原因、预测其趋向的报道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因此,中央台的《焦点访谈》、《
下了一夜雪,到处都是白茫茫的。雪给大地妈妈盖上了一条厚厚的毛毯。小马出来散步,走着走着,回头一看,哇,多美的月牙图啊于是他又在雪地里画了很多漂亮的月牙图。  小马在外边玩了很久,天渐渐黑了,该回家了。他让星星姐姐帮他看着月牙图,星星姐姐答应了,于是,小马放心地回家了。  星星姐姐帮小马看了一夜的月牙图,她实在是累坏了,于是,她把月牙图交给了白云弟弟,白云弟弟就帮小马看起了月牙图。这时,太阳公公出来
【摘要】本文探讨手机电视发展的现状和特点,从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第五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关键词】第五媒体 手机电视 传统媒体    当前中国电信业已进入3G时代。3G(Third Generation)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3G技术使“第五媒体”兴起,并对传统的四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产生了很大
【摘 要】专业报专刊是专业报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报专刊须定位准确,凸显专业特色,积极创新,不断拓展生存空间。  【关键词】专业报 专刊 特色  专刊在一张报纸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与综合性报纸相比,专业报的专刊因受众面、作者队伍和报道范围等的限制,难有大的突破,一些专业报专刊多年来满足于自弹自唱自娱自乐,程式化倾向严重,与新意迭出的综合性报纸专刊的差距越拉越大。笔者多年编辑专业报——《江苏邮电报
【摘 要】以乡村人际关系为主体的社会交往格局变迁是体现乡村发展及变迁脉络的重要方面。本文选取乡村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厘清该地区人际交往的方式和功能,对于研究少数民族人际交往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少数民族人际交往的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来自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信息;就交往方式而言,主要是传统的人际交往、媒介作为平台的人际交往和媒介作为仪式化情境的人际交往。乡村少数民族人际
【摘要】相较于传统媒体,互联网以其即时性、交互性、开放性、平等性、自由性、接近性和广泛性的传播特点使公众可以进一步表达意见。基于互联网形成的网络舆论更是公众反映问题的聚集地。网络舆论的民意直达性,打破传统媒体精英控制格局,同时又使传统媒体下的受众接近权有所突破。网络舆论对受众接近权的突破在人民网的“E两会”中表现尤为显著。  【关键词】网络舆论 受众接近权 “E两会”    近年来在中国,人们开始
【摘要】我国目前处在阶层分化的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受到广泛的关注。贾樟柯运用电影这个特殊的传播媒介,赋予影片中的角色一定的话语权。作为掌握媒介资源的精英群体,更应怀有人文主义情怀,来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表达空间和表达途径。  【关键词】社会阶层 弱势群体 话语权 贾樟柯 电影    社会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是社会转型时期敏感又容易被忽略的社会问题。现阶段,社会弱势群体能够使用的大众传播工具以及对
【摘 要】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成为了自媒体,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舆论监督。但由于网络舆论监督的局限性,难免出现信息失真,把关人缺位等问题。本文以2013年2月17日发生的“李天一案”为例,试分析其传播机制和传播效果,探究该事件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领域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网络 舆论监督 “李天一案”  “李天一案”发生后,李天一成为了舆论的“聚光点”,舆论界的质疑声、谩骂声铺天盖地袭来。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闻客观性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对新闻客观性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和认识。笔者将现有的对新闻客观性的研究分为三类:其一是从新闻理论(部分是从哲学角度)角度思考新闻客观性的问题;其二是从新闻业务实践上对新闻客观性的应用的思考;其三是对西方新闻客观性理论的介绍和思考。  【关键词】新闻客观性综述    研究新闻理论,有一个话题始终绕不过去,那就是新闻客观性问题。可以这样说,这一问题自从被提出
“不怕通报,就怕见报”,是人们对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和影响力的生动描述。  这是因为,表达意见、引导舆论,是新闻事业的基本功能之一。而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力和公共事务中的偏差现象和行为,进行报道和评论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它是公众意见的媒体表达,是现代传播条件下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新闻媒体的一项基本功能,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职责。  作为安徽农村发行量和影响力最大的报纸,《安徽日报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