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空间越来越小。”
“新媒体图片需求量大,但报纸刊发图片在变少。”
“最大的困难就是拍完没有条件及时发布。”
“最困难的是思路,最希望改变的是还是思想。”
“专职摄影记者在器材方面的优势已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便是生存压力。”
以上是本刊在对摄影记者的调查中,谈到目前的职业困难时得到的部分答案。很多人的感觉是,现在这个时代,似乎不需要那么多摄影记者了,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正在受到不断挤压。于是,摄影记者转型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被业界关注和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那么,摄影记者转型的难点在哪呢?以下三个方面,是我们从采访和调查中做的总结。
寻找传播平台
采访中,谈到传统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区别,我们听到最多的“工作机制不同”几个字,PC时代就已如此,到了移动端愈发明显。尤其是既在传统媒体工作过,又在网络媒体工作的人,会一直强调“工作思维”和“工作逻辑”的差异。
在传统媒体,摄影记者以照片作为自己的产品,最重要的是在媒体平台上发布出去,它牵扯到工作量、绩效和考核,却并不牵扯到市场,也很少涉及读者反馈。今日头条前图片组负责人戈昊怡这样认为:“评价照片的标准是媒体内部标准,编辑签发后,刊登照片,而摄影记者对刊发的结果并不关心,也并不知道都有谁看了自己的照片,看照片的人是否满意。也有摄影记者会把照片卖给图片库,可是图片库同样也只是发布机构,摄影记者仍然难以得到反馈,无法了解为什么这些照片能够卖这么多钱,也不会有人一起讨论拍得怎么样。”
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逻辑倒过来了。照片虽然可以更自由地刊发和传播,但读者的点击量成为图片产品价值最关键的衡量标准。新浪网新闻中心图片主编翟红刚这样说:“原来在纸媒工作,主要是考虑图片的新闻价值和视觉价值,而互联网更考虑流量价值。通常流量较高的都是美女图,但最高的都是大事件,如果形成品牌栏目,流量也会很好。”
考虑流量价值后,用户需求而不是编辑喜好成了刊发照片的依据,甚至有时成了主要依据。也因为不同网络媒体平台的用户构成会有差异,用户需求逐渐成为了平台需求。
对新浪、网易、腾讯来说,《看见》《看客》《活着》分别是独家内容,在别的平台看不到,流量也很可观,于是他们都会把这些内容放在重要位置加以传播,也会投入大量精力塑造品牌,培养和满足用户期待。但对今日头条来说,“这些内容是没有多少访问量的,因为今日头条的用户不关心这类内容。”
如此,对摄影记者来说,希望照片在网络中获得更多关注,不能再只关心照片拍得好或不好,要考虑用户喜好,也要考虑平台特点。
打破配图思维
虽然摄影记者的工作方式多是“单打独斗”,看上去与现在流行的“自媒体”概念有诸多相似之处,但调查和采访发现,摄影记者如果想在这条路上转型,困惑比经验多得多。
最大的问题来自配图思维。“之前,很多摄影记者会把自己的工作等同于艺术创作,大多时候是自己想拍什么拍什么,然后交给编辑。”在戈昊怡看来,这是摄影记者难以自媒体化的原因之一,“而文字记者和编辑更多是‘来料加工’,根据报道主旨来构思内容,按需求定制。”这样,文字报道的逻辑和方式会更适合主旨,编辑按照文字内容把握配图,摄影记者的主动性是不高的。
《法制日报》摄影部主任居杨在2015年底谈到,过度依赖文字记者,甘当“配图师傅”的摄影记者的路将越来越窄,摄影记者光靠勇敢冲到新闻现场,拍摄焦点清晰、曝光正确的图片也远远不够。翟红刚也这么看:“很明显,拍新闻配图的摄影记者以后会越来越少,可能很快就没了,因为随着摄影门槛的降低,就不再需要摄影记者给文字报道配图了。”而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是大多数摄影记者的“独立”能力不够,选题、采访、文字表达,是很多人的弱项,“只拍照片肯定限制个人发展,这样来说,文字记者转型做自媒体相对比较容易。”
戈昊怡谈到这样一个例子,他曾在《京华时报》工作,听报社领导讲,报社的一位文字记者一年内通过CFP图片库卖出的照片比整个摄影部所有摄影记者加起来卖出的照片还多。他认为,这主要就是因为摄影记者的思路,多数停留在“只要图好看就行了”,而不去思考它到底要表达什么,以及怎么能通过文字帮助用户找到合适的图片。“虽然对于摄影作品,文字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文字是沟通的渠道,如果只有视觉因素,就沟通不了。”
适应创新模式
“我们每天挖空心思做策划,目的是吸引别人来点击,但是从数据上看,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效果,也留不住受众,这是最大的困惑,现在也没有答案。”新华网图片频道编辑陈竞超这样吐槽。事实上,互联网媒体从诞生起,就不断被新技术、新模式所改造。每次改造都伴随着新的阅读方式和媒介呈现形式的变化。“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与世界同步,甚至更快,行业里还没有出现先进经验,都在摸索,也都有很多焦虑。” 腾讯网新闻资讯部策划组、图片组主编魏传举说。
互联网媒体一直处在“创新模式”,这也是它和传统媒体的显著不同。而适应这种模式,成为摄影记者面对新环境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有一种选择是继续拍摄图片故事,深度图片故事依然会被各类平台当做优质内容,但它对摄影者的要求更高。“以后这类摄影师的数量需求也不会太多,但越来越需要摄影师像调查记者一样挖掘重磅新闻。”翟红刚说。2015年,新浪图片有一组访问量和评论量都颇高的故事,叫《小广告背后的人》,从联系采访到拍摄完成,摄影师花费了三个月时间,“这组故事的难点在于采访,小广告背后的人大多涉嫌违法,采访风险高,而且也很难采访到,摄影师必须具备调查记者的素质,也要懂得运用新闻调查的方法。”
还有一种选择是努力适应多媒介融合工作,也就意味着摄影不那么重要了。《东方早报》副总编辑、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常河说:“你拍再好的照片,其实对网友来讲,观看2秒钟足矣,你无法吸引到更多的注意力。互联网最稀缺的是每个人的注意力。一张好照片在手机上能看多少次?看多长时间?能否让人反反复复去看?”他认为,当下状况是,人们分析和梳理的能力越来越弱,在获取视觉信息的同时还要直接获取观点,取代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我们说摄影记者必须要运用综合手段来做新闻。这看似是让摄影记者除了拍照还要会拍视频、写文本,其实都是新闻传播的辅助手段。”他还谈到,摄影记者要提高素养,提升视觉整体竞争力,也要学习运用现在最新的VR、GIF图、HTML5等新技术。
另外,在尚存技术和成本门槛的领域深耕也是一种选择。魏传举便认为,要避免同质竞争,“专业机构和专业摄影记者就应该去做高端专业化内容,比如亿像素图片、航拍、全景摄影。在移动端和社交平台上,大家对低质内容是能容忍的,也就意味着摄影记者可以被普通人取代,但是专业化内容不是谁都可以做的。”
“新媒体图片需求量大,但报纸刊发图片在变少。”
“最大的困难就是拍完没有条件及时发布。”
“最困难的是思路,最希望改变的是还是思想。”
“专职摄影记者在器材方面的优势已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便是生存压力。”
以上是本刊在对摄影记者的调查中,谈到目前的职业困难时得到的部分答案。很多人的感觉是,现在这个时代,似乎不需要那么多摄影记者了,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正在受到不断挤压。于是,摄影记者转型也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被业界关注和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那么,摄影记者转型的难点在哪呢?以下三个方面,是我们从采访和调查中做的总结。
寻找传播平台
采访中,谈到传统媒体和移动互联网的区别,我们听到最多的“工作机制不同”几个字,PC时代就已如此,到了移动端愈发明显。尤其是既在传统媒体工作过,又在网络媒体工作的人,会一直强调“工作思维”和“工作逻辑”的差异。
在传统媒体,摄影记者以照片作为自己的产品,最重要的是在媒体平台上发布出去,它牵扯到工作量、绩效和考核,却并不牵扯到市场,也很少涉及读者反馈。今日头条前图片组负责人戈昊怡这样认为:“评价照片的标准是媒体内部标准,编辑签发后,刊登照片,而摄影记者对刊发的结果并不关心,也并不知道都有谁看了自己的照片,看照片的人是否满意。也有摄影记者会把照片卖给图片库,可是图片库同样也只是发布机构,摄影记者仍然难以得到反馈,无法了解为什么这些照片能够卖这么多钱,也不会有人一起讨论拍得怎么样。”
在互联网时代,这个逻辑倒过来了。照片虽然可以更自由地刊发和传播,但读者的点击量成为图片产品价值最关键的衡量标准。新浪网新闻中心图片主编翟红刚这样说:“原来在纸媒工作,主要是考虑图片的新闻价值和视觉价值,而互联网更考虑流量价值。通常流量较高的都是美女图,但最高的都是大事件,如果形成品牌栏目,流量也会很好。”
考虑流量价值后,用户需求而不是编辑喜好成了刊发照片的依据,甚至有时成了主要依据。也因为不同网络媒体平台的用户构成会有差异,用户需求逐渐成为了平台需求。
对新浪、网易、腾讯来说,《看见》《看客》《活着》分别是独家内容,在别的平台看不到,流量也很可观,于是他们都会把这些内容放在重要位置加以传播,也会投入大量精力塑造品牌,培养和满足用户期待。但对今日头条来说,“这些内容是没有多少访问量的,因为今日头条的用户不关心这类内容。”
如此,对摄影记者来说,希望照片在网络中获得更多关注,不能再只关心照片拍得好或不好,要考虑用户喜好,也要考虑平台特点。
打破配图思维
虽然摄影记者的工作方式多是“单打独斗”,看上去与现在流行的“自媒体”概念有诸多相似之处,但调查和采访发现,摄影记者如果想在这条路上转型,困惑比经验多得多。
最大的问题来自配图思维。“之前,很多摄影记者会把自己的工作等同于艺术创作,大多时候是自己想拍什么拍什么,然后交给编辑。”在戈昊怡看来,这是摄影记者难以自媒体化的原因之一,“而文字记者和编辑更多是‘来料加工’,根据报道主旨来构思内容,按需求定制。”这样,文字报道的逻辑和方式会更适合主旨,编辑按照文字内容把握配图,摄影记者的主动性是不高的。
《法制日报》摄影部主任居杨在2015年底谈到,过度依赖文字记者,甘当“配图师傅”的摄影记者的路将越来越窄,摄影记者光靠勇敢冲到新闻现场,拍摄焦点清晰、曝光正确的图片也远远不够。翟红刚也这么看:“很明显,拍新闻配图的摄影记者以后会越来越少,可能很快就没了,因为随着摄影门槛的降低,就不再需要摄影记者给文字报道配图了。”而形成这样局面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是大多数摄影记者的“独立”能力不够,选题、采访、文字表达,是很多人的弱项,“只拍照片肯定限制个人发展,这样来说,文字记者转型做自媒体相对比较容易。”
戈昊怡谈到这样一个例子,他曾在《京华时报》工作,听报社领导讲,报社的一位文字记者一年内通过CFP图片库卖出的照片比整个摄影部所有摄影记者加起来卖出的照片还多。他认为,这主要就是因为摄影记者的思路,多数停留在“只要图好看就行了”,而不去思考它到底要表达什么,以及怎么能通过文字帮助用户找到合适的图片。“虽然对于摄影作品,文字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文字是沟通的渠道,如果只有视觉因素,就沟通不了。”
适应创新模式
“我们每天挖空心思做策划,目的是吸引别人来点击,但是从数据上看,这样做并没有什么效果,也留不住受众,这是最大的困惑,现在也没有答案。”新华网图片频道编辑陈竞超这样吐槽。事实上,互联网媒体从诞生起,就不断被新技术、新模式所改造。每次改造都伴随着新的阅读方式和媒介呈现形式的变化。“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发展与世界同步,甚至更快,行业里还没有出现先进经验,都在摸索,也都有很多焦虑。” 腾讯网新闻资讯部策划组、图片组主编魏传举说。
互联网媒体一直处在“创新模式”,这也是它和传统媒体的显著不同。而适应这种模式,成为摄影记者面对新环境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有一种选择是继续拍摄图片故事,深度图片故事依然会被各类平台当做优质内容,但它对摄影者的要求更高。“以后这类摄影师的数量需求也不会太多,但越来越需要摄影师像调查记者一样挖掘重磅新闻。”翟红刚说。2015年,新浪图片有一组访问量和评论量都颇高的故事,叫《小广告背后的人》,从联系采访到拍摄完成,摄影师花费了三个月时间,“这组故事的难点在于采访,小广告背后的人大多涉嫌违法,采访风险高,而且也很难采访到,摄影师必须具备调查记者的素质,也要懂得运用新闻调查的方法。”
还有一种选择是努力适应多媒介融合工作,也就意味着摄影不那么重要了。《东方早报》副总编辑、澎湃新闻副总编辑常河说:“你拍再好的照片,其实对网友来讲,观看2秒钟足矣,你无法吸引到更多的注意力。互联网最稀缺的是每个人的注意力。一张好照片在手机上能看多少次?看多长时间?能否让人反反复复去看?”他认为,当下状况是,人们分析和梳理的能力越来越弱,在获取视觉信息的同时还要直接获取观点,取代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我们说摄影记者必须要运用综合手段来做新闻。这看似是让摄影记者除了拍照还要会拍视频、写文本,其实都是新闻传播的辅助手段。”他还谈到,摄影记者要提高素养,提升视觉整体竞争力,也要学习运用现在最新的VR、GIF图、HTML5等新技术。
另外,在尚存技术和成本门槛的领域深耕也是一种选择。魏传举便认为,要避免同质竞争,“专业机构和专业摄影记者就应该去做高端专业化内容,比如亿像素图片、航拍、全景摄影。在移动端和社交平台上,大家对低质内容是能容忍的,也就意味着摄影记者可以被普通人取代,但是专业化内容不是谁都可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