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语空间(散文)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iqi86273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一边哭,一边前行


   遗憾的是,我出门没有带手机。我没有及时拍下那位老人和她的哭声,还有從她的哭声里升起来的红彤彤的朝阳。
   我努力地想用文字去还原当时的情形,但我发现生活本身所具有的不可描摹性,无论我调用怎样的词语都无法恰如其分地记录下那一腔哭声从我背后传来时,以及老人蹬着一三轮车垃圾废物从我身边经过时带给我的那种心灵的震荡。恍惚间,我以为我置身在乡间村野,或一片长满荒草的坟地,听见那些乡下女子,扯着嗓门向埋在地下的人大声哭诉自己的委屈和不幸。
   大哭而诉是村里女人最擅长的表达悲伤的方式。她们受了委屈,无处申诉,或遇到难事,无法解决,就选择哭诉。通常她们不跟身边的人诉说,或身边人也没有人听她们诉说,她们就选择独自一人跑到野外,或蹲在路边,或扒着坟头,扯开嗓门大哭。哭也不是寻常的哭,而是边哭边说。说也不是寻常的说,是哭唱式的诉说。她们在田垄上或荒地里席地而坐,头裹一块三角头巾。一只手拽住三角头巾的两角,半捂在脸上,对着空无一人的荒山,旁若无人地哭。哭着诉,诉着哭,哭诉不分,伴有高低起伏的韵律。也有人不会诉,只会哭爹哭娘。有的大张着嘴,干哭没泪。这样,不管不顾地大哭一通,然后,扯下头巾擦干眼泪,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尘土,走回家去,该做饭做饭,该下地下地,继续过自己以为过不下去的生活。
   此刻,这种消失了很多年的曾伴随我长大的哭声突然在这个远离乡村的城市响起,且是在这样一个寂静的黎明。无论幸运的还是不幸的昨夜刚刚过去,万物都还没有醒来,新的一天正在满怀生机的五月诞生。我迎着东方日渐泛红的曙光,舒展开自己的身心。我确信,我此时的心情,和夏日曦光一样暖红而柔软,充满了无所欲求的宁静。我走在树影里,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让我想到草叶上摇曳的露珠,和漫过土地的清澈的溪水。我几乎沉到了某种远离尘世的空谷之中,伴着苍茫的日出之光,生命的云霞慢慢浮动升起。
   正当我沉醉在这种无我无他的状态之中时,那腔哭声,突然从背后传来。 爸爸呀……我的……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哭诉声,像从一个遥远的梦里响起,我顿然惊觉,回头寻望,那哭声正是从那位老人干瘪的嘴唇里发出来的。她两条黑瘦的胳膊紧紧握着三轮车的把手,两条腿骑在三轮车上,黑色宽大的裤管随风飘动,使得她看起来很瘦。三轮上装着三大捆废报纸和废塑料。她一边扯着嗓子哭,一边用力蹬着三轮车的脚踏板,扭曲的面貌看上去让人心疼。三轮车带着晨风从我身边擦过去。我近距离听到她那略带嘶哑的哭腔,看见她清瘦苍老的容颜,平静的心瞬时动荡起来。
   我不得不承认,我并不喜欢这种干号似的哭诉,也并不想要知道这位老妈妈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样的悲情。甚至她蹬着三轮车快速经过我的身体时,我来不及向她表示悲悯和安慰。而让我无法挥去的是,她那扯天扯地的哭诉和她奋力蹬动三轮车的脚踏板,“咔嚓咔嚓”离去的背影。
   我想, 这是一位拾荒的老人,至少有七十多岁了吧。拾荒的日子给予她的委屈、苦难和不幸,压在那一捆捆废旧的报纸和塑料瓶里。我不敢去猜测她的生活,我害怕去想象那些睡在大街上或墙角桥洞里的夜晚,我也无法去推测她的丈夫和子女是以怎样冰冷的面孔将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推向了一个拾荒者的命途。我只是被此刻她的悲壮所感染。是的,当时我的感受,就是这位老人将她悲壮的哭声宣泄给了整个世界。在这个无比寂静的黎明,她敞开老迈嘶哑的嗓音,对着天地大哭而诉。天地万物都是她的听者,它们以静默无语的姿态倾听着她。她那悠长悲怨的哭声,如同一首带着泪水的晨歌,突然昂扬起来。她不是一个隐忍者。我也不希望她是一个隐忍者。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要有大哭而诉的权利。而不是蹲在黑暗的夜里,独自吞咽苦涩的眼泪。
   然而,她和所有的哭诉者如此不同。她不像那些乡下女子放下手头的劳动,跑到没有人的野外哭诉。她选择在黎明城市的大街上,蹬着她的收捡垃圾与废物的三轮车,一边迎着晨风开始她一天的生活,一边大声向着天地释放着自己的哭声。哭声疼痛,而她却像一位英雄,像一团燃烧的野火,她这样恣意地燃烧着自己,又像一朵野生的苦菊,在这个空无一物的黎明,以大声哭诉的方式猛烈地绽放。
   我知道,在这一切的发生中,我是一个多余的观察者。我无法走进那哭声的内部,去触摸那位老人坚硬的生命之核。我只能在她旁若无人的哭声中,感受到一种浅痛。这种浅痛,是因为我从她的背影里看见了我的父亲。
   记得母亲去世后,父亲总是一个人坐在梨园的木板房门口,大声地喊叫那些落在梨树上的麻雀。他的声音很大,仿佛要把满腔的闷气都喊出来。回头看见我时,他就笑了,说,你看看,今年的果子挂得满树都是,喜人哪!好像他不是大声呵斥那些麻雀,而是在赞颂那些梨果。然后,他起身一边唱着那些听不懂的老曲子,一边走到梨园深处开始劳动。那些老曲子从他那沧桑的喉咙里发出来,像是哭声。可是,那时候我并不懂得父亲的悲伤和坚强。直到我经历过同样的生活。我知道,这世间有一种人,在哭泣中仍然昂扬着自己头颅。他绝不匍匐着跪求生活的恩赐,而是迎着生活的晨曦,一边哭,一边默默前行。
   朝阳,在她的哭声里升起来。她的哭声像无处不在的飘扬在人世间的宣言,让剥蚀了她生活的光阴轻轻战栗。

2.似我非我


   一位漫画大师给我画了一张简笔画。我拿给一个朋友看,她说,猛一看不像,细看有几分神似。我想,无论如何,这应该是画家眼里的我吧。
   我们一生要遇到很多人,他们将会记住我们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容貌,还有我们的精神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无形的气息。这位漫画大师眼中的我,一定是寂静的安然的沉默和谦卑的,同时也是独立的叛逆的和充满诗意的。这幅画传达给我的就是这样一种感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实的我?
   八年前,一位姓柴的老师在王莽岭给我画过一幅简笔头像。画完之后,他举起来让我看,我看着画中人那略显古典美的头饰,茫然若失的眼神,我顿然恍惚了。是我吗?我怎么会是这样一副模样?后来,突然有一天,我完全相信了那幅简笔画里的人就是我,我在与她日复一日的对视中,渐渐发现,我和她已经无法分离。那种不可分离的感觉不是来自画像的相似程度,而是来自某种精神的默认。她是进入我灵魂的线条,还原着那个看不见的我的存在。她甚至经常让我想起那个特定时刻的我,在山野之上孤身聆听着时间与山风的行走。那侧身聆听的样子,成为一种独特的姿态紧紧贴在了岁月的泥土之上,并成为我之为我的另一种表达。    今日,这位漫画大师潜心画出了另一个我的形象。纵然我第一眼看着她的时候,仍旧忍不住问了一句,是我吗?但之后,我随即确认了她。她当然是我,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我,是一个画家笔下的我,心中的我,是另一个视角下的我。她或许和我每天在镜子里看到的那个自己是迥异的。但她似乎正在以另外一种神情在异度空间与我相望。太阳,那太阳密集的光束正在穿透一切。形已不在。我与她在精神的射频里相认。我们成为同一个人,成为他者与自我共同完成的一幅肖像。这幅肖像将会永久地留在这里,或那里,比我们自己留在这里的时间,或许还要长久一些。
   其实,我们从来没有拥有过一个恒常不变的自己。我们不断地被改变。在别人的眼里和自我的眼里,我们常常是完全不同的人,纵然是我们日日面对的自己,也在年复一年的四季轮回中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回头望见曾经的自己,我们会有一种不能确认的错愕感。一切被时间摧毁,一切又在时间里重塑。我们每个人都只是我们自己生活的主角,在瞬息万变中走过一生,留下无数正面和侧面的影子,笑着的,或哭着的,谈笑风生的,或沉默不语的,都似乎只与我们自己有关。我们在不断学着接受一个完全陌生的自己,中年的、老年的,那一夜之间改变了的形容,是我非我,似幻如真。
   每一天過去,都像一个消失的梦境,每一个昨晚的降临,都像重新遇见了黑暗。
   我们不断在生命流亡的路途上,反复确认自己。在迷失的荒漠上不断找回自己。当一个面目全非的自己出现在时间的长堤之上,我们会惊慌于自己的改变,惊慌于无法回头的一切。我们在半信半疑中,反复辨认,那个人和自己的关系,反复辨认自己和周遭一切的关系,反复辨认完全变了模样的生活。
   不得不让自己沉默下来,眼睛已无法适应这种一夜之间的突变。需要反复地聆听,那来自生命深处的声音,是不是自己的原声,是不是爱的原声,是不是生活的原声。那变了调的命运交响曲,有时候变得纷杂凌乱。于是,我们只需在夜晚张开耳朵,聆听月光,或来自某处的弦动。文字,或画,都是线条组成的音符。我们的视力无法辨认时,就侧耳聆听那些线条发出的音响。那些音响在夜晚是清晰的、明净的,如同画幅里天光的深邃与无穷。
   我在聆听那幅画像,聆听来自另一个我的精神之音,寂静、渺茫、无极!

3.化身成镜


   几次搬家,镜子带给我的痛苦成为记忆的一部分。镜子是整个新居的核心,适应了镜子,就适应了新居。或者说适应了镜子,就适应进入新居的自己。可是,有时候很久我都无法适应一面镜子。它带给我的不适感,会持续很长时间。比如这次搬到高楼之后,卫生间的那面镜子就让我一度失眠和恐惧。
   那是两扇在梳妆柜的柜门上装的镜面。不小心看到两扇玻璃门正中间的缝隙,一张脸就被分割成了两半。一张破碎的脸,让人顿时就慌张起来,就像破碎的不是一张脸,而是整个世界。
   最令人厌恶的是头顶的灯光。当时装修房子时,丈夫非要把卫生间装成宾馆的感觉,灯都装进顶板里,成为隐形灯,但灯光从头顶垂照下来,就把两只眼袋加倍地放大了。一夜之间就看见一张无比苍老的脸。这种错觉严重打击着我的自信心。于是,跑回旧家照镜子,发现眼袋没有那么大,人也没有那么老。人没变,是镜子变了。
   我开始对新居的镜子产生恐惧。每天早晨,
其他文献
京民族音乐研究与传播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于2010年7月成立,在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指导下,依托于中国音乐学院,至今已经经过了两期建设,历时六年。基地聘请了全国十多个单位,48名专家学者参与研究工作,由此形成了学科集群优势。目前,基地已经建设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中国民族音乐研究与传播的重要综合性学术研究平台之一。  2017年1月7日至8日,由北京民族音乐研究与传播基地、
缘起:一场民间自发组织的大规模比赛   2018年9月29日—10月1日,“首届中国汉乐(十番音乐)大赛”在福建上杭县举行。大赛由民间自发组织,自筹经费,比赛得到了福建上杭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的支持。闽粤赣三省客家族群共有49支民间乐队报名,经过筛选,最终39支队伍、198人参赛。笔者亲历大赛,期间许多现象值得当下“非遗”传承以及乐种学研究的深入思考。  现象:“大赛”简介   此次大赛的主办
一、启 示  黄翔鹏先生离开我们已整整17个年头了。黄先生之于我,是“师爷”级的老前辈。1991年我大学毕业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工作时,黄先生已从所长的岗位上退下来,且已离休,加上身体极度虚弱,很少到所里来,我能见到的机会不多。但是1997年初夏在京东殡仪馆向黄先生遗体告别时,他那幅蓄着胡须、鼻孔里插入呼吸机皮管的遗像给我心灵以巨大震撼!他瘦削脸庞上明亮的双眼,炯炯有神,既深蕴着他博古通今
翻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历史,有这样一个片断:1958年,建院8年的中央音乐学院从天津迁往北京,部分留守的优秀教师和学生于当年组建起天津音乐学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和发展,现今,天津音乐学院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培养音乐以及相关艺术人才的高等教育学府。2013年暮秋时节,这所享有盛誉的音乐学院迎来了55华诞。没有隆重的庆祝大会,不搞铺张的典礼仪式,继承以往院庆活动“丰富而节俭、低调而厚重”的传统,在这个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i·Prokofiev)在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创作中具有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他继承了斯克里亚宾、斯特拉文斯基的传统,同时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肖斯塔科维奇、施尼特凯、谢德林等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身处西方音乐大变革的时期,他的创作先后受到了印象主义、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甚至机械主义与原始主义的影响,但是他并没有将创作理念局限于某一两种美学观念或作曲理论,而是兼容并蓄形成了
摘要:我校每周组织一次班主任例会,旨在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努力发挥骨干优秀班主任的优势,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规律。  关键词:班主任例会 研讨 经验报告     “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宽容是一首和谐的音符,能体现出班主任的健康人格的魅力,宽容好像一面镜子,你冲它笑,它就拥抱你。”这是鲍雪林老师对宽容的理解,在以“宽容与严厉”为主题的全
后现代视野下的研究中,复杂,对话,矛盾,与模糊的概念常常被研究者推至理解与诠释的前景中。针对当代美籍华人的跨文化音乐作品的研究,尤其是谭盾的作品以及其身份认同上的讨论,特别凸显了上述这些概念的属性。郑苏认为在定位“文化差异”时若本质主义式地从个人的原生特征来探讨文化位移,反而制造了“认识论上的困惑”(epistemological confusion)。我们若依赖作曲家来厘清这种困惑,那恐怕要令人
8月中旬,笔者应世界行进管乐团协会的邀请,前往韩国担任“2006年世界行进管乐大赛”评委。本项赛事由世界行进管乐团协会发起,是国际行进管乐界的顶级赛事,被誉为“行进管乐世界杯”,由申办国轮流承办,从1996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过10届,韩国是本次大赛的主办国,比赛地点设在风景旖旎的旅游圣地济州岛。   此次受邀担任评委的还有加拿大著名指挥家、教育家、世界行进管乐团协会主席Robert Eklund
于一位中国传统音乐专业的在读博士而言,从选题到田野考察,从整理文献到伏案写作,再到参加论文答辩以至经过修改后正式出版,既是一次严格而又充满学术意趣的训练,也是他们未来投身于某个专业领域具有奠基意义的学术准备。而其中的关键之为,就是在田野考察中能够获得多少切身感受和通过反复的“参与—体验”所收集到的口碑资料及观察笔录。从某种意义上说,田野考察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该篇论文的质量和学术水准。   当年,在
读了洛秦教授的《民族音乐学作用于历史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发表于《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3期)一文,颇受启发,同时又被作者讲述故事的行文方式,及历史就是故事的思考问题的视角所吸引。故事往往最能吸引人,被人们认识和记忆。因此,忆起初读《人类的故事》(1912年由美国著名学者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所作)时,一气“赏完”时的畅快心情。它是一部以故事揭示人类智慧,打破以往以“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