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谓反思?“反思”一词,据说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之为“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一般情形,反思有三种方式: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做法和想法进行反思;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为什么要进行反思?新课标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如同做实验,尽管课前的准备工作已相当充分,思考已到位,计划的制定也非常详细,但在实验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实验的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所以教师应时时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所得、所思、所惑,不断总结,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持续发展。
怎样进行反思?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对教材深刻理解后,对教学方法、学法等进行选择,然后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对知识重点、难点的创新处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引导语,对学生做出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等,进行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意料之外的问题。如有时候语言表达含糊不清,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实验现象不甚明显,练习的目标层次不够,等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应及时反思,然后做出及时的具体的改进补救措施,以利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
例如,在进行固体溶解度教学时,如果不考虑定义的抽象性,单纯地用文字描述,往往会导致学生理解概念不到位,在应用该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教师从中反思:学生为什么会理解不到位?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反思结论是要加强直观教学,把抽象知识具体化。于是,我把该内容设置成科学探究方式,把实验搬到了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直观的实验过程,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固体溶解度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又如元素概念的教学,由于知识点与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只能“囫囵吞枣”。反思的结果是要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通过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元素含量,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感受问题的真实性,增强感性方面的认识,逐步形成并理解概念。
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及时反思,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其次是教师自身。
二、教学行为的反思
经常听到教师这样的评论:这个学生是教不好的,这个人太笨了,真是没法教;这么简单的题目,教师讲了这么多遍还不会?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不是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而是批评责备,甚至让学生站着听课。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班里一位调皮的男生在我要求其回答问题时反问,老师如果我问你这个问题,你会怎样回答?当时班上一片哗然……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互动的双向过程。作为活动的双方,彼此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切不可仗着生活阅历丰富及暂时的知识领先,给自己不正确的定位。就拿以上例子,当时,确有一种被冒犯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种种不愉快,事实上跟教师没有给自己正确定位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彼此的平等关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肯定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必要的自信,激励学生的上进心,点燃其智慧之火。这样,才能营造出理想的教学氛围,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教学成果的反思
我们常常会说,要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但结果往往是出乎意外。你的教育是否让所有的学生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得到了收获?为什么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往往我们会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但心里是很虚的,我们没有权利责怪学生,我们用“心”去教了吗?
事实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很少注意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往往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要求每个学生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学生的学习基础、态度、能力均不一样,这样的方式必然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
真正作到分层次教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如我在进行复分解反应教学时,一直尝试使用段位教学:将复杂的内容分解为若干片段,每段设置相应的目标要求。学习酸碱时引入复分解反应概念,明确什么是复分解反应,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学习盐的内容时结合出现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罗列所有复分解反应,通过分析,归纳自己进一步了解此类反应的特点,明确复分解反应进行特点及生成物特征,达到理解的目的。单元复习的时候再配以一定的练习,着重训练学生识别、理解及熟练书写。这样的努力,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合理的时间内掌握该知识点。
又如在物质的分类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考虑学生中客观存在着的认知水平的差异,用统一的方式、在统一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很不明智的。我们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帮助;或者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借助学生间的互助,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形式的双边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迈过学习上的坎。而且在学习方法形成以及性格完善意志磨炼诸方面都得到长足的进步。
在作业练习方面,更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在完成教材习题的基础上再增补一些探究性练习,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有选择地让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完成教材练习。力求在练习环节上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信息反馈的反思
注重反馈,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反馈有教的反馈,学的反馈,还有客观环境对教学活动影响的反馈。为什么要重视反馈?如何看待并利用反馈?
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的反馈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及时补救,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的反馈,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形成良好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档案的建立是学的反馈的重要实施形式。
新课标明确指出,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指导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帮助学生对档案记录的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小结,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要,形成自主学习;也是让教师全方位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
反观现在的教学活动,多少教师忽略了此项活动。丧失了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了解教学效果,也失去了利用此项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反思仅是过程而不是最终目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反思,客观总结教学得失,为后续教学活动的方案制定奠定基础;通过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是无止境的,随着对新课程认识的逐步加深,我们会形成习惯性反思,对过去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自己的种种做法看法而有所悟。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在更深层次上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为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奠定好基石。
(作者单位:542800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八步第一中学)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的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一般情形,反思有三种方式: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个体在行为完成之后对自己的行动、想法和做法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个体在行为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做法和想法进行反思;为活动反思。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为什么要进行反思?新课标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如同做实验,尽管课前的准备工作已相当充分,思考已到位,计划的制定也非常详细,但在实验的过程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实验的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所以教师应时时进行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所得、所思、所惑,不断总结,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自身专业技能的持续发展。
怎样进行反思?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对教材深刻理解后,对教学方法、学法等进行选择,然后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对知识重点、难点的创新处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引导语,对学生做出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等,进行教学活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会出现各种意料之外的问题。如有时候语言表达含糊不清,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实验现象不甚明显,练习的目标层次不够,等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应及时反思,然后做出及时的具体的改进补救措施,以利于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提高。
例如,在进行固体溶解度教学时,如果不考虑定义的抽象性,单纯地用文字描述,往往会导致学生理解概念不到位,在应用该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教师从中反思:学生为什么会理解不到位?怎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反思结论是要加强直观教学,把抽象知识具体化。于是,我把该内容设置成科学探究方式,把实验搬到了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直观的实验过程,学生很好地理解了固体溶解度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又如元素概念的教学,由于知识点与生活有着一定的距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只能“囫囵吞枣”。反思的结果是要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通过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元素含量,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感受问题的真实性,增强感性方面的认识,逐步形成并理解概念。
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及时反思,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其次是教师自身。
二、教学行为的反思
经常听到教师这样的评论:这个学生是教不好的,这个人太笨了,真是没法教;这么简单的题目,教师讲了这么多遍还不会?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不是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而是批评责备,甚至让学生站着听课。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班里一位调皮的男生在我要求其回答问题时反问,老师如果我问你这个问题,你会怎样回答?当时班上一片哗然……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互动的双向过程。作为活动的双方,彼此是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教师切不可仗着生活阅历丰富及暂时的知识领先,给自己不正确的定位。就拿以上例子,当时,确有一种被冒犯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反思在教学活动中发生的种种不愉快,事实上跟教师没有给自己正确定位有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彼此的平等关系,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肯定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必要的自信,激励学生的上进心,点燃其智慧之火。这样,才能营造出理想的教学氛围,为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教学成果的反思
我们常常会说,要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但结果往往是出乎意外。你的教育是否让所有的学生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得到了收获?为什么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往往我们会把责任推到学生身上,但心里是很虚的,我们没有权利责怪学生,我们用“心”去教了吗?
事实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很少注意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往往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要求每个学生完成同样难度的作业。学生的学习基础、态度、能力均不一样,这样的方式必然会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
真正作到分层次教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做大量的工作。如我在进行复分解反应教学时,一直尝试使用段位教学:将复杂的内容分解为若干片段,每段设置相应的目标要求。学习酸碱时引入复分解反应概念,明确什么是复分解反应,让学生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学习盐的内容时结合出现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罗列所有复分解反应,通过分析,归纳自己进一步了解此类反应的特点,明确复分解反应进行特点及生成物特征,达到理解的目的。单元复习的时候再配以一定的练习,着重训练学生识别、理解及熟练书写。这样的努力,让所有学生都能在合理的时间内掌握该知识点。
又如在物质的分类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考虑学生中客观存在着的认知水平的差异,用统一的方式、在统一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是很不明智的。我们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帮助;或者通过建立学习小组,借助学生间的互助,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形式的双边活动,使所有学生都能迈过学习上的坎。而且在学习方法形成以及性格完善意志磨炼诸方面都得到长足的进步。
在作业练习方面,更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要。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在完成教材习题的基础上再增补一些探究性练习,帮助他们向更高层次迈进;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则有选择地让他们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完成教材练习。力求在练习环节上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四、信息反馈的反思
注重反馈,是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反馈有教的反馈,学的反馈,还有客观环境对教学活动影响的反馈。为什么要重视反馈?如何看待并利用反馈?
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教的反馈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及时补救,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的反馈,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形成良好学习方式的重要手段。学生学习档案的建立是学的反馈的重要实施形式。
新课标明确指出,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通过指导学生建立学习档案,帮助学生对档案记录的内容进行自我反思和小结,有利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要,形成自主学习;也是让教师全方位了解学生的一个重要渠道。
反观现在的教学活动,多少教师忽略了此项活动。丧失了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快速度了解教学效果,也失去了利用此项活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反思仅是过程而不是最终目的。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反思,客观总结教学得失,为后续教学活动的方案制定奠定基础;通过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是无止境的,随着对新课程认识的逐步加深,我们会形成习惯性反思,对过去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的反思,对自己的种种做法看法而有所悟。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能在更深层次上促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转变。为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发展奠定好基石。
(作者单位:542800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八步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