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山花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幅作品是在北京著名的箭扣长城拍摄的。作者与很多影友一起艰难爬上山顶,却发现大雾弥漫,长城完全不可见。当别人失望而归或者等待的时候,作者却发现浓雾中山林树枝的线条与一株小花构成了清新淡雅独具意韵的画面。当我们把目光局限在某一题材时,往往对此外的景物无动于衷,其实开拓视域,会发现大千世界处处有精彩,对别人是不利条件的,对自己未必也是,而且越是别人不去拍的,仔细琢磨越容易拍出新意。当然,技术的运用也不可忽视,这里作者使用了长焦镜头,压缩了画面中的透视关系,也避免了过于杂乱的背景,使作品简洁,主体突出,而人眼直接看是看不到这个效果的,所以对镜头视角的熟悉也是摄影人所必须掌握的技能。
  
  拍真实的个性之作
  
  如今搞风光摄影,有着先天的优势和劣势。优势在于信息发达,可以涉猎各种最新技术和观摩最优秀的作品,但劣势就在于,已有的那些优秀作品带来的阻力和障碍。因此,超越就成了摆在摄影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有人说,伟大的风景是为渺小的艺术家准备的。自然这篇美妙的文章中有无数美丽的词、句摆在我们面前,而且再小的风景每天也有不同的变化,这些都值得我们去表现。我们习惯于利用相机的复制功能把现实中的这些美景记录下来,而创新、个性需要我们把大自然中的“字”“词”能够重新做排列,撰写出一篇属于自己的新的文章——这也正是此次“新经典风光”所提倡的一—首先要把自己当做大自然的奴隶,要敬畏大自然;之后要做大自然的主人,会利用大自然,而不是完全依赖它,否则老天一变脸就没辙。
  新经典风光中所强调的个性,首先要真实,是作者真情的流露。一个人是真实的,肯定是有个性的、不作伪的。再者个性需要有真水平,当然这是要厚积薄发的,当下的摄影师和老一代摄影师接受的教育和信息都不一样,看问题的态度和表达方式肯定都是不一样的,但这并不是说要刻意去作出不同来给别人看。最后,还需要你热爱大自然、有广博的修养,并且能够通过不断的实践,运用摄影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更何况艺术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具备交流的基础,难就难在如何把个性融到共性中,让读者接受。
  风光摄影正如人与自然的爱情,是永恒的表现题材。这个领域里需要有人来引领、创新、推动其发展,但毕竟成为艺术家的人还是少数的,如果为了追求个性而在形式上故弄玄虚,刻意显得和别人不一样,反而违背了新经典风光的宗旨。只要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更好、更完善就可以了。当你把内在的审美情趣表达出来后,自然就有高下、俗雅之分。
  
  新经典的传承与转变
  
  风光摄影在我国颇有人缘,毕竟中国水墨画千年的积累中,山水画是极其重要的一大门类,国人又讲究“寄情山水”,很多影友热情不减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传统意义上的经典风光摄影的确在题材上有侧重,安塞尔亚当斯拍摄的约塞米蒂公园,我国的黄山、长城、坝上
  年年都有无数影友前去创作。数码影像技术的发展,摄影思路和创作手法的开拓,也让大家思考,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去名胜?是不是还要拍明信片式的“作品”?传统的经典摄影还要不要?
  欧洲有传承有序的风景画历史,—直延续到摄影术产生,这是一个传承的过程,转变的只是表达的手段和材料。同样经历着写实到写意的变化。我国水墨画的山水也是在写意的方向上很早就开始探寻,反倒是风光摄影一下扎进写实的屋子就不出来了。
  很多传统风光作品让我们看到需要依赖特殊的景致才好体现“风格”,这种美来自于自然本身,个人情感表达很弱。
  “新经典风光”摄影提出的意义就在于此,“笔墨当随时代”,我们应该更注重主观情感的传递,用个人化的视觉语言诠释当下的风景:表现手段从传统意义的“写实”逐渐转换为“写意”,创作出新式的风光摄影。这种转换的基础是传统经典摄影中的精良技术技巧和对优美的坚持。传承这些优秀的品质,融会贯通,用技术来传达摄影者个人的见解。
  “新经典”风光摄影的题材转换是最显著的,名山大川少了,自己生活环境中的景致多了,眼光从“远方”转变为“身旁”。虽然景色细腻,情绪的表达却很大气,张扬有度,不失沉稳:画面也不再是一味的明媚艳丽,而是个性突出,追求视觉语言的差异:对传统技术不是一味继承或完全打倒,而是互相借鉴。
  在这些作品中,大家应该看到或者借鉴到拍摄思路的“新”,以及摄影技术的“经典”,如同摄影者的两条腿,哪条短了也不行。更希望借此让各位热爱风光摄影的朋友们大胆地迈开这两条腿,走出一片新经典风光摄影的广阔天地。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喜欢传统黑白摄影、并有了若干年对摄影收藏试水经验的摄影人,我一直很想实地到美国这个传统摄影收藏运作比较完善的国家去看看。2012年,我终于如愿以偿,与著名摄影师冯建国老师到美国旧金山、纽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交流。  我们在旧金山市的两个重要日程是拜访安塞尔·亚当斯的儿子和亚当斯一位著名的助手、摄影家约翰·塞克斯顿(John Sexton)。  亚当斯——故居多年未变  亚当斯的儿子迈克尔·亚
半透镜技术  索尼单电相机与传统单反相机最大的不同在于:采用了固定式半透镜替代活动式反光镜,每次释放快门时不必进行升降反光镜的操作。其结果是提高了连拍速度,无论拍摄照片还是视频时,都能做到实时相位自动对焦,从而保证了快速准确的自动对焦效果。  从A77到A37,都拥有较高的连拍速度,也都能在视频拍摄中连续自动对焦。对大多数非专业用户来说,后一点功能很重要,因为目前的单反相机虽能拍摄高清视频,但无法
已经过去的日子,可以抒写的东西实在太多。近来频繁的出差,也让我在空间与空间的转换中感叹似水流年。  许是应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气势,摄影也迎来了一年当中最为灿烂的收获时节。  当代摄影无疑引领风骚。赞美与口水并存,非黑即白的二元论,东风压倒西风的口诛笔伐,一直是中国摄影的“怪现象”之一。  按中国传统思想来讲,有容乃大的包容性一定是应该强调的。但若假以拿当代摄影“棱角分明”的个性化标签来论,显然有些
今年夏天,最受影友关注的热门相机必定少不了索尼的“微单”开山之作NEX-5C。它不但坐上了目前世界上最轻薄可更换镜头相机的头把交椅,更装备了可与单反媲美画质的全新Exmor APS HD CMOS感光元件和超越单反的诸多索尼引以为傲的强大拍摄功能,比如来自Cybershot系统的扫描全景模式、来自单反α系统的高速连拍和自动HDR、来自Handycam系统的实时自动对焦全高清视频摄像,因此NEX-5
“PS”是完善影像的有效手段    2009年,我第一次作为中国国际摄影展览的评委,来到了美丽的中国丽水,看到了无数幅令我兴奋的照片。但是同时我也看到了一些制作粗糙的照片。  数字时代,几乎每幅作品却要经过“Ps”处理。但是,是否PASs掉经过Photoshop处理的摄影作品,完全取决于每个摄影规则的要求。对于这次国际影展,我没有仔细观察每幅作品是如何拍摄的,对我来说,更为重要的是最终的影像。然而
每年12月份,在我生活的城市──土耳其康雅,人们都会举办盛大的仪式来祭奠土耳其伟大的哲学家梅夫拉那,因为他曾在康雅生活过。梅夫拉那所创立的宗教舞蹈就是转舞。因为我也在康雅生活,而且很多朋友是转舞舞者,所以拍摄也就顺理成章了。    我拍转舞10年了,最初我用胶片相机拍摄,在祷告仪式上那种昏暗、特殊的光线下,用胶片相机拍摄是非常困难的。  四年前,我开始使用数码相机,最初也只是记录下来而已,但后来我
数字课堂    2008年4月4日清明节,传来噩耗,我所钦佩和敬重的车夫同志走了。  在这令人悲痛和惋惜的日子里,为了寄托哀思,我找出了9年前他的《壮丽中华》精美摄影画册问世后,为他写的一篇未能发表的文章,作为对他缅怀、敬仰的纪念吧!    这是献给新中国五十年大庆、献给海内外炎黄子孙,溢满爱我中华豪迈气概的画卷。  这是俯瞰神州大地自然风光、折射祖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变化,倾注作者赤子情怀的优秀风
看到如此绚丽的花卉图片,您能猜到它是怎样拍的吗?您能相信它就是在家中窗台上拍摄成功的吗?    86岁的何如老先生精神矍铄,是中国八一电影制片厂特技摄影师,一辈子酷爱摄影,退休后更是常拍不辍,还经常给中老年朋友举办摄影讲座,传授摄影经验。  几年前,老先生不幸突遇车祸,脚部受重伤,当时只能架着拐杖在4楼的屋里活动,这可急坏了他。有感于以前跋山涉水的辛劳,有感于影友们舟车劳顿地到坝上、到四川、新疆、
金欢容  酷爱摄影,痴迷不能自拔,在摄影后期制作上感觉敏锐,喜欢制作个性影调,对作品的整体调整把握能力强。  像这类农家的照片已经屡见不鲜,原片三个物件的三角形构图已经比较合理,但片子的层次和对比度都不理想,通过后期调整,提高画面的通透度,降低画面的饱和度,特别是光影效果的制作使作品一下子增加了看点。  原图不足之处:  ◎ 场景较为常见,缺乏新意。  ◎ 三角形构图很合理,无须剪裁。  ◎ 影调
2010年,滇越铁路开通100年。百年前修建的滇越铁路,不仅是云南与外部联系的交通路线,也是云南认识外部世界,与世界交流的大通道。100年来,在这条线路上不仅发生了大量的物质交流,更多的是科学、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非物质交流。而在百年的运行过程中,这条铁路本身也形成了一笔丰厚的建筑文化遗产,这是人类智慧和工业文明发展的见证。我们有许多摄影师喜欢拍摄历史遗迹、故事传说,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有着丰厚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