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能力是我们学习数学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作为小学生,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学习数学将寸步难行,成为一句空话。计算能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发展前景,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对我们农村的大部分小学生来说,“计算”仍是一大难题。
那么,作为在教育一线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熟记基本的计算口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必须得从基础抓起。在一年级时,学生要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这是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了它,才能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加复杂的加、减法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二年级时,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学生只有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才能为以后学习更加复杂的乘、除法打下牢固的基础。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举步维艰。
2加强口算、估算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学生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在平常的课堂计算学习中,在计算前可引导学生进行估算,使学生学会合理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178×20,计算前先让学生估算一下,学生把178看作180,180×20=3600,所以178×20大约在3600左右。
3加强计算方法、思想的指导
有些计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很简单,就算老师不教,大部分学生也会算。但是作为教师,决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算,而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总结出法则,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中。
比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357×74,从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过渡到三位数乘两位数,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的把357×74计算出来,并且学生在列竖式的时候习惯性的把357写在上面,把74写在357的下面,从表面看来,学生好像都会了,但如果老师对计算过程不多加解释,而突然把74写在上面,把357写在74的下面让学生们列竖式计算,学生就开始出错了,不会计算了,其原因是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计算道理。所以,一节计算课决不仅仅只停留于计算能力。要让学生参与到计算的过程,不但会算,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才是计算课应该达到的真正目的。
4加强简便算法在数学计算中的灵活应用
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灵活应用简便算法,首先要让学生把握数学计算中加法的两大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a-b-c=a-(b+c)、乘法的三大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然后引导学生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如:175+97+25=(175+25)+97=200+97=297 , 503-65-35=503-(65+35)=503-100=403 , 20×17×5=(20×5)×17=100×17=1700 , 101×39=(100+1)×39=100×39+1×39=3900+39=3939 。
5熟记一些常用数据
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如:25×4=100 ,125×8=1000等等。比如计算:143×25×4=143×(25×4)=143×100=14300 ,125×57×8=(125×8)×57=1000×57=57000 等。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并非一日之功就能达到目的的。而需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从基础抓起,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口诀的训练,加强口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加强计算方法、思想的指导,加强简便算法的灵活运用和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等。这样,就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目的,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那么,作为在教育一线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熟记基本的计算口诀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必须得从基础抓起。在一年级时,学生要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这是加、减法计算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了它,才能为学生以后学习更加复杂的加、减法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二年级时,学生必须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学生只有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才能为以后学习更加复杂的乘、除法打下牢固的基础。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举步维艰。
2加强口算、估算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学生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在平常的课堂计算学习中,在计算前可引导学生进行估算,使学生学会合理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178×20,计算前先让学生估算一下,学生把178看作180,180×20=3600,所以178×20大约在3600左右。
3加强计算方法、思想的指导
有些计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很简单,就算老师不教,大部分学生也会算。但是作为教师,决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算,而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总结出法则,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中。
比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357×74,从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过渡到三位数乘两位数,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的把357×74计算出来,并且学生在列竖式的时候习惯性的把357写在上面,把74写在357的下面,从表面看来,学生好像都会了,但如果老师对计算过程不多加解释,而突然把74写在上面,把357写在74的下面让学生们列竖式计算,学生就开始出错了,不会计算了,其原因是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计算道理。所以,一节计算课决不仅仅只停留于计算能力。要让学生参与到计算的过程,不但会算,而且要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才是计算课应该达到的真正目的。
4加强简便算法在数学计算中的灵活应用
在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灵活应用简便算法,首先要让学生把握数学计算中加法的两大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a-b-c=a-(b+c)、乘法的三大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然后引导学生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如:175+97+25=(175+25)+97=200+97=297 , 503-65-35=503-(65+35)=503-100=403 , 20×17×5=(20×5)×17=100×17=1700 , 101×39=(100+1)×39=100×39+1×39=3900+39=3939 。
5熟记一些常用数据
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如:25×4=100 ,125×8=1000等等。比如计算:143×25×4=143×(25×4)=143×100=14300 ,125×57×8=(125×8)×57=1000×57=57000 等。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并非一日之功就能达到目的的。而需要我们教师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从基础抓起,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口诀的训练,加强口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加强计算方法、思想的指导,加强简便算法的灵活运用和要求学生熟记一些常用数据等。这样,就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目的,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