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b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加用丹参川芎嗪的有效性,以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D-二聚体(DD)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0例.甲组给予依达拉奉单独治疗,乙组在甲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s-CRP及血清DD,神经功能,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乙组血清DD(0.77±0.21)mg/L、hs-CRP(1.88±0.85)mg/L均低于甲组的(1.05±0.32)、(3.23±1.06)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7.02±1.28)分、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分(74.88±6.24)分均优于甲组的(19.52±1.33)、(68.44±5.23)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甲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常规治疗中积极采取丹参川芎嗪辅治,不仅可以缓解机体炎症,而且还能改善神经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满意的疗效,建议在临床中积极推广和运用此疗法.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甲硝唑及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联合甲硝唑、阿莫西林
目的:为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以稳定转染FGFR1的人乳腺癌细胞株DCIS.COM+iFGFR1
目的 探究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应用价值.方法 10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首先进行常规治
目的 探讨益生菌联合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患者的效果.方法 256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试验
目的 比较缺铁性贫血(IDA)、地中海贫血(THA)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50例IDA患者和50例T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A组(IDA患者)和B组(THA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血常规
目的 探究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方法 选取40例卵巢癌患者作为卵巢癌组,同期在本院经病理诊断的40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为良性肿瘤组,再纳入同一
目的 探究并分析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4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42例.常规组单一采取硝普钠治疗,实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