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深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这些劳动人口的子女因为户籍限制等客观社会原因被留在农村,交由其父母或者亲属做监护人,这些孩子的年龄大都在15周岁以下,被称为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他们因为监护的局限性和教育的缺失而存在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如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他们的生理健康、性格形成和人格完整。笔者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认知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有生活层面和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生活层面的认知偏差表现为,将他人传达给自己的信息无意识地向消极方向进行认知,他们敏感,易出现情绪危机;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层面,外出务工的父母用物质、金钱补偿不能陪伴在身边的孩子,容易让留守儿童产生拜金主义等认知偏差。
品行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通常由隔代亲属或者亲属来照顾,缺乏与父母的有效沟通,导致孩子们不善于交流。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教导易使其在学习生活方面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顶撞长辈、迟到早退,更有甚者出現了校园霸凌等行为,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情绪性情感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无法获得及时稳定的父母关爱,易产生情绪性情感障碍,他们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一方面,表现为易冲动、易怒和易具攻击性,遇到突发情况时不考虑后果,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选择用暴力手段来解决矛盾;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的原因,留守儿童常处于不稳定状态,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情绪上的不稳定表现为孤独、焦虑、冷漠。
个人性格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还存在个人性格障碍问题,表现为自闭、内向、叛逆、偏激等。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表现出的固执和偏激等心理问题较为明显,由亲戚代为看管的留守儿童则多表现出孤僻、不自信、不愿与他人交流等性格障碍,寄宿的留守儿童则更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亲情的匮乏、隔代亲属或者其他监护人教育理念的落后以及同龄人之间因社会交往、自我意识的对比而产生的失衡等客观原因,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
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人从出生到完全适应社会,家庭环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不完整的家庭和自身独有的特殊的家庭氛围不能支持有效的亲子沟通和教育,直接导致无法为孩子提供身心的满足和精神的慰藉。
学校教育体制不完善
学校是孩子们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正确道德观的重要场所。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是留守儿童生活的主要空间,但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社会给予的重视度不够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政府和社会虽然尽可能地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娱乐场所(例如甘肃省从2009年5月起在全省建设了1800多个“留守儿童之家”),但还未关注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
家庭层面
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联系和督促隔代监护人转变教育方式是家庭层面应采取的主要对策,父母应尽量让家庭结构维持在半留守的状态,这样可以照顾和教育孩子。此外,还要经常与孩子沟通,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情和关爱,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农村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不高,学校可通过家长座谈会、及时家访等方式来指导监护人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对孩子尊重而不迁就、理解而不溺爱。
学校层面
积极改善农村寄宿学校条件、完善校方寄宿环境以及增加心理辅导课程是学校层面应采取的主要对策。相对而言,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与相处是解决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需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和持续的教育。此外,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可以使留守儿童及时消解心理困境,或者能够使其通过自我疏导来改善心理问题,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社会层面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解决还要靠政府主导。从教育与社会层面的关系来看,要引导社会克服教育功利化的思想,同时解决城乡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首先,政府要引导社会健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政策体系,出台各项政策细则来满足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需要,如,通过产业扶贫来鼓励农民回乡创业,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其次,要发展农村文化体系建设,用正能量的社会文化教育来影响留守儿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基金项目: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S[2017]GHB3141)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
如果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就会影响他们的生理健康、性格形成和人格完整。笔者认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认知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的认知偏差有生活层面和人生观与价值观层面:生活层面的认知偏差表现为,将他人传达给自己的信息无意识地向消极方向进行认知,他们敏感,易出现情绪危机;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层面,外出务工的父母用物质、金钱补偿不能陪伴在身边的孩子,容易让留守儿童产生拜金主义等认知偏差。
品行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通常由隔代亲属或者亲属来照顾,缺乏与父母的有效沟通,导致孩子们不善于交流。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教导易使其在学习生活方面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如顶撞长辈、迟到早退,更有甚者出現了校园霸凌等行为,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情绪性情感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无法获得及时稳定的父母关爱,易产生情绪性情感障碍,他们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一方面,表现为易冲动、易怒和易具攻击性,遇到突发情况时不考虑后果,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选择用暴力手段来解决矛盾;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的原因,留守儿童常处于不稳定状态,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情绪上的不稳定表现为孤独、焦虑、冷漠。
个人性格障碍
农村留守儿童还存在个人性格障碍问题,表现为自闭、内向、叛逆、偏激等。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表现出的固执和偏激等心理问题较为明显,由亲戚代为看管的留守儿童则多表现出孤僻、不自信、不愿与他人交流等性格障碍,寄宿的留守儿童则更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农村留守儿童因为亲情的匮乏、隔代亲属或者其他监护人教育理念的落后以及同龄人之间因社会交往、自我意识的对比而产生的失衡等客观原因,极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家庭教育功能的缺失
家庭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场所,人从出生到完全适应社会,家庭环境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不完整的家庭和自身独有的特殊的家庭氛围不能支持有效的亲子沟通和教育,直接导致无法为孩子提供身心的满足和精神的慰藉。
学校教育体制不完善
学校是孩子们获得知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正确道德观的重要场所。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的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是留守儿童生活的主要空间,但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社会给予的重视度不够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政府和社会虽然尽可能地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娱乐场所(例如甘肃省从2009年5月起在全省建设了1800多个“留守儿童之家”),但还未关注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应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对策
家庭层面
加强父母与留守儿童的情感联系和督促隔代监护人转变教育方式是家庭层面应采取的主要对策,父母应尽量让家庭结构维持在半留守的状态,这样可以照顾和教育孩子。此外,还要经常与孩子沟通,让留守儿童感受到亲情和关爱,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农村隔代监护人文化素质不高,学校可通过家长座谈会、及时家访等方式来指导监护人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孩子,对孩子尊重而不迁就、理解而不溺爱。
学校层面
积极改善农村寄宿学校条件、完善校方寄宿环境以及增加心理辅导课程是学校层面应采取的主要对策。相对而言,教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与相处是解决其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需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和持续的教育。此外,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可以使留守儿童及时消解心理困境,或者能够使其通过自我疏导来改善心理问题,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社会层面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的解决还要靠政府主导。从教育与社会层面的关系来看,要引导社会克服教育功利化的思想,同时解决城乡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首先,政府要引导社会健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政策体系,出台各项政策细则来满足改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需要,如,通过产业扶贫来鼓励农民回乡创业,从根本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其次,要发展农村文化体系建设,用正能量的社会文化教育来影响留守儿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基金项目:2017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S[2017]GHB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