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改革的永恒话题。小学教学创新的关键是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突破口在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着力点是使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切实使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主动思考学数学、合作交流学数学。
一、联系生活学数学
数学是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出的,同时,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又需要借助数学的工具来解决。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因此,数学教学需要密切与生活的联系。
1.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年、月、日”的教学,可以通过学生爱读的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引入;也可以通过播放录音“大家好,我是笨笨熊,今年满12岁,可只过了3个生日,真倒霉,你能猜出我是哪天出生的吗”设置悬念引入;还可以通过出示“山羊的羊年计划”、“雄鸡的鸡年计划”等图片引入……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蕴藏在日常生活中,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进而感知数学的价值。
2.凭借生活,产生例题。
学生对生活是最熟悉的,从生活中寻找例题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如“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教学:(1)抓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产生例题。如:“信天翁是一种善于飞翔的海鸟,每天能飞行420千米,3天可以飞行多少千米?”(2)抓住学生喜爱的游戏,如现场进行1分钟跳绳比赛等,产生例题。再如“时、分的认识”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票据——电影票、汽车票、商业零售发票、银行存款单等,让学生发现不同的设计方法;也可以根据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播出时间以及环卫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将其编成例题让学生解答。这样,从生活中产生的例题,学生感到熟悉、自然,对数学的亲切感也就油然而生。
3.运用数学,反映生活。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要尽可能地从现实的、熟悉的生活切入数学知识,而且要想办法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例如,在学生认识人民币之后,以买装饰品为主题,出示四件物品,让学生在教师这里领取班费去购买。在学生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后,让他们当小小设计师:“将两块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积木合在一起包装,设计出不同的包装方案。”学生设计时,有的从用料上去考虑,有的从造型上去思考。这样,在学习新知之后,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有利于学生发现和体验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主动思考学数学
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思维。有思才有得,有思才有果。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力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自由地想、自在地思、自主地探。
1.挖掘诱发思考的素材。
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确立这样的例题观:教师用例题“教”,而不是“教”例题;学生用例题“学”,而不是“学”例题。因此,教师应该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发掘诱发思维的内在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在安排学生摆小棒时,将课本习题“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改为“用老师发给你的小棒(4根长棒和4根短棒)摆一个正方形”。这样变更习题,学生不仅可以选择4根短棒,也可以选择4根长棒,还可以全部用上4根短棒和4根长棒摆正方形。又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可以打破教材体系,让学生先亲手制作圆柱体,再凭借自己制作的圆柱体观察、发现它的特征。引导学生制作圆柱时,可以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及大小不等的圆等材料,以此来诱发学生思考如何选择材料才匹配的问题。尽管课始就安排制作偏难,但是却能为学生发现物体的特征积累实践感受的素材。
2.教给独立思考的方法。
一幅相同的图画,在不同人的眼里,会看出不同的韵味。同样,同一份数学素材,不同的思考方法,也会得到不同的思路。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将纸袋里的钱进行分类时,有的按纸币与硬币来分,有的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来分,有的则按钱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再如,让学生尝试根据角的大小进行分类时,有的将角分为特殊角(90°、180°)和一般角两类,有的将角分为90°的角、小于90°的角、大于90°的角三类,有的则将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四类。虽然学生分的角度和分的结果不同,但分得都有道理。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必定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3.拓宽多向思考的空间。
拓宽思考的空间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如果课堂上学生都说相同的话,重复相同的答案,哪怕说得不多,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局限于集中思维,而应多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思考。例如,在揭示圆锥的高之后,采取多元的方法引导学生测量不同圆锥物体的高:(1)如何知道萝卜削成的圆锥的高?用刀从顶点向底面垂直切下,切口为圆锥的底面直径,再量出从顶点到圆心的距离。(2)如何知道空心圆锥的高?用细细的铁丝插入顶点,再量铁丝到底面的长。(3)如何知道铅锤的高?切不行,插也不行,可以运用书中介绍的一般测量方法。这样,让学生宽范围、广领域地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合作交流学数学
交流与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人和人之间越来越需要沟通与互助。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1.操作是合作的手段。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抽象性。要使学生理解地接受、消化抽象的数学知识,单凭教师的语言描述,就是讲得天花乱坠,收效也是甚微的。因此,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如“时、分的认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一是进率复杂,易混淆;二是钟面三针的运行速度不一样;三是几时多尤其是接近整点的几时多,学生更是难以辨认。教师可以凭借多媒体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借助钟面学具让学生充分地操作来化解难点。又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可从概念入手,通过三个层次让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1)从同一顶底出发,摸出实物的长、宽、高;(2)变换长方体的摆法,让学生说出动态的长、宽、高;(3)给出具体的长、宽、高,让学生想像长方体。这样,学生不但能在操作中学会合作,而且能在合作中学会操作。
2.合作是交流的前提。
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形成信息多向交流和反馈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活动方式。例如,在引导探索圆柱的表面积时,放手让学生在物体的展开中,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实际含义;在观察中,寻找展开图与圆柱的联系;在讨论中,发现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认识图形时,可以安排四个层次的合作活动:(1)凭借物体摸面;(2)观察物体找面;(3)依照物体描形;(4)寻找规律猜形。这样,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又学会了如何合作与交流。
3.争议是交流的动力。
在课堂上,针对某一数学问题,学生之间既要各抒己见,敢于问出心中的疑惑,又要认真倾听他人的思路和想法,学会在比较、分析中创新。例如,让学生想办法记忆大小月时,有的主张只记小月和特殊月(以少推多),有的主张用拳头法数出大小月(直观形象),有的主张用歌诀记忆大小月(琅琅上口)。又如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时,有的说角与边的长短有关;有的说角与边的长短无关;有的说角与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有的说角既与边的长短有关,又与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想法不一,结论有别,但这些都是学生直觉的感受和真实的想法。
一、联系生活学数学
数学是针对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出的,同时,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又需要借助数学的工具来解决。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因此,数学教学需要密切与生活的联系。
1.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年、月、日”的教学,可以通过学生爱读的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引入;也可以通过播放录音“大家好,我是笨笨熊,今年满12岁,可只过了3个生日,真倒霉,你能猜出我是哪天出生的吗”设置悬念引入;还可以通过出示“山羊的羊年计划”、“雄鸡的鸡年计划”等图片引入……这样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课,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蕴藏在日常生活中,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进而感知数学的价值。
2.凭借生活,产生例题。
学生对生活是最熟悉的,从生活中寻找例题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如“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的教学:(1)抓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产生例题。如:“信天翁是一种善于飞翔的海鸟,每天能飞行420千米,3天可以飞行多少千米?”(2)抓住学生喜爱的游戏,如现场进行1分钟跳绳比赛等,产生例题。再如“时、分的认识”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票据——电影票、汽车票、商业零售发票、银行存款单等,让学生发现不同的设计方法;也可以根据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播出时间以及环卫工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将其编成例题让学生解答。这样,从生活中产生的例题,学生感到熟悉、自然,对数学的亲切感也就油然而生。
3.运用数学,反映生活。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仅要尽可能地从现实的、熟悉的生活切入数学知识,而且要想办法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例如,在学生认识人民币之后,以买装饰品为主题,出示四件物品,让学生在教师这里领取班费去购买。在学生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后,让他们当小小设计师:“将两块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积木合在一起包装,设计出不同的包装方案。”学生设计时,有的从用料上去考虑,有的从造型上去思考。这样,在学习新知之后,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有利于学生发现和体验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主动思考学数学
学生学习数学离不开有条有理、有根有据的思维。有思才有得,有思才有果。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力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自由地想、自在地思、自主地探。
1.挖掘诱发思考的素材。
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无非是个例子”。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确立这样的例题观:教师用例题“教”,而不是“教”例题;学生用例题“学”,而不是“学”例题。因此,教师应该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发掘诱发思维的内在因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在安排学生摆小棒时,将课本习题“用4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改为“用老师发给你的小棒(4根长棒和4根短棒)摆一个正方形”。这样变更习题,学生不仅可以选择4根短棒,也可以选择4根长棒,还可以全部用上4根短棒和4根长棒摆正方形。又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可以打破教材体系,让学生先亲手制作圆柱体,再凭借自己制作的圆柱体观察、发现它的特征。引导学生制作圆柱时,可以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及大小不等的圆等材料,以此来诱发学生思考如何选择材料才匹配的问题。尽管课始就安排制作偏难,但是却能为学生发现物体的特征积累实践感受的素材。
2.教给独立思考的方法。
一幅相同的图画,在不同人的眼里,会看出不同的韵味。同样,同一份数学素材,不同的思考方法,也会得到不同的思路。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让学生将纸袋里的钱进行分类时,有的按纸币与硬币来分,有的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来分,有的则按钱数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再如,让学生尝试根据角的大小进行分类时,有的将角分为特殊角(90°、180°)和一般角两类,有的将角分为90°的角、小于90°的角、大于90°的角三类,有的则将角分为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四类。虽然学生分的角度和分的结果不同,但分得都有道理。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必定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3.拓宽多向思考的空间。
拓宽思考的空间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如果课堂上学生都说相同的话,重复相同的答案,哪怕说得不多,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因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局限于集中思维,而应多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思考。例如,在揭示圆锥的高之后,采取多元的方法引导学生测量不同圆锥物体的高:(1)如何知道萝卜削成的圆锥的高?用刀从顶点向底面垂直切下,切口为圆锥的底面直径,再量出从顶点到圆心的距离。(2)如何知道空心圆锥的高?用细细的铁丝插入顶点,再量铁丝到底面的长。(3)如何知道铅锤的高?切不行,插也不行,可以运用书中介绍的一般测量方法。这样,让学生宽范围、广领域地思考问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合作交流学数学
交流与合作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人和人之间越来越需要沟通与互助。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1.操作是合作的手段。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抽象性。要使学生理解地接受、消化抽象的数学知识,单凭教师的语言描述,就是讲得天花乱坠,收效也是甚微的。因此,数学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如“时、分的认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一是进率复杂,易混淆;二是钟面三针的运行速度不一样;三是几时多尤其是接近整点的几时多,学生更是难以辨认。教师可以凭借多媒体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借助钟面学具让学生充分地操作来化解难点。又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可从概念入手,通过三个层次让学生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1)从同一顶底出发,摸出实物的长、宽、高;(2)变换长方体的摆法,让学生说出动态的长、宽、高;(3)给出具体的长、宽、高,让学生想像长方体。这样,学生不但能在操作中学会合作,而且能在合作中学会操作。
2.合作是交流的前提。
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形成信息多向交流和反馈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活动方式。例如,在引导探索圆柱的表面积时,放手让学生在物体的展开中,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实际含义;在观察中,寻找展开图与圆柱的联系;在讨论中,发现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认识图形时,可以安排四个层次的合作活动:(1)凭借物体摸面;(2)观察物体找面;(3)依照物体描形;(4)寻找规律猜形。这样,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合作,在获得新知的同时又学会了如何合作与交流。
3.争议是交流的动力。
在课堂上,针对某一数学问题,学生之间既要各抒己见,敢于问出心中的疑惑,又要认真倾听他人的思路和想法,学会在比较、分析中创新。例如,让学生想办法记忆大小月时,有的主张只记小月和特殊月(以少推多),有的主张用拳头法数出大小月(直观形象),有的主张用歌诀记忆大小月(琅琅上口)。又如让学生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时,有的说角与边的长短有关;有的说角与边的长短无关;有的说角与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有的说角既与边的长短有关,又与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想法不一,结论有别,但这些都是学生直觉的感受和真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