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农户慎养螺旋藻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螺旋藻是一种古老的藻类植物,在地球上已生存了30多亿年,它除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外,还含有蓝藻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由于它的全营养性,被人们称为动、植物中的“营养冠军”,被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粮农组织称为“21世纪人类最理想的营养品”。
  螺旋藻的主要作用是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改变人们对蛋白质的摄取来源,对治疗胃病、十二指肠溃疡、贫血、肝炎等均有较明显的功效;它还能降低胆固醇,避免动脉硬化的产生,对冠心病与轻度脑中风患者以及肥胖等症均有改善效果;还能充分调节内分泌,有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的能力,起到防皱、防晒、美白、抗衰老等作用。
  早在20年前,我国政府就将螺旋藻列为“七五”攻关和“八五”推广项目。国内外市场对螺旋藻的需求量正逐渐增大,国内售价一直高达20万元/吨左右,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由于螺旋藻的时兴,因此,对如何养殖螺旋藻、如何加工螺旋藻等问题自然成了许多读者所关注的问题。目前有很多广告宣称:人工养殖螺旋藻技术简单易行,用水缸、桶、盆、鱼缸、钵或水泥池养殖均可,螺旋藻繁殖能力特强,采收期长,养殖中无须防病治病,办一个家庭微型螺旋藻养殖场,每平方米每年可采收螺旋藻干品8公斤,一份种源可种10平方米,收入相当可观。事实真是这样的吗?芽现根据本人多年从事螺旋藻生产的实践,就以上方面的问题给读者朋友做一介绍:
  
  一、“人工养殖螺旋藻技术简单易行”之说不妥,容易误导农户
  
  虽说养螺旋藻技术并不复杂,作为养殖观赏性螺旋藻,可用桶、缸、盆等小容器,但作为生产性养殖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因为螺旋藻产量世界水平也只是每平方米单位面积产量为10克左右干粉。由于它的产量低,决定了螺旋藻养殖必须面积大、时间长,因此,想靠养殖螺旋藻赚大钱是不容易的,一定要有大的场地。
  
  二、关于“螺旋藻繁殖能力特强,采收期长,不用防病治病,收入相当可观”等说法也较片面。
  
  科学地讲,螺旋藻对生产要求极其严格,适宜生产的水质必须是高碱、高温、高光照,还要防止其他藻类或者生物的污染,一旦被其他生物或者藻类浸入,养殖出来的就不是螺旋藻了,整池的螺旋藻都要放掉。即使养殖出了真正的螺旋藻,经抽水、冲洗、过滤后要求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干燥,而干燥工艺也必须是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目前工厂化操作一般采用的是喷雾干燥,而喷雾干燥的机器设备至少需要5万~6万元。若烘干不及时,会影响螺旋藻粉的质量。
  
  三、好的螺旋藻种是怎样的?
  
  好的螺旋藻种一般很难买到,而且不同的地域需要不同的藻种,不然便会因不适应而生长缓慢。螺旋藻种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清,藻种有直线形和螺旋形两种,螺旋越大越好,藻种好坏由当地气候决定,比如光照时间长短等。普通农户多数不具备识别藻种好坏的能力,因此,普通农户养殖螺旋藻要慎重!
  
  四、螺旋藻的质量指标有哪些?
  
  螺旋藻蛋白质含量在57%以上,干粉水分小于7%,灰分不超标,铅、镉、汞等重金属含量也不超标,微生物菌群不超标,不含致病菌,新鲜的螺旋藻为墨绿色。(江西农科院螺旋藻中心黎戎成邮码:330200)
其他文献
分析ZY6500 -13/25液压支架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并制定出相应的修复技术措施
溶菌酶是一种可以杀死人体中部分有害病菌的生化物质,它是科学家经过长期科学研究,在非常复杂和严格的条件下提取出来的。可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任何人在一般条件下,只要加盟了他们的公司,不仅能学会从鸡蛋中提取溶菌酶的生产技术,而且公司负责高价回收生产出来的产品,保证每位加盟者获得十分丰厚的利润,你相信吗?这样的好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我们先来看看河南省开封市农民徐松岭一家的遭遇。徐松岭就是在看到这些广告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农民增收问题发出了“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其中直接带有资金支持的政策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这份被人们称为“高含金量”的文件,将着力点放在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上,抓住了多年来农民收入最难提高的部分。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意图。  “一号文件”共有22条内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