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以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为例

来源 :辽宁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历史课程属于基础教育范畴,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历史学科关键能力是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以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的“读史”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明“史论”、辨“时空”、关注“述史”方法,初步形成“述史”能力;还应强化对学生的“析史”训练,指导学生在正确认识历史的同时,初步学会客观、全面分析历史和透过历史现象抓本质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关键能力。
其他文献
月到中秋分外明。古往今来,我国许多文人墨客中秋赏月,给我们留下了不少佳联,而今读来,令人赏心悦目。  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一次在一家寺院小住。老和尚知他很有才学,要和他对句,时值午夜时分,便出联曰:“三更半夜三更半。”金圣叹听了,不禁一怔,正在沉思,见到月明镜圆,想到此时正是中秋,便对曰:“八月中秋八月中。”此乃时间对时间、数字对数字的回环对,老和尚甚为敬佩。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自幼
期刊
“迟夏写长信,暮冬时烤雪,早春不过一棵树。”  喜欢把整个人缩在毯子里,抱一本扉页微黄的诗集蹲坐在火炉边,倦了就合上眼小憩一会儿,耳机里略带沙哑的男声低声吟唱着:“旧铁皮往南开,恋人已不在,收听浓烟下的诗歌电台。”大概在这个歌手们狂炫高音唱法的年代,也只有我这种神经敏感的青春期少女守着马頔、陈粒,不断为歌里的遗憾掉眼泪吧。  “城市里的民谣少年一定有很多故事。”可我并没有什么故事,几件陈芝麻烂谷子
期刊
摘要:小学低年段学生尚未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阅读教学难以开展。对此,教师可针对小学低年段学生的阅读特点,利用“激—读—展—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创编与展示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从而大幅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实践  小学低年段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浓厚,但阅读量不多,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