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槐基:三十七年的坚守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ka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惠东县安墩镇水美革命老区村的最北面,海拔1186米乌禽嶂的大山深处,一个叫梅坪的小山村,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瓦房内,5位10岁出头的小学生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讲台边,一位身躯有点佝偻的老人以略显沙哑的嗓音朗读着课文——他就是今年被省精神文明办授予“广东好人”,近日又在由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荣登“中国好人”榜的古槐基老师。
  1975年,当了五年炮兵的古槐基因部队精兵简政,提前退伍回到了家乡梅坪村。古槐基原本打算用几天时间探访一下亲友,就回惠东县城工作。一天傍晚,村长古兆权来到古槐基的家里,闲聊中说出了村里眼前的困难:村小学的老师又走了。学校没有老师,孩子们读书成了问题。
  原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梅坪村有200多口人,约有20多名孩子需要读书。村里每年外出聘请老师,但每位老师在村子里都不会呆得太长时间,长则一个学期,短的个把月,甚至几天。原因只有一个,梅坪村太穷太边远了。从1957年到1975年,来了又走的已有20多位老师。
  古槐基考虑了好几天,晚上,躺在床上他想,是老区的山山水水把自己养育成长,现在,老区人民遇到一点小小困难,我应该出手相助。古槐基决定暂时留下来。这当然遭到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反对,不善言辞的古槐基也没有太多解释,只是说:学校不能没有老师,老区的孩子也同样需要读书。
  正是为了这个承诺,古槐基在这个小山村坚守了37年!37年,古槐基由一个体魄健壮的青年变成了两鬓花白的老人,一次又一次地送别自己教育的学生走出大山后。37年,古槐基放过一次次进城的机会,无怨无悔地选择了坚守。
  1994年,作为课室的仓库给山洪冲垮了,有关部门给了点钱和钢筋、水泥,让村里尽快把课室盖起来。可是那时,根本就没有进山公路,钢筋、水泥等建材只能靠肩挑人扛。古槐基利用课余时间和村民们一起,每天两趟,走6公里山路,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硬是用肩膀“挑”出了3间瓦房。看到学生们又坐在亮堂的教室里上课,古槐基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慰。
  梅坪村有一条无名小河,以前的桥板已被山洪冲得无影无踪。每逢暴雨过后,古槐基都要守在河边,把学生一个个背过河去。如果水太深没法过河,古槐基便把学生暂时留在自己家里照管,待河水稍退后再送他们回家。由于长期站立和经常在冰冷的河水中背学生过河,古槐基的腰间盘突出已非常严重。有一次,古槐基护送一个发烧的女学生回家。那时正好大雨刚晴,途中要走2公里的湿滑羊肠小道,当正在过一条小河时,古槐基的腰一阵痛疼难忍,脚底一滑跌倒在冰冷的水里,他本能地用一只手撑在水里,另一只手紧紧地护着背上的孩子。等到好不容易从溪水里站立起来时,古槐基才发现自己的一只鞋已不知被溪水冲到哪里去了。
  自1980年以来,古槐基的同学、战友中,不少人已经成了大老板、公务员,走上了领导岗位。这些同学和战友对古槐基说,只要提出来要调动,我们会帮你想办法,准保成功。可是一次次被古槐基婉拒了。
  1998年,在县城工作的儿子添了孩子,希望父母搬到县城长住,并帮忙照看家庭。古槐基斟酌再三后,上交了他任教以来惟一的一份调动申请。并且很快得到批准。村民们知道古老师要调动,都赶到学校既表示惜别之情也婉转地表示挽留之意,而最让古槐基难过的一关还是他的学生们。那几天,学生们都无心上课,有的在偷偷擦眼泪。古老师看在眼里,心头一阵酸楚。他那里舍得离开这些幼稚可爱的孩子啊!两天后,古槐基做出决定:留在梅坪,不走了!
  这样,妻子一个人搬去县城,家里空落落只剩下古槐基一个人。一个人生活简单单调,白天上课,下课自己做饭。一盘青菜,几条咸鱼,经常是古槐基餐桌上的“佳肴”。
  事后,古槐基对人说:我确实也想离开梅坪,走出大山。留下来,说到底也是为了当初的一个承诺。我越来越舍不得孩子。我走了,改变我一个人的命运;而留下来,可能会改变更多人的命运。
  古槐基坚守清贫、默默奉献的37年,离不开他的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家人看着他特别辛苦,也一天天老了,开始时不太支持他坚持下去,希望他尽早回到县城和家人团聚,享天伦之乐。由于社会各界的关注,逐渐改变了家人的看法,最后甚至嘱咐他“站好最后一班岗”。
  2012年7月,是古槐基老师的退休时间,可是他还没有做离开梅坪村的准备。他说:学校现在还有5个学生,不能因为我退休而中断他们的学业;什么时候有老师来,孩子们有人教了,这个我挑了足足37年的担子才可以安心地放下。
  如今,古老师可以安心地退休了,因为有了接班人了。这个人名叫古伟强,是古槐基的学生,今年刚从师范学院毕业。
  “我志愿回到梅坪,回到你坚守37年的讲坛,踏着你走过的脚印,书写你写过无数次的板书!”在“古槐基事迹宣讲会暨惠州市学雷锋志愿服务行动月启动仪式”上,古伟强面对古槐基和数千名志愿者庄严地说。
其他文献
顿岗镇位于广东省始兴县中东部,距县城8公里,毗邻七个乡镇,是始兴县的三个省级中心镇之一,下辖1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75个村民小组,人口2.5万人。顿岗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气候宜人,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素有始兴“粮仓”之称。  顿岗镇是一个革命老区镇。1926年1月,始兴县农民协会筹备处成立,在千家营组织成立了南七约乡农民协会,陈竹君被推选为会长,1931年,农协小组成立,1936年春,始兴青年
期刊
【摘要】“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明确“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标准,并分析影响其成长的主要因素,从生涯规划,校企联合培训等方面探讨有效策略。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专业成长 专业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站在时代的浪尖上,其迅猛发展愈为世人所关注。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却成了发展中的不协调因
期刊
新丰县中北部有座名山叫云髻山,为周边地区最高峰。在云髻山的南部有座山叫君子嶂,明代设立长宁县后长宁县城就建于君子嶂下。在长宁城东边有一自然村叫绿竹村,昔时芳草如茵,茂林修竹,浓荫消暑。绿竹南边有一条河叫新丰河,河边水车日夜旋转,有诗云:一带青林一抹烟,淇园美干满车田。浓荫潇洒云千亩,逸韵清冷雨半天。早抱虚心生独异,常存劲节老弥坚。每当月夜薰风到,径外教人忆七贤。旧时此地游人络绎不绝,故有“车田绿竹
期刊
青暖是韶关市武江区重阳镇的重点老区村,地处韶关市的东北部,离市区约30公里,是1927年粤北地区早期农民革命运动著名领导人欧日章的家乡。  1928年,欧日章组织指挥曲江“西水农民暴动”,带领粤北农军北上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同年4月,他在中共广东省委一届扩大会上当选为省委委员兼曲江县委书记。  今年6月上旬,韶关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梁聪、秘书长谢顺衡曾到青暖村进行调研,和重阳镇党委书记刘拥军、副
期刊
蔡照波  广东潮州人。1979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师从古文字学家商承祚教授习篆刻,研修古文字,并被推举为中山大学篆刻社首任社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先后受聘为多所高等院校艺术系兼职教授,讲授《印学史》、《篆刻》等课程。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广东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南方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高级编辑
期刊
“抓好科学新规划,建设幸福新长岐”,这是化州市长岐镇新一届党委、政府领导全镇老区人民走上快车道的发展思路。近日,笔者随茂名、化州两级市老促会领导及有关同志来到长岐镇采访。  长岐镇地处鉴江下游平原,位于化州市南端,有“化州南大门”之称,滔滔的鉴江水从村前流过,注入南海。该镇与湛江市吴川长岐镇同名,两镇政府同在长岐圩,区街还交错连成一片,被戏称为“中英街”。  长岐镇是化州著名的老区镇,下辖13个村
期刊
兴宁市荣获省政府颁发的2012年金融稳定奖。近年来,兴宁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打造具有兴宁特色的老区金融产业,金融生态环境日益优化,金融改革发展稳步推进,金融资源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不断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据统计,2011年各项存款余额153.1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6.14亿元,为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特约记者 钟华柱?□张群洁?欧阳晓波)  丰
期刊
本文讲述的,主要是1937年至1938年间,发生在照片上这些人身上的故事,以及他们后来的命运。  旧照片后排的陈翔南,当时是以“中国青年革命同盟”成员的身份,受中共广州市委外县工委会的派遣,来到粤中江门,开展重建新会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工作。原来新会县的中共组织,始建于1924年11月,由广州市党委直接领导。1927年初,叶季壮任中共五邑地委书记兼新会县委书记,新会的党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至1932年
期刊
7月14日上午,汕头经济特区民政工作改革创新综合观察点协议签字仪式在汕头市举行。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广东副省长刘昆出席签字仪式。  根据协议,民政部、广东省民政厅将在汕头市建立直通互动工作机制,对该市给予技术、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着力在推进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改革、深化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建立社会工作职业制度、健全完善救灾救助体系、完善拥军优抚安置服务体系、促
期刊
去年8月,平远县被确认为中央苏区县,老区镇由原来5个增至全县12个。该县老促会以此为动力,主动自加压力,扩大老促会服务面,为苏区平远“添砖添瓦再加鞭”。  县老促会常务副会长曾俊英是一位老过八旬的离休干部,他情系老区建设,积极向上反映争取建设资金。今年一开春,曾老又带领老促会同志深入老区调查研究,确定上报2012年度老区自然村道路硬底化项目。  “原老区行政村已于2007年底全部实现村道硬底化。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