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中的法治思维

来源 :党员生活·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dsfdsadsfa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指标,包含了以人民为中心、绿色发展的理念,要求生态优先,注重民生。倡导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这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
  一、发展生态宜居应注意的问题
  生态宜居应突出生态保护。生态,指的是坚持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是自然中的人,依赖大自然而生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加强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是保护农村的空气、土壤、河流免受污染,如:淘汰落后产能,控制大气污染排放;严禁乱砍滥伐,过度开采资源;开展绿化行动,种树种草,保护湿地,防止水土流失;严格农药使用标准和剂量,对农产品残留药进行超标检测,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式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治理;实行河长制,对饮用水水源进行保护,对农村小流域进行治理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生态宜居应注重适合居住。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深入人心,十分重视人的居住环境。人是社会中的人,居住环境需要具备现代化的生活基础条件,在道路、水电、网络、物流、通讯、医务、学校等配套设施上要一应俱全,在出行、购物、上学、医疗等方面要舒适便捷,要充分满足人们在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宜居需求。因此,要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购物难”“就医难”“养老难”“上学难”等民生难题,让农村更整洁、更便利、更宜居。
  生态宜居法治先行。生态宜居不仅意味着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还意味着乡村治理的和美有序、公平正义,农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提升。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的社会环境更需要法治治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要健全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才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在打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时,就要做到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多方治理,才能做到治理有效,其中法治更具实用性和权威性。建设法治乡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要求,在进行生态宜居建设时,农民需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养成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行为习惯。
  二、如何解決生态宜居中的法治短板
  要加强宣传引领,提升法治素养。党员干部要培养法治思维,用优良的法治思维和方式,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利用宣传阵地搞好宣传。运用广播、电视、微信、抖音、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生态宜居建设的法治思想,普及与农民有关的法律知识,正面引导农民的绿色发展行为、宜居建设行为,提升农村社会的法治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依法建设生态宜居环境的浓厚氛围。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居民法治水平。将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思想融入各类课程与群众会议中,让法治意识根植于农民头脑中,落实在行为上。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促进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生产方式、绿色出行理性消费的生活方式,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需要依法依规,公开透明,合情处理。如居民建房、房屋拆迁、宅基地纠纷、上下排水纷争等,影响人居环境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要从各方面进行面对面的宣传、解释和引导,消除群众的思想顾虑,让群众满意,形成群众支持配合的良好氛围,自觉成为法治的守护者。
  要弘扬法治精神,践行法治道路。第一,树立法治权威。严格执法,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执法力量下沉,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如:对在农村寻衅滋事、随意殴打他人、非法抢占他人财产、强买强卖、敲诈勒索、破坏农业生产等黑恶势力进行坚决打击;对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坚决制裁;对未经审批,擅自建设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加大违法建设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要敢于亮剑。第二、健全法治机制。建立乡村调解、仲裁、纠纷调处机制,形成法律人士定期到村为群众服务的制度。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农民可以就近向村委中的法律人士请教,知道自己利益保护的范围、诉求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懂得应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要提升监管合力,保持法治常态。生态宜居要三分建设七分治理,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态宜居的效果。要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意识,将生态宜居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要充分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树立依法治理理念,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守护好田园风光、维护好农村社会秩序。要动员农民积极学法、用法,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监督与管理,充分激发农民参与生态宜居建设方案的主观能动性,参与生态宜居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做好生态宜居建设的监督员、管理员。只有干部和群众形成监督合力,才能更有效地维护好农村依法治理的社会环境。
  生态宜居需要法治建设保驾护航,让节能、低碳、环保的发展理念,依法依规办事的思想深入人心,让农民自觉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生态宜居建设过程中才能更高效、更有序,更好地保障农民的合法财产和健康的生活状态。生态宜居进入法治轨道,有利于农民自觉担当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建设和美有序的家园。
   (作者单位:建始县委党校)
其他文献
干部教育培训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必须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本任务,突出党性教育,坚持精准施教,系统分层分类,破除为培训而培训的现象,精准提升干部教育“有效供给”,以助力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高水平服务党的事业发展和干部成长需求。  突出政治引领,持续强化政治素养历练。认真贯彻落实中
期刊
“约君切勿负初心,天上人间均一是。”人,无论行了多远、走了多久、登了多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具体目标是“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 广大党员干部要对准这五个目标一起努力,力争在思想、政治、作风、能力、廉政上都有扎扎实实的收获。  理论学习要有收获,必须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
期刊
党内集中性教育活动是指党集中一段时间,针对党风党性党纪突出问题,着力克服党内不良思想和倾向,着眼于思想教育和思想斗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是全党范围内开展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开展集中性党内教育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宝贵经验。  首先,集中性党内教育活动以明确的问题导向,助推党内政治生活增强政治性和原则性,彰显党的性质和宗旨。党
期刊
全省国家安全机关政工党建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强化党的绝对领导,围绕锻造“冲得上、打得赢”过硬队伍目标,突出做好加强政治建设、打造过硬班子、提高专业素养、严明纪律作风四项重点工作,奋力开创全省国家安全机关政工党建工作新局面。  突出思想引领,加强政治建设。要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最大政治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党绝对忠诚,在隐蔽战线是核心问题,必须牢牢坚持、毫不
期刊
机关党建工作必须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充分发挥好“走在前、作表率”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机关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加强新时代机关党支部建设,对于提高机关党建工作质量,带动其他领域的基层党建工作,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湖北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湖北省委直属机关按照中央
期刊
碧水连天,荷叶田田,飞鸟蹁跹,群鱼戏水,草长莺飞。夏可摘莲花、捕虾蟹、戏清水;冬可采湖藕、观飞鸟、尝鱼鲜。这是老武汉人记忆中的沙湖图景。从过去的私家园林到如今的市民公园,沙湖公园逐渐成为民众的乐享公园。  公園既是市民游览休憩的场所,也是文化传播的空间;既是向市民进行精神文明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的园地,也是政府促进社会和谐、培育城市文化的重要资源。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紧密结合园林部门职能的服务
期刊
城市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新形势提出新要求,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只有打好城市融合党建的“组合拳”,织密组织网、保障网、服务网等“三张网”,才能为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要搭建融合的组织体系,织密“组织网”。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党建工作,搭建健
期刊
东河、西河、南河,这几条贯穿英山的大河,串联起英山的大半乡镇。有山有水好地方,但前些年,巍峨大别山在客观上限制了英山人的脱贫速度。打赢脱贫攻坚战,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加强不能削弱。  2017年,英山大地沸腾——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大基层党建保障力度,投入1391.5万元,加快党建领航脱贫攻坚步伐。两年过去了,1391.5万正以倍数级在英山大地翻滚,那是一场及时雨,为老区送去脱贫的希望、发展的
期刊
长江奔涌出三峡,峡口最末一尖角,座落着宜昌市点军区牛扎坪村,当地人习惯叫“牛村”。  早年,抱着“靠山吃山”的想法,一些村民动起了开山炸石的念头。伴随着一个个采石场、碎石厂、预制场的建立,少部分人“鼓起的腰包”似乎让村民看到了希望。可是好景不长,坐吃山空的搞法,让这个村的“宝贝疙瘩”变得越来越不值钱。站在轰鸣的机器声和弥漫的灰尘中,村民终于发现,除了千疮百孔的山体、随处可见的碎石以及再次干瘪下去的
期刊
2019年5月25日,又一场最强降雨突袭江城,它又一次考验着泵站人的战斗作风和意志。  “到武汉看海”这句调侃,一直是武汉市政建设的“隐痛”,3年过去了,暴雨后的武汉还要看海吗?  面对武汉人的隐忧,武汉市排水泵站管理处后湖排水站,作为负责汉口主城区排渍防涝工作的主力军,无疑重任在身。  5月23日接气象部门强降雨预报和市泵站处排涝指挥调度中心指令后,后湖排水站领导班子紧急召开排渍工作部署会议,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