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 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就业市场不够完善,供需沟通渠道不畅,配套制度改革相对滞后,人才结构不平衡,培养模式滞后,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不得力,择业期望值过高,功利色彩过浓,消极依赖等诸多原因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近年来,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各类学校毕业生出现高存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而且关系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客观上, 近几年来高校连续扩招, 使人才资源储备大幅增加, 经济转型期间, 一些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 用工数量减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的原因表现在: 一方面, 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在很多方面不适应就业市场的形式; 另一方面, 一些制度方面的配套改革滞后, 体制上存在的弊端也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 一) 社会机制亏欠大学生就业市场在计划经济时代, 大学生就业基本上是由国家"统、包、管", 每个学生毕业后, 都由国家安排一份工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大学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现在大学生就业, 采取的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 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化。然而, 由于社会正处在转型期间, 许多法制、法规还不健全, 一些配套改革还不完备, 使得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功能尚不完善。
1、就业市场不够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关键在于就业市场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但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健全, 谁能够进入市场, 谁能够举办市场和怎样举办市场等问题还不很明确, 政府对人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还存在缺位, 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良莠不齐, 其中不乏一些以赢利为目的的投机钻营行为。市场中的供需主体, 市场举办者和市场交易行为也不够规范, 在供需利益保证方面还存在许多隐患。
2、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目前, 毕业生就业主要通过三大人才市场, 一是教育系统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二是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 三是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私营中介举办的不同层次和规格的招聘会, 就业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然而, 多数为一些临时性、季节性的市场, 总体上仍然满足不了毕业生就业的需要,并且, 这些就业市场分头管理, 各行其是, 相互沟通不够, 甚至出于竞争的目的, 相互保守秘密, 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不易,求职成本增高。
3、配套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化, 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作支持。然而, 一些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行为相适应的人事、用工、户籍、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改革还相对滞后, 许多地方还在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不合理的就业制度。
( 二) 学校教育脱离大学生就业市场随着知识快速增长, 知识更新周期加速, 学生入学前走俏的专业, 毕业时可能遭冷遇, 在校拥有的知识技能, 走出校门时可能老化过时。
要使大学生顺利进入就业市场, 学校应该科学预测人才市场的变化,主动调整办学方向, 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 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 这种教育与市场脱节的现象, 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需要。
1、人才结构不平衡。一方面, 政府对学校控制和限制较大, 学校办学自主权相对较小, 无法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专业和确定培养模式, 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 另一方面, 由于社会正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法制和规章不健全, 一些学校盲目招生, 为了抢生源, 一哄而起争办热门专业, 搞低水平重复办学, 导致人才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产生结构性矛盾, 加深了部分专业大学生就业难度。
2、培养模式滞后。新时期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教育要进行不断创新, 但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几乎是在踏步走, 存在许多弊端: 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 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 片面强调学生的智育发展, 轻视学生人格的塑造; 过分渲染学术研究, 排斥职业技能; 加之扩招后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存在知识、能力、素质与职业内涵要求之间不适应问题, 难以胜任工作岗位。
3、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不得力。虽然各高校都已开始重视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但一些高校仍然存在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健全, 装备技术落后等问题,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有待加强, 工作作风还需要转变, 学校就业工作处与服务机构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 机制没有得到有效运转和充分发挥功能。
( 三) 大学生择业缺乏市场意识既然大学生实现了由市场配置人才的就业方式, 就应该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
然而, 很多大学生仍然市场意识淡薄, 在择业过程中, 无视市场经济的严酷性, 以我为中心, 一厢情愿地进行自我设计。
1、择业期望值过高。大学生想找一份理想工作的愿望无可厚非, 但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择业时一味强调"我想干什么", 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 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 给自己恰当的职业定位, 而是把目光盯在中心城市、沿海地区、大单位和热门行业, 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这种不顾自己的竞争实力, 盲目乐观的择业心态,无异于是人为地为自己的就业设置障碍。
2、功利色彩过浓。大学毕业时期是一个人事业奠基和经验积累的最佳阶段,这一时期若能科学制定自己的目标, 不计一时的得失, 主动锤炼和磨砺, 则会使自己一生受益无穷。然而, 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潭, 不是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 而是把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生活环境作为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 表现出目光短浅, 急功近利,只重眼前利益, 不考虑个人将来发展, 不顾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倾向, 不仅不利于自己的事业发展, 必然也会使一些人的愿望落空。
3、消极依赖。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根本在于自己主动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然而许多学生找工作的意识并不强, 一方面, 一些学生自信心不强, 害怕面对竞争, 只好听天由命, 守株待兔; 另一方面, 一些学生存在依赖心理, 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家长和亲友身上。而作为大学生的家长, 也都把孩子的就业当作头等大事,找关系, 走后门, 想方设法想为孩子谋求一个理想的单位, 使得许多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作者简介:胡英婷,1990年5月生, 江苏南通如皋市人,河海大学理学院学生;丛小飞,1989年6月生, 江苏南通如东县人,河海大学理学院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近年来,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各类学校毕业生出现高存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而且关系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客观上, 近几年来高校连续扩招, 使人才资源储备大幅增加, 经济转型期间, 一些企事业单位减员增效, 用工数量减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主要的原因表现在: 一方面, 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 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在很多方面不适应就业市场的形式; 另一方面, 一些制度方面的配套改革滞后, 体制上存在的弊端也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 一) 社会机制亏欠大学生就业市场在计划经济时代, 大学生就业基本上是由国家"统、包、管", 每个学生毕业后, 都由国家安排一份工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大学生就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现在大学生就业, 采取的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 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化。然而, 由于社会正处在转型期间, 许多法制、法规还不健全, 一些配套改革还不完备, 使得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功能尚不完善。
1、就业市场不够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关键在于就业市场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但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和管理的相关政策还不够健全, 谁能够进入市场, 谁能够举办市场和怎样举办市场等问题还不很明确, 政府对人才市场的监督和管理还存在缺位, 导致大学生就业市场良莠不齐, 其中不乏一些以赢利为目的的投机钻营行为。市场中的供需主体, 市场举办者和市场交易行为也不够规范, 在供需利益保证方面还存在许多隐患。
2、供需沟通渠道不畅。目前, 毕业生就业主要通过三大人才市场, 一是教育系统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二是人事部门的人才市场; 三是劳动部门的劳动力市场。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私营中介举办的不同层次和规格的招聘会, 就业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然而, 多数为一些临时性、季节性的市场, 总体上仍然满足不了毕业生就业的需要,并且, 这些就业市场分头管理, 各行其是, 相互沟通不够, 甚至出于竞争的目的, 相互保守秘密, 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不易,求职成本增高。
3、配套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实现大学生就业市场化, 需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作支持。然而, 一些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行为相适应的人事、用工、户籍、社会保障等政策、法规改革还相对滞后, 许多地方还在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一些不合理的就业制度。
( 二) 学校教育脱离大学生就业市场随着知识快速增长, 知识更新周期加速, 学生入学前走俏的专业, 毕业时可能遭冷遇, 在校拥有的知识技能, 走出校门时可能老化过时。
要使大学生顺利进入就业市场, 学校应该科学预测人才市场的变化,主动调整办学方向, 更新学生的知识结构。但是,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 基本上仍然按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运作, 这种教育与市场脱节的现象, 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社会需要。
1、人才结构不平衡。一方面, 政府对学校控制和限制较大, 学校办学自主权相对较小, 无法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专业和确定培养模式, 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 另一方面, 由于社会正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法制和规章不健全, 一些学校盲目招生, 为了抢生源, 一哄而起争办热门专业, 搞低水平重复办学, 导致人才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 产生结构性矛盾, 加深了部分专业大学生就业难度。
2、培养模式滞后。新时期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教育要进行不断创新, 但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几乎是在踏步走, 存在许多弊端: 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 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 片面强调学生的智育发展, 轻视学生人格的塑造; 过分渲染学术研究, 排斥职业技能; 加之扩招后师资力量薄弱, 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存在知识、能力、素质与职业内涵要求之间不适应问题, 难以胜任工作岗位。
3、学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不得力。虽然各高校都已开始重视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但一些高校仍然存在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健全, 装备技术落后等问题,从业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有待加强, 工作作风还需要转变, 学校就业工作处与服务机构处于"孤军奋战"的状态, 机制没有得到有效运转和充分发挥功能。
( 三) 大学生择业缺乏市场意识既然大学生实现了由市场配置人才的就业方式, 就应该主动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
然而, 很多大学生仍然市场意识淡薄, 在择业过程中, 无视市场经济的严酷性, 以我为中心, 一厢情愿地进行自我设计。
1、择业期望值过高。大学生想找一份理想工作的愿望无可厚非, 但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择业时一味强调"我想干什么", 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 不是从自身的特点、能力和社会需要出发, 给自己恰当的职业定位, 而是把目光盯在中心城市、沿海地区、大单位和热门行业, 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这种不顾自己的竞争实力, 盲目乐观的择业心态,无异于是人为地为自己的就业设置障碍。
2、功利色彩过浓。大学毕业时期是一个人事业奠基和经验积累的最佳阶段,这一时期若能科学制定自己的目标, 不计一时的得失, 主动锤炼和磨砺, 则会使自己一生受益无穷。然而, 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陷入了功利主义的泥潭, 不是立足于选择最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 而是把工资待遇、住房条件、生活环境作为选择工作的主要标准, 表现出目光短浅, 急功近利,只重眼前利益, 不考虑个人将来发展, 不顾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倾向, 不仅不利于自己的事业发展, 必然也会使一些人的愿望落空。
3、消极依赖。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根本在于自己主动积极寻找就业机会, 然而许多学生找工作的意识并不强, 一方面, 一些学生自信心不强, 害怕面对竞争, 只好听天由命, 守株待兔; 另一方面, 一些学生存在依赖心理, 把希望寄托在学校、家长和亲友身上。而作为大学生的家长, 也都把孩子的就业当作头等大事,找关系, 走后门, 想方设法想为孩子谋求一个理想的单位, 使得许多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
作者简介:胡英婷,1990年5月生, 江苏南通如皋市人,河海大学理学院学生;丛小飞,1989年6月生, 江苏南通如东县人,河海大学理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