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坚持井田制的国家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学者中,,很多人顽固地认为人类的理想时代在史前时代,比如与王安石同时代的儒家大师张载便是如此,面对宋王朝的困境,他积极地主张把社会秩序退回到远古时代,从而“为万世开太平”。这种复古的最主要手段便是井田制。
  井田制,据说是我国西周时期较为普及的土地制度。意思是将土地划分为许多 “井”字形,周围由各家每户一块进行耕作,中央一块大家合作,其收获作为给国君的供奉。于是从此没了兼并,天下太平。实际上,周礼中的这种井田,似乎是乌托邦式的制度,可行性不强,当时究竟执行到什么程度很难考证。商鞅变法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井田”也就渐渐成为历史名词了,包括张载等人的实践证明,这种理想化的土地制度,在中国毫无可操作性。
  然而,确实曾有一个国家,将井田制一直执行到了十九世纪中期。
  这个独特的国家,便是中国曾经的属国,位于西太平洋上的琉球王国。这个今天已经消失的古国大致位于今天日本的冲绳县,占据了冲绳县的大部分地区和鹿儿岛县的一部分地区。
  琉球的历史颇为悠久,从1350年开始,这里便建立了所谓中山王国。琉球王国便是从中山王国开始延续的一个岛国,其王统从1350年开始一直存在到1879年,直到这一年由于日本吞并硫球,废藩置县,将原来的琉球王国王室尚氏家族强迫往日本东京居住,这一古老的王国最终灭亡。而直到此时,这个小国一直在奉行井田制。
  历史学家可能对此感到非常地惊讶,因为井田制在中国的春秋时代便已经没落,随着封建制的发展而失去存在的价值。而在琉球它为何能够一直保持到19世纪呢?
  在硫球推行井田制的,严格说来,是一批来自中国的移民,名为“闽人三十六姓”(冲绳学者认为闽人三十六姓是明朝放置在硫球的监控力量)。大约在16世纪琉球王國进入黄金时代,它的商业高度发达,与福建、台湾、朝鲜等地均有大规模的贸易往来,并与中国开展朝贡贸易。闽人三十六姓,便是明朝前期以官员身份迁居硫球,管理朝贡贸易的一批中国侨民的总称。他们由于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代表着宗主国大明王朝,并控扼对硫球至关重要的对华贸易,逐渐成为硫球王国重要的执政者。
  这些中国后裔大多是儒家的信徒,比如当时在琉球长期执政的蔡氏一门,便脱胎于北宋蔡襄家族。他们秉承儒家的教育,和张载一样始终抱着有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即恢复包括井田制的周朝古礼,促进国家安定幸福。于是,琉球在这一群来自于中国的儒生后裔的带领下,便开始走上了实现理想,复兴古礼的道路。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中国历史上几次反复都没能够实现的井田制,在这个小小的岛屿国家上,却得以实现了。在他们的努力下,琉球最终形成了以井田制为特点的田亩制度。明代册封使陈侃在《使琉球录》中记载琉球国“至于赋敛,,稍寓古人井田之遗法”。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相信的业绩,要知道在我国,王莽,方孝孺等试图恢复井田制的理想主义者大多失败得很惨。
  其实井田制能够在这里实施,并不是“闽人三十六姓”能力高绝,而是因为此时琉球利用地理优势,从商业贸易中获取了大量的资金,以至于该国十分富饶。琉球人从商贸中获得了大量的收益,对田地的兴趣缺缺。其官民已不再依赖田产作为经济支柱,官府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在琉球肥沃的土地上,农民只要稍事耕作便可获得足够养活自己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但乐天的当地居民完全无意开拓,生产过剩的粮食,于是民间几乎没有兼并的兴趣。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这种富裕给当时在琉球掌权的中国迁琉后裔提供了一个实践理想的机会。大约当地人觉得,这些“中国大人”(当地人对闽人三十六姓的称谓),喜欢在土地上画格子,又何必阻他们的兴致呢。反正,也不是什么重要问题。
  这些在琉球的中国后裔官吏,曾经把他们的这种功绩报告给明朝朝廷,并且得到了明朝朝廷的高度评价。直到硫球被日本吞并,井田制才在硫球最后被废除,这,也是世界上“井田”的最后绝灭之日了。
其他文献
计算机的逐步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多媒体演示迅速成为引人注目的信息传播方式,受到了专家学者、广大教师及社会许多领域人士的青睐.在学术交流、学校教学和产品推广等
选入人教课标版必修3的鲁迅小说《祝福》,我们习惯把它当做一篇传统小说来教学,然而,用反讽文学理论重新观照这篇小说,却有一些新的意味。反讽一词源于古希腊,到了二十世纪初,文学理论中的新批评派的崛起,才使反讽作为文学理论逐渐发扬光大。反讽(irony),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语言运用的表达方式,所说或所写事物的原本意义正好与字面意义相反,是有讽刺意味的语气或写作技巧,其最大的特征是言非所指。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