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者转型,难点在哪?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y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空间越来越小。”
  “新媒体图片需求量大,但报纸刊发图片在变少。”
  “最大的困难就是拍完没有条件及时发布。”
  “最困难的是思路,最希望改变的是还是思想。”
  “专职摄影记者在器材方面的优势已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便是生存压力。”
  以上是本刊在对摄影记者的调查中,谈到目前的职业困难时得到的部分答案。很多人的感觉是,现在这个时代,似乎不需要那么多摄影记者了,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正在受到不断挤压。于是,摄影记者转型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被业界关注和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那么,摄影记者转型的难点在哪呢?以下三个方面,是我们从采访和调查中做的总结。
  寻找传播平台
  采访中,谈到传统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区别,我们听到最多的“工作机制不同”几个字,PC时代就已如此,到了移动端愈发明显。尤其是既在传统媒体工作过,又在网络媒体工作的人,会一直强调“工作思维”和“工作逻辑”的差异。
  在传统媒体,摄影记者以照片作为自己的产品,最重要的是在媒体平台上发布出去,它牵扯到工作量、绩效和考核,却并不牵扯到市场,也很少涉及读者反馈。今日头条前图片组负责人戈昊怡这样认为:“评价照片的标准是媒体内部标准,编辑签发后,刊登照片,而摄影记者对刊发的结果并不关心,也并不知道都有谁看了自己的照片,看照片的人是否满意。也有摄影记者会把照片卖给图片库,可是图片库同样也只是发布机构,摄影记者仍然难以得到反馈,无法了解为什么这些照片能够卖这么多钱,也不会有人一起讨论拍得怎么样。”
  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逻辑倒过来了。照片虽然可以更自由地刊发和传播,但读者的点击量成为图片产品价值最关键的衡量标准。新浪网新闻中心图片主编翟红刚这样说:“原来在纸媒工作,主要是考虑图片的新闻价值和视觉价值,而互联网更考虑流量价值。通常流量较高的都是美女图,但最高的都是大事件,如果形成品牌栏目,流量也会很好。”
  考虑流量价值后,用户需求而不是编辑喜好成了刊发照片的依据,甚至有时成了主要依据。也因为不同网络媒体平台的用户构成会有差异,用户需求逐渐成为了平台需求。
  对新浪、网易、腾讯来说,《看见》《看客》《活着》分别是独家内容,在别的平台看不到,流量也很可观,于是他们都会把这些内容放在重要位置加以传播,也会投入大量精力塑造品牌,培养和满足用户期待。但对今日头条来说,“这些内容是没有多少访问量的,因为今日头条的用户不关心这类内容。”
  如此,对摄影记者来说,希望照片在网络中获得更多关注,不能再只关心照片拍得好或不好,要考虑用户喜好,也要考虑平台特点。
  打破配图思维
  虽然摄影记者的工作方式多是“单打独斗”,看上去与现在流行的“自媒体”概念有诸多相似之处,但调查和采访发现,摄影记者如果想在这条路上转型,困惑比经验多得多。
  最大的问题来自配图思维。“之前,很多摄影记者会把自己的工作等同于艺术创作,大多时候是自己想拍什么拍什么,然后交给编辑。”在戈昊怡看来,这是摄影记者难以自媒体化的原因之一,“而文字记者和编辑更多是‘来料加工’,根据报道主旨来构思内容,按需求定制。”这样,文字报道的逻辑和方式会更适合主旨,编辑按照文字内容把握配图,摄影记者的主动性是不高的。
  《法制日报》摄影部主任居杨在2015年底谈到,过度依赖文字记者,甘当“配图师傅”的摄影记者的路将越来越窄,摄影记者光靠勇敢冲到新闻现场,拍摄焦点清晰、曝光正确的图片也远远不够。翟红刚也这么看:“很明显,拍新闻配图的摄影记者以后会越来越少,可能很快就没了,因为随着摄影门槛的降低,就不再需要摄影记者给文字报道配图了。”而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是大多数摄影记者的“独立”能力不够,选题、采访、文字表达,是很多人的弱项,“只拍照片肯定限制个人发展,这样来说,文字记者转型做自媒体相对比较容易。”
  戈昊怡谈到这样一个例子,他曾在《京华时报》工作,听报社领导讲,报社的一位文字记者一年内通过CFP图片库卖出的照片比整个摄影部所有摄影记者加起来卖出的照片还多。他认为,这主要就是因为摄影记者的思路,多数停留在“只要图好看就行了”,而不去思考它到底要表达什么,以及怎么能通过文字帮助用户找到合适的图片。“虽然对于摄影作品,文字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文字是沟通的渠道,如果只有视觉因素,就沟通不了。”
  适应创新模式
  “我们每天挖空心思做策划,目的是吸引别人来点击,但是从数据上看,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效果,也留不住受众,这是最大的困惑,现在也没有答案。”新华网图片频道编辑陈竞超这样吐槽。事实上,互联网媒体从诞生起,就不断被新技术、新模式所改造。每次改造都伴随着新的阅读方式和媒介呈现形式的变化。“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与世界同步,甚至更快,行业里还没有出现先进经验,都在摸索,也都有很多焦虑。” 腾讯网新闻资讯部策划组、图片组主编魏传举说。
  互联网媒体一直处在“创新模式”,这也是它和传统媒体的显著不同。而适应这种模式,成为摄影记者面对新环境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有一种选择是继续拍摄图片故事,深度图片故事依然会被各类平台当做优质内容,但它对摄影者的要求更高。“以后这类摄影师的数量需求也不会太多,但越来越需要摄影师像调查记者一样挖掘重磅新闻。”翟红刚说。2015年,新浪图片有一组访问量和评论量都颇高的故事,叫《小广告背后的人》,从联系采访到拍摄完成,摄影师花费了三个月时间,“这组故事的难点在于采访,小广告背后的人大多涉嫌违法,采访风险高,而且也很难采访到,摄影师必须具备调查记者的素质,也要懂得运用新闻调查的方法。”
  还有一种选择是努力适应多媒介融合工作,也就意味着摄影不那么重要了。《东方早报》副总编辑、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常河说:“你拍再好的照片,其实对网友来讲,观看2秒钟足矣,你无法吸引到更多的注意力。互联网最稀缺的是每个人的注意力。一张好照片在手机上能看多少次?看多长时间?能否让人反反复复去看?”他认为,当下状况是,人们分析和梳理的能力越来越弱,在获取视觉信息的同时还要直接获取观点,取代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我们说摄影记者必须要运用综合手段来做新闻。这看似是让摄影记者除了拍照还要会拍视频、写文本,其实都是新闻传播的辅助手段。”他还谈到,摄影记者要提高素养,提升视觉整体竞争力,也要学习运用现在最新的VR、GIF图、HTML5等新技术。
  另外,在尚存技术和成本门槛的领域深耕也是一种选择。魏传举便认为,要避免同质竞争,“专业机构和专业摄影记者就应该去做高端专业化内容,比如亿像素图片、航拍、全景摄影。在移动端和社交平台上,大家对低质内容是能容忍的,也就意味着摄影记者可以被普通人取代,但是专业化内容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其他文献
2016年4月9日,第八届三影堂摄影奖颁奖仪式在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启动,同日举行的还有《中国摄影书典藏系  列》铂金原作首发仪式暨《骆伯年》、《杨福东》原作特展。  在颁奖仪式上,最受关注的三影堂摄影奖大奖由摄影组合林博彦&黄承聪摘得,他们的获奖作品为《两位业余摄影爱好者不合时宜的工具》。另外资生堂优秀摄影师奖颁给了女摄影师王岩,她的获奖作品为《母亲河》。本届三影堂摄影奖一共从471位参赛者中选出
期刊
前两月,富士停产或减产旗下胶片产品的消息让很多人再次感慨胶片时代没落,不过对于富士来说,数码相机还未能扛起销售大旗。根据华尔街日报消息,在2015财年,富士一共卖出14万台数码相机,比上年销量下降;与此同时,一次成像相机“趣奇”系列产品却卖出了约500万台。在趣奇相机2015财年的消费者中,美国人最多,有30%的相机在该国卖出,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销量分别占比30%和15%。  富士在1998年开始
期刊
或许不是所有的摄影节都有主题,但绝大部分有。  为摄影节设置主题的最大好处是使其展览明显地区别于另一个展览。当观者分享展览的主题时,能形成一种格式塔心理模型,进而更清晰地体验不同风格,不同思考方式,以及个体经验与观点。“格式塔”一词来源于德文“Gestalt”的音译,它描述的是“整体的复杂性”: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  摄影节拟定主题,不仅能为展览打造概念,还能让某一艺术家
期刊
自索尼黑卡?RX1RII推出以来,我就一直跃跃欲试。定位全画幅的索尼黑卡,约4240万有效像素,35mm全画幅Exmor R CMOS背照式传感器,配备蔡司 Sonnar T* 35mm F2 定焦镜头,拥有高速BIONZ X影像处理器,让人“手痒”!很快,使用索尼黑卡?RX1RII拍摄的机会如期而至。  之前,我总以为全画幅、高像素相机会天经地义的各种“沉”、各种“重”。但是打开包装箱的那一刻,
期刊
4月6日,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与新华社摄影世界杂志社联合承办,Top6000摄影平台协办的第二届大学生摄影大赛在京终评,最终产生33幅创意类、纪录类和手机类单幅获奖作品和10组优秀奖组照。其中,苏州大学陆阳的《山之窗》获得创意类一等奖,天津师范大学李东宇的《仙境》获得纪录类一等奖,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卓启达的《信息时代》获得手机类一等奖。  本次大学生影赛前期共在海内外高校范围内征集作品16000
期刊
我像一只小动物,小心呵护自己的幸福,害怕命运的光和阴影,平凡得像18度灰就可以了,但为什么仍然不能。  3月30日  在希腊和马其顿边境一个村庄设立的临时营地,叙利亚难民排队领取食物。联合国难民署29日发表公报表示,计划在2018年底前,对超过45万名叙利亚难民进行重新安置。公报称,目前叙利亚周边国家已接收的480万难民中,近十分之一为极弱势群体。(路透社照片)  点评:走这么远的路,不是为了领取
期刊
从2015年开始,欧洲难民危机便成为诸多摄影记者前仆后继报道的热点题材,荷赛和华赛也相继把大奖授予相关作者。不过很多照片是不是让你觉得似曾相识?德国摄影师Kevin McElvaney也在追逐热点,不过他带来了新颖的难民视角。  2015年12月,McElvaney给他在土耳其和希腊遇见的难民们发放了15台一次性相机,3个月后,他回收了相机和照片。不过,有8台相机没有返回,1台丢失,2台被边境官员
期刊
1984年7月,新中国首次派出350多人的代表团,参加了第23届美国洛杉矶夏季奥运会。在近80名随团记者中,上海《新民晚报》体育记者卢璐女士格外显眼。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她英语流利,可以直接采访各个国家的运动员、教练员;二是在其他记者几乎都用日本、德国相机的时候,她却用一台国产虎丘HQ351旁轴相机。这台名不见经传的旁轴相机拍下了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入场、奥运火炬的点燃、女篮比赛等很多赛场内外的花絮。
期刊
3月,全球最重要的设计奖项之一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design award)公布了2016年产品设计奖(Product Design)获奖名单。曼富图的五款产品以其创新设计和产品理念再次脱颖而出,XPRO独脚架、PIXI EVO迷你三脚架、LYKOS摄影摄录LED灯、Compact Xtreme自拍杆和数字导演分别获奖。其中数字导演在去年的全美广播电视设备展上已获得创新设计殊荣。此外,曼
期刊
梦到远方是不够的,  还要向远方行走。  仅仅行走是不够的,  还要诗意地行走。  当行走的舞步飞扬,  你是宇宙的主角,  一点也不渺小。  1月12日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一名前芭蕾舞演员维利斯在原野中舞蹈。  (路透社照片)  点评:我很渺小,尽情舞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