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积码差分跳频系统抗部分频带干扰的性能

来源 :通信学报 |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sisi_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无编码差分跳频系统抗部分频带干扰性能的研究,将卷积码引入差分跳频系统,研究了在有精确干扰状态信息的情况下,采用无迭代译码和迭代译码时相对于无编码系统的性能改善。同时,在无法得到精确干扰状态信息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迭代干扰状态估计及译码算法。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有精确干扰状态信息的情况下,采用卷积纠错编码和无迭代译码,对可用频率数为8的差分跳频系统,当比特误码率(BER)为10~(-6)时,性能改善约为2.5dB;而采用迭代译码,当BER为10~(-10)时,相对于无迭代译码,性能可进一步改善6
其他文献
通过引入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提出了改进的基于演化计算的密码协议自动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模态逻辑作为描述协议的基本工具,重点改进了衡量安全协议个体性能的评估函数,以求获得全局最优解。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保证所设计协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蠕虫遏制机制,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中央的数据处理中心和分布在各网关的感知器。中央的数据处理中心接收感知器的检测结果,并统计蠕虫的感染状况。分布在各网关的感知器监测网络行为并检测蠕虫是否存在。若检测到蠕虫的存在,感知器根据蠕虫的疫情状况,启动自适应的丢包机制。最后,实验结果证明了该遏制系统能够有效地遏制蠕虫的传播,保护网络的运行;尽可能小的干扰正常的网络行为。
提出了基于目的节点驱动的非再生选择合作系统。在独立非同分布的Rayleigh衰落下分析了该系统的BPSK误码率性能,并导出了闭式解。数值分析和仿真表明该选择合作方案实现了系统性能与目的节点的处理复杂度的良好折中,对减少目的节点接收机的信号处理功耗也很有好处。此外,仿真结果也验证了理论研究在中高SNR区近似分析的正确性。
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科学决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方法对A、B、C 3种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A方案为最佳治疗方案.结论:药物经济学对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