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来金秋粮满仓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1983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看,咱们的‘党员农情服务队’又来帮忙了!”如今,黑龙江省鸡西市滴道区的农民群众提起全区实行两年多的“党员农情服务队”工作那是赞不绝口。这不仅是因为党组织从具体做法上为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服务,更是因为农民群众在服务中体会到了党组织“农民群众的大事就是工作的大事”的服务理念,拉近了党组织与农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零距离“农技”问诊
  滴道区委组织部协调远程办、农林水牧局、工商局、乡村党委等相关部门,抽调102名在农业生产方面“懂专业、有经验、熟民情”的党员组成了“党员农情服务队”,统筹负责农业生产的管理服务工作,提供政策法律保障。在农忙期间,农情服务队采取党员干部直接包村到户、技术服务直接到人、管理措施直接到田的“三直接”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农业生产。
  滴道区团山子村村民孔庆春就是“党员农情服务队”中一名出色的队员。近年来,他培育的地栽木耳赢得了市场青睐,年生产木耳三十余万袋,创收五十余万元。2013年,他成为了“党员农情服务队”的木耳技术指导员,一下子变成了大忙人,打电话找他咨询技术、请他到现场指导生产的人络绎不绝。多次向孔庆春咨询技术的木耳种植户贲殿富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庆春热情、有耐心,讲得也透。我刚种木耳那会儿,许多地方都不太懂,只要打个电话给他,他立马就赶过来帮我指导技术。我能种好木耳,全靠他帮忙!”两年来,“党员农情服务队”中的农技指导员们将自己的技术、经验和生产模式倾囊相授给农民,在助民增产、增收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农业技术水平。
  全时段“农机”守护
  “确保农机具给力”,不仅是农民群众的心理诉求,更是“党员农情服务队”的服务方向。于是,每年春耕和秋收前夕,“党员农情服务队”中的农机具维修技术人员便抢前开展起农机检修工作,确保各类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春耕和秋收生产。服务队落实农机维护工作制度,从维护时段、维护内容、维护方式等方面规范服务要求。结合时令特点,服务队深入到农机户、种植大户家中和田间地头,采取分组包片、包户巡回的方式为农户提供安装、调整、检修、维护保养等技术服务,并对各村农机手进行操作、保养方面的培训指导,排除农机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滴道河乡金山村农民张凤岐说:“以前我家农机发生故障总找不到人维修,耽误农活。现在有了‘党员农情服务队’,只要打一个电话,准有技术员来帮助我们解决难题,实在太方便了!”两年来,“党员农情服务队”技术人员已帮助农户检修收割机、拖拉机等各类农机具三百多台,培训农机操作使用人员五十余人,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运行保障。
  无担忧“农资”保障
  “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心之所盼,也是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为规范农资市场、杜绝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坑农害农,“党员农情服务队”中的执法人员对全区农资市场进行了拉网式、全天候的检查,坚决严厉打击、查处各种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等的销售和使用。特别是针对高毒农药的销售进行严控严管,对不按规定执行明码标价、相互串通哄抬价格、以次充好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进一步净化了农资市场秩序。
  “党员农情服务队”不仅深入农资经营户和零售点开展农资检查,还通过进村入户现场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和农资经销者的守法意识。两年来,“党员农情服务队”中的执法人员已张贴、发放宣传材料两千多份,开展执法检查五十余次,扣押国家禁用农药百草枯49瓶、小包装蔬菜种子385袋。滴道河乡团山子村党支部书记苏炳山介绍道:“以前农民买化肥和种子买到过太多假货,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现在有服务队的执法人员经常性地去农资店检查、来村里宣传,我们购买种子、化肥有了很大保障,心里踏实多了!”
  (作者单位:鸡西市滴道区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近年来,湖北省老河口市立足远程教育学用成果转化,结合远程教育站点“五个功能”试点工作,从抓站点、建基地、树典型入手,积极发挥远程教育在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  一是围绕规范抓站点,打造学习培训“活阵地”。在沿汉江、316国道和302省道一线两侧,创建60个规范化终端示范站点,建立健全示范站点设备管理、业务培训、教学应用等制度,严格实行站点年终考核制度,不断提升站点的管理水平。同时,联合
期刊
“最后一票,依然是刘兵,让我们掌声祝贺刘兵同志以98票当选社区委员兼远教管理员。”在2012年湖北省应城市四里棚街道办事处刘杨社区举办的一场聘用会上,1988年出生的刘兵顺利赢得了这份家乡的工作。“他个子真小!”这是应城市远程办的同志看到刘兵后的第一印象。刘兵1.6米的身材确实不高,但他瘦小的身体里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短短三年的工作时间里,他利用远程教育为社区居民奉上了一场又一场的文化盛宴,帮助
期刊
2015年,广东省中山市在连续22年举办党员电教片观摩交流活动的基础上,首次面向社会举办以“我身边的正能量”为主题的全市首届远程教育微电影、微视频观摩交流活动,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精心谋划,确保科学有序。今年4月,市委组织部先后召开了全市微电影创作人才、爱好者座谈会以及全市党员电教片、微电影工作座谈会,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我身边的正能量”,使活动更加贴近形势、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加大投入,
期刊
每当歌声响起,那飞扬着的优美旋律,呈现出一幕幕历史永远铭记的画面,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抗大校歌》《黄河大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些影响了现代中国的经典歌谣展现了百姓之心,唱响了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是延安人民心中的骄傲。2014年6月,延安市远程中心认真遴选陕北红色歌谣,精心摄制成红色歌谣纪录片,开始了对延安精神、对革命岁月的历史寻根……  《抗大校歌》:歌声背后的故
期刊
随着各地镇村综合改革行政村布点调整工作的有序推进,被撤并的村原有的远程教育站点也一起被撤并。近日,笔者在对县内远教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时发现,在一些站点被撤掉的村中,由于不再设置站点管理员岗位,所以大都存在着设备闲置不用或者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这无疑是对远程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有的地方忽视了对原有远教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没有对相关设备进行清点造册,或者在台账中对设备的名称、型号、配发时间等信息登记不全
期刊
作为一名基层远教管理人员,笔者在我市开展的站点设备更新升级工作中发现,当前农村远教站点管理员队伍建设问题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远教事业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一、队伍结构不合理。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外流,站点管理员队伍整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素质参差不齐,对站点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不够熟悉,严重影响了站点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二、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大部分站点管理员对上级安排的设备升级相关操作培训学习不
期刊
承载清朝发祥地的历史荣光,身系全国唯一“林蛙之乡”的时代盛誉,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作为全国第一个满族自治县,在经济发展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均迈出了奋力争先的步伐。县远程办的三位同志,更是用心血和汗水在满族之乡书写下一个个创先争优的佳话。  “老谋深算”绘蓝图  县远程办主任高亚鹏接过新宾远教这副担子年头不长,但却得了个响亮的外号——“老谋深算”。其实他年纪还真不大,是地道的80后,但谋划起新宾远教蓝
期刊
远程教育工作如何不断满足基层党员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江西宜春市积极应对这一新课题,探索开展创新实践,从2013年年底开始与电信公司合作,通过整合资源,开发出了党员教育手机应用软件“干群通”,使党员群众能随时随地收看远教节目,赢得了基层的一致点赞。  细化服务,让辅导贴心  为使基层党员群众熟练掌握“干群通”的使用方法,宜春市采取集中培训与个性辅导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提高党员群众对平台的学用效率
期刊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在推进创业富民发展战略,实现创业培训向创业实践、富民成果转化进程中,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手段先进性、覆盖广泛性和资源丰富性优势,培养扶持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创业者,推动远教创业富民实践的创先争优与机制创新。  一、主要做法  (一)在思想解惑中激发远教创业富民的内在动力  宿豫区利用远教平台,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大力传播创业理念,选树创业典型,弘扬创业精神,
期刊
“玫瑰花开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地处深山的河南省鲁山县赵村乡国贝石村,一到盛夏便成了玫瑰的海洋——深红淡紫,满园春色藏不住;浅粉鹅黄,随风摇曳十里香。玫瑰可以美化人生,玫瑰也可以富足人生,玫瑰茶、玫瑰酒以及各种玫瑰食品不仅让人流连忘返,也给国贝石村村民带来了富足的生活。曾几何时,到处是沙荒地、山旱地的国贝石村,只能依靠一座生产枪械子弹的兵工厂讨生活。后来兵工厂搬走了,国贝石人的心顿时变得像沙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