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i-B三元硅化物显微组织及氧化行为研究

来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了4种不同成分的Mo-Si-B合金,利用XRD和SEM-BSE对其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以及利用TGA,XRD和SEM-BSE对其在1200℃的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显微组织分析表明:4种合金均由Mo,Mo5SiB2(T2),Mo3Si三相组成。氧化结果显示:死相含量最多的合金有最好的抗氧化性;在Si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具有共晶组织的合金抗氧化性最好。氧化后的合金由表面氧化层、中间层和基体组成。对表面氧化层的相结构进行了XRD和BSE分析,发现表面氧化层主要由非晶SiO2组成。
其他文献
利用溶胶-凝胶法与加温、加压-流延工艺成功地制备出锐钛矿与金红石2种TiO2的质子交换复合膜。通过XRD,FTIR,EDS和AFM方法研究了复合膜晶形信息、化合键信息、元素分布、表面粗
采用粘结相成分设计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自锐化钨合金材料,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了微观分析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与相同钨含量的常规钨合金相比,所制备的新型钨合金材料的动态抗压
以刚玉和金属铝为原料,在氮气气氛下通过原位反应合成了Al/AlN结合刚玉基耐火材料。当金属铝含量为14%、氮化条件为1100℃,3h时,所合成材料有较好的物理性能。通过物相与显微结构
研究了Ti/(IrO2+Ta2O5)涂层阳极钛基表面不同改性条件下的表面形貌,截面扫描和界面元素分布,电解强化寿命和失效机理。结果表明,钛基体表面改性对涂层表面形貌没有根本性影响,表面改
研究了Ti-B19合金300℃~750℃时效过程中的相变和显微组织演变。结果发现:300℃~350℃时效过程中,在β基体上首先会形成球状ω相,α相必须借助中间过渡相ω形核,多呈颗粒状;4
应用sol-gel法成功地合成了超细SrFe12O19磁粉。研究了Sr^2+与Fe^3+离子比、醇水比、预热处理温度和升温速率对粉体的形成及其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磁粉形成了单相的锶铁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