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从事预防医学教学工作,发现该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预防观念”的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缺少完善的实践教学内容。该文针对这一情况展开研究,力求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将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预防观念”。
关键词:预防观念 预防医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28-01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新型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将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大量的临床医生,而医学院校的毕业生都涌向城市的大中型医院,这使得社区医生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针对我国医疗中心下移的策略,社区卫生服务部门急需一大批既能提供医疗服务,又懂得如何开展临床预防的临床医生[1]。因此,医学院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医学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鼓励他们毕业之后走进基层,开展群体卫生服务。
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是掌握和应用预防医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培养有较强实践技能和有“预防观念”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是预防医学在实践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2003年SARS中,我国有大量的临床医生奋战在一线,由于缺乏预防观念,疏于自我防护,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对于国家及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预防观念”,既有利于学生们能够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也保障了医疗资源免受损失。
1 目前预防医学的教学现状
1.1 理论教学为主
目前《预防医学》的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授课方法多为讲授式,由于该课程并非临床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思想中,常着眼于个体的疾患问题,没有树立“大预防观念”,更不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预防观念应用于临床中。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应时刻渗透“预防观念”,只有以群体的角度去进行健康维护干预措施,才能为公共卫生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合理的应用医疗卫生资源。
1.2 缺少实践教学
教学过程偏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轻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考核评价以理论知识掌握为主,应该增添实践内容,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得到同等的重视。仅靠理论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预防观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3 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随着我国的发展趋势,医疗卫生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最近几年公共卫生得到了国家的广泛重视。针对于群体的慢性病防治计划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开启新的篇章。这使得医学院校的教学也应当顺应形势变化,调整课程的教学体系,让学生了解我国医学卫生工作重点下移的现实意义。授课教师应查阅相关文献及法规,及时调整授课计划、教学周历、实习内容等。
2 开展社区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1)提高临床学生对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的认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编写社区实习指导,督促学生实践教学前的预习工作,使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方法有更好的掌握。
(2)学生深入社区了解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学生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身份对社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对居民健康危险度进行评估,了解居民群体健康状况,制定居民的健康维护计划,帮助社区卫生服务部门采集居民健康信息,共同建立居民健康信息档案。
(3)切合理论课内容,学生参与到社区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对常见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艾滋病、肺结核)及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进行宣传活动,既能帮助居民提高健康意识,又能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与居民的沟通能力,建立相互信任关系。
(4)针对预防医学课程中合理营养指导的内容,学生可对社区居民的营养及膳食进行评价,为患有糖尿病及其它慢性病的居民制定一周一日三餐食谱,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居民营养膳食食谱的实施情况,总结常见问题及效果。
(5)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一些预防医学相关的课题研究,让学生对群体的健康情况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
(6)实践内容完成后以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汇报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老师在实践过程中提供哪些帮助,自身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实践活动的哪些环节有待改善。
3 开展社区实践教学的意义
社区综合实践有利于学生转变已有的临床服务观念。社区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区的日常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和预防医学工作的基本技能,了解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及其基本对策,帮助学生树立群体-预防-环境的观念[2]。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对预防医学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实习安排等方面都欠缺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岗位技能培养的模式。若临床学生在今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不能立即胜任岗位需求,对工作内容及重点需要较长时间的实习阶段。通过对临床学生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和预防保健有切身体会和感性认识,又能培养学生主动服务的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其专业素养[3]。
培养新公共卫生体系下具有综合实践技能的公共卫生人才成为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4]。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工作能力,了解公共卫生的内涵。完善预防医学实践教材、创设预防医学社区实践教学平台,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现场教学。
参考文献
[1] 赵申武.医学临床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1):293-294.
[2] 潘池梅,杨晓宏,宋湛,等.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社区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3):458-459.
[3] 汤艳,罗彬,贾红,等.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与社区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188-189.
[4] 杨红茹,左群,马立新.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3,30(4):89-92.
关键词:预防观念 预防医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28-01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新型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将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建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大量的临床医生,而医学院校的毕业生都涌向城市的大中型医院,这使得社区医生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针对我国医疗中心下移的策略,社区卫生服务部门急需一大批既能提供医疗服务,又懂得如何开展临床预防的临床医生[1]。因此,医学院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医学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重点,鼓励他们毕业之后走进基层,开展群体卫生服务。
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是掌握和应用预防医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培养有较强实践技能和有“预防观念”的实用型医学人才,是预防医学在实践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2003年SARS中,我国有大量的临床医生奋战在一线,由于缺乏预防观念,疏于自我防护,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对于国家及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预防观念”,既有利于学生们能够胜任今后的工作岗位,也保障了医疗资源免受损失。
1 目前预防医学的教学现状
1.1 理论教学为主
目前《预防医学》的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授课方法多为讲授式,由于该课程并非临床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思想中,常着眼于个体的疾患问题,没有树立“大预防观念”,更不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预防观念应用于临床中。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应时刻渗透“预防观念”,只有以群体的角度去进行健康维护干预措施,才能为公共卫生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合理的应用医疗卫生资源。
1.2 缺少实践教学
教学过程偏重知识的传授和掌握,轻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考核评价以理论知识掌握为主,应该增添实践内容,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得到同等的重视。仅靠理论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预防观念”,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3 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随着我国的发展趋势,医疗卫生的模式也在不断发生转变,最近几年公共卫生得到了国家的广泛重视。针对于群体的慢性病防治计划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开启新的篇章。这使得医学院校的教学也应当顺应形势变化,调整课程的教学体系,让学生了解我国医学卫生工作重点下移的现实意义。授课教师应查阅相关文献及法规,及时调整授课计划、教学周历、实习内容等。
2 开展社区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1)提高临床学生对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的认识,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认真编写社区实习指导,督促学生实践教学前的预习工作,使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和方法有更好的掌握。
(2)学生深入社区了解社区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重点,学生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身份对社区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对居民健康危险度进行评估,了解居民群体健康状况,制定居民的健康维护计划,帮助社区卫生服务部门采集居民健康信息,共同建立居民健康信息档案。
(3)切合理论课内容,学生参与到社区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中,对常见传染性疾病(乙型肝炎、艾滋病、肺结核)及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进行宣传活动,既能帮助居民提高健康意识,又能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增强学生与居民的沟通能力,建立相互信任关系。
(4)针对预防医学课程中合理营养指导的内容,学生可对社区居民的营养及膳食进行评价,为患有糖尿病及其它慢性病的居民制定一周一日三餐食谱,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居民营养膳食食谱的实施情况,总结常见问题及效果。
(5)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一些预防医学相关的课题研究,让学生对群体的健康情况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促进科学思维的形成。
(6)实践内容完成后以报告的形式进行总结,汇报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老师在实践过程中提供哪些帮助,自身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实践活动的哪些环节有待改善。
3 开展社区实践教学的意义
社区综合实践有利于学生转变已有的临床服务观念。社区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走进社区,参与社区的日常卫生服务工作,进一步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和预防医学工作的基本技能,了解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及其基本对策,帮助学生树立群体-预防-环境的观念[2]。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对预防医学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实习安排等方面都欠缺针对社区卫生服务岗位技能培养的模式。若临床学生在今后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不能立即胜任岗位需求,对工作内容及重点需要较长时间的实习阶段。通过对临床学生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实践活动,既可以使学生对社区卫生服务和预防保健有切身体会和感性认识,又能培养学生主动服务的观念,理论联系实际,全面提高其专业素养[3]。
培养新公共卫生体系下具有综合实践技能的公共卫生人才成为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目标[4]。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和实践工作能力,了解公共卫生的内涵。完善预防医学实践教材、创设预防医学社区实践教学平台,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现场教学。
参考文献
[1] 赵申武.医学临床专业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09,16(1):293-294.
[2] 潘池梅,杨晓宏,宋湛,等.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社区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3):458-459.
[3] 汤艳,罗彬,贾红,等.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现状与社区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188-189.
[4] 杨红茹,左群,马立新.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进展[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3,30(4):89-92.